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画艺术的情怀

荷香阁.长久

<h3>我是一名军队退休干部,2017年4月偶然有幸进入大策艺术工作室向董策老师学习中国画,从最基础的绘画知识学起,了解了中国画的画种特点,发展脉络,又通过经典理论学习,技法实践训练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学习,我累积完成了四十多幅宋人花鸟小品临摹,得到了老师和学友们的认可和好评。学画过程是快乐的,这两年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绘画上。</h3><h3> ------何树根</h3> <h3>与董老师合影</h3> <h3>董老师根据我个人的学习进度,安排学习任务。董老师根据我个人的学习进度,安排学习任务。这幅宋代李安忠的《晴春蝶戏图》全图16只小昆虫,描绘了凤蝶、粉蝶、蛱蝶和1只胡蜂,画面笔墨精到,色彩富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宛若俏丽的仙子在百花园中翩翩起舞。</h3> <h3>当老师给我安排学习临摹这幅作品时,感到有一定的压力。可老师一直鼓励我说,“没问题,你肯定能完成好”。</h3> <h3>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严格把关下,经过多次认真读画,反复技法训练,对照原作领会古人精神,最后顺利完成此作。 <br></h3> <h3>通过这么一个过程的学习,基本积累了一点画昆虫、蝴蝶的方法和经验。<br></h3> <h3>完成《晴春蝶戏图》后,老师接着让我临摹黄荃的《写生珍禽图》。此作是黄荃给他的爱子黄居宝画的禽鸟写生粉本,原作左下方署小楷“付子居宝习”,说明这幅图是黄荃用来教儿子习画时用的范本。</h3> <h3>此作画有鹡鸰、麻雀、鸠、龟、昆虫等大小24只小动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特征鲜明,形神兼备,极具情趣,细节描绘非常经心,让我联想到千百年前哪位伟大的父亲,透过笔墨将浓浓的舐犊之情凝结成永恒。</h3> <h3>据记载,黄筌曾有349件作品传世,流传至今只剩下《写生珍禽图》一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h3> <h3>去年十月初,董老师把临摹此画的任务分给了我,我既激动又担忧。激动的是得到老师的信任十分高兴,而担忧的自然是自己的能力,虽临摹过些宋人花鸟,但在同一幅画面中出现这么多动物,可以说是北宋花鸟画的鼻祖,临摹难度极大。</h3> <h3>在我不知所措时,老师给予我正确指导,从资料积累到画作解读,反复细品每个细节,再到局部临摹,尽管觉得准备比较充分了,但在头一个月的勾线阶段竟然一连勾坏八幅,浪费了数米好绢,几次灰心,又慢慢树立了我的勇气,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我也十分刻苦,反复练习每一只动物的勾勒方法,精益求精,最终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顺利勾勒完成。</h3> <h3>在晕染过程中同样十分小心,眼睛、嘴、爪子都非常微妙,如何把握好每一只动物的颜色,凸现古色,掌握‘黄荃富贵’的用色特点,确实不易。稍加不注意,将前功尽弃。</h3> <h3>老师依然一步步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时不时亲笔给予调整,最后颜色基本接近原作,整体比较满意。</h3> <h3>到了撕毛环节,紧张度有所减退。在老师的鼓励下,把前一段训练撕毛的方法利用上,一鼓作气直到撕完最后一只鸟毛,紧张度得以释放。</h3> <h3>最后,老师的落款、按印章依然精彩,这枚“何”章由老师亲刻,使得此画富有完整性和纪念意义。 </h3><h3><br></h3><h3><br></h3><h3>借此,特别感谢老师,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对我的考验,对我的鞭策,我要扬长避短,继续努力[拳头][拳头]。感谢学友们,你们给予我不断的鼓励,提供帮助,给出很多合理化建议。 愿我们在大策艺术工作室学有所成,力争完成更多精品,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br></h3> <h3>借此,特别感谢老师,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对我的考验,对我的鞭策,我要扬长避短,继续努力。</h3><h3><br></h3><h3>感谢学友们,你们给予我不断的鼓励,提供帮助,给出很多合理化建议。 愿我们在大策艺术工作室学有所成,力争完成更多精品,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br></h3> <h3>感谢学友们,你们给予我不断的鼓励,提供帮助,给出很多合理化建议。 愿我们在大策艺术工作室学有所成,力争完成更多精品,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