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间:2019年3月11日</h3><h3>地点:社会主义核心大讲堂</h3><h3>主讲人:杜丽丽</h3><h3>主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篇</h3> <h3> 友善即与人为善,要求人们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善待亲人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以凝结牢固的友谊,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待自然以形成和谐的自然生态。友善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更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h3> <h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是对公民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无论身处哪个阶层、从事哪个行业,友善都是公民应当积极倡导的基础性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竞争压力不可避免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h3> <h3>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和北风争论究竟哪个更有力量。它们看到一位穿着棉衣的老人,就打赌说:谁能够让老人把外套脱下来,就承认谁的力量大。北风使劲地向老人吹去,想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可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北风吹累了只好认输。太阳从云的背后走出来,将温暖的阳光撒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就出汗了,并把外套脱了下来。太阳笑着对北风说:“温暖比强硬往往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这个寓言故事很好地证明了友善力量的强大,也说明了社会为什么特别需要友善的价值理念,因为友善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融,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友善成为人们沟通相处的基本准则。特别在我国当前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利益竞争更趋激烈,社会矛盾和社会分歧增多,友善则是社会各阶层和各行业的人们达成共识、融洽相处的前提性条件。</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友善有助于改善社会不良风气。依据我们身边的经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个社会变得比过去更加焦躁,人们的行为上也出现了比过去变狠的倾向。比如因为一场争吵,就有人摔死了两岁的孩子;因为自己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用炸药让同车的人与自己同归于尽;因为邻里矛盾,就制造了连环杀人案。我们感到安全受到了威胁,但是却不知如何来摆脱这种暴戾之气。其实,改变这种风气的根本方法,就是每个人都持有友善的价值理念。暴戾之气不是一天练成的,也不是某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不友善的习惯积累起来的。如果在争吵的过程中有人保持谦让,何至于酿成血案?如果工作人员能够尊重居民的人格,何至于让他痛恨社会?如果邻里在纠纷中都能退让一步,何至于出现以后的惨案?友善价值观在增进公民情感、发挥社会凝聚力的同时,有助于人们在行使公民权利的过程中意识到自我行为的社会意义。这是消除不良社会现象、化解社会暴戾之气的根本途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