散文:青川情

望月文学

<h3>青 川 情</h3><h3>四川省青川县/杨晓波</h3><h3><br></h3><h3>谁的心中不去渴望有一片供人们生存的净土呢!《摄大乘论》有曰:“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凡人尘世生活都梦寐以净土而崇拜之。当今地球温室效应愈演愈烈,环境已变得令人担忧。我的故乡四川省青川县可谓称得上是一方负氧净土。她源于岷山山脉和陇山山脉,上古为蜀国之地的小县。秋天,吾之得闲时,翻开《青川县志》走马观花地浏览,那历史的厚重不得不使我感慨系之,情随事迁地产生浮想联翩的情怀。透过深秋的帐幔看青川大地,“无声诗与无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夜间在一片爽飔中漫步县城城池,盏盏灯火交相辉映,仿佛 银河落于九天,光彩夺目。又像流星雨,撒在城廓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h3><h3>拉开厚厚实实的窗帘,像拉开了一道历史帷幕。让它流进月光的清辉,流进灯火的灿烂,流进富裕起来的人们的笑声里,流进人们春风得意的喜气里。我独倚桌前,捧着厚厚的《青川县志》,像依偎着一件留有母亲体温的旧衣。痴痴迷迷地钻进去,宛如走进一条宽阔的通道,沿着通道走过去,才知道故乡的秀丽、深邃和神秘莫测。</h3><h3>青川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建县历史较早。据《青川县志》记载“《龙安府志》载:青川古属‘禹贡梁州之城,周秦氏地’。秦灭巴蜀后,地入秦疆。西汉初,地属益州广武郡,蒿溪河以东为白水县地,以西为刚氐道辖……”</h3><h3>朦朦胧胧的历史印迹,把人的思绪推进那水乳交融的感情里。读县志,字字倚风而立,字里行间,才知道青川并非不毛之地,她的辉煌也在历史的长河里蕴藏着。《青川县志》是一部母亲的传记,不时会传来沉沉的血脉之声。青川的历史沿革、山山水水、阡陌良田、桑园鱼塘、……都是撰写它的最好素材。走过时间的锈迹斑澜,我不仅知道了母亲每块伤痕的来历,而且也知道了她光彩夺目的内心世界。时间当然是稍纵即逝,我从大山的土地上拾起一枚针线把青川那悠久的历史缝起来,就会把人沉入在默默的遐想和展望之中。尽管,我是母亲的孝子,还是总觉得,为了母亲的健康和丰满充实,还没有尽到当儿子的一片赤胆忠心。但是与那些对母亲麻木不仁的子女来说,我又对你多了几分的执着,几分的关注,几分的爱戴,几分的浓郁乡情。对你的印象刻骨铭心,一丝不苟地苦恋着你。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是你的山泉养育了我,是你的乳汁哺育我成长,这不需要作任何辩解。“兔儿遍山跑,终究归旧窝”,不仅仅是一种怨艾,还有一层对你似退而进的追寻。我像一个婴儿,躺在你的怀抱里,再吸吮着你的奶汁,我还认为我是你的一个宠儿呢!</h3><h3>我如植物般在你的土壤与气候里成长,总有青春梦想,总想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去那天涯海角大展宏图。然而,留给自己的却是一个个破灭的梦。在你的身上,走完闪光的年华,转瞬而过花甲,可同样能享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幡然悔悟时,才觉得,只有踏踏实实地在你的沃土里尽职尽责,才能经得起沉浮。我没有诅咒过你,背离过你,讪笑过你。在秋风萧萧之际,我彻底地认识了你那扑朔迷离的山水,你像一首诗,一首使人感慨万千、扬眉吐气的赞歌,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频频向世界展示着聪明智慧和无限风光。</h3><h3>古文化的传世也给青川这块不毛之地涂上了浓郁的颜色。1979年1月,在县城乔庄城郊郝家坪发掘的战国墓群,取得随葬品400余件,其中木牍所载《为田律》尤为罕见。由此揭开了青川辉煌灿烂的远古历史,睁开了青川人智慧的眼睛。这里早在公元前316年就有人类文明史,秦文化影响着本土文化,外域风云也能游过来降成水流冲刷着青川这片西风瘦马之地,派生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史,经过长期的碰撞,吞吐交融,使先进的文化取而代之了原始的生活方式,逐步改变了“民皆巢居以避之”的陋习。至西汉,巴蜀文化由此传入青川,青川开始确立她的历史地位,在这片深山老林之地悄然荡起古代文明之风。人们对自然科学有了新的认识,青川也就成了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在那人烟稀少,鸟兽成群的僻壤密林,人们择林而居,捕鸟兽为食,刀耕火种,悠悠自得,过着清闲而无挑斗的山林生活。</h3><h3>我在县志里浏览了一个个曾经存在,想像着封闭的大山区,是什么钥匙开启了它那一把巨大的枷锁,把一个原始的青川挥毫于华夏发展史的记录里。从出土文物分析,青川建县历史悠久,木牍所载《为田律》乃秦武二年的政令。《汉书》载,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青川境内为白水县,由刚氐道分辖。白水县所辖今沙州镇之西隍陀坝,今青川蒿溪河以东地地区。刚氐道始,青川是阴平道、景谷道和马鸣阁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从公元前201年开始设白水县起,其后各朝代相继设置过广武、平武、平兴、马盘、秦兴、方维、景谷、清川等县,并有沙州、北益州、龙州、平武郡、马盘郡、白水郡、平兴郡、建阳郡等州都的设置。此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块不毛之地上,演绎过一幕幕的枯藤老树、西风瘦马、刀耕火种、兵荒马乱、悲喜交加的人间戏剧。达官贵人、草民百姓、文人骚客、戎装劲旅,游民商贩都在这里有失有得。他们驻足青川的土地,不是无语话凄凉,感受着离开故土的孤独,就是进而用无奈的风雨兼程覆盖着许多难以解读的心事。</h3><h3>青川北与甘肃省交界,东与陕西省陛邻。它的整个地形,略呈新月状,山峦重叠,溪河密布,气候温差较大。民间有“摩天岭上飘雪花,白龙江畔开桃花”之说。县城四周的山峰正以一种剔透的冷静注视着这座城池。自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11年)氐人杨难当进居白水号称仇池国大秦王至建国后的1951年,都在乔庄建立县治。反反复复的区划变迁,迄至今日隶属四川省广元市所辖的一个建制县。青川的兴衰与风云突变的华夏历史紧密地衔接着,因也罢,果也罢,兴也罢,衰也罢,皆是春水东流。但天地存焉,山河存焉,日月存焉,四季存焉。几弯清澈的江水依旧在这块原于秦时的古文明的天空下,折射着青川文明史的灿烂光芒。</h3><h3>从乔庄出土的战国木牍、漆鸱鸮壶、铜编钟,木人马佣、漆扁壶,从青溪、沙州出土的战国巴式剑、汉车马砖以及商代石刀、吕不韦戈,很直观地、极富文化意味地证实了在这片土地上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至少在二千五百年以上。占绝大多数的汉族人都是在秦灭巴蜀之后,因“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户适之。”汉民族大批迁入,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表现自己生命顽强的历史佐证,让后裔们揣摩。青川这悠久的历史文化之峰,耸立于青川的各个角落,它像一尊尊雕塑一样,屹立于青川大地,屹立于人们心间。</h3><h3>每当去博物馆参观时,温软的手指触摸着那些见证远古的文物,易逝的生命在叩问着,这些锈迹斑斑的实物,向人们无言地讲述着青川历史的变迁,它像征着迁居过来的汉民族的图腾和汉文化的发展,让人们重温历史长河的辛酸和漫长,从而唤起今人的斗志和与时俱进的坚强信念,伴着激越、强烈、动人心魄的鼓点,推动着现代文明史车轮的勇往直前。</h3><h3>青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也涌现了许多的历史人物,为青川历史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白丹衷就是其中的一例,明崇祯时白丹衷从戎报国,因“屡建战功”渐升为四品都司,镇守京畿、宛平及辽西一带。明朝灭亡时隐为盐商而避走四川,往来于广元、昭化、青川一带。清王朝得天下,白又受清政府所重用,逐渐升级,后为二品武官,委任宁夏等地的总镇。在青川期间,整修城池,扶助百姓,为后人们所缅怀。陕西风翔的王道人,石工技术高超,来青川一生立志修路,不取任何报酬,每天只向当地募化三合米(约1.8市斤)食用,儿子接他回家,他断然拒绝。《昭化县志》称王道人“济物之功宏矣”!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身像刻在岩石上。其像虽已剥蚀难辨,但他的事迹,却至今称道不衰。以庶民百姓为代表的董花氏、董丙氏,一生中长期在房石镇天井村的青桥坪种植松树,松树至今尚存,被当地人民群众视为珍宝。那遮天蔽日的大松林风光旖旎,着实迷人。以文人墨客为代表的马天明、民国初年东渡日本求学,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回国后,于民国7年先后在上海《救国日报》重庆《新蜀报》等报社作国际版编辑。他对青川的教育、科技、公益事业起到了引路作用。他“学识优长,允孚众望”。生于清同治4年(1864年)的马麟书,早年接受维新变法思想,后服膺孙中山先生革命理论,对辛亥革命卓有贡献,是青川历史上最早的革命者。他的一生,为革命,为国家,为民众做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在青川历史上,像这类人物不胜枚举,层出不穷。</h3><h3>青川名字的变迁,包含着许多的历史血迹,经过历史长河的长期浸蚀,现在她变得美丽多了。在这片含金的土地上,有多少英雄儿女的壮举供世人传颂。与其说青川这个名字漂亮,还不如说是由一种特别的劳动文化使他们滋润成长。</h3><h3>历史曾拥有过多少风浪,而又有过许多辉煌,过去的已过去,已无力挽住,也无力打捞,它犹如流水,无法让它回头。我只能从古栈道、古城墙、新石器时代遗址上企图寻找到历史走过来的痕迹,并试图在那历史停留的地方,找到一些祖先血脉的传承。</h3><h3>走出历史的尘埃,合上岁月的书本,我乍然失重在面对今天青川的发展速度上,青川还需要进一步地大力发展。辉煌而光荣的历史不能替代生活的实际现状,我们也要借历史的动力来推动新的历史进程。以先古为典范,在努力提高我们全民生活水平上大做文章,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将给下一代留下许多美丽动听的故事。</h3><h3>合上《青川县志》,我猛然发现小城之夜灯火通明,窗帘再厚实也挡不住那挤进斗室的亮光,不需要用心去丈量着与你之间的距离,就知道你近在咫尺。是的,我就在你的身体上发着感叹,即使冬天的大雪来临,可我并没有忘记青川你那美好的秋天还没有完全逝去。</h3><h3><br></h3><h3>(作者系《望月文学》杂志特约作家)</h3> <h3>制发:《望月文学》杂志编辑部</h3><h3>编辑:齐鲁芽、党继鑫、张若飞、周益慧、韩翠芬、于菊花、张守平</h3><h3>总编:周慎宝</h3><h3>副总编:陈钦成、石玉祥</h3><h3>刊头题字:倪进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