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一丰碑(之二) 作者 韩维民

韩维民

<h3>忙碌的机场大厅</h3> <h3> 石破天惊一丰碑(之二)</h3><h3> 作者 韩维民</h3><h3> </h3><h3> 青岛西海岸的残阳把胶州湾渲染的一片火红,如我们40年前的爱国激情,远处的崂山成一片优雅的弧线,涨成一弯巨大的弓,似乎40年前我们在中越边界蓄势待发。今天是3月5日,正是我们国家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宣布撤军40年的日子,有一种巧合是对历史的认知。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从青岛启程,飞往40年前我们曾战斗过的广西对越前线,是历史功劳簿对我的奖赏,还是一棵大树对根的怀念?囊或是一个参战老兵由来已久的情愫?!</h3><h3> 我此行的目的地:广西那坡、靖西烈士陵园。</h3><h3> 41军121师青岛籍战友在此树立了两个丰碑,他们不愿意自己的烈士战友孤孤单单地躺在这里,他们要用这种虽然太迟、但饱含40年思念的表达方式,让烈士兄弟们切实感受到,青岛所有的老兵把心留在这里,青岛所有的战友都在这里日夜陪伴着他们。</h3><h3> 作为一个参战老兵,抑制不住心情的波涛翻滚,我要去参加这两座碑的揭幕仪式,我要去看望埋在那里的11位青岛籍烈士,我要去为他们扫墓。</h3><h3> 心情如此沉重,沉重得如同夕阳下的黄昏。青岛流亭机场繁忙的一切都提不起我这低沉的情绪。40年了,说往事如烟只是推卸自己的良心,那些战争的硝烟烈火怎么会越来越强烈?那些炮弹的轰鸣、鲜血的迸射怎么会越来越清晰?那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友怎么会越来越怀旧?是的,一年前青岛121师的战友就开始了纪念碑的筹措,他们无法忘记这些血洗的日子,他们无法掩盖这些不曾提起的故事,他们无法泯灭自己活着的使命与良知,他们要为死去的和活着的战友立一座方碑,用镌刻的誓词向苍天证明:共和国的旗帜上不但有我们血染的风采,而且还要让它矗立千秋告白后代。</h3><h3> 在41军121师青岛籍参战老兵的《倡议书》上,这样说:“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是我们青岛藉战友入伍到41军121师这支具有光荣战斗传统的部队后,在对越自卫还击的战埸上浴血奋战的日子。短短28天的惨烈战斗,青岛藉11位战友壮烈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青春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神圣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们用无愧于时代的豪情壮志和对党的坚定信念维护了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四十年来,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但战友、英烈亲属对英雄的愐怀却与日俱增始终不能忘记。在南疆,在英烈长眠的地方铸一座丰碑,铸一座浸润着大海和崂山气息的丰碑借以寄托战友和亲人们对他们的怀念,慰藉英灵对家乡的不舍和眷恋,就成为了大家共同的愿望。”</h3><h3> 从去年7月23日发出倡议,共有99名战友、烈士亲属、社会爱心人士和兄弟部队参战老兵陆续捐款,最少的个人也捐出600元。</h3><h3> 一位自驾游的驴友车过那坡县,自发到烈士陵园看到121师的战友们正在把沉重的碑体竖立起来,他无以表达他的崇敬和感动,把身上仅有的1000元现金交到121师老战士王德友手中,老王一个劲地说“谢谢”,这位广东帅哥呜咽着说:“要说谢谢,每个活着的中国人都应该感谢你那些死去的战友,全国人民要谢谢的是你们!”</h3><h3> 许多远方的战友,包括与此事不搭界的爱心人士也纷纷捐款。</h3><h3> 烈士高连峰的姐姐,也是我的姐姐高丽捐款1000元。</h3><h3> 我虽不是121师的战士,也捐出1000元,因为我打心眼里敬仰121师参战老兵的高风亮节。</h3><h3> 我被自己感动了,还是被筹划竖碑战友的壮举感动了?眼角有泪,我在青岛流亭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悄悄把眼泪擦干净。脑海里浮现出1979年的二三月,我们团正是在广西靖西县,配属41军出国作战。我们团的任务是为41军开辟通路、挖掘地雷、架设桥梁。尔后又是我们团为41军断后,炸毁了茶灵钢桥,掩护41军最后一批士兵撤回国内。</h3><h3> 41军121师是对越作战的主力师,负责穿插越南高平以北歼灭扣屯地区越军的重任,该师出境作战28天,共歼敌2898人(其中毙敌2615人,伤敌237人,俘敌46人),自己伤亡1600多人。在这次自卫还击作战中,121师虽然不是总伤亡最大的陆军师,但阵亡、失踪加一起却达600余人(后来失踪人员绝大部分都算为牺牲),成为了全线牺牲人员最多的陆军师。同时,也是全线伤亡连以上干部最惨重的陆军师。</h3><h3> 这些惨痛的记忆、这些伤亡的代价,如果不书写历史,如果不竖一方尖碑,谁知道呢?!</h3><h3> 青岛的天空渐渐变暗,流亭机场灯火辉煌。我想起了一首改编的圣歌,心痛时耳边会响起:“我虽然穿行在死亡的峡谷里,但心无所惧,因你与我同在,你的手,你的魂,你的意志,都在安慰我。”</h3><h3> 19点20分,飞机起飞。</h3> <h3>对越作战惨烈的现场</h3> <h3>121师的资料照片</h3> <h3>战友们错落地倒下了,合着故乡亲人的泪光</h3> <h3>烈士们就躺在这狭小的地方,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吗?!</h3> <h3>广东自驾游刘先生,捐出了身上仅有的1000元</h3> <h3>1979年3月的我,在靖西龙邦留影</h3> <h3>谢谢大家赏读,但不要打钱,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