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雨中游广东一一广东潮汕南奥岛之旅记实</h3> <h3>再次启程</h3><h3>继新春第一旅一一斯里兰卡之行归来,仅仅十天之后,3月6日一早8:49我们一行30人的亲友团乘坐D3125次动车又踏上了今年国内第一旅一一广东潮汕南奥岛顺德七晩八天之行。</h3><h3></h3><h3><br></h3><h3><br></h3><h3></h3> <h3>文化之旅</h3><h3>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群星璀璨,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比。俗话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近几年我们走过了不少国家,回头看看自己的祖国,无论是历史传承、文化底蕴,还是人文景观、天然美景,都不输给世界上任何国家。此次广东之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岭南文化”的特有风味,更见证了开启改革开放先河的“粤东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h3> <h3>美食之旅</h3><h3>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后,整个世界都对“吃在中国”充滿了神往,而被誉之为全球六大“美食城”中就有两座在中国,此次我们有幸品尝了其中之一的顺德“美食城”。其实,我们此次旅行从头到尾都在践行“舌尖上的中国”__粤东之行,短短数天每天都变着花样,让我们遍尝了祖国十大名肴菜系之一__粤菜中的“经典作品”。</h3> <h3>雨中“漫步”</h3><h3>临出发之前就获知我们此行大部分时间将会与雨水相伴,我们都堪称“旅游达人”,每次出行都很关注天气情况,此前还未曾遇到过此类情形。但是,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尽管天气预报并未“撒谎”,每天依然是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可老天爷对我们太好了,每到一个景点都会“特别关照”,即使是蒙蒙细雨拂面,也决不让我们“难以忍受”,都会给我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观赏大自然的美。第一天,我们就沐浴着蒙蒙细雨观赏汕头老城“小公园百年骑楼”,如同当年上海的金陵东路。<br></h3> <h3>参观炮台</h3><h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反抗史,为了抵御反抗外来侵略者,至今祖国沿海不少地方都留下了当年的印记一一炮台遗址,此次我们参观的始建于清同治年代的潮汕崎碌炮台就是为了抵御倭寇的骚扰和入侵,至今已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h3> <h3>走进“南奥”</h3><h3>早就听说潮汕南奥島是广东最美的岛屿,有“海上绿舟”之称,第二天我们直奔南奥岛,路经长期占居广东第一大桥之位,不久前才被粤港澳大桥超越的南奥大桥,长达11.08公里,略感遗憾的是大雨滂沱,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未能欣赏到整座大桥的雄姿。但当我们站在象征着即将“启航”的铁锚标志牌前时,老天又悄悄露出了“笑脸”,让我们多少弥补了这一遗憾,亲眼目睹了海天一色的壮美景观。</h3><h3><br></h3><h3><br></h3><h3></h3> <h3>海滩漫步</h3><h3>午餐后,雨势“暂停”,我们漫步在有着“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上,沿着海边栈道,观赏着大海中若隐若现的岛屿和海滩边鳞次栉比的楼宇建筑,心中感慨万千,“海之梦”与其说是自然景观,不人如说是人们内心的写照。</h3> <h3>自然之门</h3><h3>南奥岛上最出名的无疑是被称为“自然之门”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每年6月21日夏至之日可见到“三点成一线”的阳光直射的壮丽景观,整个中国只有四处能见到这个胜况。</h3> <h3>进“总兵府”</h3><h3>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年的潮州总兵府管辖广东、福建两省,军政“双肩挑”,如今早已时过境迁,依稀多少还能窥视出当年的一些“风采”。</h3><h3><br></h3><h3></h3> <h3>走访“侨宅”</h3><h3>第三天一早我们来到了号称“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参观侨宅不是欣赏其建筑风格,而是佩服其人品。潮汕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人数居全国之首,陈慈黉等一大批华人华侨无愧于改革开放四十年贡献最大的三批人之一:中国领导人、农民工群体和海外的华侨。他们身为炎黄子孙,心系祖国安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h3><h3><br></h3><h3></h3> <h3>百代文宗</h3><h3>随后我们前往潮州,来到了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文公祠”,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宋八大家”之首一一韓愈的祠庙。</h3><h3><br></h3><h3></h3> <h3>文如其人</h3><h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早已成为韓愈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此时此刻读来别有一番韵味,因为当你了解了韓愈的生平、韓愈的为人,你会真正听出其“内心的独白”,悟出其“醒世的真谛”……</h3> <h3>登“湘子桥”</h3><h3>从“韓文公祠”上远眺就能望见世界上首座启闭式大桥,官名“广济桥”,老百姓习惯将其称之为“湘子桥”,传说中“八仙过海”途径此处曾为之出过力,尤其是韓湘子功劳最大而得名。由于连天阴雨,河水上涨,前两天浮桥上还不让行人通行,看来老天爷对我们真的特有感情,再一次眷顾了我们,让我们有幸在大桥上走了一回。其实世界上的桥樑,我们见过无数,包括古代的、现代的,木结构的、钢结构的,但“湘子桥”第一眼望去就让所有人眼睛一亮,不仅造型别致,而且气势恢宏、气度不凡,中间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构思”,巧夺天工,美不胜收。</h3> <h3>逛了古城</h3><h3>跨过湘子桥就来到潮州古城,那里不仅有国内外颇有盛名的“大相国寺”,而且还是潮汕地区著名的小吃一条街,不少团友在这里品尝了当地的特产。</h3> <h3>砚峰书院</h3><h3>第四天一早我们来到潮州新八景之一,座落于笔架山脚下,集书法、雕塑、文物收藏、茶道等于一体的砚峰书院(淡浮院),自然清新的环境,历代书法的碑林,寓意深邃的雕塑,浑然天成,意味隽永,仿佛在与安宁纯净的山水对话,给灵魂一次洗礼。</h3><h3><br></h3><h3><br></h3> <h3>怀念叶帅</h3><h3>随后前往梅州,首先参观了《叶剑英故居》和《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毛泽东曾赞誉叶剑英元帅“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瑞大事不糊涂”,在中国革命史上,叶帅一生三次挽救革命所建立的奇勋至今都为人们津津乐道。</h3> <h3>桥溪古韵</h3><h3>走出叶帅故居,我们来到了具有典型客家风格的村落,小桥、溪水、古树,连同错落有致的民居,共同构成了一幅秀丽的客家山村的田园风光。</h3> <h3>黄埔军校</h3><h3>第五天我们前往顺德的途中,专程前往全球四大军校之一,堪与美国西点军校比肩的“黄埔军校”,闻名遐迩的黄埔军校貌不惊人,存在时间也并不长,但在中华史上却占据了重要的一页,无愧于培育将帅的摇篮。</h3> <h3>逢简水乡</h3><h3>随后我们又来到有着“中国最美村镇”之称,广东最美的村镇__顺德“逢简水乡”,它至今仍完整保存着纯朴的乡镇风貌,据说有岭南“小周庄”一说,小桥流水,贞节牌坊,大姓院落等等,仿佛在诉说着“古老乡村变迁的历史”,令人遗憾的是民风有些蜕变,过于追求商业化的“铜臭味”逐渐冲淡了古朴纯真的乡村文化氛围。</h3><h3><br></h3> <h3>游览“祖庙”</h3><h3>第六天我们来到佛山当地颇有影响的“祖庙”游览,黄飞鸿纪念馆和叶问泳春拳纪念馆也分别座落在里面,我们还在这里欣赏了一场颇具特色的“舞狮表演”。</h3> <h3>进“清晖园”</h3><h3>敢拿来与北京皇家园林、江南园林一较高下,可想而知,作为中国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的岭南园林代表作一一清晖园是多么的自傲。但当你踏入清晖园后,你会发现它确实有其骄傲的资本,整个园内满眼绿色,亭台楼阁,奇花异石,小巧玲珑、移步换景,既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又有“小鸟依人”的娇羞,令人遐思连翩,流连忘返。</h3> <h3>春暖花开</h3><h3>雨后天晴,广州地区的天气立马就“升温”,我们徜徉在清晖园内,耳边是鸟语花香,眼前是春意盎然,心中是诗意浓浓,此情此景,实在令人陶醉!</h3> <h3>观“顺峰山”</h3><h3>地处顺德市中心边缘的顺峰山,依据山势地貌形成的“青山、碧水、一寺、两湖、两塔”的自然景观,无疑为这座城市增色不少。由于太阳当空照,加上我们这支队伍年龄偏大,八十岁一位,七十岁以上四位,六十岁不到仅三位,大多数人处在“奔七”前夜,故没组织登山,远眺了一下,集中安排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牌坊前和两湖两塔周围游览观赏。</h3> <h3>伉俪情深</h3><h3>夫唱妇随、夫妇结伴而行,在亲友团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我们此行将近一半成员是夫妻,恐怕也不多见。</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情深意长</h3><h3>“夕阳最红”已成为当今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老夫老妻的“秀恩爱”一点都不输给年轻情侣,瞧瞧她们旅途中的“亲密无间”就可以想见她们现实生活中的相敬如宾、恩恩爱爱!</h3> <h3>温馨“家庭”</h3><h3>“举家出游”亦已成为亲友团的一大亮点,我们此行四组“大家庭”格外引人注目:江方平母女+二姨、小姨、舅妈的“两代人”组合,我们夫妇、小舅子夫妇与我妹妹的“兄妹、姐弟”组合。另外两个“大家庭”虽然没有内在的血缘关系,却更具凝聚力,我刚转业回地方进入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一一中国轴承厂三车间平外组师徒五人组成的“大家庭”,已结伴同行走过了欧亚大陆不少国家;而王家信等五人则是当年一起前往江西“插队入户”的同事,十年艰苦磨砺的知青生涯,早已将她们之间的情感升华!</h3> <h3>血缘“纽带”</h3><h3>亲情无处不在,“血浓于水”,此行中的四对“特殊情缘”就生动地演绎了这一幕:江方平母女,八十高龄的母亲絲毫不服老,除了脸上的皱纹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心态与谈吐一点都不亚于年轻人;我和王家亮的两对亲兄妹,分别是家中的“老大老二”,共同成长的经历,以及相互提携的情感也非同寻常;我夫人的“大姐大”与小舅子的“家中老幺”这一对姐弟情谊也真实地展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h3> <h3>欢歌笑语</h3><h3>旅途中,在大巴上长途跋涉如何解决寂寞难耐,历来是旅行团的头痛事,黄金国旅的亲友团成功地破解了这一难题。一路歌声一路欢笑,人才“就地取材”,组织“因地制宜”,不求“正宗”,不拘一格,只图“愉悦”。我们此行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畅谈国事,家国情怀、统一大业,都是众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很容易引起共鸣。正巧团内有位中医主任医师,老年人关注“养生”,如何预防高血压,澄清五大误区,也成了旅途中的一档“重要节目”。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时间在不自不觉中悄然流逝,而彼此之间的情感却在日益增深……</h3> <h3>真情流露</h3><h3>亲友团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社会组团,就在于浓浓的亲情友情将整个团队打造成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把整个行程塑造出“举家出游”的温馨画卷,同学、同事、邻里都可以成为“主角”,每一次新成员的加盟都会很快融入“幸福的大家庭”,“开心每一天”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不管新老朋友,每一次的交往都会在彼此的心里播下了友谊的种子,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期待再次同行,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