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河岸边,高台之上</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众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h3></font></h3> <h3>星光大道月度冠军岳瑞暄(土豆玉米组合之玉米)现场歌唱美丽的家乡</h3> <h3>河津干板腔有味道!!!</h3> <h3>山西的戏曲听起来别有韵味!</h3> <h3>黄河梯子崖景区总经理杜枝俊唱出心中的梦</h3> <h3>走进位于山西运城河津大梯子崖,桃花已抱蕾,不日就会山花烂漫,美丽的鲤鱼跳龙门、大禹治水的传说,神奇的蒙华铁路“虹桥”飞架,你会发现:未来这里将会成为黄河岸边景色最美、故事最多、人气最旺的景区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河梯子崖</h3></font></h3> <h5>北魏孝文帝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原名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其5岁即位,改年号为延兴,23岁时亲政,33岁时驾崩。<br>作为马上皇帝,孝文帝的足迹遍及中原。其在河津所留的黄河大梯子崖,成为目前少有的遗迹之一。<br>黄河大梯子崖位于黄河石门下口东边的绝壁上,是北魏时通往倚梯城的重要通道。其垂直高度120米左右,宽2至3米,共365个台阶,呈之字型挂壁而上。据此而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梯子崖台阶的每个切面与台阶内侧的崖壁面都是经过精细打磨的,凿痕清晰整齐,实在罕见。如果仅仅作为倚梯城的通道,这种精细整齐大可不必,但作为皇帝巡游祭祀夏禹的场所,这种场面是必不可少的。可见,黄河大梯子崖在某些程度上代表着北魏时期的一种国家形象。<br>关于黄河大梯子崖的来历,唐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中有明确记载,在卷12《河东道》之《慈州昌宁县条》中这样写道“:倚梯城,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碑今现在。禹庙,在县西南一百五里龙门东岸上,其碑是后魏孝文帝所立”。<br>文中所提到的“梯”即是黄河大梯子崖。<br>对于孝文帝这次巡视的具体时间,《魏书》中有这样的记载。<br>《魏书》卷7下《高祖纪下》载:“(太和二十一年)夏四月庚申,幸龙门,遣使者以太牢祭夏禹。癸亥,行幸蒲坂,遣使者以太牢祭虞舜。戊辰,诏修尧、舜、夏禹庙。”<br>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春天,魏孝文帝先是为处理穆泰平城叛乱事宜北上安抚,后从晋南前往长安巡视,经过龙门和蒲坂两个重要的军事要地。《魏书》中的龙门即黄河龙门禹门口,倚梯城是龙门一带的控制性城堡,具有军事和交通枢纽意义,也是魏孝文帝视察龙门的最佳地点。由此推断,倚梯城是当时北魏政府建设的重要国家工程,为迎接孝文帝视察,自然会进行必要的建设,工程质量也是最高的。<br>尧、舜、禹是晋南地区最早的部落首领,历代都有宗庙和祭祀活动。魏孝文帝到龙门祭祀尧、舜、禹,同时对祭祀场所进行修缮,主要意图应该是标榜北魏王朝是从尧、舜、禹以来中原王朝的合法继承者。<br>不过,斯人已去,政声永存。留给河津的黄河大梯子崖也因一代明君而倍显珍贵。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h5> <h3>晋乡名礼正是依托美丽的河津、美丽的传说,整理最美的晋南美景、讲述最美的晋乡故事,把最美的山西乡村名优礼品展示给您,关注晋乡名礼公众号,更多美文美事送给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蔺氏绛州澄泥砚<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推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鲤鱼跳龙门”系列砚台</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门区域总代理(韩城河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联系电话1319119652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故乡是心底最深的情</h3> <h3>2019年,推出十二生肖“猪”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