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地名的由来

万贵祥

<h3>  老下关人对下关这个地方有着很深的情结,虽然鼓楼和下关两区合并了,可他们还是习惯称自己是下关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老下关人,有着太多的回忆与故事,每当聚到一起,总是聊起过去的事情。</h3><h3> 今天我要讲的是:下关地名的由来。</h3><h3> 下关从时间上看,它始于明朝。</h3><h3> 由于下关的地理位置非常地特殊,除了依城临江这个特点外,再就是它是长江拐弯的地方。从地图上看,长江流经到安徽芜湖时,开始由南向北,一直到南京的下关,过了长江大桥,长江才又由西向东。所以,自古南京至芜湖一带的江南区域又被称作是江东。比如,当年楚霸王项羽从垓下兵败,退至安徽乌江那里的长江岸边,自觉难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刎。这个江东,就是指的是今天的南京到芜湖一带的江南。</h3><h3> 说起长江的名称很有意思,在古代由于信息不对称,各地对长江的叫法也都不一样,长江流经南京,名称也有了变化,上游叫乌江,而南京这里称长江为龙江。也因此,下关这个地方处在龙江的拐弯处,历史上也叫龙湾。在明代地图上,清楚地标注着“龙湾市”的字样,其实并不是城市的意思,而只是一个繁华的集市。</h3><h3> 就象今天的义乌市,虽然这个城市的级别不高,但它在国际上却很有名,因为那里有着世界级的大市场。</h3><h3> 当时的龙湾市处在京都南京的长江南岸,有一条两公里的惠民河作为天然避风港,这里几乎能够找到全国多地的贸易商人。古代以水路运输作为主要手段,龙湾这里停泊着各个地方的运输船舶。</h3><h3> 聚焦人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有两座非常有名的寺庙,一个是天妃宫,里面供奉着妈祖娘娘,妈祖是海神,在仙界是管水的。所以常年在水上跑运输的人,到了这个地方,一定要上岸去拜拜妈祖娘娘,祈求保佑出行平安。另一座庙是静海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等,是保佑家室平安、生意兴隆的。人们求财求子求学位功名,都来庙里向佛祖、菩萨祷告,好让他们心满意足。</h3><h3> 由于这里有惠民河这个天然避风港,岸边又有两座庙宇供香客和船民求神拜佛,于是这里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个市场,运瓷器的船民上岸后到瓷器市场卖瓷器,运木材的就到木材市场卖木材,运粮食的就到粮油市场卖粮油……人气旺了,市场繁荣了,朝廷就考虑在这里收税了。于是朝廷就在这里设了一个税关,由于地处龙江边上,因此就叫“龙江关”。</h3><h3> 随着明代南京漕运业的不断繁荣,朝廷在距离龙江关上游20华里的地方,又开设了一个税关,叫“上新河关”。上新河关与龙江关距离很近,船民们后来习惯将处在上游的“上新河关”称着上关,把下游的“龙江关”叫着下关。百十年后,人们已经忘记了它们的全名,只称“上关”和“下关”了。后来朝廷取消了上关,将业务归并到了下关,因而下关就一直延续了下来。</h3><h3> 1899年5月1日,在西方列强的逼迫下,清朝政府被迫将下关开埠,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里,下关成为南京最热闹的地方,由此诞生了南京第一个城市CBD,首都电厂、首都火车站、港口码头、国家粮食储备库……以及国家多个部委及银行落户下关。解放后,这里便是下关区,直到2013年鼓楼区与下关区合并。为了让人们记住下关,政府把阅江楼街道更名为下关街道。</h3><h3> 下关区虽然没有了,但老下关人对下关的情结却是永恒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