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拍~国粹昆剧《牡丹亭》

国粹胡琴

<h3>作为中国第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不仅仅是一种戏曲形式,更是一种成熟精致的承载“中国精神”的“中国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明清以来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h3><h3>昆曲生于江南,浸润着江南的氤氲水汽和缠绵的吴侬软语。如莲花初盛,欲语还休,婉约曼妙。昆曲是一门文人艺术,介乎诗词之间,流连演舞之中,布景服装皆学问,品昆曲像品山水,横看成岭侧成峰。</h3> <h3>国粹拍~国粹昆剧《牡丹亭》</h3><h3>一部经典</h3><h3>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长演不衰的浪漫主义代表作,讲述官宦之女与贫寒书生之间起死回生的爱情传奇。摘锦版《牡丹亭》摘取全本精华,再现汤翁经典。</h3> <h3>昆曲之美,美在至情至性。昆曲虽有曲牌调式约束,但却不囿于规则束缚,所言之情,有灵气却绝无匠气,读来有如昆山碎玉,又如风雪惊涛。多少交锋,几许跌宕,戏是大千世界,曲占半壁江山,欣赏昆曲,有如站在历史对岸,观照千年前的自我。</h3><h3>昆曲之美,美在文辞绮丽。将隋唐宋以来的诗庄词媚,深蕴于唱念之中,翻开昆曲的唱词本,如入词海曲山,处处皆学问。</h3><h3>昆曲之美,美在唱腔婉转。温润的水磨调,一唱三叹,无论是闺阁闲愁,离人相思,还是歌舞升平,兴亡更替,在檀板慢拍中,演绎得淋漓尽致。</h3><h3>昆曲之美,美在舞台空灵。昆曲的舞台最讲究留白,简洁的布置,营造出雅致的意境,台上人一颦一笑,水袖翻飞,声音迤逦婀娜,荡漾在空灵的舞台上,让人心魂摇曳。</h3><h3>昆曲中可见人、见己、见天地,唯有笛声响板,自心畔而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