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之八一一硬币(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前、后硬币)

shanghaicsl

<h3>位置: 捷克斯洛伐克东部与前苏联相邻(现乌克兰),南部与匈牙利、奥地利接壤,西部与德国(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连,北部与波兰交界。<br></h3> <h3>捷克斯洛伐克(英语:Czechoslovakia;捷克语、斯洛伐克语:Československo)是1918年10月28日至1992年12月31日存在的共和国。<br></h3> <h3>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国旗:</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蓝、白、红</span>三色组成。左侧为蓝色等腰三角形。右侧是两个相等的梯形,上白下红。<br></h3> <h3>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国𡽪。</h3> <h3>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国𡽪。<br></h3> <h3>1969年起,斯洛伐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到了70年代,它的工业生产水平几乎与捷克相当,人均收入水平也在1971年赶上了捷克。此外,斯洛伐克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捷克。 1970年,前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大清洗,50万人被开除出捷共。大清洗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停滞不前。随着冷战矛盾深化,1989年11月,布拉格出现超过十万人的游行活动,要求政府结束捷共的统治,也就是“天鹅绒革命”。 此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开始发生变化,捷共失去政权。之后,斯洛伐克的分离倾向日益明显。1992年11月,两国领导人经过谈判,同意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离,联邦议会通过了联邦解体法。同年12月31日联邦解体。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别成为独立的国家。<br></h3> <h3>捷克斯洛伐克货币: 在1919年4月10日到1939年3月14日和1945年11月1日到1993年2月7日期间发行流通的货币。1993年2月8日,捷克斯洛伐克克朗被捷克克朗和斯洛伐克克朗所取代。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为其中央银行,货币符号CSK,主币称“捷克克朗”(Czechoslovak Kouna),辅币为“赫勒”(Haleru),辅币进位是1克朗等于100赫勒。 捷克斯洛伐克硬币: 1、1921-193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行硬币,币面国名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REPUBLIKA CESKOSLOVAKIA),有传统的双尾狮盾徽。 2、1939-1945德占斯洛伐克(斯洛伐克自治共和国) 3、1940-1944德占捷克(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 4、1946-1952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战后) 5、1953-1961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 6、1962-1989发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硬币,市面国名为(CESKOSLOVENSKA SOCIALISTICKA REPUBLIKA),狮徽改为五边狮盾徽。 7、1990-1992年发行捷克与斯洛代克联邦共和国硬币。币面国名为(CESKO A SLOVENSKA FEDERAFllVNI REPUBLIKA CSFR)狮盾徽改为狮徽(代表捷克)与洛林双十字架(代表斯洛伐克)组成的盾徽。 流通币面值有1、3、5、10、20、25、50 赫勒币和1、2、3、5克朗。 解体前流通币面值有1、5、10、20、50赫勒:1、2、5、10克朗。<br></h3><h3>这是国𡽪版硬币。(正面)</h3> <h3>狮子版硬币。(正面)</h3> <h3>狮子版硬币。(反面)<br></h3> <h3>1992年斯洛伐克通过全民公投宣布脱离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成立一个独立国家,双方友好分手,史称天鹅绒分离。目前捷克人口大约1000万,斯洛伐克大约500万人,双方均是欧盟成员国之一。<br></h3> <h3>捷克共和国国旗:</h3><h3>捷克共和国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由蓝、白、红三色组成。左侧为蓝色等腰三角形。右侧是两个相等的梯形,上白下红。蓝、白、红三色是斯拉夫民族喜欢的传统颜色。捷克人的故乡是古老的波希米亚王国,这个王国的颜色为红、白两色。白色代表神圣和纯洁,象征着人民对和平与光明的追求;红色象征勇敢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象征人民为国家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而奉献的鲜血与取得的胜利。蓝色来自原来的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省徽章的颜色。<br></h3> <h3>捷克共和国(捷克语:Česká republika),简称“捷克”,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与德国,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四国接壤,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在捷克的国际通用称呼方面,虽然习惯上英语多数是以Czech Republic称呼之,但事实上在一份1993年时公布的官方文件中,捷克外交部要求世界各国在地理用途上提及捷克这地区时,应该用Czechia(相对捷克语中的Česko)这名称来称呼之,而Czech Republic则保留,作为官方文件时使用,其国际代码为CZ。 5~6世纪,斯拉夫人西迁至该地区,公元623年建立萨摩公国,公元830年建立大摩拉维亚帝国。 10世纪上半叶成立捷克公国。1419~1437年,捷克地区爆发了反对罗马教廷、德意志贵族和封建统治的胡斯运动。1620年,波西米亚王国被哈布斯堡王朝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10月28日与斯洛伐克联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 1960年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起与斯洛伐克和平地分离,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捷克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拥有极高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 2016年4月15日,捷克共和国拟更改国名简称,由原本形容词“Czech”改成名词“Czechia”。<br></h3> <h3>捷克国徽: 捷克国徽分大小两种。大国徽为方形盾徽,盾面分四部分:左上方和右下方为红地上白色的双尾狮,狮子头戴金冠,爪为金黄色,前爪腾起,代表波希米亚;右上方为蓝地上红白色相间的鹰,代表摩拉维亚;左下方为黄地上头戴金冠的黑鹰,爪为红色,胸前绘有白色月牙,十字形和三叶形饰物分别位于月牙中央和两端,代表西里西亚。捷克包括历史上的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地区,这枚盾徽形象地揭示了捷克的历史渊源。小国徽为盾形,盾面为红色,上有一头戴金冠、爪为金黄色、前爪腾起的双尾狮。<br></h3> <h3>捷克货币: 捷克货币的单位是克朗,是由捷克国家银行发行,主币仍为克朗(koruna)等于100赫勒(Haler)。国名用捷克共和国(CESKA REPUBLIKA)币面有传统双尾狮盾徽及民族景色。流通硬币共有9种,即:10,20,50赫勒;1,2,5,10,2O,50克朗。纸币:20克朗(已经不发行),50克朗,100克朗,200克朗,500克朗,1000克朗,2000克朗,5000克朗。 捷克硬币: 1993年独立自行发行硬币。 硬币:1赫勒,10赫勒,50赫勒,1克朗,2克朗,5克朗,10克朗,20克朗,50克朗。<br></h3> <h3>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英语:The Slovak Republic),简称斯洛伐克。</h3><h3>地处欧洲。</h3><h3>国土面积:49037 平方公里。</h3><h3>人口数量:542.9 万(2016 年)。</h3><h3>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h3><h3>首都: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 <br></h3> <h3>斯洛伐克共和国国旗:</h3><h3>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简称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br></h3> <h3>斯洛伐克国徽为盾徽:</h3><h3>盾面为红色,周围镶有白边,盾面下部是三个蓝色的山峰图案,其上为白色的双十字标志。蓝色山峰代表斯洛伐克的最高峰塔特拉山主峰,海拔2655米的格尔拉赫峰。双十字符号是信奉天主教的象征,表明了斯洛伐克人民的宗教信仰。<br></h3> <h3>货币:</h3><h3>斯洛伐克克朗(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koruna)是斯洛伐克自1993年2月8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法定货币。货币编号SKK。辅币单位赫勒,1克朗=100赫勒。</h3><h3>面值: 纸币:20、50、100、200、500、1000和5000克朗7种。 硬币:1、5、10、50赫勒和1、5、10克朗7种。<br></h3> <h3>2009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正式加入欧元区,使用欧元为法定货币,克朗走入历史。</h3> <h3>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国、斯洛伐克国。<br></h3><h3>这是二战期间原波希米亚和莫那维亚国发行的硬币。</h3> <h3>捷克和斯洛伐克都是同一个民族,他们的语言类似于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其语言真正分离也只有数百年时间。<br></h3><h3>1989年,东欧风云突变,苏联帝国也终于支撑不下去。捷克斯洛伐克爆发了数十万人的游行,要求独立,其中斯洛伐克民族政府提出输油管线、铁路、邮政、银行等分离,捷克对于分离持反对态度。为了解决两地之间矛盾,捷克方面进行激进的经济改革,结果适得其反,斯洛伐克独立意愿更加强烈,无奈之下,捷克只得同意独立,1993年1月1月,捷克斯洛伐克正式分手,分别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