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科考,拼的是走后门 (柴夫唐诗故事系列)

牛嵴柴夫

<p class="ql-block">&nbsp;&nbs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唐朝科考,拼的是走后门</span></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柴夫唐诗故事系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诗》,原来是指孔子编辑的诗三百,后来却被尊崇为《诗经》。说起来,这是西汉文帝时期的事了。文帝曾设立诗经博士专门为皇帝、皇族及世家子弟讲解《诗经》。而到了汉武帝时,由于釆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后,更设立了五经博士,分别讲授《诗》、《书》、《礼》、《易》、《春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自从诗被尊为经后,就彻底的和功名捆在一起了,堂而皇之地成为朝庭的定制。读书人以一手好诗文来打造仕途的门票。在汉朝,以赋为代表,司马相如献子虚,杨雄上甘泉都得到重用,当然还有张衡、刘向、王褒等等都是以文名而取仕的。到了魏晋时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太康八杰,还有南朝时期的竟陵八友,基本上也都是先有诗文之名,而后入仕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到了隋炀帝大业三年,杨广在其父选拔贤良的基础上正式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源于《礼记·王制》篇,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初时的科考主要考策论,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草创时期,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但已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的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选人用人的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真正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正式科目,则是唐太宗之后的事情了。隋末由于战乱,科考自然也中断了。到了唐贞观初年,太宗李世民恢复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把科考分成几个科目,其中两个主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由于进士科比明经科难度大,因此进士科出身比明经科出身更加尊贵。唐朝时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一说。到了唐玄宗时,更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考内容,因此,极大地推动了唐诗的繁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由于皇帝雅好诗歌,百官仕人便在此用心,并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将诗文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发挥到极致。到了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进士加试杂文成为制度以后,便有了“行卷”的习俗。所谓“行卷”就是公开走后门。知贡举等主试官员除详阅试卷外,还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去取。当时,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及与主试官关系特别密切者,皆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谓之“通榜”。因而,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将得意诗作放在卷首,写成卷轴。呈送或投寄到达官贵人的门下,以获得对方的赏识,从而推荐给主持科考的主要官员,或是推荐到朝庭为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而行卷的内容,亦有许多讲究,往往需要举子们花大量的精力去准备。通常贵精而不贵多,少者一卷,诗数首,赋几篇。多者也有连篇累牍的,如皮日休以《皮子文薮》十卷二百篇作为行卷。卷首当然要安排最精彩的作品,以引起注意,行文中尚要避国讳、宰相讳、主试官讳、投献对象之家讳及自身家讳,且须严格恪守。大诗人李贺就因为父亲的名字叫李晋肃,与“进士”谐音而被剥夺科考资格。</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举子本人不可以直接向主考官员行卷,要经显达者推荐才行。到底该向谁行卷?也是需郑重考虑的问题,其地位、政治面貌、个性及爱好、推荐的力度等等,都要仔细研究。行卷要用熟纸,字迹端正无涂抹,经过标轴装饰。投送时还须附呈书信,说明所求的愿望。有时候,隔些时日会再呈书信及补充投卷,则称为“温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在当时那种社会风气下,文坛前辈及许多达官显贵,对呈卷的青年才俊或后进仕人,多会加以热情鼓励和指点。当然,一旦呈卷者进士及第或入朝为官,则又多了门生部下,何乐而不为。客观上这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创作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唐贞元、元和以后,举人们又玩出新花样,以传奇小说来行卷。著名的《玄怪录》、《续玄怪录》以及裴铏的《传奇》等作品。后世学者就认为,皆与行卷有关。&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到了宋代,进士科考试,由于采取了糊名及誊录制,除策论外,不需其它作品来谋取科第,因此行卷习惯才随之消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诗人,比如被誉为“诗佛”的王维,“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以及孟浩然、杜牧等等,都未能免俗,是行卷的实践者,纷纷向当时的权贵们献上诗作,以求及第和入朝为官。</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王维,被誉为诗佛,天资聪颖,多才多艺,少年时就风光无限,九岁能诗文。十六岁时一人独闯京师,宦游长安,第二年重阳节时,写了一首思念家人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迅速传遍京城,成为当红少年诗人。因此,发誓要以京兆府试第一名,即“解元”的身份来参加进士考试。但按唐朝的规矩,若无显赫人物的推荐,要拿下“解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幸运的是,王维的才华很快得到歧王李范的赏识。李范是唐睿宗李旦的第四子,唐玄宗的同母弟弟,本名李隆范,后为避李隆基的名讳改为李范。平生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好学工书,喜欢结交爱护文化人,藏有大量的书、画珍品。当时的文化艺术名人和他大多有交情。杜甫的诗句“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歧王就是他。他在京城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中很有影响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可就以歧王这样的身份,要帮助王维拿下“解元”,还是有些困难。原来是有一个叫张九皋的学子托人找了玉真公主,公主已然写信给京都负责考试的主考官,让他取张九皋为第一名。没有办法,歧王只好带着王维去参加玉真公主的宴会。玉真公主名叫李持盈,乃玄宗和歧王的同胞妹妹,极为得宠。年纪很轻的时候就与她的姐姐金仙公主一样,自愿做了女道士。</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艺术修养精湛。人也长得俊秀帅气,风度翩翩。在玉真公主的宴会上,歧王特别安排他演奏了一首琵琶曲《郁轮袍》,结果是技惊四座,公主大悦。王维又趁机献上自己的诗卷。公主这才知道,平时自己读过,以为是前贤之作的诗篇,原来是这个帅哥的作品。歧王也趁势将王维要以“解元”身份参加进士考试的事情说与妹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于是,玉真公主特别安排了一个宴会,以王维为主宾,把主持京兆府考试的主要官员请到自己家里,隆重的推荐了王维。果然在随后的府试中,王维得以高居榜首,如愿以偿成为“解元”。两年后,在礼部的进士考试中,又再次独占魁首,成为状元。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唯一的状元。</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唐朝的这个制度,对于诗仙李白而言,那简直就如梦魇一般。李白天生奇才,按理来说,考个进士,甚至状元,应该也不是个太难的事。可李白一生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直到四十二岁,才应唐玄宗之召到长安,而用作翰林待诏。按史书说法,李白因生世不明,而不能参加考试。所谓生世,就是应试考生要由尚书省户部进行身份甄别,上查三代名讳履历,有父母、祖父母过世而未迁葬原籍的,不能参加考试。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五岁随父到四川广汉。可能这中间就有不满足条件的地方。这些东西李白又不能公开讲,一旦公开,可能终身失去入仕的机会。再加上李白狂傲自负的性格,干脆把它说成是自己不屑参加科考,而是寄希望象姜太公那样“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一步登天,封侯拜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话是这样说,但心里还是放不下求官的强烈愿望。于是乎,从二十多岁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真正的目的还是干谒公卿,遍访权贵,以实现自己布衣登宰辅,安邦治国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可对李白这种人来说,到处求人帮忙,走后门要官的事,也确实是难为了。要求人,必然是低声下气,打揖作躬,好话说尽,谄诗写遍。想想看,一个心气如此高傲的人,做起这些,该是痛苦不堪、难受之极。他的一首《与韩荆州书》就将这种心态表露无遗:“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这样的干谒书,读来确实让人有肉麻的感觉。区区一个荆州长史,很平庸的官吏。李白却把他比作周公。说他的功业堪比神明,他的德行感动天地,他的文章阐明了宇宙变化规律,他的学问探究了天道与人事的关系。虽是马屁拍上天,换来的却是石沉大海,无声无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李白就这样一边摧眉折腰,不停地奔走干谒,甚至忍饥受冻、折节屈辱、受尽委屈;一边又狂言豪语,甚至狂傲狂行。他二十多岁时,曾被退休宰相许圉招为孙女婿,其行为是不是狂行从他自己为结发妻子许氏写的一首诗《赠内》可见一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这种性格,即使当上高官能有大作为吗?故从青年一直求官到中年,终于还是无果。前前后后拜谒过曾任礼部尚书、时为益州长史的苏颋,后来当上宰相的陈州刺史李邕,安州都督马公,安州李长史和裴长史,荆州长史韩朝宗,前宰相张说。还到终南山寻找已出家的玉真公主,见面后呈上一首《玉真仙人词》:“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直把玉真女道士写得像九天玄女一般地浪漫。即便如此,也还是无果而返。正是由于近二十年的干谒求官之路走不通,李白才将满怀的失望和一腔悲愤化作“楚狂人”的豪迈,真是“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唐朝诗人中,传世之作最多的当属白居易,现存两千八百多首。诗魔最有资格笑傲唐诗江湖。他除了遗世作品最多外,还是著名诗人中混得最风生水起的。一生在朝四十年,历经七个皇帝,个个都喜欢他,甚至敬他如师,而且生前的诗名就巨隆。他曾对好友元稹说过,时人对他的诗歌追捧的盛况:“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有咏仆诗者。此诚雕篆之戏,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虽前贤如渊、云者,前辈如李、杜者,亦未能忘情于其间。”他七十五岁去世时,唐宣宗李忱亲自为他写吊唁诗:“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可谓哀荣致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白居易出名很早,十六岁到长安时,就将自己的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投拜名士顾况。一见面,顾况就调㑆道:“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呀!”可当他读到“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时又情不自禁的赞叹:“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居长安也是容易的”。并且给予白居易很高的礼遇,说:“吾谓斯文遂绝,不意复得吾子矣!”让白居易一夜名满长安。</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杜牧以一篇《阿房宫赋》,虏获了太学士吴武陵的芳心,吴太学士疯狂的将杜牧推荐给主持科考的礼部侍郎崔郾,从而高中进士第五名。此后,杜牧以所注的孙武兵法十三篇和其它策论多次“行卷”当朝宰相和权贵,想要更上一层楼、甚至成为带兵统帅;却终无所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盛唐第一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花费了生命中近半的时光,长年奔波在“行卷”自荐、干谒求官的路上,凄凄惶惶、委屈悲愤,却是以一介布衣终其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象孟夫子这样的读书人,从古至今又有多少呢?今后肯定也少不了。虽然通晓治国术,却终难卖帝王家。能以大诗人身份名留千古,已是人生的万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