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游(8)日本城 ,2018年12月23日

潺湲

<p>有人曾戏言: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城、唐人街,或者中餐馆。此言不虚。我曾经在几个北美小得不能再小的偏远小镇上惊奇地发现了中国餐馆。虽然已经有些中西兼容,名不副实,依然让人吃惊华人和中餐的生命力和传播力!</p><p>这无处不在的唐人街当然缘于深植于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独特的语言文字, 我们的人口众多,生存能力极强,在海外的语言障碍等等,更是因为我们忠于自己祖先饮食文化的胃。所以海外华裔无论语言是否相通,信仰是否相同,政见是否一致,族裔是否有纷争,都会因为饮食和文化传统而必去唐人街或中国城,或中国餐馆。</p><p><br></p><p>一直很好奇:那么其他族裔呢? 他们的文化基因又是什么呢?他们会以什么方式,因为什么而聚集呢? 曾听说:由于发质的特殊性,发廊常常是非裔必去的地方,有人曾戏言看这里有多少非裔人,看看有多少发廊就知道了。而餐馆则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p><p><br></p><p>我去过一些西方城市,但很少听说日本城。而旧金山却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日本城,带着好奇决定一访。</p> <p>儿子从小就对各种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感兴趣,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新的旧的,都感兴趣,都想尝试。在旧金山的街头发现了共享电动滑板和电动自行车,他很想尝试。电动滑板,考虑到我可能不感兴趣,于是决定尝试电动自行车。</p>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把各种说明读完、按照指示付款,得到开锁密码,却怎么也打不开。</h3></h3><h3>手续密码都正确,可那可爱的单车就是纹丝不动。旁边过来一个小伙子,啪啪啪啪输入了四位数密码,马上绿灯闪烁,取出车,我还没来得及问个究竟,小伙子登上车便匆匆而去,</h3> <h3>不信邪的儿子试了几次都不奏效。经过再三仔细阅读才明白:电动自行车必须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可以告诉你附近哪里有还车点。没有这个软件,无法租到电动自行车,只能租用普通自行车。</h3><h3>看来现如今:有手机,有流量,有信用卡才可以走遍天下。想与电子化、网络化保持一点距离,以传统方式出门,尤其是去美国还真不方便啊!</h3><h3>手机没有流量也没有时间去下载软件,只好妥协改用脚蹬自行车了。</h3> <h3>如果时间允许总喜欢步行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徜徉于店铺商号,听街头叫卖,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好像唯有这样才能走进这个城市,触摸这个城市的脉搏。</h3><h3>跟着旅行社走马观花,坐在旅游专用车里浏览都难以满足我对一个陌生城市的好奇。</h3><h3>而时间有限时,脚踏车就成为一个很好的代步工具。</h3> <h3>经过一阵鼓捣,终于成功地拿到两部单车。卸下行囊放进车筐,飞身上车,撒欢儿骑行。微风习习、暖阳融融,穿街走巷,耳闻目睹,感受新奇,美哉乐哉!<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从市政厅广场骑行半个小时左右,远远的,已经能感受到日本建筑风格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为纪念广岛原子弹爆炸而建的和平塔“Peace Pagoda<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由日裔美国人捐建,包含了对他们辛酸历史的反思和铭记,</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已经成为旧金山日本城的标志性建筑。</span></h3> <h3>日本城不大,但布局紧凑,以浓缩的形式展现了日本文化的素朴和清雅。</h3> <h3>富有日本民族风情的街区</h3> <h3>干净,整洁,素朴</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街角的植物,街区的假山石,屋檐下的斗拱结构,素色的铺路石,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优雅的感受。宁静中透着一种禅意!</h3> <h3>右前方的二层楼是日本社区文化中心。</h3> <h3>以和平塔为中心,一个小广场的两边分别坐落着东、西两个购物娱乐中心。步入其内,传统的日本建筑装饰风格,各式日本商品、艺术品、各式日式料理一应俱全。</h3><h3><br></h3> <h3>大阪城模型</h3> <h3>具有民族风情的室内设计</h3> <h3>日本陶器,茶具</h3> <h3>不知道这样的造型后边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渊源。</h3> <h3>很想了解这些形象后边的典故,可惜对日本文化知之甚少。</h3> <h3>传统布艺</h3> <h3>书法作品</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第一次看到火爆的日本烧烤。一圈人围在桌前,厨师在餐桌上现场烤制各种食材,时不时火光燃起。</h3> <h3>饥肠辘辘的我们看得直流口水了。这么有特色的吃法,得进去体验一下。结果被告知,今天到晚上关门已经全部预定出去了。诺大的餐厅,竟然全订出去了。</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里的饮食极其丰富,各具特色,让饥肠辘辘的我们食欲大涨,可是似乎到处都人满为患。不想浪费时间等候,</span><br></h3> <h3>信步来到Isobunr Sushi店。<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看看这里现做的寿司很不错。决定在此解决午餐。</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写这篇游记的时候,在网上查知:这家创建于80年代很有口碑的寿司店,已经永久关门了。有留言说:我们会很怀念这家店的!&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不知算有幸,还是不幸,我们成了这家店的最后一批吃客。</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现场忙碌的厨师几乎都是墨西哥人。这是一个有趣的场景:一个美国国土上的日本餐厅,厨师都是墨西哥裔,服务员有日裔,也有华裔;吃饭的更是各种肤色,说着五花八门的语言。</h3> <h3>混杂、融合,这是一个移民国家特有的文化吧。</h3> <h3>同是移民国家的加拿大崇尚的是“马赛克”文化。顾名思义,即鼓励各个族裔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加拿大的移民比较好地保持了母语国的语言和文化,但身份认同上不那么清晰,整个社会作为整体有些松散。而美国则推崇“熔炉”文化,好像也比较成功。无论在机场碰到的英语都说不好的出租车司机到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似乎都以自己为美国人而骄傲,对居住国身份认同感很强。</h3> <h3>看看这战斗力!</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吃饱喝足接着瞧。</h3> <h3>题为《创新》的浓缩设计。其中包含了日裔侨民引以为自豪的来自日本的设计、创新和时尚:动画片,汽车,各种电子产品……</h3><h3>图片下面的文字写着:旧金山日本城期待着新世纪缘于尖端的日本创新、技术、时尚、流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灵感,同时保护和传承坚忍的传统文化价值。</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根据图片上的文字介绍:这个设计中的符号是让日裔侨民引以为豪的由他们搭桥由日本向美国引进的他们认为物美价廉的各种产品:飞机、汽车、照相机,随身听录音机,计算器,电视机……还有越来越受欢迎的日本美食。</h3> <h3>北加州日本人商会纪念建于1906年。在在这里日裔后代们向一个世将日本的文化、艺术产品介绍到美国的先辈们表示致意。</h3><h3> —图片上的文字</h3> <h3>这里记载了第一对白人和日本人通婚的夫妻。</h3> <h3>日本人移民旧金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9年,大量涌入于20世纪初,略晚于中国移民。由于1882年的排斥华人移民法案使得西海岸的亚洲劳动力极大短缺。而日本经济的萧条使得大量劳动力来到西海岸寻找机会。</h3><h3>日本移民相对于华人移民数量较小,但他们和华人移民一样没有免除种族歧视的遭遇。日本人不允许和白人通婚,不允许和当地人的孩子上同一所学校。这些歧视在珍珠港事件后达到高潮。</h3> <h3>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罗斯福总统签发命令:命西海岸的日本侨民关到集中营。一时间所有日本侨民被迫离开他们的家,被赶往几个集中营。据说那时的日本城人去楼空,一片死寂。</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夜之间,美国的所有日裔人,不管是高级工程师还是家庭妇女,不管是老人还是刚刚出生的小孩,<span style="white-space: pre-wrap;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即使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哪怕只有一滴日本血统都要统统被关进集中营。</span></h3></h3><h3>日裔美国人被列为敌人,不受欢迎的人,他们被认为是对国家安全有威胁的人。<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美国政府担心日裔美国人中有人会为日本政府服务,于是“先发制人”地把日裔美国人都圈到集中营里去。</span></h3><h3>而事实上,很多学者指出:这更是一次种族歧视行为。<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看到这些图片,脑海中闪现的是犹太人被赶往定居点的图像。</h3> <h3>想象着当年这些一夜之间变成全美敌视的日裔侨民,身居集中营,遥望故乡,内心是怎样的煎熬和痛苦。</h3><h3>虽然后来美国政府为这次11万日裔美国人的集中隔离道歉,对每一个幸存者进行了赔偿,作为一个族群的屈辱,还是让很多人难以释怀吧。</h3><h3><br></h3> <p>看着70多年前的图片和史实,不禁感慨:人类文明是经历了多少黑暗,踏过多少冤屈的灵魂才走到今天。如果今天再发生这样的国与国的争端,这些国家会怎样对待对立国的侨民呢?这样的悲剧还会重新上演吗?会以怎样的方式重演呢?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呢?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和回答依然让人难以乐观。</p><p>希望这一切都不会重演,平民的我们可以好好享受和平美好时光!</p><p><br></p><p><br></p> <p>海外侨民往往是所在国和母语国关系最敏感的晴雨表,检测元件。如果有一天中美,中加关系恶化,会不会,或者会怎样殃及海外华人呢?</p><p>这些问题有些沉重。希望这一切都不会重演,平民的我们可以好好享受和平美好时光!</p> <h3>日裔侨民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形成了语言和文化属性皆然不同的几代人。第一代-Issei, 第二代-Nisei, 第三代-Sansei他们代与代之间对母语国和现住国有着截然不同的认同感,和截然不同的文化个性,以至于在英语中已经接受了这些专门用于描述日裔侨民的词汇的使用。而第四代和第五代,这种隔阂开始渐趋模糊。</h3><h3>看着眼前这些日裔年轻人,心想他们该是新生代了吧?相对于他们的父辈一定是更美国吧?</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素来反对任何名义的敌对和战争,反对以任何“主义”的名义蛊惑的暴力革命。这些战争对操纵者而言不过是一次权力和力量的博弈,而对每一个无辜的个体而言却是他们无法掌控的灾难。在那些战争和革命的操纵者眼里,这些无辜的个体不过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棋子儿,进退之间损兵折卒;而对每个个体而言却是他们最宝贵的生命和他们家人无尽的思念和痛苦。</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祈愿和平,反对战争。希望每块土地上的人们都快乐地生活!</h3> <h3>旧金山的日本城没有唐人街大,也没有唐人街那么繁华热闹,也没有唐人街历史那么悠久。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描述我的初次见面的感受,进入脑海里的关键词会是:干净、素雅,民族、历史、文化氛围浓厚。</h3> <h3>素雅的墙壁,传统的拱檐,古朴的树木中,穿插着这些图片和文字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关于他们的祖先的故事, 字里行间有对先辈的缅怀,对未来的憧憬,对下一代的寄托。</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样的充满民族文化的街区让他们的后代有机会触摸他们的民族文化。</h3> <h3>这样的图片文字有机会让后代了解他们的祖先为什么来到这里,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有助于一代又一代移民的文化传承。</h3><h3>作为人口众多的海外华裔,我们却很难在唐人街找到这样的图片文字以了解我们的先辈们:他们为何而来,经历了什么。没有对自己祖先的了解、进而理解,又如何让我们的后代作文化的传承者呢?</h3><h3><br></h3> <h3>夜幕降临,和平塔变换着不同颜色在夜色中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祈愿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歧视!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能和平相处,享受和平安康的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