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笨笨熊

<h1> </h1> <h1>   <b>情浓再聚首 谈笑五十年</b></h1><h3>  </h3><h3> 富水河畔富水情,高庙山侧松柏青,莘莘学子再聚首,魂牵梦萦泪满襟。2018年11月我们应城二中68届同学,从四面八方回到蒲阳故土,拜借应城宾馆吉地,举办毕业50年庆祝活动,大家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这是一次曾经相识而今陌生面孔再熟悉的聚会,是一次情感交流、增进友谊的聚会,是一次感谢老师谆谆教诲的感恩聚会!</h3><h3> 这次的聚会是短暂的,但更是愉快的,是我们再续同学友情的新起点、增进感情的新桥梁,成为我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新征程!</h3><h3> 50年如白驹过隙, 熟悉的名字、陌生的面孔,连同在二中生活的朝朝暮暮,此时都翻飞出来,化为一片片热情洋溢的朗朗笑声,回荡在蒲城宾馆!</h3><h3> 半世情缘一线牵!这次我们参会的同学拍了很多照片,记录了56位同学相聚、再续情缘的热烈场景,现用美篇一 一记载,以飨68届全体同学和校友!</h3> <h3>  半世情缘一线牵——应城二中68届同学五十年周年再聚首,参加联谊会的同学56位。</h3><h3>  图为参加联谊会全体同学合影(杨银望同学因事离开没有合影)。</h3><h3><br></h3> <h3>  五十年周年同学聚会活动由熊芝华同学提出,2017年11月通过67届学长找到汪汉宗(汪杰宗弟弟)联系上汪杰宗。2018年清明节杨河同学小聚时汪杰宗说了同学聚会一事,大家一致赞成组织同学聚会活动自此并积极行动。5月10日先期联系上的同学在武汉武昌马房山相会,商议同学联谊会事宜,并以这些同学为基础成立了联谊会筹备组。 </h3><h3> 会后在汉的程春清同学招待大家午餐,图为同学们举杯预祝联谊会圆满成功!</h3> <h3>  为组织好联谊会筹备组成员两次到应城实地查看宾馆、酒店,而最重要的是交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吃好、喝好、住宿好、玩乐好,原预选应城矿山公园,后因交通不太方便改在城内。 </h3><h3> 图为在同学们报到的前一日,11月5日筹备组成员集中对活动细节缜密商议,认真落实。</h3> <h3>  </h3> <h3>  图为提前到宾馆的筹备组成员</h3><h3> <b> 左 起:</b>舒高学、陈小毛、廖小轩、廖爱民、汪杰宗在部署接待</h3><h3>事情</h3> <h3>  </h3> <h3> 同学相见紧握双手、热情交谈,忙着合影留念</h3><h3> <b> 左下图:</b>程春清热情地向廖小轩夫人嘘寒问暖</h3><h3> <b>右下图:</b>程想年、陈年生紧紧地握手</h3> <h3>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昔日少年现两鬓斑白,五十年后再相见乐呵呵!</h3><h3> <b> 图 为:</b>汪杰宗、陈小毛分别与廖小轩夫妇合影。</h3> <h3>  一日同窗一辈子同学情,再见面相谈甚欢</h3><h3> 图为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b>黄元苟(挥手者)</b>讲过去的趣事 </h3><h3> <b> 从左至右:</b>程春清、曾贵水、李建平、邓正清、黄元苟、叶守亮、田金元</h3> <h3>  同学亦老乡相见也不易</h3><h3> <b> 左 起:</b>蔡堤生、雷柏青、廖小轩在宾馆房间亲切交谈。</h3> <h3>  </h3> <h3>  同学相见热情交谈</h3><h3> <b> 左 起: </b>雷柏青、蔡堤生、袁发年、陈小毛、廖小轩</h3> <h3>  帅哥们合影留念</h3><h3> <b> 左 起:</b>袁发年、蔡堤生、廖小轩、雷柏青、陈小毛</h3> <h3>  半世纪后的同学聚会太难得了,身体欠佳的同学在老伴的陪同下圆梦了</h3><h3> <b>左 为:</b>廖小轩夫妇 <b> 右 为:</b>汪中元夫妇。</h3> <h3>  七仙女合影</h3><h3> <b> 左 起:</b>黄西桂、熊彩华、冷俊英(廖小轩夫人)、聂玉兰、肖珍香、聂宝芝、熊芝华</h3> <h3>  </h3><h3> 五十年的光阴,放飞了我们的梦想,收获了我们的期望,造就了我们的人生。今天,当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拾青春的欢笑,我们有太多的话语、太多的感慨。</h3><h3> 今天,我们老同学相见,敞开封闭的心扉,抛却尘世的喧嚣和心理的重负,我们共享这无比的快乐和美好!</h3><h3> 品清茶一杯,述浓浓同学情,程春清同学热情为同学们斟茶倒水<br></h3> <h3>  </h3> <h3>  五十年风雨改变了我们的模样和青春,教诲之恩同窗真情难磨灭,相见恨晚,说不完的贴心话、道不尽的思念情 <b>  </b></h3><h3><b> 左 图:</b>邓正清、陈相生</h3><h3> <b> 右 图:</b>叶守亮、田金元、陈年生。</h3> <h3>  刚下火车赶到酒店的张琼英同学忙不跌停地跟大家握手、打招呼 <b>左 图:</b>同聂玉兰握手 </h3><h3> <b>右 图:</b>陈小毛、张琼英、舒高学、畅耀成</h3> <h3>  三姐妹心相连,见到你好开心,合个影永留恋</h3><h3> <b>左 起:</b>肖珍香、聂玉兰、聂宝芝</h3> <h3>  紧紧地拉住你的手心情就像风一样自由,脸上荡漾幸福的笑容,一句:“老同学你过得还好吗”的问候让我们心潮彭湃 <b>  </b></h3><h3><b> 左上图:</b>袁发年、田金元、肖树中、曾贵水</h3><h3><b> </b><b> 右 图:</b>袁发年、魏元中</h3><h3> <b> 下 图:</b>曾贵水、魏元中</h3> <h3>  见到你们就格外亲,老同学:你们还认识我吗 </h3><h3><b> 左 图:</b>陈相生、陈小毛、黎睦海 <b> </b></h3><h3><b> 右 图:</b>陈相生、叶望年</h3> <h3>  蹉跎岁月改变了我们的英俊和美丽, 五十年后再聚首,同学们在《同学册》上纷纷签上自己的名字。</h3><h3><b> 左上图</b>筹备组成员左起:舒高学、廖爱民、陈年生 </h3><h3> <b>左下图(左起):</b>邓正清、袁发年、黎睦海(低头签名者)、</h3><h3> 聂望年、舒高学(筹备组成员)、聂宝芝(筹备组成员)</h3><h3> <b>右 图:</b>李建平(低头签名者)、袁发年</h3> <h3> 这次 同学联谊会成为继同窗情后,延续同学情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为此,筹备组在准备的纪念品双肩包上打上永久的烙印——</h3><h3><b> 应城二中68届同学毕业50周年纪念 2018.11 </b> </h3><h3> 图为拿着双肩包合影留恋的同学 </h3><h3><b> 左 图:</b>聂望年、范云宗 </h3><h3> <b> 右 图:</b>陈小毛、李建平</h3> <h3>  富水河畔富水情,二中校友格外亲。我们68届同学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67届学长的大力支持,为此我们特邀了67 届学长代表参加。 </h3><h3> <b> 左上图:</b>67届学长代表合影留恋 </h3><h3> <b> </b>前排 左起:李元香、马承先、张兰珍、卢小雷 <b> </b></h3><h3><b> </b> 后排左起:邓先仲、曹转运、周元明、吴金全 <b> </b> </h3><h3> <b> 右 图:</b>李元香、熊彩华、张兰珍、马承先、熊芝华</h3><h3><b> 下 图:</b>肖珍香、张兰珍、李元香</h3> <h3>  昔日懵懂青葱小子、今霜染青丝的爷爷,但他们仍不失风度翩翩的绅士气质,图为帅哥们的靓照</h3> <h3>  68届一班有同学60余位,在聚会前联系上的37位,但是有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参加,实际参会的同学28位。虽然分别半个世纪,但那份同学情谊埋在心底永远没有忘记。 <b>图为 </b><b>一班同学合影</b></h3><h3><b> 前排左起</b>:黎木海、聂玉兰、肖珍香、黄西桂、熊芝华、汪中元 第<b>二排左起:</b>邓正清、程福兴、魏元中、叶守亮、杨水清、刘荣秉 肖生元、陈相生、李望年、黄元苟 <b> </b></h3><h3><b> 第三排左起:</b>程春清、范云宗、彭金明、聂望年、蔡堤生、雷柏青 涂春苟、曾水、曾焕苟、陈年生、李建平、杨冬发</h3> <h3>  68届二班有同学58位,聚会前联系上的36位,同样因为种种原因有的同学没有参加,实际参会的同学28位。岁月能够改变我们的模样,但是浓浓的同学情谊没有被岁月带走。</h3><h3> 图为<b>二班同学合影</b></h3><h3><b> 前排左起:</b>肖腊松、陈宗元、聂宝芝、熊彩华、张琼英、郝宝山 廖小轩 </h3><h3><b> 第二排左起:</b>肖树中、叶海清、陈小毛、袁发年、徐银林、吴双年 盛顺安、田金元、程福兴 (插班生在一班合影了又来二班) <b> 第三排左起:</b>程想年、畅耀成、汪杰宗、龚运生、聂忠池、舒高学 陈年生、周水元、王焕超、帅真汉、涂培超 (杨银望同学因事离开没有合影) </h3> <h3>  同举杯:<b>为相聚、为友谊、为健康干杯!</b> </h3><h3> <b> 左 起:</b>黄西桂、熊芝华、聂宝芝、熊彩华</h3> <h3>  等待联谊会开始的同学们,肖生元同学(左图)用手机拍照大会会场。</h3> <h1>   <b>  联谊会主持人熊芝华致辞(摘录)</b></h1><h3> </h3><h3> 我是一班的熊芝华,今天我代表筹备组担任联谊会活动的主持,首先我衷心祝贺这次联谊会活动如期盛大举行!</h3><h3> 在此热烈欢迎参加联谊会的同学们和至亲至爱的校友! 向陪伴参会同学的家属表示热烈欢迎!</h3><h3>  <b>同学们:</b>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五十年路漫漫其修远,我们都走过求学、求职、成家立业的里程。不同的人生经历、生活轨迹改变了我们。但是无论改变了什么,忘掉了什么,唯一没有改变、忘掉的是我们同学间浓浓的情怀!我们无论走多远、飞多高,在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眷恋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母校——应城二中!<br></h3><h3> 五十年如白驹过隙、,恍惚即逝。五十年前我们来不及道一声珍重,来不及写下只言片语留下祝福就各奔西东;我们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一段时间里靠书信往来。随世事变迁,我们慢慢地失去了联系,模糊了彼此的记忆,但是在我们心底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b>同学们你们现在哪里,你们过得还好吗?! </b></h3><h3> 五十年的思思念念、五十年的声声呼唤,今天我们终于在蒲城相聚了......!</h3><h3> </h3><h3> <b> 老师们、同学们</b>:</h3><h3> 回首我们五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回望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时光带走了我们青春韶华,却带不走我们深厚的同窗情谊,让我们永远记住:2018年11月6日这一美好时光!</h3><h3> 最后 ,预祝这次同学联谊会圆满成功!</h3><h3> <b> 恭祝各位老师: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b></h3><h3><b> 祝福各位同学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b></h3><h3> <b>一辈子同学三辈子情、下次相聚还有你,时光不老,我们永不散!</b><br></h3> <h3>  翘首期待联谊会开始的同学们 </h3><h3><b> 前排左起:</b>汪中元夫人、汪中元、聂玉兰、陈林生、吴双林 </h3><h3> <b> 后面左起:</b> 李望年、彭金明、田金元(站立拍照者)、盛顺安、 叶海清(站立拍照者)、范云宗、杨冬发、蔡堤生</h3> <h3>  五十年前我们在教室、在大礼堂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郎朗的读书声,今天我们坐在会议室是否有穿越的感受?霜染青丝、聪明秃顶见证了时光的流逝,但我们依然专注地等待、用心地倾听同学们的发言。 <b>  </b></h3><h3><b> 等待联谊会开始</b> </h3><h3> <b> 图 左 左起:</b>程想年、陈林生、肖树中、畅耀成、叶守亮</h3><h3> 肖生元、黄元苟、舒高学 </h3><h3> <b>右图前排左起</b>:聂玉兰、黄西桂 </h3><h3> <b>后排左起:</b>魏元中(戴红帽者)、黎木海(戴帽者)、杨水清</h3><h3> 帅真汉(杨水清背后)、聂忠池、龚运生、周水元 </h3><h3> (看得清的同学写上了名字)</h3> <h1>   <b>同学代表陈宗元发言(摘录)</b></h1><h3><br></h3><h3> 积攒五十余年的情愫我们要大声说出来,陈宗元代表68届全体同学作了题为<b>《欢笑情如旧,聚首乐悠悠》</b>的发言。他说:我们阔别五十年之久,今天终于相聚在应城宾馆,此时此刻,我们兴奋、激动、快乐、自豪........。 五十年日月星辰,坎坷风雨:五十年酸甜苦辣,欢乐忧伤已成过往,今天相聚就尽情享受这重逢的喜悦吧!</h3><h3>  “人生易老天难老”,一日同学,一生朋友。别说我们已过七十,别说我们已奔七十,别说我们未到七十。请心态放好,心里不老,心情逍遥。我们过去是、我们现在是、我们永远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h3><h3>无论韶华已逝、岁月不再;无论两鬓斑白,容颜已改,永远不变的是:<b>同学</b>——这个亲切而又平等的称呼!</h3><h3> 喜庆的场景归结为一句话:<b>欢笑情如旧,聚首乐悠悠!</b></h3> <h3>  静静地聆听同学的演讲</h3><h3>  </h3><h3> <b> 左 图:</b>汪杰宗、黄元苟、(蓝色衣服宾馆工作人员)、魏元中、 田金元、廖爱民<br></h3><h3> <b> 右 图第一排:</b>陈相生、叶守亮 </h3><h3> <b> 第二 排:</b>魏元中(戴帽者)、张琼英、叶海清、</h3><h3> <b> 第三 排:</b>盛顺安、 肖腊松、陈小毛、熊彩华</h3> <h3></h3><h1>   <b> 67届学长代表讲话(摘录)</b></h1> <h3> 卢小雷学长代表67届同学祝贺我们毕业50周年联谊会圆满成功,他在演讲中激情地赞颂了同学情谊,他说: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五十个春秋不仅跨越了两个世纪,也跨越了我们从青少年到中老年的人生转折.....。岁月的沧桑洗去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和天真烂漫,时光的流转,见证了我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所做出的无私奉献......。</h3><h3> 同学们,虽说我们多年不见但当年的友谊长存......,在这次充满激情的聚会后,我们互道珍重又要各奔东西。愿今天的聚会成为我们再续友情的新起点,成为我们增进感情的新桥梁,成为我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新征程!</h3><h3> 卢小雷学长演讲最后:<b>祝愿我们的老师晚年幸福、健康长寿!</b></h3><h3><b> 祝愿:亲爱的同学们焕发青春、永远不老!家庭和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b></h3><h3><b> 图为卢小雷演讲情景</b></h3> <h1>   <b>汪杰宗同学汇报找寻老师和同学的经过(摘录)</b></h1><h3> </h3><h3> 失联50余年的同学想要找到谈何容易? 汪杰宗同学向参会的同学作<b>《无论你在哪里 我们都要找到你》</b>找寻同学的情况汇报。杰宗同学说:遥想当年,我们如同梦境般不辞而别。风雨五十年后,别有一番相互思念的感觉,但又觉得如今都天各一方,想聚首叙旧,那不是:痴人说梦吗?寻找同学,既有盲然,也有惊喜与欢乐,演绎了许多动情动容的故事,足以证明了同学情是纯洁情、牢固情、久藏于心中的情。我们的廖爱明同学开着私家车带我们到武昌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确定了这次聚会要争取找到所有的同学,一个不能少的原则,并进行了分工。在这即将欢聚的时刻,大家想得最多的是,我们的老师现在都怎么样,能不能恭请他(她)们参加,那该多园满。廖爱明率先找到了王长佳老师,陈小毛、廖爱明、曾贵水三同学又找到了汪怡林和史老师;最难找的是毛洽珊老师虽知道他老人家在武汉但具体住址不清楚,程春清同学花了极大的精力,通过朋友在公安网在找到。</h3> <h3>  布置简单、素雅、气氛浓烈的联谊会会场 彩色喷塗布标背景:蓝天、白云、绿草葱葱 这是50年前应城二中的缩影 布标上印着: <b>半世情缘——应城二中68届同学50年后再聚首</b> 同学们纷纷拍照纪念。</h3> <h3> <b> 大会会场缩影</b></h3> <h3>  这次联谊会的成功举办,我们应该感谢筹备组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他们冒着酷暑高温、丢下需要照顾的年迈母亲或老伴走村串户、到邻县找同学。除了他们的辛勤付出外我们还要感谢的一个同学就是旅住大洋彼岸的刘全轩,当他得知组织同学联谊会活动消息后,立即表示要帮一把。6月15号他在微信群里看见廖爱民、陈小毛、曾贵水等同学那么辛苦,除了找同学外,他们还自费或者垫付资金购买礼品去看望老师和生病的同学,他立即微信转账给筹备组作为活动经费。我们衷心地感谢这位远在大洋彼岸、心系同学情、为我们这次50周年同学联谊会慷慨解囊的刘全轩同学!</h3><h3> <b> 图为廖爱民(右)同学将联谊会现场与刘全轩同学视频。</b></h3> <h3>  从童音朗朗到白发苍苍,五十年我们忘却了很多,但是总有一种记忆 藏在心底、总有一种情结叫人难以割舍,那就是我们同窗学习的快乐时光。今天蒲城宾馆再见聆听着台上同学的发言是否联想到二中教室上课的模样?! </h3> <h3>  联谊会现场陈宗元同学发言,廖爱民同学在录制视频。</h3> <h3>  台上同学的讲话是否让我们思绪万千:昔日朝气蓬勃的懵懂少年、今天白发鬓鬓的爷爷奶奶。我们饱经沧桑、历经磨砺,春夏秋冬复轮回。既然揪不住的时光、衔不住的岁月,那我们就闲煮岁月、细品时光,珍惜同学情、珍惜身边的人!</h3> <h3>  白驹过隙、情倦事迁,感慨再多,多不过对母校二中、对同窗同学的思念之情。</h3><h3> 情浓再相聚首,蓦然回首岁月净好!</h3><h3> <b>《半世情缘——应城二中68届同学再相聚》</b>会标上,同学们浓墨重彩激情地写上自己的名字。</h3><h3> <b> 左上图:</b>喜不自禁的熊芝华 <b> 左下图:</b> 魏元中 <b> </b></h3><h3><b> 右上图:</b>陈年生 <b> 右下图:</b>程复兴</h3> <h3>  同学们纷纷写上自己的名字 : <b> </b></h3><h3><b> 左上图:</b>杨冬发 <b> 左下图:</b>舒高学 <b>右上图:</b>刘荣秉 <b> </b></h3><h3><b> 右下图:</b>张琼英 </h3><h3> <b>中 间:</b>畅耀成</h3> <h3>  有没有被老师叫上讲台答题的感觉 </h3><h3> <b>左上图</b>曾贵水 <b> 左下图</b>蔡堤生 右<b>图</b>雷柏青</h3> <h3>  <b>左上图:</b>同学们等待签上自己的名字 <b> 左下图:</b>聂忠池 </h3><h3> <b> 右上图:</b>陈宗元 <b>右下图:</b>迫不及待等候签名</h3> <h3>  同窗情谊深似海 半世情缘一线牵 今日相见心难平 合影签名永留念</h3> <h3></h3><h3>  人生中,总会有人值得期待;人生中,总会有感动的岁月让我们难以忘怀。有一种情,永远不会从记忆深处抹去;有一种爱,总会停留在最美的片段。不管时光如何变幻,感恩的心永远不会改变!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多高,在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眷恋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母校<b>——应城二中! </b></h3><h3> 2018年部分同学怀着虔诚的心拜见了母校,个中滋味难以言表只有自己慢慢品尝.....</h3><h3> <b>下面一组图片是同学们重返寻找母校二中寻找当年足迹的情景。</b></h3><h3><br></h3><br> <h3>  2018年8月28日筹备组部分成员回应城商榷联谊会事宜,完毕拜见了二中母校。</h3><h3>  <b>左上图:</b>看到母校现状一脸茫然的孙德水同学 </h3><h3> <b> 左下图:</b>筹备组成员在原教室前面合影 </h3><h3> <b> 右 图:</b>急匆匆找寻当年痕迹的廖爱民同学</h3> <h3>  2018年11月7日,分别从上海、武汉、黄陂回应城参加同学联谊会的邓正清、程春清、黄西桂,他们冒着风雨寒冷回到心心念念的母校</h3><h3> <b> 左上图:</b>2018年8月28日熊彩华、孙德水、陈小毛 </h3><h3><b> 右上图:</b>邓正清、黄西桂、陈年生、程春清 </h3><h3><b> 右下图 : </b>教室前面合影留恋</h3> <h3>  难忘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难忘晚自习马灯丝丝伴我们解难题;</h3><h3>难忘操场上活力四射奔跑的身影、篮球场上竞技的汗水往下滴;难忘啦啦队为班集体争第一摇旗呐喊比场上队员还用力!可如今我们心心念念的母校在无声泣沥.....。</h3><h3> 古语云“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一草一木总关情。莘莘二中学子何常不是如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h3><h3> <b> 图为 游子归来探母校。</b></h3> <h3>  有一种感情,叫翻看照片。同学相见难相识,对照照片忆青春。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合影续前缘。图为同学们翻看联谊会合影照</h3><h3>  <b>左下图:</b>陈年生 <b>中间图:</b>杨水清 <b> 右图:</b>聂望年</h3> <h3>  </h3><h3> </h3> <h3>  <b>左上图:</b>同学(亦老乡)靓丽三姐妹 张琼英、聂玉兰、聂宝芝</h3><h3>  <b>右上图:</b>一班三女生 熊芝华、聂玉兰、黄西桂</h3><h3> <b> 下 图:</b>聂玉兰、黄西桂</h3> <h3>  拍照、录像忙不停、只为聊解思念情,拍照的为舒高学同学。</h3><h3> 录视频的为肖生元(舒高学左边)同学</h3> <h3>  曾有哲人说过: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板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而刻在人们心上的名字则会永存,它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b>老师。</b>它有着海一样的博大、山一样的崇高,蓝天一样的深谌,故长存在我们心底!</h3><h3> 2018年为了毕业五十周年同学联谊会,筹备组成员倾洪荒之力找老师、找同学,付出终有回报我们如愿以偿。</h3><h3> 2018年10月3号程春清、熊芝华等7位同学在武汉看望了毛老师。</h3><h3> <b> 左上图:</b>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毛洽珊老师依然精神抖擞、声音洪亮,他老人家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介绍,因怀念二中2018年3月份要儿子开车带他老人家探望二中。</h3><h3> <b> 右上图:</b>毛老师忙个不停热情招待同学们 </h3><h3> 看望毛老师的同学<b>左起:</b>叶守亮、黄西桂、孙德水(后面站立 者)、姜尧清、廖爱民</h3><h3> <b> 下 图:</b>陈来苟、程春清、叶守亮、彭金明、黄西桂</h3> <h3>  同学们还记得王长佳老师的语文课吗?她讲的课生动活泼把我们引入课文的境界里。她课堂上是老师,闲暇时间是同学们的大姐姐,而她更象一位慈母。王老师演唱的样板戏红灯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直回荡在我们耳边。</h3><h3> 因为下雨天气寒冷王老师未能参加联谊会,11月7号上午部分同学代表上门看望、慰问了王老师,久别重逢师生思念的话儿说不完。</h3><h3> <b>左上图:</b>王老师热情地欢迎同学们 <b>左下图:</b>汪杰宗、陈小毛和王老师合影 <b> 右上图:</b>肖珍香、熊芝华、熊彩华与王老师合影 <b> 右下图</b> 看望老师的同学们 <b> 前排左起</b>:杨水清、涂培超、肖珍香、熊芝华、熊彩华、黎木海、 <b>后排左起:</b>杨银望、邓正清、程春清、陈年生、陈小毛、汪杰宗、聂望年</h3> <h3>  同学们还记得 教我们历史课的史永熙老师吗?他的历史课是我们所喜欢的学科之一,史老师从盘古开天地到近代史娓娓道来,让我们穿越时空填补了我们史迹知识的空白。 </h3><h3> <b>左上图:</b>史老师热情相迎紧紧地握住同学的手 </h3><h3><b> 右上图:</b> 和学生交谈感谢学生们还记得他 </h3><h3><b> 下 图:</b>史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前排第二史老师夫人熊老师 </h3> <h3>  X+Y、括号的平方...... ,是谁把我们引入数学王国同学们记得吗? 更有篮球场上矫健的身影,技压群芳的竞技态势同学们知道是哪位老师吗?是汪怡林老师。</h3><h3> <b> 左上图 :</b>时隔50余年学生看望老师,老师激情满满紧握学生手不愿松开 <b> </b></h3><h3><b> 右上图: </b>邓正清同学向汪老师赠送纪念品和慰问金<b> </b></h3><h3><b> 下 图:</b>汪老师与同学们合影</h3><h3> </h3><h3> <b> “三尺讲台献青春、粉笔无言写春秋”,天涯海角有尽处,唯有师恩无穷期!我们衷心祝福老师们: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b></h3> <h3>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人生有一种经历叫同学,有一种情感叫怀旧;有一种品格叫友爱、有一种欢乐叫欢聚。今晚的文娱活动没有编剧、没有策划、没有导演。你想唱歌你就唱,把埋藏已久的期盼化做今日相逢的喜悦和欢乐带给大家。</h3><h3>  让我们尽情歌唱,尽情欢舞,让这熟悉的声音和身姿,让这快乐、幸福的时刻,成为我们美好的、永久的记忆。</h3><h3><b><br></b></h3><h3><b> 上 图:</b>陈宗元与黄西桂合唱《敖包相会》</h3><h3> <b> 下 图:</b>黄西桂与陈林生合唱《把根留住》</h3> <h3>  快人快语的黄西桂同学临时客串晚会主持,她多才多艺,口齿伶俐、笑容灿烂,将同学们的目光都吸引到舞台上。她时而抖个包袱(笑料)、时而自我清唱一首歌,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幽默中透出智慧,浑身充满青春与活力。</h3><h3> <b> 图为黄西桂同学主持晚会的情景。</b></h3><h3> </h3> <h3>  聚精会神地聆听主持人演讲仿佛要找回在校时的模样,,那一张张笑脸是渴望太久的期盼;未经彩排的节目精彩纷呈,那热烈的掌声是对表演的同学和联谊会的赞赏。</h3><h3> 图为表演节目的同学 <b> 右上图:</b>汪杰宗深情歌唱</h3><h3> <b>右下图:</b>廖小轩 朗诵自己撰写的<b>《七言八句“颂”学联 》</b> 诗歌:</h3><h3> 六八年华各东西,立下大志谋拓展。</h3><h3> 励尽千辛与万苦,人生沧桑显辉煌。</h3><h3> 如今七旬即将至,学子情谊永恒存。</h3><h3> 天长地久情不改,五十光年聚一堂。 <b> </b></h3><h3><b> 右 图:</b>熊彩华同学以一首《 祝你健康 》歌曲送给同学:<b>有一种祝福总是记在心上,有一声问候总想对你讲......。健康才是幸福、健康才是快乐......,收下我的我的祝福、珍藏我的问候 </b></h3> <h3>  我想唱歌又不敢唱小声嗯嗯还得东张西望......,因为思念情太久今天定要上台把歌唱</h3><h3> <b> 左 图:</b>邓正清 演唱了一首草原歌曲<b>《鸿雁》</b>,鸿雁啊往南飞,队队排成行.....是否忆起二中操场上同学们体育课的情景</h3><h3> <b> 右 图:</b>肖生元深情演唱了电影《<b>冰山上的来客》插曲</b>——《<b>怀念战友》</b>,以此献给为共和国服役过的同学们<br></h3><h3><br></h3> <h3>  一班女生也来凑个兴 </h3><h3> <b> 左上 图:</b>熊芝华一首<b>《军中绿花》</b>送给曾经参军的同学们</h3><h3> <b> 右 图:</b>肖珍香演唱<b>《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b>,借此抒发对家乡的深切怀念</h3><h3> <b> 图 中:</b>黄西桂深情演唱的<b>《父老乡亲》,</b> 祝福天下勤劳善良的父母健康平安 </h3> <h3>  陈宗元同学撰写的散文诗<b>《读给同学的话》</b>,联谊会上由张琼英、熊彩华、黄西桂、肖珍香、陈宗元五位同学激情朗诵(摘录):</h3><h3> 微闭双眼回首半世人生,想起身边的亲人朋友......,不管是痛苦、忧伤、挫败都已经过去了。我们老了,但要拥有一颗豁达、善良的心,做个温柔、慈祥的老人;即使老了,也要装扮得体,老得优雅、老得漂亮,做一个新时代的老人。</h3> <h3>  同学杨银望也是一个文艺爱好者,为了活跃联谊会气氛他邀请了《刘德曙夕阳楚剧京剧清唱队》的队员们为联谊会凑兴。</h3><h3> <b> 上 图:</b>已72岁高龄的毛菊清老人演唱《红灯记》片段:<b>高举红灯闪闪亮</b></h3><h3> <b> 下 图:</b>京剧票友演唱《智取威虎山》片段:<b>打虎上山</b></h3><h3>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h3> <h3>  美丽的富水河、可爱的应城二中,孕育、培养了多才多艺的莘莘学子,班花张琼英同学五十余年后再写作文<b>《课堂》,奉</b>献给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h3><h3> <b> 图为张琼英同学在联谊会上朗读:</b></h3><h3> 我忘不了毛老师的鼓励,我工作后成了师傅带了徒弟,老师鼓励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 ;忘不了我心中的女神、美丽端庄的王长佳老师洒向我们智慧慈爱的 目光......。几十年来我们不负老师的厚望,今天站在这里我要了却一个心愿,大声地喊出来:<b>我们毕业了!</b></h3><h3> .......敬爱的老师我虽然没有成为你,但是忠实的教诲从不敢忘;亲爱的同学们一朝同窗一世缘,此情永难忘!花开花谢春来秋往<b>,长祝福、岁月好,人无恙、再相约,共未来、天地长! </b></h3> <h3>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导引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h3>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h3><h3> <b>左图为聂宝芝</b>表演陈式太极拳 </h3><h3><b> 右图为陈相生</b>表演从杨式、吳式、陈式等多家太极拳套路中提练而成、国家体委规定的竞赛套路42式太极拳</h3> <h3>  同学友谊是割不断的情、分不开的缘,愈久愈纯正、愈久愈珍贵、甘甜。今朝相聚,二中的多少故事、多少欢笑、多少点滴往事,多少次出现在你我梦里、闪现在我们眼前。</h3><h3> <b> 这是十一月七日联谊会午餐情景</b></h3><h3> 想说的话太多怎么也说不完,午餐后同学们的生活又复归原位,一切尽在不言中,<b>大家同举杯、共祝愿:为地久天长的同学情、为我们的健康干杯!</b></h3><h3> </h3><h1> </h1><h1> <b>珍重吧,同学们 ! </b></h1><h3><b><br></b></h3><h3><b><br></b></h3><h1><b> 谢谢观赏!</b></h1> <h3>  同学啊同学,我们相聚是有缘,请斟满吉祥美酒,唱一首真情酿成的酒歌;把太阳一样的友情献上,把哈达一样的祝福捧出。</h3><h3> <b> </b></h3><h3><b> 同学们同举杯、共祝愿:祝愿我们吉祥如意,祝愿我们友谊长存!</b></h3><h3><br></h3><h1> <font color="#010101"> </font><b><font color="#010101">珍重吧,同学 !</font><font color="#ed2308"> </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ont color="#010101"> </font></h3><h1><font color="#010101"><b> 谢谢观赏 !</b></font></h1>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