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墨砚溪 真的很刺激

涂定平 仙境摘景人

<h3>在一熟悉地呆久了,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便有了旅游,而旅游又被称为从一个呆厌了的地方到一个别人呆厌了的地方去花钱受累。旅游有两种,一种是休闲的,一种是自虐的。到墨砚溪旅游,绝对是自虐的。</h3> <h3>墨砚溪在慈利县零阳镇墨砚村,从桃源出发走常张高速到慈利西下高速不多远就到墨砚村了。</h3> <h3></h3><h3>墨砚溪是有典故的,网上这样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西游,闻"墨砚"之宝,取官道而来,溪中拾得"宝砚"一块,欣归鲁国,墨砚溪一名得此而来。 其实,在我看来,皆因溪中石头如砚而得名。</h3> <h3>因为这里还不是旅游景点,到这儿来游玩的都是自由组合相邀而行,并不是通过旅行社过来的,因此,必须要在当地向导带领下才能前行,不然,找不到路。</h3> <h3>周末,外出流浪近一个月的太阳终于露出脸了,大地立马回归到阳光明媚的春天,掐指一算,够得上九九艳阳天了。不负春光不负卿,怎么也得到户外沐浴阳光。</h3> <h3>在一个户外群,群主发了消息,一下子,报名者踊跃,整五车25人,其中有两同事,集结后发现,里面有太极协会,冬泳协会,马拉松协会,交际舞协会,摄影协会的会友,都是一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真是地儿太小了,哪里都碰斗熟人。</h3> <h3>我们走的是溯溪之路,即从溪流下游往上走,溪里尽是大石头,听得见水响,看见水在石缝中流,</h3> <h3>溪里石头灰色,用水浇湿后呈黑色,符合墨砚的颜色特性。有些石头里还夹有白色杂石,这又有点象菊花石的特点,毕竟不是专家,不能作结论,好了,说说经历。</h3> <h3>事先,群主说此行有难度但也有刺激,吓退了一部分人,我认为,能吃能动时就要玩得刺游,玩得心跳,不然,到老一点记忆都木有。所以,我毫不犹豫报名,还拉了两同事。</h3> <h3>在巨石阵里前行,是很费力的,所幸天晴了,石头上不溜滑,要不然,不晓得搭破好多后脑壳。</h3> <h3>登山杖的用处不大,我没拿出来,因为,很多地方你得双手使劲,四肢伏地才能前进。</h3> <h3>一开始,大家信心十足,一路欢歌笑语的,似乎没有什么。</h3> <h3>有的还可在石头间跳跃,有的讲着开心的笑话。</h3> <h3>不断地向前,路也越来越难走了,这不,一面很陡的山坡,如刀切过一般,下面是水,要走坡上过去,好在是晴天,坡上不打滑,不然,先湿脚,后湿身。</h3> <h3>此时,已略有些累了,大家在这坡上席地面坐,稍作休息。</h3> <h3>在此休息的人多了,干脆来张合影,把群旗也亮出来。</h3> <h3>既然是团队行动,那么,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协作这才是团队精神,这才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h3> <h3>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处,好看的地方也就在这些地方。这瀑布如白练,瀑布下的水潭清澈见底,洗个手,透心凉快。</h3> <h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奇特的景象。谁能说清这块小石头夹在这里多年了?</h3> <h3>石头是溜光的,尽管牛筋底的鞋踩在上面挺牢实,但不能掉以轻心。</h3> <h3>很多地方必须手脚并用,密切注意脚下,然而出去就是看风景的,如果光注意脚下把周边的风景错过岂不枉来?于是,在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后,必须要停下来看一看前后左右上下的风光的,是必须要拍照的。</h3> <h3>因为经常弯腰攀爬,所以手机摆放的位置是否安全十分重要</h3> <h3>这里的石头不同于沅江流域溪流中的石头,这里没有鹅卵石和沙子,想必是这里石头的石头太硬,一时半会风化不了。但是这个观点又被眼前的这一幕否定了,你说石头硬,树却能够把石头撑破。</h3> <h3>这里的树也很奇特,比如这棵树,心里全部是空的,却傲然挺立在小溪边。</h3> <h3>这个水塘水很清,旁边有些苔藓。</h3> <h3><br></h3><h3>瀑布如白练,如果用慢速照相机拍效果更好,此时是用的手机拍摄的,所以没有拍出白练的味道,而瀑布下的溪水清且涟漪。</h3> <h3>活动组织者为这里做了一首打油诗。</h3><h3>墨砚溪里石好大,</h3><h3>本想写诗夸夸他,</h3><h3>奈何自己没文化,</h3><h3>我靠一声好可怕!</h3> <h3>好的景点是要多拍一些图片的。</h3> <h3>旁边的苔藓也很上镜。</h3> <h3>每到一个休息的地方。大家都会拿出队旗摆个pose。</h3> <h3>同行的队友作诗赞队友</h3><h3>队友个个奋争先,</h3><h3>千难万险只等闲。</h3><h3>寻秘探幽赏美景,</h3><h3>定把墨砚看个遍。</h3><h3><br></h3> <h3>脚下就是瀑布,就是深潭,必须时刻小心。</h3> <h3>险处要依次攀爬上去,旁边还必须有人护卫,</h3> <h3>顶一把,牵一手是必须的,既然是在一个团队就相互协作,不分男女。</h3> <h3>要爬上这块巨石,必须是上下齐心协力,手杖,木棍就是我们牵手的工具。</h3> <h3>有时还小心翼翼的越过小溪,危险时刻伴随着,刺激惊险伴随着,嬉笑声,尖叫声也伴随着。</h3> <h3>藏在石缝下面的溪流声隐隐约约,要想看到她的芳容还得绕道其下方。</h3> <h3>走的浑身发热又有些疲惫的时候,用这溪水洗一洗手,抹一把脸,顿时觉得神清气爽。</h3> <h3>我们向上走的过程也是迎着太阳走的方向。</h3> <h3>走到这地儿,高大的石头挡住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高大的石壁下有一石头像在水边晒太阳的乌龟。</h3> <h3>石头的凹处堆积少量泥土,草就在此顽强地长了出来了。</h3> <h3>返回的路,我们是走的一段"红旗渠",这是一段几公里长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水渠,和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类似,只不过这条水渠是引水发电的。</h3> <h3>又有点像郭亮村的壁挂公路一样,在坚硬的石头上在半山腰开着这样的水渠。施工难度可想而知。</h3> <h3>据向导介绍,这个水渠是1979年修成的,当时,还是出集体工的时候,人多力量大,土法上马完成。在上面行走眼不敢往下看,双腿战战兢兢,很多人干脆脱下鞋子走在水沟里,然而水又是冰凉刺骨的。</h3> <h3>这一路是危险接着危险,刺激连着刺激,好不容易走完危险的水渠又将面对艰难的陡坡,不过站在这半山腰往下看,风光还是美的,村庄就在眼下。</h3> <h3>踩在地上的枯枝败叶,十分危险,因为稍不小心就会滑下去,旁边的树枝小草都是我们平衡身体不至于滑下去的救命稻草。</h3> <h3>毕竟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险过去就会看到更美的景色。老远就听到瀑布声,透过树林可以看到远处高高的悬挂着瀑布。这是你到这儿来探险必须要看的一个景点。</h3> <h3>瀑布从山腰上一个洞里高高的落下,落地处苔藓很多,不过这时候还不是更多的,更多的时候这一片都绿了。</h3> <h3>这张图片是借用网上的图片,也就是在这儿拍摄的。</h3> <h3>在这里,我拍了很多图片都发到群里了。这些图片都是这个季节这个日子这个地方的最新的情况。大家慢慢欣赏吧。</h3> <h3>同行队友作诗曰:</h3><h3>墨砚溪里巨石阵,</h3><h3>千米绝壁耸入云,</h3><h3>彪水瀑布云中挂,</h3><h3>行走户外半山寻!</h3> <h3>又有诗曰:</h3><h3>游墨砚溪</h3><h3>墨砚美景藏闺中,</h3><h3>今日幸得睹芳容。</h3><h3>巨石列阵迎宾客,</h3><h3>云端瀑布挂半空。</h3> <h3>看过瀑布之后我们就下山回到了出发点。回来之前大家再来一张合影留念。</h3> <h3>当晚感觉腰酸腿疼。第2天才缓过神来。我不会作诗,我只感叹: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请你带他去墨砚溪,你的勇敢,你的担当会使他更加爱你;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请你带他去墨砚溪,把他累趴下,让他精疲力竭。</h3> <h3>最后,补充一下到墨砚溪自虐攻略:穿上登山鞋,背上双肩包,戴上安全帽,带足干粮和水,套上护膝,护腕和手套,准备一点创口贴。好了,最后来一点视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