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里的意趣

一剪梅

<h3>从小是个笨拙的人。三岁才会走路,六岁时,用背裙背着几个月大的弟弟,别说走了,连抬脚都难,每向前一步都有点踉踉跄跄,几乎随时会摔倒。十岁时,跟着已经是家务能手的姐姐到村外的大溪去挑水,前后两桶水压下去,肩头就僵硬了,每隔一两分钟就得停下来休息,水自然也会洒掉一些,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洒,到家时也所剩不多了。十几岁了,被叫去用生煤球把炉火续下去,又因为堵住了烧得正旺的下面的煤球的眼而让火渐渐熄灭而导致菜烧不成,或者因为用力不当没办法把煤气炉打开,洗菜时手搓得太猛把菜给揉烂了,还时不时打碎了盘子和碗……这样的笨手笨脚少不了挨批甚至打,每次做家务,便成了自信心被拷打而逐渐丧失的过程,最后产生了顽固的自卑:反正家务活我是不可能做好的……好在最后我去别人家做些小工,微薄的工钱供应我的学费文具费仍有盈余,家务就全由两个手脚利索的姐姐包揽了。后来喜欢上了读书,可是那些书非但没使我变得能干,反而让我开始睥睨世俗,变得不食人间烟火,一直幻想着此生能远走天涯漂泊他乡,却没去想难道流浪了就会有现成的饭菜与自动收拾整洁的居所吗?</h3> <h3>好笑的是选择婚姻时,我不考虑他的年龄,不关心他的家境,不羡慕他的才华,只看重一点:他勤快,会做并乐意做家务。可是结婚前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不要把结婚看成一件简单的事,你不是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一个家庭,你要跟他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他们的配偶相处,他们会包容你的一切举动吗?总之,你不要让我蒙羞就好。”未婚却一直是家里家外一把好手的好友猪也悄悄对我说:“在潮汕,已婚女子不会做家务是说不过去的,我就从简单的煮粥煮饭炒菜教你吧。”一些日子后,那个曾说同意让我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也开始来灌迷魂汤了:“我当然愿意一辈子照顾你,可是我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有时也免不得各种意外地出门、出差,那时,什么都不会干的你怎么能让我放心呢?再者,人掌握些生活技能总不至于让自己太被动,将来也好给孩子做个榜样。”我立刻觉得自己身陷囹圄了,原来就这样被骗进了一个千古以来就设置好了的圈套,第一反应是赶紧逃,好去继续我的天涯漂泊之梦,可他的柔情羁绊了我,于是转念一想,做家务真的就那么水深火热吗?也罢,最多做不好自炒鱿鱼呗。</h3> <h3>那就从一碗姜薯鸡蛋汤做起吧,第一次就着开水抽那滑溜溜的姜薯丝,很怕它掉下去,颇为小心翼翼,做完了端给婆婆吃,她还很高兴地连说好吃,我一试,水放太多了,糖加太少了,不过吃还是能吃的,然后是煮饭,没焦,炒菜,能熟,熬汤,还挺清甜的嘛……从此,开始辗转于各个菜市场去识别各种各样的食物,也琢磨各种食物的烹调方法,尽量让它健康又不至于太难以下咽,也经常弯着腰弓着背拖着地板。在那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也开始从云端走下来,俯下身子审视困扰芸芸众生的衣食住行诸问题,而就在这份亘古不变的世俗里,原来轻扬飘忽的自己也多了些踏实、细心与坚韧,大约只有爱上一个家的锅台炉灶,才可能真正甘心在此流连最后扎根吧。也开始认清生活的本质,原来不仅琴棋书画诗酒花是道,柴米油盐酱醋茶亦是道,在那充满烟火气的主妇生涯里,我感受和领悟的似乎也不少。</h3> <h3>洗碗的时候,你会发现水龙头流出的水会很快把碗洗干净,装在水盆里则需要更多洗洁精的辅助和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清洁任务,这也印证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的原理,在那流水与锅碗的交响中,你感受着流动的美,假如生活是一潭死水,假如思想不曾时时更新,那关于生命的新思考也将不复常有。</h3> <h3>做“橄榄散”,才知那看似简易的食物需要多少耐心才制成,要把橄榄与南姜洗净晾干再一一锤烂十分费时,而糖与盐的比配需刚刚好,如果太咸会影响味蕾,太淡又保存不久,太甜达不到药用效果。这时,我反复想到的是一个词“分寸”,为人为物都很必须,但自己很多时候是掌握不好分寸的。在锤橄榄时你不能让空气与水分进去,更不能让细菌有可乘之机,否则都会造成发霉。不过等来年你打开瓶子闻到那甘醇的香味,吃着那可以消食止呕的小吃时又是多么满足。每当锤橄榄油柑或制青梅汁时用刀子在每颗梅子身上刻一个“十”字,我都会想起外婆和妈妈,她们会随着季节变换给我们做这些食物,又把这手艺一代代传下来,因为有了爱,饮食文化也就这么传下来了。</h3> <h3>三天两头的想起外婆,睡梦里她还两度非常诚挚地说要投胎给我做女儿。梦里小小的天真可爱的她应该就是她童年时的样子吧。</h3> <h3>教会里准备平安夜的礼物</h3> <h3>泡荔枝酒的时候,剥着那一个个有着雪白嫩肉与甜甜浆液的荔枝,脑海里会跳出苏轼咏荔枝的词“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虽然手是粗糙的,可想着这荔枝在六十度白酒的发酵中会渐渐变色变味直至成为我们迎接客人的甜酒,成为欢宴上的亮色,和着或睿智或幽默或雄辩的高谈阔论氤氲成一份洒脱与激扬,嘴角便漾起一抹笑意,那就且把侬身作佳人吧。酒是时间的艺术,有了一坛坛酝酿中的酒,就有许多美丽的遐想与憧憬,可能还有几分微微的焦灼与甜蜜,那感觉跟等待与情人的相会,或初孕的生命的到来似有几分相似,于是我的柜子里常常放着双红酒、豆蔻花酒、龙眼酒、人参酒,就让我在酒里作一番任性的倾注吧,至于喝与不喝,那实在是无关紧要的。虽然,我素来景仰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气、“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悲壮,也醉心于李易安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凄美,但喝酒,只是想想就够美了。</h3> <h3>除了酒,我也喜欢用蜜去做食品,柠檬蜜、油柑蜜,橄榄蜜、柚子蜜、枸杞蜜、姜丝蜜、高丽蜜,有些是为了缓解职业病喉咙不舒服的症状,有些是作为孩子消暑的饮料、有些是针对咳嗽与胃寒而作,姜丝蜜原是为自己去除色斑保持美丽特制,但是浓烈的气味让我不敢问津,夫君却因为它意外地把胃病吃好了。高兴之余,我又把听闻来的道家固本术拿来一玩,如假包换的九蒸九晒黑芝麻用蜂蜜制成丸子,想着借此留一头青丝伴君行,不过确实只是放着看看而已。装着甜甜酸酸的蜂蜜的瓶瓶罐罐让我感觉像个一团和气恩爱有加的甜蜜家庭,而这甜蜜,是需要你亲手酿造的。</h3><h3>执子之手与蜜偕老。</h3> <h3>教会里圣家节的饺子宴几乎年年有。</h3> <h3>刚到新家,我对阳台上的花很漠然,最多等到她们开到很艳丽的时候才会多看几眼,但耳旁经常传来夫君的感叹,说那些花种得好的家庭总是发展得格外顺利,孩子读书也特别聪明,又说,对待花草,要像对待自己的爱人或孩子,用心地去呵护她,她才会长得娉婷秀雅让你赏心悦目。后来,我也开始给花浇浇水修修叶子了。第一次种花,心怀成长的喜悦与秘密,从山上提了些土,并觅得长得过于茂盛或杂乱的花叶,去除枯枝黄叶泥巴,淘来些瓦罐瓷器,遂成些小盆栽,有吊兰,有绿萝,有绿宝,有白蝴蝶,有剑兰,有石莲,有报春花,再从花市里进几棵三角梅、桂花、万年青等等,阳台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在春去冬来的观察中渐渐地熟悉了花儿的脾性,有的向阳有的喜阴,有的恋水,天天需要灌溉,有的爱干,太湿就烂了根部,外形与名字都很相似的绿萝与绿宝性格就很不一样,绿宝喜欢充足的阳光和大量的水分,绿萝却在无人关照的角落里顽强地生存着。最有意思的是铜钱草,曾经分出好几盆送朋友,她们都说美则美矣,却很容易变黄枯萎,后来都扔掉了,可是多年过去,我们家的那几盆,却是长了枯,枯了长,在季节里不断变换身影,不管她们如何枯萎,我们都相信只要根基在,生命就一直在,常常会在你突然注意到的那一瞬间,又恢复了往日的丰盈旺盛。</h3> <h3>也干过好多糗事,比如某天早上,看到阳台的三株昙花花瓣合拢,以为昨夜开过了,遂将其摘下,准备做花羹,夫君一见,急喊:“她们还只是含苞欲放呢。”忙救起,置于一清水杯中,次夜九点,一股浓郁香气从阳台袭来,是昙花盛放了,我惭愧地笑笑,差点成了蹂躏花木的刽子手了,都是因为粗心的缘故,结局是他为了警戒我少冲动,画了一幅“暗香依然”的昙花图送我。</h3> <h3>做花生糖的时候,我以为糖通过加热会变成水,就直接把糖放在锅里翻炒,奇怪的是反应好慢,翻来搅去近一个钟头,糖只是显得有些湿润而已,并没成为浓浓的糖水,心想,只是让它从固态变为液态怎么就这么难呢?彼时我正在一所附中任班主任,联想到那里某些一言不合就把拳头一挥打断别人的鼻梁骨或出口成脏动不动就抄起家伙准备开战的毛头少年,又不由感叹,怪不得人性的逆转会这么难,整天说得口干舌燥却一点用也没有。夫君听我灯下捣鼓声,披衣起床,一见就笑了,说:“你是准备玩到天亮吗?不过最后你收获的只是一锅焦糖哦。”我讶然,果然,糖水出来了一点,但全红了。只见他拿起另一个锅,加入少许水,倒入新糖,搅拌一会,待糖水成半胶着状,熄火,倒入已绞成粉的花生再使之成型,一盘花生糕就做成了,总共用了十分钟左右。涨红了脸的我不由得谦卑地想:“原来使固态变液态只需加适量的水与掌握火候即可。那么人性的逆转是否亦然?那些毛孩子,以水的包容与智慧使之融化,是否也能在不经意中改变?那么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放弃他们了。”</h3> <h3>以前读那些咏风物的文章,经常是浮光掠影,眼光扫过而已,现在却能从中品出很多韵致来,甚至从简简单单的风物中悟出些道道来,比如读苏轼,过去我会从他的诗词文赋里读出一份轻灵飘逸,现在却对他写劳动的内容颇为向往,也使我对他的随缘自适多点立体的了解,真正体会什么是“游于物之外”。他出任密州太守,在改变了密州城“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的社会风俗之后能有心思去“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修补破败为自己的安身之所,并把园北一个极其残旧的小台修葺种植为可以“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亦可以感怀凭吊历代功臣良将如卢敖、韩信、吕尚、齐桓公的“超然台”,这需要怎样一份入世与热爱生活的情怀?朱伯庐的家训,开篇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读之亦深觉有味。</h3> <h3>武装师姐写的:怕伊爱吃肉,为伊麦苗绿。</h3> <h3>家务是要做的,书也不可三日不读,于是我找到一个很好的统筹安排时间的方法,一边刷锅刷盖、洗碗洗菜,一边播放手机软件的听书节目:懒人听书、樊登读书、喜马拉雅读书、一星期一本书、为你读诗……最喜欢的还是宸冰的读书,让这个北京阅读形象大使,引领阅读的文化使者用温润亲切的声音为我娓娓讲述《佳人与历史》、《风雅民国》、《文人的情怀》、《著名文人背后的女人》、《最后的大家闺秀》、《中华文化读本》、《空色》、《往事》等等,就仿佛一位优雅睿智博学的女子,从尘世的喧嚣中款款走来,她捡起一路趣闻,满载一眼美景,拾掇一串串感慨,在流淌的背景音乐中让你荡开心里的涟漪,温柔了深思的双眸。你的双手干着俗而又俗的活,你的心思却飘荡在雅而又雅的精神星空里。</h3> <h3>当然,享受做家务的过程,是在闲适的时候,没有时间的追赶和很多事情的催逼,若是让我一手抱婴儿,一手生柴火,恐怕是要么失手把婴儿摔落,要么让柴火烧毁了房子吧,呵呵。</h3> <h3>附:<font color="#ed2308"><b>每一个生命都独一无二&nbsp; </b></font>&nbsp; &nbsp; &nbsp; &nbsp;</h3><h3><br></h3><h3> &nbsp;今天上午从菜农手里买来一袋“活泼”可爱的胡萝卜,忍不住仔细端详了半天,又是抚摸又是拍照,爱不释手,越看心中越是充满一种生命的喜悦感,原来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独一无二,生命与生命之间又是如此紧密相连,我对这些像极了萝卜夫妻、萝卜兄弟、萝卜姐妹的小生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h3><h3><br></h3><h3>萝卜A,上半段是深圆的根部,像妈妈,下半段则是紧紧缠绕、挨肩并脚的四个兄弟,又长得各自不同,被其他三段紧紧抱着的那段最小最嫩,应该是他们最最疼爱的小弟弟了。</h3><h3><br></h3><h3>萝卜B&nbsp;是三兄弟,根部相连,上面各自分叉又紧紧相依,大哥较胖,两个弟弟瘦小,这种萝卜最多,也有两个兄弟的,让我时时想起人间手足情的珍贵,来自同一个生命,再怎么走也走不出对方的生命和视线,也让我想起那句俗语:“十指伸出,长短不一。”正因为长短大小不一,有强有弱,有贫有富,兄弟姐妹之间才要这样相互扶持帮助啊。</h3><h3><br></h3><h3>最可爱的是萝卜C,身强力壮,顶部伸开两只手就像在振臂欢呼,让我不禁揣想这萝卜头到底是遇上什么好事了,还是仅仅为生命喝彩呢?那两只手又像两只大耳朵,再加上根部带蒂,使整个看来就像两只耳朵竖起来的小红兔。</h3><h3><br></h3><h3>萝卜D可以算得上一个小家庭了,上半段是厚实的根部是家里的顶梁柱,是萝卜爸爸,连着一家之主的一段略小的块根,依偎在她的靠山上,根部顶上又长出两节小萝卜,真像他们的两个小宝宝,原来萝卜家也在响应新的计生政策呢,有两个宝贝的家庭真是幸福啊。</h3><h3><br></h3><h3>当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机会生二胎,你看萝卜E这三口之家也其乐融融,萝卜爸爸萝卜妈妈用生命托起萝卜宝宝。</h3><h3><br></h3><h3>而萝卜F完全是个人形,身子很长,两条腿却很短,但紧紧并拢,尖细的脚尖踮在地上像在跳芭蕾舞,她的身材不大匀称,但却娇憨淘气,用她奇特的舞姿带给我们欢笑。</h3><h3><br></h3><h3>萝卜情侣也能让人会心一笑,你看G,两节块根一样小,甜甜地拥抱在一起,除非你用力才能把他们掰开,但你狠狠掰开了他们,才发现那亲密接触的身体光滑如处子的肌肤,又像泪洗过的脸庞,有着梨花带雨的哀伤。</h3><h3><br></h3><h3>萝卜H没有伴侣也没有孩子,但根部比身子强壮,他也懂得深深扎根泥土的道理,即使一个人去面对阳光与风雨,也自足、安详地接受命运,在孤单中释放美丽。</h3><h3><br></h3><h3>一个个萝卜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是高蹈于天空大地的精灵,于张扬或静默中给人生命的力量和体悟。他们外表粗糙,但皮粗肉甜,十分坚韧,即使放上一两个月也不会风干变质,那肉还是一样鲜嫩。再看那转基因的胡萝卜,个个大小长短如一,表皮光滑鲜艳,但保存时间却十分短暂,营养价值和副作用至今也未有定论,只因那生命已非天然,因着人为的嫁接使他丢失生命的本色。那么还原生命的本真与活泼灵性,是不是必须的呢?(2014年1月)</h3> <h3>且以喜乐,且以永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