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南方(引子)

健秦

<h1>  </h1><h1> <b>引 子 </b></h1><p class="ql-block"> 2004年1月2日,星期五,新年后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个交易日。 </p><p class="ql-block"> 南国边陲,深圳经济特区。深圳是国内最早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毗邻香港。</p><p class="ql-block"> 天公不做美。2003年后,深圳灰霾天越来越多。12月,有29天灰霾,创下有史以来的新记录。</p><p class="ql-block"> 在深圳,与灰阴天结伴的还有惨淡的股市。2003年以来,深圳股市萎迷不振,深成指由1月2日的2,743.21点开盘,到12月31日3,749.80点收盘。</p><p class="ql-block"> 一二月稍有上行,1月29日收3,051.22点,4月17日收3,453.32点,但5月后,却一路下滑,最低跌到11月18日3,110.67点。天气越是灰霾不清,股市越是低迷下行,无疑越是增添了股民的心理压力。</p><p class="ql-block"> 为股票交易,证券公司的多数会议,都在下午3时后进行,重要或特殊会议,当是例外。</p><p class="ql-block"> 1月2日,正午时辰,在深圳市嘉宾路上,一行包括警车在内的公务车队,拉着刺耳的警笛声,匆匆驶向位于嘉宾路与和平路交汇的太平洋商贸大厦。过往行人,无不好奇,纷纷注目观看。</p><p class="ql-block"> 太平洋商贸大厦,在深圳众多高耸群楼中,并不特别,地面仅有28层。大厦20~28层,即是国内赫赫有名的南方证券的总部及直属业务部门的办公地点。</p><p class="ql-block"> 1997年,太平洋商贸大厦建成,南证总部从深南东路南方国际大酒店,迁来办公。</p><p class="ql-block"> 显然,警方已事先对太平洋商贸大厦完成布控,秩序井然。身着政府官员和金融从业人员职业服装的一行人,从车上下来,从大厦正门鱼贯而入。</p><p class="ql-block"> 大厦门厅内,分布着数部电梯,直升20层以上供南证的电梯,被神情严肃的保安把守,逐一盘查行人,数名警察站立巡查。</p><p class="ql-block"> 南证大堂在大厦20层,接待前台,又站立着数名保安,而电梯口也有保安站岗,盘查来往行人。</p><p class="ql-block"> 南证总部处于严密控制中。从来没有过的严肃氛围,使行色匆匆的白领职员,即使时值冬日,脸上仍浸出汗珠。</p><p class="ql-block"> 下午两时,南证总部会议室里,气氛十分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几近满座的会场,一片寂静。</p><p class="ql-block"> 在台上,整齐入座有,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兼机构部主任庄心一,深圳市副市长陈应春,深圳证管办主任张云东,和其他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员。</p><p class="ql-block"> 以前开会在台上的南证高管们,破天荒与全国各地赶来的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一起,坐在台下。</p><p class="ql-block"> 会议突然。南证高管们,显得无可奈何,神色忧郁,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p><p class="ql-block">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安部联合成立的南方证券行政接管领导小组,宣布了令人震惊的肃杀大令:</p><p class="ql-block"> 对南方证券全面行政接管!宣读者声音,虽不十分明亮,却如钟绕梁,震耳欲聋。</p><p class="ql-block"> “鉴于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混乱,为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联合颁发公告,自2004年1月2日起,对南方证券实施行政接管。”</p><p class="ql-block"> “在行政接管期间,接管组行使公司权力,接管组组长行使公司法定代表人职权,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暂停履行职责。”</p><p class="ql-block"> 南证高管们,听到行政接管大令,面红耳赤,掩饰不住的恐慌,笼罩全身,个别人脸上,抽搐和哆嗦起来。 </p><p class="ql-block"> 接着宣布,由行政接管领导小组正式接管南方证券,原南证董事会暂停工作,其职权由行政接管领导小组下设的行政接管小组行使。</p><p class="ql-block"> 南证副总裁以上的9名高管,被立即停职,无条件服从和配合行政接管小组工作。当时,原掌门沈沛远走国外无法联系,末任总裁阚治东辞职离开,其它高管不得离开深圳,随时服从行政接管小组的调查和质询。 </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时,会议结束。接管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从专用电梯离开。行政接管小组,由组长牛冠兴主持,继续开会,布置接管具体事务,会议持续到下午五点多。</p><p class="ql-block"> 就在深圳南证总部,宣布被行政接管的同时,由中国证监会各地方证监局牵头的工作小组,分赴位于全国的南证8个分公司和74家营业部,召开员工大会,宣布接管通知和办理接管手续。</p><p class="ql-block"> 分公司、证券营业部的行政公章、财务公章等,被收缴至各地方证监局,统一管理。事发突然。有南证属下营业部,少数年轻员工,被吓得不知所措,语无伦次。</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盖有南证行政接管小组鲜红公章的接管通告,贴满了南证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营业大厅。</p><p class="ql-block"> “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的消息,迅速挂满各大门户网站头条,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纷纷刊发消息,海内外各大财经媒体目光,聚焦深圳,注视南证。</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接管前,已报经国务院高层同意,由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安部、各地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布署,按处置国内最高金融风险预案,进入接管倒计时。</p><p class="ql-block"> 2003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下发紧急内部通知,要求迅速做好接管南证准备。时间紧迫。南证分公司和营业部,分布在全国各地,由各地政府、证监局、人民银行和公安等参与的接管倒计时,立即启动。</p><p class="ql-block"> 经国务院领导同意,由中央人民银行提供的80亿元人民币专项再贷款,安排经中国建设银行转南证封闭使用,应付可能出现的股民转户、提现甚至挤兑。</p><p class="ql-block"> 有备无患。当时,南证的客户数达140多万户,客户委托管理总资产最高时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应付客户保证金在行政接管前,高达90亿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慎,有可能引发债权人上门逼债,股民提现、转托管甚至挤兑,酿成巨大风险,后果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 前无古人。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首例对证券公司的行政接管,1月2日,为周五,其后周末上海深圳证交所例行休市。</p><p class="ql-block"> 但下周一,股市开盘,会不会引发沪深两市大盘恐慌性暴跌?开盘后是向上攀升,还是向下急挫?是赶紧卖票清仓,还是趁机抄底建仓?</p><p class="ql-block"> 不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各大基金机构和普通股民,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倍受煎熬。</p><p class="ql-block"> 南证病疴,由来已久,被认为是中国股市的重要风向标之一。此前,有人放言,南证处置之日,将是中国股市的见底之时。</p><p class="ql-block"> 行政接管当日,下午收市,上证综指报收1,517.19点,略高于新年前12月31日的1,497.04点;当日上海证交所成交166余亿元,与前交易日的146亿元相比,略有放量。</p><p class="ql-block"> 也许偶然,被行政接管当日,南证重仓股之一,哈药集团公告称,作为哈药集团第二大股东南证因借款合同纠纷,所持有哈药集团流通股约5,485万股被冻结,占总股本5.74%。</p><p class="ql-block"> 受消息影响,沪深股市稳步上扬,开门迎红,一批券商重仓股大幅跳水,有哈药集团、哈飞股份等6只股票跌停,其中哈飞股份,同样为南证重仓股。</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政府资金在护盘,有人说主力机构抄底进货。事先担忧的行政接管可能出现的提现、挤兑风潮,并未到来,甚至南证属下多家营业部的客户资产,还有净流入。</p><p class="ql-block"> 大盘回暖,少了恐慌。而长达一年零四个月的行政接管,才刚刚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问南证生死始末,不得不追根溯源,从头说起。</p><p class="ql-block"> 正是:</p><p class="ql-block"> 香水汤汤天朗清,风云股市杀声声;</p><p class="ql-block"> 钟馗利剑斩妖孽,不见公平不撤兵。</p><p class="ql-block">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