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小吃货(原创)

涧中月

<h3></h3><h3> 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有过一段最愉快的时光记忆。这时的生产队已经解体,土地刚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们以家庭的形式拥有了土地,都集中精力在自己家的田地里,体会劳作和收成的快乐。</h3><h3> 这时农村人口还没有开始进城,也还没有先富的人群。人们日子都紧巴巴的,大人们手头都难得有点现金,孩子们要想吃零食,只能自己到处去找寻。因为七十年代的放开生育,农村人口急剧膨胀,一个家庭生三、五个孩子。在我们汉水流域的这样一个自然村,光十一、二岁上下年纪的小吃货,就有四、五十个。油水少,这么多孩子们整天处天饥饿状态,所以村前村后就总有小吃货们为嘴巴奔忙的身影。</h3><h3><br></h3> <h3>  春天来了,小吃货们才是对季节最熟悉和敏感的人。早春的微风依然透着寒意,蚕豆、小麦地里,荠菜却正是长得肥美的时节。这时,小吃货刚过完寒假回到学校。一放学,便挎着篮子,拿把小铲,直奔地头挖荠菜。经过冬天冰冻过的耕地,泥土异常松软,一铲下去荠菜连根而起,一个小时便挖得一满篮,随便进锅一炒,便是一道好菜。不久,他们就开始盯着村边灌木丛中的丫丫碰了。这是一种野蔷薇,最先知道早春的信息,雨水一来就开始萌发新枝。这些肥嫩的新枝很快就可以长出五、六寸,孩子们用手直接采摘,和着毛软的新刺就往嘴里送,脆甜清香。再过几天,大人们开始给田里灌水,耕田育秧。孩子们也三、五成群的跑到田梗上,水渠边,山坡下,趴在刚生出几片新叶的茅草上,将茅肚里丰润的草心抽出。用小手剥开最里层的草皮,就可以见到白嫩柔软的茅心了。茅心是茅花最早的形态,极为甜嫩。在上一年冬季烧过的茅草坡上,毛心只有顶端一片小尖叶,如同千万尖戟蹿土而出,最好拔抽。</h3><h3><br></h3> <h3>  野外的土坡、水塘边,还有一丛一丛的覆盆子,枝叶上都有刺。覆盆子果实呈手指头大小的圆球形状,颜色红艳。孩子们尖着手从枝顶熟练地把果子掐下,吃起来酸甜可口。这时土里还有一种叫基兜包的吃物,只露出三、四片小叶在土外的寒风中抖动,拿根小棍一挑,叶下便有个玻璃弹珠大小的白果出来了,整个看起来像个微小的萝卜。用指甲把这个小萝卜的皮一剥,入口甘脆清爽。再下过两场春雨,可吃的就更多了。村子里的桑椹开始由乌红变成成熟的紫黑,挂得满树满枝。桑树上总可以看见猴群似的灵巧地攀爬采摘的孩子们,这些小吃货手指和嘴脸都被桑椹汁染得乌黑,天天吃,指头色泽一个季节都褪不去。村里散落的31棵桑树的位置,小吃货们都极为熟悉,因为每一棵都曾经攀爬过。村后水塘上,有一棵横卧水面的桑树,伸开手臂保持好平衡,就能直接走到树顶端去采椹吃。有的小吃货上去后,却下不来。树杆与水面呈十几度的样子,下树躬身时人会前倾,只能腰身后仰,一旦直起身子又会落水。小吃货在树上捱到天黑,才被大人接下来。因为耽误了放牛和打猪草的时间,照例回家要挨顿揍。</h3><h3><br></h3> <h3>  村子里清雅的槐花,这时也在和煦的春日里一大片一大片地开放。一阵风过,香气袭人。孩子们光脚爬上槐树摘槐花,把一粒花朵尾蒂拔去,小嘴对着花蕊用力一吸,一股蜜汁就进口入喉了。槐花和着鸡蛋面一蒸,也能解馋。还有一种叫酸奈子的野生小葡萄,挂在村边的林子里,酸得要命,虽然边吃边砸嘴咽口水,但小吃货们却喜欢。当地人叫地地皮的地衣,在一场雷雨后,出现在水草浅处,用手一抓一把。小蒜和野荒豆也从麦地四周生了出来。小蒜长得一窝一窝的,一般都拿把菜刀,象割韭菜一样一刀切得一大窝,回家炒鸡蛋蒸鸡蛋这些小把戏,自己都会弄。有的孩子甚至个子还没有家里的土灶高,垫个小凳也能又炒又蒸的,那股对食物认真虔诚的做派,就是个小大人!野荒豆是一种附着在麦秆上类似野豌豆那样爬藤的豆类植物,剥开直接就生吃。</h3><h3><br></h3> <h3>  到了夏天,可吃的东西就更多了。光是可以直接生吃的瓜,品种就很多,黄瓜、西瓜、香瓜、菜瓜、青瓜、油瓜,家家都会种一些。没有种的,逮住机会就会摘两只别人家的解馋。比如经过菜地,黄瓜架上正掉着一条条带刺的嫩瓜条,或者是香瓜地里一个个黄灿灿、圆滚滚的金瓜,就躺在脚下。眼珠子嘀溜溜看看四下正没人,岂有不下手之理!把金瓜在野外用冰凉的清水一洗,举拳砸开,连着瓜瓤一齐吃入肚中,顿时心满意足。这时的菜地还有红扑扑的西红柿,甜丝丝的豌豆夹。就是高粱秆,也都透着甜味儿,可以当夏季里的甘蔗吃。桃也熟了,孩子们谁看到谁摘,桃树主人家的大人们基本都不去管。蔻树果也红了,虽没有多少甜味儿,也有吃货们爬上去摘了往嘴里送,吮吮就吐掉了。</h3><h3><br></h3> <h3>  水里的吃食也不少。只要下过雨,那些棉花、大豆、高粱庄稼地流往池塘的小水沟里,躺着一窝儿、一窝儿的鲫鱼。鲫鱼喜欢上水,哪怕只有一小股水流注往鱼塘,就成群结队地寻源而上。小吃货们往往不等雨住,便把一张塑料纸往身上一围,戴顶草帽,拿个用棍子撑成圆口的小网闹子和一个装鱼的袋子,就急急匆匆出门,生怕去晚了被人家先捡走了。或者把网闹子直接镇守在水塘缺口处,等鱼儿进网。有时,几个孩子合作,把鱼塘往下排水冲积而成的小潭,用泥土四下里围起来,再一起用盆把水舀干,剩一坑鱼。到了六、七月份,天气热起来,刁子鱼都跑到清澈的水面上来了,游动的形迹就在眼皮子底下。钓刁子鱼最好用的鱼饵是苍蝇,大人们抓这个飞物不容易,但小孩子不用你操心。飞物喜欢在桑树下熟烂的桑椹上飞来飞去,孩子们一大早就起来,拿把高粱扫把,躬着腰身很容易就可以扑到,用空火柴盒装好。吃过早饭,每个人拿根两、三米长的竹条鱼杆就出发。刁子鱼这个扁长的小傻东西馋极了,钩条飞虫甩过去,马上抢过来,吞下去掉头就跑。小吃货们看准时机一甩杆,一条六、七寸长活蹦乱跳的刁子鱼就上来了。小吃货们折条柳枝,从刁子鱼腮里穿进去。到了下午,三、四条一尺多长的柳枝,都穿得满满的。放了暑假,只要大人们不分配农活,小吃货们常常相邀整天去甩刁子鱼。看看家里吃不完,就洒了盐晒成鱼干,用袋子装起来。就是要干鱼塘了,大人们往往是还没将放养的大鱼抓完,就宣布“放抢”。早已准备好捞鱼工具的小吃货们就一哄而下,个个都会捞得不少,当天全村家家鱼宴。稍大点的吃货,晚上还会到处往有水的地方放置捉黄鳝的竹笼,笼里有蚯蚓,觅食的黄鳝一进便出不来,单等小吃货们翌日天不亮去取。水里还有莲子、菱角,一塘一塘的疯长。孩子们整天就泡在水里打捞,浑身上下晒得黑不溜秋。</h3><h3><br></h3> <h3>  秋天一到,田野里就完全是一派收获的景象。松软的土地里,花生、红薯都熟了,一扯果实就出来了。这些东西家家都有,小吃货们下午放学,直奔地里,把书包往地头一丢,就帮大人往筐里收。孩子们将红薯煮在饭里,或者埋入土灶里的暗火下,或煮或烤都很香甜。黄豆、剥豇豆、蛾眉豆,也都在秋风高阳里饱满起来,地里,沟里,坡里,山腰子里,四处散落着。小吃货们在书包里放盒火柴。上学路上,沿路摘得许多豆荚,放入一个小沟里,洒上层土,再盖上一堆干柴草,把火生着便不去管它。待到放学,一路小跑直奔那堆灰烬而去,扒开土层,就有熟豆子吃了。若是放学走得慢了,烧好的豆子被人家吃掉了,定是又气又急,当场会抹着眼泪跳脚大骂。那个不劳而获的小吃货也不作声,只在心里暗笑。地里的芝麻也熟得豁开了口,有经验的小吃货从书包里取出一本书,摊开平放在地上,把一根芝麻杆连根拔起,倒立过来一抖手,芝麻粒便一股脑儿都洒到书上。小吃货再把书合拢,让芝麻顺着书缝全部流入口里,嚼得满嘴流油溢香。桔子、柿子在秋天也都红了,梨也玲珑剔透,小吃货们一手拿着杆子敲,一手牵着自己的衣兜接,一个没接准摔在地上,就稀烂了。</h3><h3><br></h3> <h3>  冬天,天气渐冷,但小吃货们的吃食一点儿也不少。入冬后进入农闲时节,水田都干了。大人们要把所有的闲田都用犁铧翻耕过来,以备来年春天插秧。大人们在牛后面扶犁翻土,小吃货便提个布袋跟在后面捡泥鳅。犁出一条六、七十米长的田垅沟,总会有三、四条肥硕的泥鳅被翻出土,一亩田可以捡得一布袋。常用的吃法就是在土灶上盐焗。孩子们在锅下生着小火,锅里用小铲反反复复地轻拍,直到把泥鳅拍得扁扁的,骨架与肉都分离开来。末了,还要用草灰暗火,把泥鳅在铁锅上贴半小时。这时,泥鳅会香酥无比,再没有什么人间美味超出它了。大人们是不会有这个闲功夫的,但孩子们做好了,会喜出望外地用来下酒,说这时就是王母娘娘来请赴蕃桃宴也是不会去参加的。小吃货们也站在桌边,一起享着口福,受领着大人们的赞赏。这个时节,地里还有甘蔗和荸荠,想吃多少就弄多少,家里不会有人禁止。冬天,村子里的鸡因为没有青草吃,就在稻草堆里寻秕谷,顺便在那里做窝下蛋,小吃货们最清楚冬季在哪里去寻鸡窝找鸡蛋了。有时,一窝寻得一、二十枚。小吃货们发现一个有蛋的鸡窝后,对谁也不会说,隔过三、五天一定会独自再去那儿寻一遍。到了最寒冷的日子,麻雀都会到屋檐下来过夜。村里的大孩子便背着梯子,让小吃货们拿着手电,爬到屋檐下,用小手伸进狭窄的檐缝里,把熟睡中的麻雀抓出来当美味。湖面上结冰时,冰上还有孩子在砸出的一个小冰洞口钓鱼。到了屋顶瓦片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檐下会结出一尺来长的冰凌,孩子们就敲打下来,捏在手当冰棍吃。村子里,有吹糖葫芦捏糖人的,有叫卖炒瓜子、麻花、油条的。挑着的担子里有花花绿绿的糖果、兰花豆、糖豌豆的货郎一进村,便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货郎一边敲着小锣招徕生意,一边催促小吃货们回家向大人要钱。货郎的东西用铁丝网罩子盖得严严的,提防着小吃货们。但是担子两头被围,孩子又多,货郎哪里照看得过来呢?就在他开网罩门取东西,或者有孩子需要挑选一下要买的物品时,总有眼尖手快的小吃货得手偷到那些吃食。村里时常还有爆米花的,给他一碗米、一角钱,只听炸泡机“轰”地一声巨响,能给小吃货们炸出一纤维袋米花。进入腊月,家家做糍粑、年糕、豆食,制作豆腐,晒咸鸡、咸鱼、咸肉和萝卜干。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大人们才放开让小吃货们炒花生、炒黄豆、炸蚕豆。到了过年,小吃货们相约着到各家去串门子,每家的大人们都会搬出一个坛子,里面装满了花生、瓜子、年糕、糖果等各色各样的吃物,让小吃货们每人伸手进去抓一把,图个年年有余的喜庆吉利。这种装吃食的坛口一般较小,便于密封保存零食。更重要的作用,还是可以阻止小吃货们一把抓走太多。抓得多了,手就在坛子里出不来。所以,那些小吃货们总是要抱怨坛子口太小,奚落这家的大人太小气!</h3><h3><br></h3> <h3>  一年四季,孩子们总能找到吃食。这缘于他们在幼小的年纪就具备了勤快、机智、勇敢的品性。只要肯撒开小脚丫子寻觅,山坡上,田野里,草丛中,水里,土里,树梢,到处都可以找到能塞进小嘴巴的吃物,打发他们好吃的嘴,填补他们永远饥饿的肚,伴随着他们的童年记忆,温暖着整个人生。</h3><h3><br></h3> <h3> 涧中月 2014年5月12日,写于花都</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