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告别《书隐楼》</h3> <h3>《前言》</h3><h3>天灯弄77号《书隐楼》是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与宁波的《天一阁》南浔的《嘉业藏书阁》齐名,但建于1763年至今有256年的《书隐楼》数历史最长久。</h3><h3>真好是我老家天灯弄92弄对面,儿时被高高的防火墙隔绝,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h3><h3>隔壁的《辣火醤》(后改为川湘食品厂),大热天会传来一阵阵豆瓣酱的味道,暑假偶尔也参加剥豆瓣的行列,乐意挣点另花钱。据说那地方是道台衙门的轿夫马场,郭家是原衙门的私宅,据说有九十九间房,这就是我小辰光所知的全部。始终没踏进一歩。</h3> <h3>天灯弄随乔家路建文化街被征用,恰好遇见郭家老三之女郭小姐,在她女友许女士介绍“这是朱家阿四“后,她欣然连说认得老七,打开神秘之门让我在征用前参观了想往已久的《书隐楼》。</h3><h3>从我记忆的道台衙门私宅,变成了破损不堪的《书隐楼》。</h3> <h3>南浔嘉业书阁</h3> <h3>宁波《天一阁》藏书楼</h3> <h3>从踏入那歩起看到的古建筑的破损。</h3><h3>郭女士的父亲是郭家祖产拥有者排行老三,主人郭俊纶先生,青年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解放后担任上海民用设计院的工程师。古建筑学家。</h3><h3>文革中被强行搬入建厂生产造成莫大损坏,一墙之隔的川湘食品厂建楼地基下沉,故居大面积坍塌。</h3><h3>八七年立了《书隐楼》列上海市文物保护,但徒有虚名,名不符实,一生呼吁救救古建筑,直至十五年前去世没有任何修缮。</h3> <h3>小郭父亲,郭家老三,古建筑学家,攝于89岁。</h3> <h3>其父亲留下书隐楼攝影的珍贵照片</h3> <h3>郭小姐的父母和其父亲绘制的书隐楼全貌图</h3> <h3>照片中是其母亲,父亲去世后去加拿大定居,死于加拿大,只有小女一人坚守在祖屋,过着与杂草丛生,破烂不堪的生活,是她保住了故里的文物。</h3> <h3>墙上一幅是她水墨习作。</h3> <h3>没有衣柜以床代柜</h3> <h3>故居大多倒塌不安全,她生活起居就在这间堂屋。</h3><h3>房间不像房间,布置没有章法,她盼政府征用,修缮文物,又依恋不舍,这就是每一个要离开故居人的内心冲突吧!</h3><h3>等到重见开馆时,真要感激之情向她和老父亲致以崇高敬意,是他们的坚持保存了大量的宝貴文物。</h3> <h3>树木依旧没有修枝,告诉来访者小心头上和脚下,我们还未准备欢迎来客。</h3> <h3>这里庭砖已改成水泥坪,大跃进和文革年代被改成车间安上冲床,保护私有财产只是宪法一句摆设。</h3> <h3>郭女士一片片瓦,一根根木片,一件件掉落下来的砖雕、木雕、瓦塑,都舍不得丢失,都收起来,等重见天地的一天!</h3><h3>这是她坚守天灯弄文物保护的执着和坚定心念!</h3> <h3>久未修缮,文物保护靠立木支撑。</h3><h3>是对文物保护最大的讽刺!</h3> <h3>防火墙还算完整,据介绍高三丈六尺,比南市旧城墙还高一丈二尺。</h3> <h3>我不懂建筑,是走了几进几厅?不甚清楚。</h3><h3>门窗都是清代的花门花窗,还能看出当时富有和考究。</h3><h3>据说原先是传为清乾隆时(1736一1795)江西学政沈初建,后为郭万丰船号主人购得,其后裔居住至今。 书隐楼是上海市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大型清代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也是唯一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的一所私宅。</h3><h3>纠正了书隐楼是道台衙私宅一说,巡道街与郭家私宅没有任何联系。</h3> <h3>《古训是式》</h3> <h3>大约有五进,每一进有个大庭院</h3> <h3>《八仙游山》这块砖雕,正反见雕,精湛之极,据主人之说是国内之最,栩栩如生形态精致!</h3> <h3>郭女士独居,虽坚守寡独,但不乏生活小趣,家里挂着喜气的年味,据她讲是避邪!</h3><h3>欢来习近平总书记时代!欢来希望和期盼!</h3> <h3>扇扇门都是不同样的木雕长矫卧波、垂柳风帆、莺风和鸣、五福同庆…</h3> <h3>黄金台,是挥墨墨台。</h3> <h3>足有五六米长的长凳</h3> <h3>年久失修加上周边造房造成地基下沉,一半以上倒坍,惨不忍睹。</h3><h3>郭女士在危房中生活真担心何日会倒在塌屋里。</h3> <h3>本篇访问者</h3> <p class="ql-block">据介绍书隐楼现存三十六位祖产继承人,投票赞成修缮征用,愿郭女士如愿以偿,我们期待旧貌换新颜重新开放。</p><p class="ql-block">再次谢谢郭誉文女士的接待。</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乔家路征收自2018年年底启动,我家在去年完成征收,最近得到佳音,《书隐楼》已完成国家征收,郭三小姐也搬离天灯弄77号祖宅,天灯弄已被封闭改造。</p><p class="ql-block">她传出的照片,修缮工程公司已进驻文物修复,天灯弄将成《乔家路文化街》向大家开放,向郭小姐致以祟高敬礼!父辈的遗愿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