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文 | 懒猫</h3></br><h3><strong>一个生气导致发烧的案例</strong></h3></br><h3>萱萱,女,八岁,一年级。连续发烧两天,体温徘徊在38.8~39度上下,家长尝试了几种退烧方法都不见好。</h3></br><h3>孩子的精神、饮食、二便都还算正常。</h3></br><h3>通过对孩子身体局部温度的观察(手脚末梢暖,心胸前后温度最高,腹部、大椎和其他部位温度相当),排除了因为着凉、积食发烧的可能。</h3></br><h3>四诊合参,脉象是浮数弦。弦脉的意思是,手指摸到的脉搏,就像按到了一根紧绷的琴弦,有一定的硬度、力道和急促感。一般情况下,这种脉象指向肝气太过亢盛,疏泄异常或者是寒气重。</h3></br><h3>观察孩子的舌苔,舌体两侧暗红,舌尖红,舌前端略鼓起。舌体两侧代表上焦肝胆的区域,偏红偏暗,说明肝火比较旺,舌前端鼓起来说明气血瘀滞在上焦。</h3></br><h3><strong>结合上述诊断,基本确定为孩子是肝气不舒,气血淤堵在人体上焦而引发的发烧。</strong></h3></br><h3>如果把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比喻成一组管道,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部排放的能量是可以顺畅通行的。但是当管道发生了淤堵,就有可能让这部分本应顺畅排出的能量聚集起来,累积的多了就会以发热、发烧的形式表现出来。</h3></br><h3>这个案例中,就是肝气上行过程中被堵住了,局部气血大量聚集而导致的发烧。</h3></br><h3><strong>这种情况,在成年人当中比较常见。萱萱小小年纪,为了什么事情会动这么大的肝火,又淤堵的这么厉害呢?</strong></h3></br><h3>萱萱的妈妈反馈说,发烧前一天她在医院生二胎,也真的是顾不上她,萱萱由奶奶带着。听孩子奶奶说,妈妈去医院以后,萱萱在家里为了一件小事发了很大的脾气,哭闹了很久都安抚不过来,嗓子都哭哑了。</h3></br><h3>继续深入了解后得知,自从萱萱的妈妈怀了二胎,去年还很乖巧的萱萱,就逐渐变得“脾气大”了起来,几乎遇到与二胎有关的事,就会很暴躁。</h3></br><h3>经过这番沟通,就明白了,其实孩子是因为知道妈妈即将有新的宝宝了,一时不能接受,肝气过盛受阻导致的发热。</h3></br><h3>知道了原因,我们将治疗的重点就放在了宽胸解郁上,选择了董氏奇穴里的“木穴”。独穴20分钟,推好后,孩子回家吐出一口暗绿色的浓痰,当天热就退了。</h3></br><h3><strong>这次发烧是肝气和瘀滞的一场硬仗</strong></h3></br><h3> </h3></br><h3>《黄帝内经》里面,关于肝气疏泄,有这样一段记载:“大怒使人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意是人生气发怒的时候,人体的气血会随之上涌,让人昏厥。这段话在现代常常被用来解释高血压的病机。</h3></br><h3>在这里,它其实同样适用于生气中的小孩子。在生气的时候,大量的气血被肝气调集起来往头往上冲。</h3></br><h3>清代吴瑭在《温病条辨•解儿难》篇章中提到:“小儿稚阴稚阳”,小孩子虽为“纯阳之体”,但是生理各方面尚未发展完全,脏腑仍然稚嫩。后世医家将其总结运用为:<strong>“三不足一有余,即肾常不足、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肝常有余。”</strong></h3></br><h3>由于孩子内在脏腑功能尚未发展完备,各个脏腑之间尚未建立完全相互平衡、制约的状态。</h3></br><h3>当身体接受到“生气”这一讯号时,孩子“有余”的肝气迅速被调集起来。而能够制约肝气上亢的肺,还处于“不足”的状态中,所以肝气就可以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大摇大摆的一路上行。但又由于这个孩子身体中还存在一些瘀滞,所以上行的路被堵住了走不通,于是在堵住的位置就产生了激烈的斗争。</h3></br><h3>整个斗争过程就很像是肝气和瘀滞在打群架。</h3></br><h3> </h3></br><h3>前面说了肝常有余,小孩子的肝气在体内是类似带头大哥的身份,看哪个人不顺眼就可以拎起来收拾一顿,其他人都没有和大哥较劲的资本。所以平时,大哥都占主导地位,只要火气上来,谁都挡不住,只能由着性子来。——大部分小朋友平时的生气都是一上来就排山倒海轰轰烈烈,完全收不住,但是脾气发完就没事了。</h3></br><h3>但是因为这位大哥经常欺负其他人,久而久之,那些被欺负的人越来越多,势力逐渐庞大起来。——案例中的萱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每次想到二胎这件事都会不开心,并且又一直没能合理的发泄出来。这些内在的负面情绪,没有适当的出口,又不会凭空消失,于是就以“瘀滞”的形式存留在体内,日积月累的,这些瘀滞就越来越多。</h3></br><h3>某一天,大哥又浩浩荡荡带了一帮小的们去聚众闹事,本来以为这次也会快速结束战斗,但没想到,那些长期被大哥欺压的群众聚集了起来,堵住了大哥这一帮人的去路。然后,群架就开打了,这一打就是两天。——当妈妈去医院后,萱萱长久以来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了,肝气上行途中,受到了体内瘀滞的重重阻拦,没法正常疏泄,就发烧了。</h3></br><h3><strong>那么这场发烧的产生,有三个必要条件:肝气足,有瘀滞,且两方力量都很强大。</strong></h3></br><h3>如果肝气不足,就没办法调集大量气血上行;如果没有瘀滞,就没有阻挡肝气上行的力量;如果两方面力量悬殊很大,那就不会持续两天不退烧。</h3></br><h3><strong>他们会掩饰自己的心结</strong></h3></br><h3><strong>用不相干的小事出气</strong></h3></br><h3> </h3></br><h3>案例中的萱萱有一个很大但是被家里人忽略的心结:对二胎的恐惧和排斥。如果妈妈仔细留意萱萱平时的情绪,其实应该会很早发现这个问题。</h3></br><h3>萱萱没有直接表达过对二胎这件事有多么的介意和恐惧,但是她的心思是有迹可循的:</h3></br><h3>比如家人给未出生的孩子买衣服的时候,她会借口不好看把衣服扔在地上;旁人问她喜欢弟弟还是妹妹的时候,她会直接回答都不喜欢;家里人讨论有关二胎的事情时,萱萱经常会躲起来或者一言不发,完全不参与这件事;对于侵占了自己领地的一切行为,都会发火,比如孩子的婴儿车放在她房间门口了,妈妈准备把她不用的衣服拿去给弟弟妹妹等等。</h3></br><h3>肝气郁结的孩子,通常想法比同龄人多一些,也就是早懂事。他们对家长的态度很敏感,更加渴望家长的认同,也因此会掩饰自己某些“不懂事”的行为,但越是掩饰,他们的心里越容易烦躁不安,还会拿一些不相干的小事出气。</h3></br><h3>当原本乖巧的孩子,突然开始没事找事,为了一些小事情去乱发脾气,特别不好沟通、不愿妥协的时候,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有点作,有点无理取闹,容易为此去批评或者压制他们。</h3></br><h3><strong>这种时候,有一个可能,就是孩子真正在意的那个心结,他不知道怎么直接表达,也不懂得如何处理,就压抑在心里面,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的小事情去发泄出来。</strong></h3></br><h3>这一点,家长需要在生活中多加留意,通过家长细心的观察和及时的沟通,问题解决会容易很多。如果不明原因只是一味的批评教育,那么这个情绪就会得不到及时的梳理,还可能恶性循环,导致生病。</h3></br><h3><strong>肝气郁结的</strong><strong>孩子</strong></h3></br><h3><strong>舌头前段是红红的,鼓起来的</strong></h3></br><h3> </h3></br><h3>要判断孩子是否有肝气郁结的问题,除了生活中的表现,孩子的舌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h3></br><h3>这个孩子的舌苔照我已经没有了,但是可以给一个类似的参考。</h3></br><h3><strong>肝气郁结的舌象,舌体的前半段肝胆区域会红红的,而且基本上都是鼓起来的,圆滚滚的像个小气球。</strong></h3></br><h3>当孩子想法太多,情绪太多排解不掉的时候,所有的心思,气血都跑到人体的上部去了,跑得舌体都鼓起来了,能不堵得慌么?</h3></br><h3>这类孩子不是每个都会发烧,但是会有其他肝郁表现。比如敏感爱哭,生闷气,咳嗽等。</h3></br><h3><strong>疏通肝气的穴位和食疗方</strong></h3></br><h3>帮助梳解肝郁,我介绍一个穴位,一个食疗方。</h3></br><h3> </h3></br><h3><strong>穴位:木穴</strong></h3></br><h3>木穴,位置:《董氏奇穴针灸学》记载,“在掌面食指之内侧,计有二穴点”。它是竖着并列的两个穴位。</h3></br><h3>功效:主治肝火旺,脾气躁。</h3></br><h3>方法:针灸,按摩(家用推荐按摩)</h3></br><h3>注:小儿该穴敏感,一定要找到孩子的敏感点按揉才有效。不要作为保健方,有症状的时候使用效果更佳。</h3></br><h3>妈妈们遇到心情不畅,堵得慌的时候,也可进行5-10分钟的按揉,会有帮助的。</h3></br><h3> </h3></br><h3><strong>食疗方:金桔水</strong></h3></br><h3>金橘:《本草纲目》记载,金橘味辛,甘,酸。归肺,胃,肝经。金桔水能够帮助孩子梳理肝气,尤其是在肝郁咳嗽的时候使用,可作为家庭保健方。</h3></br><h3>功效:理气解郁,化痰止咳,消积食。</h3></br><h3>方法:金橘八个,留核,300ml水,切片煮水,煮开后再小火煮5-10分钟。温服。</h3></br><h3>有时间的妈妈也可以自制金橘酱。</h3></br><h3>见病治病为下方,肝郁的孩子,重点还在家庭疏导。现在的孩子,早熟太多,有效而平等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h3></br><h3>作者简介:懒猫。不盲从,不偏信,不站边,有态度的中医实践者,高级小儿推拿师。</h3></br><h3>相关阅读</h3></br><h3><strong>发脾气</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Y3MTA5MA==&mid=2247487241&idx=1&sn=a7ee1da5677df30684287f3ba6aad65f&chksm=eaa85514dddfdc0248a3dd6f76c81291e9131ca59bb9123fcf5e179d195526212c96578b694a&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如何应对敏感,容易哭闹、发脾气的亲生娃</a><br></br></h3></br><h3><strong>情绪发烧</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Y3MTA5MA==&mid=2247485290&idx=1&sn=3b024135e6746e640e99391729f2930e&chksm=eaa85d77dddfd46107557041ffac4c4a3eb008da4df15e229ed15175e1a291f1894404b2899f&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病案 | 一次情绪积食的发烧</a><br></br></h3></br><h3><strong>情绪</strong><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Y3MTA5MA==&mid=2247488074&idx=1&sn=9a7a6558cf7d1f0ef7c06db2c5d2090a&chksm=eaa84857dddfc141cdcb6b9c5e81ab5ca0070577b4adc9010586a27c2659d9af87743ef3c707&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乳腺增生,是情绪和气的堵塞</a></h3></br><h3>下载APP在线提问</h3></br><h3><a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Y3MTA5MA==&mid=2247494162&idx=2&sn=574d31fc71018118817d2f0044810469&chksm=eaabb00fdddc39194cdc8929b3ff51727d367fdbf767c90562f5361ea360f8b67a9364f7445a&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羊爸爸APP全面更新,可在线提问啦</a></h3></br><h3> </h3></br><h3> </h3></br><h3>▼点击【阅读原文】学习中医育儿基础知识</h3></br>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FJjZZS-OCBiprw6FlCnIf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