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花溪怀深情

老姜

<h3> 作者:姜国伦</h3> <h1> 湿地公园雨后漫步</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来花溪安家落户,那时的 十里河滩杂草丛生,河滩两侧七歪八 扭的小树时有农家小娃攀爬,土中零零散散蔬菜,夕阳炊烟下,青黄长短不齐的庄稼碍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p><p class="ql-block">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p><p class="ql-block"> 唐:孟浩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旧貌有古诗味,但与时代发展不合拍。 随着改革开放近几年大力治理下逐年 变化,河滩变成了湿地公园,花溪的 光灿门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场春夜喜雨后漫步其间,只见百花 盛开,水流潺潺,河边频见野鸭凫水。 岸边红的娇艳美丽,绿色的苍翠欲滴,人行花径中,微风送爽,心旷神怡, 空气可罐装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雨后新枝鸟声啁啾,人鸟对话,这是 大自然的回报,这是辛勤耕耘所载?答曰:都有.都有,应该.应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风景如画美丽的花溪湿地公园,从 建立“孔学堂”之后,犹如增加了一块庄严肃穆的宝石,人们漫步其中后再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圣人与先贤 精典语录的教诲,身心受益双丰收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1> 公园似盆景</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 走近花溪公园,更能体会到当年陈毅 副总理的诗涵韵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传说“花溪”是天上的“瑶池”流淌人间 化成了这条美丽的小河。只有在春暖花开或夕阳西下缓步于“平桥.百步桥”,沐浴在春风晚霞中,听着琴声般淙淙流水,伴随游客阵阵欢笑之声, 似乎已经溶入诗画之境!</p> <p class="ql-block">从著名文学家巴金“憩园”观览出来,移形换步,园中的梧桐大道.南湖,大草坪,红枫园就在眼前,这片是 孩子们的欢乐之地,在“南湖”划船 荡漾,红枫园.大草坪纵情欢歌跳舞 游戏,老少同乐兴趣盎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兩排高大的水杉树,就象一个个庄严 站岗 放哨的卫兵,保卫着来之不易的和平之景。而戴安澜将军之墓相伴在 一旁,似乎慈祥的老人每天都在高兴地注视这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蛇岭龟山相对峙,麟角矗立似玉屏”。 依次缓步爬上园中的蛇.龟.麟三座小山包,透过树影婆娑的空隙园中妙景尽收眼底,兴之所致不妨去半山腰的 棋亭杀两盘再下山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逢秋季游园后,沿河边缓缓上行一段 路程来到这条黄金大道。金黄色落叶铺满树下,在凉爽的秋风中翩翩起舞,微微簌簌声音,好象一句句由衷赞美词语全藏在每一张树叶之下,游人轻轻 踏过,静听细细叙述,回家后灯下再慢慢体会……</p> <h1> 情融天河潭</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p><p class="ql-block"> 唐——李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了花溪公园西行13公里就到山中 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山水象盆景似的“天河潭”景区。 映入眼帘的 瀑布虽不雄伟壮观翻空涌血,但水声阵阵四季与苍翠青山,鲜花鸟鸣相融,身心入景犹如经一道洗礼!穿越瀑布后水帘洞即达“卧龙湖”,诸葛孔明先生在天之灵获知有此修行读书之地,定会摇扇点头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河潭原名天生桥,因一座天然生成的熔岩石桥而得名。桥高20米,跨度30米,桥面约宽35米,桥侧溶蚀有一洼地,长年积水成潭。游客进入景区欣赏瀑布流水行路过桥坐船穿洞,洞中有潭,潭中美景别有天地留恋不忍离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 大将山下新变化</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清水秀的花溪,紧靠金世旗小区之旁边,有一座山名“大将山”,树木葱茏山势也较雄浑。山名为啥称“大将”,暂无法去考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数百年以前,古代的贵州属穷山恶水荒蛮之地,只有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分散居住各地,所以古代犯罪之人多数是充军送贵州云南两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此山附近的村寨出过一“名将”,因此留下“大将山”美名。也或许有落草之寇安营扎寨发出高调: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地,留下买路财。不管民间怎样传说,此山美名已经长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进入新岁月,改革开放后的近几年,花溪公园新景,黄金大道,湿地公园等新景点诞生,花溪区所在地的旧貌早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长450公尺,左右洞间距约5公尺,双向六车道的“大将山”隧道,经历139天的紧张施工已经全线贯通验收。漫步隧道中的人行路,明亮的灯光,单向的车道上只听到嗖嗖的大小汽车声,似乎都在忙着奔向幸福光明的前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想富先修路,而路.桥.隧道都是奔富路上每一个相连接重要环节,“大将山”隧道经历了众多科技和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普通劳动者的数月辛苦劳动,为省会市区级的交通连接缩短了距离,为城市的繁荣发展,为民间的交往,为花溪</p><p class="ql-block"> 的新面貌增加了光彩闪光的一点!</p> <p class="ql-block"> 青崖古镇新貌</p> <h1> 古镇漫步随笔</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刻下的石头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花溪东南约12公里就是著名的“青岩”古镇。溪水之旁青山环绕,历经明.清两朝,至今有六百多年历史。贵州四大古镇之一,誉满黔内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化讲究字词,贵州处处青山岩石,“青岩”古镇,正是用石头刻下的文化铭记,古镇旧城四周城墙皆用巨石构造 于悬崖上巍峨险要,依山就势颇有山寨城堡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远观“古镇”城墙坚固环绕,设垛口炮台,虽属后来恢复建成,实属古时军事要塞保卫家园,让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镇有三座百年以上石牌坊: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赵彩章,赵理伦(百岁坊)精湛的石刻艺术,独特的 风格美,得到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备加称 赞,成为古镇的重要标志。</p> <h1>  二.祠堂.寺庙.教堂和名人</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青岩”镇内漫步其中,可发现有祠堂.寺庙.教堂三种建筑物错落分布。给人一种崇拜好奇联想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祠堂祭拜的是当地已逝名人前辈,无可 厚非。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对个人的修身.齐家起好的教育作用,佛的本意就是让人知道不逆天理不违教化,不越地道(仁.儒.忍.寂)这样的人生境界就是佛的境界,对治国平天下的统治术也有不可抹灭的之功,百姓的信仰拥戴早已让其溶入浩浩荡荡民族文化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洋教带来的人物是教主,带来的文化是西方式仁慈善良,办学和医疗服务;与中国佛教,慈善家赈灾乐善好施,异曲同功并行不悖。冥冥中佛与教主 促膝长谈, 金钱与物欲横流的世界,怎样才让人多懂点慈心仁爱和善良,阿弥陀佛——阿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清以来青岩历史上曾出现的著名人物: 其中周渔璜,周钟直都在拓展中国的文化史上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一个曾参与撰编《康熙字典》《贵州通志》一个曾在台湾任诸罗知县,编撰《诸罗县志》,</p><p class="ql-block"> 清末状元赵以烔(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这些历史人物的贡献永远让人缅怀。震惊 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和周恩来总理 父亲, 邓颖超母亲及李克农亲属曾避难于青岩, 这些历史增加了“青岩”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2005年9月“青岩”被定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 2010年荣获“中华诗词之乡誉称”。</p><p class="ql-block"> 2013年传承旅游定为最具魅力小镇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祠堂.庙宇.教堂伴随青岩古镇的老百姓,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坎坷和历届政治运动反复的折腾,如今终于走向和谐稳定.繁荣和依法治国的盛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 三.小巷深处与名小吃</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青岩老街小巷,一条条宽窄不一的青石板街道,一些几百年的老木质房虽多次刷过油漆,但木柱纵横开裂的纹路,就象是百岁老人的脸谱,记录了岁月的苍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小巷深处土生土长的老居民,木屋四周全用片片青石壘成一人多高的围墙,有的石板缝中已经长出了嫩绿的青草,似岁月的沉淀,光阴的流淌在观者眼前展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岩的名小吃:卤猪脚.糕粑稀饭.土豆饼,蔬菜汁豆腐.臭豆腐配青岩特色辣椒,在古镇的大街小巷有饮食卖的商铺,随处可闻.可见.可买,对逛了半天饥肠辘辘的游客来说,诱人的香味正合“饥者所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几百年以来,建造了一座特色“石头城”的青岩硬汉们,却喜欢这些松软香嫩可口的食品,流传至今传送四面八方,形成一种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真是“美味美谈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青岩古镇,黔东南镇远,赤水丙安,</p><p class="ql-block"> 锦屏隆里。并称贵州四大古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8日初定稿于花溪</p><p class="ql-block"> 2023年2 月(时间改至现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