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大串联一一代人的记忆

岁月如歌

<h3>1966年,中央文革表态支持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经验,也支持北京学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1966年9月5日的《通知》发表后,全国性的大串联活动迅速开展起来。</h3><h3>大约六七月间,全国已出现"串联"师生。外地来京者大多是到首都北京取"文革造反经"和接受毛主席接见的师生,北京赴外地者大多是去各地煽风点火帮助"破四旧"的师生,有红卫兵、"红外围"和一般学生,以大中学生为主,也有个别小学生跟着哥哥姐姐走的。 毛泽东主席分别于1966年8月18日、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6日8次会见了红卫兵,受会见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青年师生大约1300多万人。当时串联师生乘坐交通工具和吃饭住宿全部免费,成为"文化大革命"很特殊的一道风景。</h3><h3>下图: 1966年8月12日,毛主席会见首都百万革命群众消息传到长沙后,红卫兵与群众举行大游行</h3> <h3>下图:1966年,文革中红卫兵大串联的授旗仪式</h3> <h3>下图:1966年.8月.红卫兵大串联,四川美院红卫兵历经三天四夜,到达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h3> <h3>下图: 1966年,红卫兵走出北京到全国各地串连</h3> <h3>下图:1966年,红卫兵登上井冈山西北面的黄洋界</h3> <h3>下图:1966年12月25日,登上井冈山西北面的黄洋界的红卫兵朗读《毛主席语录</h3> <h3>下图:1966年,哈军工红卫兵在江西农村水利工程工地上为农民工做宣传演出</h3> <h3>下图:1966年,南下串联的红卫兵在火车上进行学好毛主席思想的宣传</h3> <h3>下图: 1966年,哈军工红卫兵在江西农村水利工程工地上为农民工做宣传演出</h3> <h3>下图: 1966年,吉林省交通学校红卫兵向着北京前进</h3> <h3>下图:1966年,北京农业大学、北京轻工学院的两支长征队伍行进在山谷中,奔向革命圣地延安</h3> <h3>下图:1966年,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展览室里,红卫兵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参观,学习毛主席青年时期的革命事迹</h3> <h3>下图:1966年,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的九名女红卫兵来到了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同志的家里拜访刘妈妈。 刘英俊(1945-1966) ,1945年生于吉林长春,解放军战士,拦惊马救儿童壮烈牺牲的著名烈士</h3> <h3>下图: 1966年,红卫兵和革命师生聚集在天安门合影</h3> <h3>下图: 1966年,辽宁省黑山高中毛泽东思想长征宣传队的22位红卫兵越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来到北京进行革命串联</h3> <h3>下图:1966年,来自西安的红卫兵长征队在毛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前朗读毛主席语录</h3> <h3>下图:1966年,北京的红卫兵正在学习讨论《人民日报》社论,表示要把毛主席的指示当做一切行动的指针,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h3> <h3>下图:196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长征队的战士们响应步行串联的号召,从上海前往井冈山,这是他们出发前学习毛主席语录</h3> <h3>下图:1966年,河南省洛阳市半工半读技术学校的长征队经过龙源口桥</h3> <h3>下图:1966年,云南省楚雄一中师生“长征”途中经过大渡桥</h3> <h3>下图:1966年,红卫兵长征队在天安门留影</h3> <h3>下图: 1966年,红卫兵长征队在韶山毛主席故居前留念</h3> <h3>下图: 1966年,红卫兵大串联到达贵州省遵义会议会址所在地</h3> <h3>下图:1966年,湖南师范64级“毛主席故乡全无敌长征队”的姑娘们步行去韶山,经遵义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去延安串联</h3> <h3>下图:1966年,湖南财贸学院总部的“长征队”战士,学习毛主席著作,克服困难,赤脚踏上长征路</h3> <h3>下图: 1966年,农村孩子也参加到了“长征”大串联</h3> <h3>下图:1967年1月27日,红卫兵过金沙江绞车渡口</h3> <h3>下图:1967年,来自毛主席的母校——湖南长沙第一师范长征队在毛主席故居前学习毛主席语录</h3> <h3>下图:1967年,北京航空学院红旗长征兵团先遣队登上井冈山主峰,高声朗读毛主席语录</h3> <h3>下图:1966年,整装待发准备长征串联的红卫兵</h3> <h3>编辑:岁月如歌</h3><h3><br></h3><h3>图文来源:网络</h3><h3><br></h3><h3>制作时间:2019年3月16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