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故居行

浮萍

<h3>翻开曾国藩全集,已经是夜深人静时,字里行间记载着曾国藩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警句良言,让我受益匪浅,不觉间,思绪又回到了曾文正公故居,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h3> <h3>曾国藩语录:</h3><h3>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h3><h3>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h3><h3>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h3><h3>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h3><h3>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h3><h3>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h3><h3>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h3><h3>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h3><h3>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h3><h3>1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h3> <h3>&nbsp; &nbsp;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h3> <h3>初春的荷塘飘满绿萍,荷梗与枯萎的荷叶间,偶有小野鸭游戏其间。</h3> <h3>幽静长栏,南北延伸。</h3> <h3>无慢室,矮门槛,长榻前,听家训。</h3> <h3>苍樟入云,山风习习</h3> <h3>后山高墙内,香樟入苍穹,鹰雀盘旋其间。</h3> <h3>沿着这条路,寻找曾先生的足迹。</h3> <h3>幽径直上,静心思远。</h3> <h3>楼宇阁立园中,潇潇细雨未歇……</h3> <h3>山茶正茂</h3> <h3>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h3> <h3>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h3> <h3>如果一个人能把失败当成正常的反馈,每次失败之后,必然会更强大。</h3><h3>鞭策自我,共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