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明珠沁源

雪豹

<h3>沁源被称为太岳花篮,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地处太岳山腹地,系沁河发源之地。北靠介休、平遥,南接安泽、屯留,西连霍州、灵石、古县,东邻沁县。</h3> <h3>沁源历史悠久,早在1万年之前,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境内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3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1处。</h3><h3>夏禹治水,奠定山川,将全国分为9州,沁源属冀州。商、周所属不变。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韩,后归赵、魏,属魏时沁源谓百邑。</h3><h3>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中国,划全国为36郡,沁源属上党郡。</h3> <h3>西汉元始元年(前206),沁源置谷远县。此为本县建置之始。县治在今县城南一里许。王莽时,改谷远为谷近,东汉时复称谷远。</h3><h3>北魏建义元年(528),置义宁郡于沁源,并改谷远为沁源,义宁郡辖沁源、安泽两县。</h3><h3>隋开皇三年(583)废义宁郡,只称沁源县。隋开皇十六年升沁源县为沁州,沁源县改称义宁县。沁州辖义宁、安泽两县。同年,始置绵上县,隶属西河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义宁县为和川县。隋大业元年(605),废沁州,改和川县为沁源县,隶属于上党郡。隋义宁元年(617),再升沁源县为义宁郡,析置和川县,义宁郡辖沁源、和川两县。</h3> <h3>唐初复称沁州,唐武德二年(619),析置招远县。唐武德三年,又置绵上县。唐天宝年间称阳城郡,唐乾元元年(758),复称沁州。五代时,沁源属晋属汉。</h3><h3>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建威胜军于铜鞮,废沁州,沁源属威胜军。金天会六年(1128),升威胜军为沁州,沁源属沁州。</h3><h3>元至元十年(1273),绵上县并入沁源。</h3> <h3>民国元年(1912),裁府州,沁源直属冀宁道。民国19年,废道,直隶于山西省政府。民国28年,沁源为抗日根据地,属太岳行署和岳北专署。民国30年,沁源县分置绵上、沁源两县。民国35年,沁源、绵上两县合并为沁源县。</h3> <h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沁源县属长治专署。1958年,长治专员公署改为晋东南专员公署,沁源属晋东南专员公署。1985年,晋东南专员公署撤销,分设长治市和晋城市,沁源县属长治市。</h3><h3><br></h3> <h3>沁源县境内森林茂密,牧坡广阔,全县森林面积2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7%,居全省之首,是全国“油松之乡”、天然林保护重点县、山西省东山用材林基地县。境内有连片牧坡72万亩,牧坡累计总面积136万亩。<br></h3> <h3>“沁河从沁源绵山脚下,经安泽、沁水、阳城、泽州,冲出太行峡谷,从济源、沁阳过博爱、温县,在武陟汇入黄河,过二省九县,行程近千里,为黄河第二大支流。”</h3><h3> 太岳山脉把沁源抱在了怀里。就象左手虚握成环,从食指尖开始,逆时针往下到指根,过虎口,一路到大拇指尖,就像这太岳山脉由东向西再往南,依次是老爷山、摇头山、绵山、石膏山、霍山、青龙山、罗云山——这些山围着沁源,把它和沁县、平遥、介休、霍州、灵石、安泽等县分开来。</h3><h3>沁源就在这群山怀抱中,成为晋中、晋南、晋东南的交接之地。如果坐着飞机往下看,被一大片起伏的山脉包着的沁源,静静地躺在山西中南部,像一片绿叶——要知道,沁源有着62%的森林覆盖率,90%多的绿地覆盖率,全省头名。</h3> 美丽太岳明珠的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