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教学随笔》(2019/3/4—2019/3/8)

若雪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2019/3/4&nbsp;&nbsp;&nbsp;&nbsp; 【周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span><br></h3><h3> 《认识除法》(2下-2-5)&nbsp;&nbsp; </h3><h3>&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今天上第二单元的例题4,正式认识除法。</h3><h3>例4: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个。</h3><h3>&nbsp;</h3><h3>这是利用平均分中的等分教学除法的含义。</h3><h3>课堂中,分三步走。</h3><h3>&nbsp;</h3><h3>第一步,根据题目,画出图。虽然这一段时间天天都在画平均分的图,但还有几个熊孩子画不出来。课堂中,越来越发现巡视很重要。已经发现一些孩子会“骗人”了,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一看,好像个个都在埋头画、做,走到一些孩子位置上一看,居然一个字或一个圆圈都没有。有些孩子确实是画不出来,有些是不愿动,我站在旁边,他迅速就画好了。</h3><h3>&nbsp;</h3><h3>第二步,根据画图的过程或原题,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这道题已知总数是12个,4个盘子是份数,求每份数是多少?对题目里的每一个数量能找到准确对应的数学术语,从日常情境题中抽取出数学概念,这是化具体为抽象。抽象化是数学的特点,抽象思想是数学三大思想之一,数学课堂最后都应该致力于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的培养。我特别注重学生在这一块的语言表达,因而,这段时间课上的特别慢。</h3><h3>&nbsp;</h3><h3>第三步,情景题通过画图(直观、动作表征)、分析数量关系(抽象、语言表征),最后转化为数学符号化表达即除法算式。</h3><h3>师:这道题(例4)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h3><h3>有些学生还记到我前面曾经用()来表示的形式:</h3><h3>4&nbsp; X ( )=12(方程思想初步渗透)</h3><h3>师:这样表示的理由是什么?(每份数X份数=总数)</h3><h3>其实还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说理由:4个几是12.</h3><h3>学生通常会使用最近学的数学概念或数量关系来表达,之前学的用不上。一是学生还小,一段时间后,抽象的数学概念不用自然忘了;第第二是知识间的关系不能连成网,形成知识网络或体系。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不仅能从多角度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也能让学生从表达的多样性中感悟到知识间的关系、联系,便于学生打通知识间的藩篱,从而一通百通。</h3><h3>师:如果我们把已知信息放在算式的左边,那该如何表示呢?</h3><h3>生:我知道,用12除以4.</h3><h3>一部分家长已经在家里提前教了。除法算式出示出来后,学生基本会读。因而,我把重点放在除法的含义上:把总数通过平均分,求最后的结果,这样的题目都可用除法算式表示。</h3><h3>&nbsp;</h3><h3>&nbsp;</h3><h3>学到今天,通过课堂大量的说,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会说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后面的课堂还是要加大学生个别说的面积,争取每个孩子都能在这段时间个个都能站起来表达。</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 2019/3/5&nbsp;&nbsp;&nbsp;&nbsp; 【周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 《除法认识》 (2下-2—6)&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在昨天的基础上,出示例题5:</h3><h3>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h3><h3>学生基本都会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这个例题是用平均分中的包含分来进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教学。</h3><h3>&nbsp;</h3><h3>在之后交上来的课堂作业显示,对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的书写,有一些孩子还不会。课堂上,我板书了,没让学生及时练习,自以为是认为会说一定会写。且在当堂中的做一做中,又有这部分知识的练习,我没下去巡视督促,结果就出现了上面状况。所以,再一次警醒自己,课堂巡视很重要。就如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所言:课堂巡视是“服装裁剪”式教学,跟不上趟的孩子尤其需要老师在巡视中关注并及时个别辅导、纠错。</h3><h3>&nbsp;</h3><h3>课堂上,继续加强“平均分”的两种方法的对比以及语言表达。到下午第二节课,似乎感觉有大半学生会根据图用两种分法来表达题意。</h3><h3>开学来,这已经是第三周了,学生的倾听度一直不高。一是我的状态也不好,二是孩子们手上的小动作太多了。这两天致力于课堂倾听的姿势的强化,配合强化倾听的要求,我也在调整自己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大力表扬为主,还是不能专注倾听的用点名加回答一个问题才能坐下的方式以示“惩罚”。今天,收到了效果。例如张俊威、杨江辰、王子笑、傅子涵等几个同学都是这两天要么玩笔、要么把红领巾打结,反正就是手闲不住,眼睛不能集中到发言的孩子身上,于是被点名,站起来后,我提的问题优先让站着的孩子回答。什么时候你回答对了,就坐下。对于倾听或没玩东西的孩子,不管对与错都会给予评价或鼓励。</h3><h3>上面四个孩子,在下午的课堂上表现非常好。回答问题和倾听度都值得表扬。</h3><h3>&nbsp;</h3><h3>傍晚,改了两叠作业。从作业的速度和质量来说,今天是自开学来最好的一次。</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nbsp; 2019/3/6&nbsp;&nbsp;&nbsp;&nbsp; 【周三】</h3><h3>&nbsp;</h3><h3>(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下-2-7)</h3><h3>&nbsp;</h3><h3>今年,到现在一直没用课件。原因是,课件不是自己设计的,且不能根据课堂的即时生成调整。用别人的课件,一切课堂流程与设计都是他人的,不能根据自己班级的现实情况哪部分需要强化,哪部分可以略过。还有一个原因是,觉得这部分内容根本不需要课件的辅助。</h3><h3>&nbsp;</h3><h3>课堂伊始,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除法算式:20÷4=5</h3><h3>师:你能围绕这道题,把最近学的知识用各种形式表示出来吗?</h3><h3>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完成了:除法各部分名称,读作,平均分的两种画法,根据所画的图用文字表述出来。</h3><h3>通过这道除法算式,我再次让学生的动作表征、表象表征、口头语言表征、现实情境表征、符号表征实现灵活转化,目的直指对除法意义的全面理解。</h3><h3>&nbsp;</h3><h3>在其基础上,引出今天的求商。</h3><h3>&nbsp;</h3><h3>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来看,还有9个孩子掌握的不太好,明天还是这个内容的第二课时,希望通过明天课堂对这九个孩子的关注和提问,让这9个孩子这部分知识都能顺利过关。</h3><h3>&nbsp;</h3><h3>课堂评价方面,继续加大教师表扬的力度,也会在亲和力方面提升。这段时间,由于一些学生好动,对部分学生比较严厉。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和我眼神相遇时,明显有躲闪,这种状态学习是被迫的,被动的,学习对于他而言,快乐成分就不多了。因而,当短时间内不能提高业务能力的时候,在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方面还需要动脑筋。如果老师和学生在情感方面比较和谐、温暖,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才有可能转化为主动性学习。只有学生处于主动性学习状态,课堂才有活力,课堂才能有精彩生成。</h3><h3>&nbsp;</h3><h3>(二)随感</h3><h3>&nbsp;</h3><h3>下午的业务学习中,雪歌在主持会议中提到一篇文章标题为:中国的学生为何不会提问题?我没看到这篇文章。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当然不是学生的问题,这也不全是老师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的问题,文化的问题,中国人思维的问题,最后,才是老师的问题。</h3><h3>&nbsp;</h3><h3>老师,曾经也是学生。我们就是在这样“老师为主”的“满堂灌”课堂上过来的 。多少年过去了,大部分课堂还是这样。为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是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卡,是一个二难命题。学生的分数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一个老师的教学的质量的风向标,离开分数,一切免谈。当然,真正高品质的学校,应该拥有一群高素质的教师。提高分数,这个其实并不需要一流的团队,只要有一群“发狠”的老师和一群“听话”的学生即可。题海战术对于提高分数还是有显著效益的。分数上去了,并不能说明学生就会提问题了,这样的结局是培养了一批会解题的“题手”。换而言之,高考制度、文化结构与思维模式的合力都导致我们喜欢听“上级”“家长”“老师”说,就这样,孩子渐渐变成了解决问题的“人手”。</h3><h3>&nbsp;</h3><h3>我们就是当初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来教孩子,试想,社会的压力,质量的压力,惯性的力量,课堂教学的目标依然定位在学生听懂、会做题是在所难免的,至于学生会不会提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是镜中花水中月。</h3><h3>&nbsp;</h3><h3>要想培养出会提问的孩子,首先,老师必须是擅长提问的人,且能在课堂营造出孩子提问的环境和气场,让孩子为自己能提出优质问题感到自豪和骄傲。这需要老师心中有“问题”意识,只有老师有意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学生爱上“提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h3><h3>&nbsp;</h3><h3>课堂就是一面镜子,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一定会在课堂中反映出来,也会在学生的思维品质上体现出来。</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2019/3/7&nbsp;&nbsp;&nbsp; 【周四】</h3><h3>&nbsp;</h3><h3>(一)</h3><h3>&nbsp;</h3><h3>今天,我们组选推任芳老师代表二年级数学组参加校级公开课选拔赛。</h3><h3>第二节我们俩没课,就她选的《轴对称图形》这节课进行了探讨。</h3><h3>&nbsp;</h3><h3>我认为,上这节课重点是首先弄懂几个概念:对称、重合、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这节课的概念是比较多的,用语言表达也有一定的难度,在这块可能不能要求的太死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或举例说明都可。</h3><h3>概念教学可以按照重合——对称轴——轴对称图形这条线索来上。概念的展开,需要借助“媒介”:观察、动手操作、画、概括、抽象等方式都要“齐上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表征来领会、领悟概念的本质。</h3><h3>然后,我们就每一个环节还具体讨论了。任老师下载了一份课堂实录给我看。我说。课堂实录可以看,但千万不能让它牵着鼻子走,和用他人的课件是一个道理。我们看课堂实录是要从中汲取该教师的授课方法和理念,不可能每句话都照实录说,这做不到。也就是说,课堂大致流程可以参考,能否从课堂实时的生成中找到有价值的教学生长点,还要靠老师的教育智慧。</h3><h3>后来张水龙老师找我,就我推辞课题和外出学习的事交换了看法。</h3><h3>&nbsp;</h3><h3>我告诉他,近来发生了一些事,让我无法沉下心来做课题以及外出学习。</h3><h3>再者,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过程中,我感到心虚、心累:数学专业素养,我认为我是不具备的,那么,做数学教研课题怎能胜任,这岂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做课题的意义何在?为了课题而课题,不是我的初心。我对他说,我还是想踏踏实实学习一年再说,一年后,自己有了一些“积蓄”“储备”再说。</h3><h3>所以,每天的“教学流水账”还是要坚持下去。期待从流水账中慢慢提高自己用稍稍专业一点的教育教学原理来分析自己,提高自己。</h3><h3>&nbsp;</h3><h3>(二)今天的课堂</h3><h3>&nbsp;</h3><h3>今天早上提前了半小时到学校,把昨天做的不行的9个孩子叫到办公室,一一当面订正。</h3><h3>从订正的结果来看,学生对除法算式的商从口诀中找,这部分订正的孩子还是有些困难。</h3><h3>知道方法,就是一时半会找不到商,对乘法口诀的逆运用本身就是难点,我想除了时间没有其他方法。</h3><h3>明天的课堂中,复习环节要加大这部分知识的变式练习。</h3><h3>&nbsp;</h3><h3>今天的课堂,给学生制定了“自我评价体系”:静、听、说、问、写。在前两个环节“静”与“听”中,每位学生在数学笔记本上画上10个“鸡蛋”——圆圈,低段的孩子,还是喜欢带情境、故事性质的评价。其实,有情境有故事大人又何曾不喜欢。都说:故事的力量是无穷的。说远点,“我们从哪儿来”这个哲学命题,各国采用的方式就是神话故事,中国是女娲采石补天而后抟土造人,上帝在创世纪的第六天用尘土造人。人从“故事”里诞生,可见故事对我们有多重要。</h3><h3>&nbsp;</h3><h3>说远了,扯回来。后面的三个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加“蛋”规则,今天试行了两节数学课,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举手发言的积极性明显更高。</h3><h3>&nbsp;</h3><h3>这当然是新鲜感所致。如何让学生保持这个“新鲜度”,并慢慢转化为内在主动行为,我还需多思考。</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 2019/3/8&nbsp; 【周五】</h3><h3>&nbsp;</h3><h3>今天,在公众号里看了丰子恺先生一组有关教育的漫画——我们设身处地想象孩子的生活系列:一桌子山珍海味,孩子端坐着无动于衷,因为那不一定是他们想吃的或需要的;一厢情愿牵着孩子奔赴“光明大道”,孩子大汗淋漓,满脸不愿意,因为那不一定是他们当下想去的和未来想走的;一厢情愿地抬高目标,但不一定是他们能力企及和心理能承受的。</h3><h3>&nbsp;</h3><h3>由此,想到自己的课堂。我带给孩子的课堂,有哪些是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的,是从儿童的认知和先验出发的。看到个别孩子不懂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烦躁,言语中就有些不耐烦:这么简单都不懂,你上课到底在干什么?</h3><h3>&nbsp;</h3><h3>工作就是一场修行。修耐心、修理解、修涵养。路漫漫兮,还得好好修炼,尤其面对不懂的孩子,撇除孩子确实开小差所致的不懂,我还得设身处地从他们的理解力和基础考虑。如果对待他们不懂时能有初教时的耐心,那么,孩子不懂时也就不畏惧来问了。</h3><h3>&nbsp;</h3><h3>想象自己他们无论在学业上如何,始终能和颜悦色对待他们,不急不躁,这才是真的践行“在工作中修行”的理念,那么,是不是该感谢那些让人“毛躁”的孩子呢?唯有他们是试验自己有没有一定的修行了。</h3><h3>&nbsp;</h3><h3>如此一想,心里确实释然很多,但还需在实践中多践行。知道未必能躬行。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便是如此,仅仅知道,不能做到,其实并不算真正知道。</h3><h3>&nbsp;</h3><h3>&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