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逍遥的美篇

乐逍遥

<h3>为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与团市委共同举办《定向南京路-不忘“5.27”》定向竞赛活动。军直分会成员-今日从上海历史博物馆出发,一路沿南京路…探访解放“大上海”的历史足迹!</h3> <h3>〈定向南京路-不忘“5.27”〉定向竞赛活动-随访预演…2019.3.14于上海历史博物馆开始(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军直分会…部分成员)</h3> <h3>参观展览上海历史博物馆的游人不断</h3> <h3>由张荣生秘书长携“军直分会”成员李日进、张洪发、王凌建、陈函、李鸿田…随访预演。</h3> <h3>上海外滩汇丰大楼前的狮子是原版,现存放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内。香港和现在的伦敦汇丰控股总部大厦前的都是仿制品。</h3> <h3>当时建楼同时铸造了两对同样的铜狮子,一对放在上海行址大门口,另一对放在香港。为了显示铜狮子的珍贵,故意将狮子的模具销毁,宣称“世界上再没有第三对相同的铜狮子”。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掠走铜狮子准备改制枪弹,又因无暇顾及,就搁置在军用仓库。日本投降后,在日军仓库里发现铜狮子,于是物归原主。</h3> <h3>上海解放初期,铜狮子曾一度搬走,后来大楼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使用,又放回在原处。“文革”时期这对铜狮子再次失踪下落不明,直到改革开放,大楼由浦东发展银行使用,阔别30 余年的铜狮子又出现在原处。可见这对铜狮子历经磨难,三落三起,弥足珍贵。</h3> <h3>,现在银行门口的这对铜狮子并非原物而是“赝品”,当年的原件已列为文物存入历史博物馆。按规定博物馆藏品归国家所有,不可能再放回银行门口。后经银行方面要求,博物馆破格允许照原样复制,这就是现在外滩所见到的这对铜狮子。而香港汇丰银行门前的那一对铜狮虽是仿品,但仍是当年的原物。</h3> <h3>上海历史博物馆内保存的解放前-上海地下党所用的电台</h3> <h3>国际饭店</h3> <h3>国际饭店</h3> <h3>路人在南京路街沿小广场上跳起西藏舞</h3> <h3>南京路上的“五卅运动纪念碑”</h3> <h3>“南京路上好八连”是和平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一面旗帜,毛泽东同志曾写下过《八连颂》的光辉诗篇。</h3> <h3>“南京路上好八连”雕塑由主雕和浮雕墙组成。主雕为单座组雕,由三名解放军战士和两名少年儿童5个人物形象组成,雕塑(加基座)总高3.4米,长2.05米,宽1.89米,材质为青铜铸造。浮雕墙由《八连颂》、浮雕、简介三部分组成。浮雕长20米,高3米,共60平方米,数字分别寓意纪念“好八连”进驻南京路60周年,好八连每月20日坚持在南京路上为民服务,今年是好八连为民服务30周年.</h3> <h3>“南京路上好八连”雕塑座落在南京路步行街“下沉式”广场上。雕塑由主雕和浮雕墙组成。主雕为单座组雕,由三名解放军战士和两名少年儿童5个人物形象组成。浮雕墙由《八连颂》、浮雕、简介三部分组成。浮雕长20米,高3米,共60平方米……</h3> <h3>上海第一百货公司(原“大新公司”)</h3> <h3>原上海“大新公司”</h3> <h3>南京路步行街</h3> <h3>上海永安百货公司</h3> <h3>永安公司</h3> <h3>浙江路桥,俗称老垃圾桥,位于中国上海市区苏州河上,南接黄浦区浙江中路,北连闸北区浙江北路,是我国现在仅存的几座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的老桥之一,更是一座国宝级的桥梁,是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目前,浙江路桥为北向南机动车单向行驶桥梁,同时通行14路、15路无轨电车。</h3><h3>可乘坐轨道交通8号线、12号线曲阜路站下,10号线天潼路站下,即可到达浙江路桥</h3> <h3>浙江路桥</h3> <h3>浙江路桥</h3> <h3>乍浦路桥,现今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桥。</h3><h3>上海开埠后,美国圣公会主教 蓬恩(文惠康)在此渡口之西建造过一座浮桥。1873年,将浮桥改为木桥,外国人称蓬恩桥, 中国人称头摆渡桥,亦称白渡桥。为区别东邻的外白渡桥,故又称二白渡桥。</h3> <h3>苏州河旁的“河滨大楼”为上海单体建筑总面积最大的公寓住宅楼(时称亚洲第一公寓),其“∽”平面形设计绝无仅有,建筑四面临马路,是上海最早的“水景住宅”。早期主要为英美人以及西班牙人租用,1945年后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米高梅影片公司、美国电影协会、雷电华影片公司、联美影片公司等影业机构,均租用该公寓设立机构。今大门口尚留有“E.D.”(新沙逊洋行 Elias David Sassoon 的缩写)字样。由于大楼的犹太背景,1938年,上海犹太难民接待站设此。</h3> <h3>1922年,上海邮政总局建大楼,该桥拆除,同年重建钢筋混凝土桥,呈悬臂梁结构,桥下三孔,仅中间一孔可以通航。1943年改名为四川路桥。</h3> <h3>1949年5月25日,解放军由南向北攻打外白渡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等,从上海邮政大楼上发射的火力可以完全覆盖整个桥面,四川路桥成了国民党守军的防御据点。</h3> <h3>上海解放前夕,历史还记载了这样的一个细节:毛泽东主席命令解放军将士,对顽固的国民党官兵只能开枪、不准开炮,为的是保护桥边的这栋历史建筑。</h3> <h3>由于不能使用重武器,这场战斗也演变的异常严酷,在敌军密集的枪林弹雨中,突击的解放军战士一批批地倒在四川路桥上。</h3> <h3>后来解放军通过正面佯攻,侧面迂回包抄,一步步攻占,守卫北岸的国民党军队相继投降。</h3> <h3>在上海邮政大楼里,邮政工人为保护大楼与解放军一同浴血奋战,迫使国民党守军向解放军投诚,迎来了苏州河北岸和上海全市的解放。</h3> <h3>最终,上海邮政大楼除东墙上留下一两个弹孔外,几乎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如今走进大楼的332室,玻璃上仍保留着一个孤零零的枪眼。</h3> <h3>上海原划船俱乐部:位于南苏州路76号。建于1905年。由玛礼逊洋行设计。建筑风格属折中主义风格,顶部为维多利亚风格,局部带有巴洛克装饰。原建筑由会所(中部)和游泳池(西翼)、船库(东翼)等3部分组成,现保留的为中部会所和原西翼游泳池的门楼,原东翼船库建筑因建设吴淞路闸桥需要,于1989年拆除。</h3> <h3>原“上海划船俱乐部”</h3> <h3>外白渡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 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h3> <h3>上海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是位于中国上海市区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的一座铁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的桥梁,也是当今中国唯一留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式桥。该桥目前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有两孔,全长106.7米,跨度52.16米,南向北单向车行道三根,共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载重为20吨。</h3> <h3>该桥北为黄浦路、大名路、长治路和北苏州路,南为中山东一路和南苏州路,桥北有上海大厦和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桥南是黄浦公元园。2009年2月25日上午,修旧如旧后的外白渡桥开始“回家”,从民生路码头到苏州河口原桥址,外白渡桥北跨桥首先“坐船”回归。</h3> <h3>关于桥名“外白渡桥”的来源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的争论,现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对原先木桥的称呼。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解释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在学者薛理勇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称作为外白渡桥。</h3> <h3>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濒临黄浦江,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h3><h3>而之所以称之为白渡桥,是因为该桥建成后,凡是过河无需再支付过桥费,因此是“白”渡。<br></h3><h3><br></h3> <h3>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成于1993年,是为了缅怀自1840年以来为解放上海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纪念性建筑。她位于外滩黄浦公园内,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h3> <h3>纪念塔的组成和布局融汇了中国建筑讲究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节奏感。巨大的下沉式广场是人们瞻仰和怀念先烈的主要空间。环型的墙面镌刻着上海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历史,这儿是回顾历史、追忆先烈的主要场地。</h3> <h3>三根拔地而起的擎天巨柱,宛若无言的丰碑,追念着由1840-1921年、1921-1949年以及1949年为上海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三根巨柱象征着永垂不朽,这是根据上海市政府为书写碑文而定的。粗壮的塔身巍峨雄伟,每当人们置身塔下,仰望塔顶,一根跟挺拔的线条垂直向上,将人们的思绪引向天空,引向无限,使人产生崇高的敬意。</h3> <h3>上海外滩“陈毅广场”</h3> <h3>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外滩之景</h3> <h3>外滩之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