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地日记 (二)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四十周年

平静悠然(拒私聊)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40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40年前,为了惩处袭扰中国西南边疆、狂妄自称“世界第三强国"的越南,党中央、中央军委英明决策,指挥东、西线各部队,从广西、云南向越南境内发起坚决反击!我人民子弟兵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与越军展开了激烈残酷的撕杀搏斗,付出了相当大的牺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狠狠地打击了越南的嚣张气焰和霸权主义,为我国改革开放赢得了战略主动权,同时也促进了我军革命现代化建设的转型,彻底解决了中越陆地边境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和深远。</p><p class="ql-block"> 我军攻克越南谅山后,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已达到预期目的。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中央军委下达了撤军命令,3月6日起,解放军边防部队交替掩护,开始撤军。</p><p class="ql-block"> 我们42军33野战医院二所,在这场战争中顺利完成一线野战医院的出国救治任务,于三月三日凌晨,从越南东溪撤回国内,在距边境线一里地的下冻北跃农场学校展开救护工作至大部队全部撤回。三月十七日撤到龙州县中山公园进行休整、总结,并继续为后续部队的伤病员进行救治。</p><p class="ql-block"> 中央慰问团副团长黄镇同志来到我们二所视察慰问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亲笔提词: “出国最早,工作最好,照顾周到,治愈率高”。</p><p class="ql-block"> 33野战医院二所荣立集体一等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日记: 吕晓平</p><p class="ql-block">整理: 吕晓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月四日 星期日 雨</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听说昨天和我们一起撤回祖国的大车队,不是大部队撤退,而是拉回的战利品和我国援越的物资。大部队还没有撤回。</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来说,战火硝烟的生活暂告一段落,目前只是待命阶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全所可能该进入休整了。</p><p class="ql-block"> 总结这段永生难忘的战斗生活, 使我感到最深的体会是集体的力量,大家团结一致的战斗力,是任何困难也动摇不了的。</p><p class="ql-block"> 在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候,是我们这支战斗的集体战胜了一切,大家互相协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都争着吃苦、挑重担,这在和平的环境下,似乎体现不突出,只有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更能表现出集体的智慧和高贵价值。</p><p class="ql-block"> 其他组的同志们都夸我们手术组行动一盘棋,工作干脆、利落,执行任务雷厉风行等,听了心里非常高兴!想想这也和我们的工作性质有关,一台手术,就是一个战斗的集体,如果不团结,不配合,手术就无法完成。想起每次手术展开的确实迅速,每个步骤把握的准确无误,而且收拢的时候,行动也特别快,我们确实是发扬优秀战斗队的作风。</p> <p class="ql-block">三月五日 星期一 小雨</p><p class="ql-block"> 今天,最好的消息就是中央军委下达了撤军命令,我边防部队于3月6日起交替式全部撤回中国境内。这消息让我们无比激动和兴奋。还击战终于达到预期目的,战友们即将凯旋归来。</p><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开了党小组会, 讨论了发展党员的问题,当提到小禤和小张两位同志时,发生了一些分歧,但最终还是达成了意见统一。在我看来,两个人在参战中表现的都不错,能同时发展是最好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下午院里组织业务学习,内容是野战腹部外科,主讲人是二医大秦泰医生。课讲的非常好,结合实战案例,很有指导价值。大家认真作着笔记。</p><p class="ql-block"> 课后传来不好的消息,说54军162师的一部分部队,在昨天撤回祖国的途中遭到敌人的袭击,参谋长及一些同志在与敌人的还击中负伤。看来撤军路上并不太平,敌人企图反扑破坏我撤军计划,最后的较量仍充满血腥战火。</p><p class="ql-block"> 想想我们二所这次出国执行任务,开始才配备8支枪,中途又补充了几支,却从头至尾无一人伤亡,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救护任务,平安回到祖国,真是“天助我也"。</p><p class="ql-block"> 晚饭时,小史说吕大夫最近身体不太舒服,低烧几天,不知道什么原因。饭后路上正好遇见吕大夫,关心询问一下情况,他说是痔疮犯了,无大碍的。他这个人平时少言寡语,但对工作可是极端负责任的。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这点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月六日 星期二 小雨</p><p class="ql-block"> 听说我们撤回来的第二天,越寇就袭击了东溪镇,但他们错打算盘,晚了一步,没想到我们已经回到了祖国。这真是太万幸了,如果我们晚撤一天,后果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还有三位同志留下来跟随后勤机关行动,不知道他们的安全如何?是否返回祖国?</p><p class="ql-block"> 今天晚上,广播里播出了《人民日报》发表的“自卫反击,严惩越南侵略者"的文章,同时宣布“我边防部队奉命五日起全部撤回国境”,并祝贺我军打胜仗,暨对这次参战的全体指战员、民兵、民工致以最亲切的慰问和最崇高的敬意时,听的我们每个在坐的同志都十分激动,为自己能经受战争的考验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想想那些为国牺牲的英雄烈士们,没能看到胜利的一天,实在太遗憾了!但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今天国境线上的平安,就无法保证祖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p> <p class="ql-block">三月七日 星期三 阴天</p><p class="ql-block"> 自从我们撤回国内,在北跃农场学校救治伤员的数量就明显减少了。据前接的同志们说,部队撤退时,遭到越寇袭击,敌人企图断我后路,实施报复,伤员被堵在越南运不下来。这消息让我们的心又揪起来了,担心那些还没撤回来的部队,更担心那些还留在敌国的一大批伤员。</p><p class="ql-block"> 下午召开座谈会,来了新华社的两位军内记者和中央广播电台的一位记者,主要为了迎接三、八妇女节,专门到我们这来采访女同志的先进事迹。可是我们都觉得工作是应该做的,非常平凡,没什么突出事迹,不值得宣传。</p><p class="ql-block"> 闲聊中,三位记者同志好不容易将我们导向主题,话题开始打开,我介绍了手术组经历的一些事,其它同志也一一发言,介绍了各组情况,讲的挺全面。但尽管如此,我们都说和前线的将士们比起来,我们做的太少,太少,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最后,座谈会在三位记者的失望中结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月八日 星期四 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伟大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院里为了表示在前线战斗中迎来的节日,给我们每个女同志发了三个苹果,加个菜改善一下伙食,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晚上来了几个越南俘虏伤员,其中有位19岁的女俘虏,据翻译描述,她是今年刚入伍的护士,她的父亲原是越南某坦克团团长,后到省里当干部,她哥哥在银行工作,也是干部,她母亲是纺织厂干部。这位女俘虏由于右手伤了7天没上药,伤口已经感染化脓,散发出恶臭味。虽然从感情上我们痛恨越寇,但人道主义和俘虏政策还是要执行,我们还是尽力为她做好了伤口清创,麻药用的虽然少些,但她一声不吭。</p> <p class="ql-block">图片: 我与模范军医吕士才《手术之后》</p><p class="ql-block">(解放军画报社记者贾朝正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月九日 星期五 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11点多钟来了几名重伤员,其中一位全身多处受伤,并作了颅脑手术。这位伤员刚来时有虚脱的表现,他十分口渴的让我给他水喝,我赶紧跑到重伤组找来碗和水一口口的喂他,看他喝下去那么多水,我也很高兴!他喝过水缓过劲来告诉我说,他们在山上已经很长时间没喝到水了,干粮也吃完了,实在没办法……,顿时我就想到《上甘岭》的画面。现代战争打的那么艰苦,真是难以想象。我将眼泪忍了忍对他说,你们前线战士真伟大、太了不起了!你们就是祖国的大英雄!真值得我们学习!他会心的嘴角笑了。这个小战士很勇敢,全身多处伤,手术相对复杂,耗时长,但他一声不吭,手术作的挺顺利,弹道口里也没有找到异物,相信他到后方大医院治疗后,很快会恢复健康的。</p> <p class="ql-block">三月十日 星期六 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午,巧遇我的老部队124师医院黄炳斌来送伤员,老战友相见格外亲。闲聊中得知师医院目前还在前线广元,他们在战火中救治伤员条件更艰苦,任务更艰巨,但个个都是好样的,硬骨头兵! 而且无一伤亡。为我的战友们骄傲! </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又来了50多名伤员,据伤员说,他们是50军的,前几天才开赴前线。但这些伤员的伤情还是比较重的。</p><p class="ql-block"> 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我们都是采用氯胺酮麻醉,术后病人的反应较大,都出现了说胡话的情况。有几个伤员的对话挺有意思,一个说,冲啊!把那个越寇抓住!另一个接着说,我们俩一块去,一定完成任务,快!.……虽然这是出自伤员大脑的兴奋状态、意识障碍,但充分体现了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令我们十分敬佩!</p><p class="ql-block"> 手术是在第二天(11日)凌晨两点多钟结束的,收拾收拾,天快亮了。整整这一夜,我们又不能入睡了,虽然感到有些疲惫了,但抢救了每一位伤员的生命,我们足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p> <p class="ql-block">三月十一日 星期日 晴</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饭后的50多名伤员,手术作到今天凌晨两点多钟结束。无眠之夜已成家常便饭。</p><p class="ql-block"> 由于几位重伤员的病情较重,急需后送,我们医院呼叫了直升飞机,终于在上午十点直升飞机准时到达,我们将六名重伤员抬到机上,送到南宁后方医院进行更好的治疗。</p><p class="ql-block"> 直升机顺利起航的那一刻,我们大家都感到极大的安慰,相信我们的伤员同志们,能在后方医院积极治疗下转危为安!</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又见到几位师医院的老战友们来送伤员,我们聊着战火中的生活,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而奋斗,而且现在还健康地活着,特别高兴!是革命的战争风雨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救死扶伤,尽我们最大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三月十二日 星期一 阴</p><p class="ql-block"> 今天收到从博罗转来的信,虽然是二月初的来信,内容有些过时,但我还是一口气高兴的读完。信是老同学来的,虽然她知道部队在前线打仗会有流血牺牲,向我打听某同志的安危,但她万万没想到我也上了前线,等她收到我的信时一定会大吃一惊,当初只因走的匆忙,没有向同学们一一告别。</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五点钟,又来了一批重伤员,大家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钟。一台颅脑手术和一台肠切除术是今晚的大手术了。这位颅脑手术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他的左眼球被打进了颅腔,左眼睑周围被炸的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就是活下来,这只受伤的眼睛也失去安装假眼的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受伤的同志,我们被他们勇敢顽强打击敌人的精神所鼓舞,但同时也为他们的伤残感到揪心的痛。</p><p class="ql-block"> 今天晚上我们一共完成了36台手术,速度还算快的。听术中的病人说,他们是55军的,前几天刚上前线,任务是炸桥断路,阻止越军追杀我们后撤的部队。结果完成任务返回祖国途中,遭到越寇袭击受伤,有的是遭到敌人的冷枪,还有踩到了地雷受伤的。</p><p class="ql-block"> 看来撤军路上仍充满艰险,越寇不甘心他们惨败的下场,还在作垂死挣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月十三日 星期二 阴天</p><p class="ql-block"> 院部今天撤回龙州了,但我们还需要在此地继续坚守几日,因为大部队后撤还没結束,还会有部份伤员需要我们救治。</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我们几个同志怀着沉重的心情,到一公里外的土坡山上,看望掩埋在那里的英雄烈士们。当我们悲痛的目光洒落在他们沉睡的大地,控制不住的泪水滴落在他们与世长辞的土坟时,我忽然想起了陈老总一首诗的一句:捷报飞来当纸钱。确实,胜利的捷报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而此刻这些为祖国而献身的英雄们却含笑九泉,就这样平静地躺在南疆大地,告别那日思夜想、千呼万唤的父母、妻儿、兄弟。你们生的伟大,死的重于泰山!你们是祖国的骄傲,是新时代最可爱的军人!我们默默的站成一排,向英雄烈士们鞠躬默哀!</p><p class="ql-block"> 我们商量好,回到驻地就抓紧准备材料,一定要在离开这里之前,给我们的英雄烈士们献上亲手扎的花圈,以告慰英雄烈士们的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 英雄烈士们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三月十四日 星期三 阴天</p><p class="ql-block"> 今天进行个人评功评奖,大家的意见,把每个同志都上报三等功,最后让上级组织定夺。因为全组上上下下工作确实不错,团结协助,任劳任怨,克服重重困难,共同努力,完成了超出平时几十倍的手术量,并无一例手术差错,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战地救护任务,确实比较突出。</p><p class="ql-block"> 但我想想,战地评功确实比平时名额多,容易些,这也是因为特别时期,特殊环境下的任务特点所致。但比起一线部队的指战员们,我们工作上这点付出真是微不足道,算不上什么,但既然组织上让我们评比,那还是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评上评不上,自己都要知足。毕竟我们在战火硝烟中救死扶伤,能平安活着回到祖国,就是最好的奖赏,最大的功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月十五日 星期四 阴天 </p><p class="ql-block"> 今天,撤退的部队陆陆续续回到祖国,我和战友们很想到水口关上迎接这些英勇杀敌的指战员们。同时,我也抱着一种希望,希望在入关的大门下能见到平安归来的二哥。</p><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个人找领导提出想法,被领导一口回绝,让我们坚守岗位,不能随便离开驻地。我只好在心中默默的祝福英雄的指战员们凯旋归来。</p><p class="ql-block"> 由于上午没有手术,我们组几个女同志就谈论制作花圈的事,男同志们听了一致支持,于是大家立即动起手来,剪松枝的剪松枝,扎花的扎花,但每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尤其我们瞻仰了土包包的烈士墓后,内心树立的一座座心碑,迸发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无论如何,我们在离开这里时,一定要给这些英勇杀敌的烈士们,祖国最可爱的儿女们,献上洁白的花圈,以寄托我们的哀思!</p><p class="ql-block"> 很快,一个上午,我们就制作好了绿色青松配底,洁白小花扎在松枝上的花圈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行动也感染了其它组的同志们,随之抗休克组和轻伤留治组的同志们也立即行动起来,最后,全所各组都积极动手扎好了花圈。</p><p class="ql-block"> 今天还收到了张叔叔和玉珍姐的来信,给我送来关心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图片: 向牺牲的烈士们敬献花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月十六日 星期五 小雨</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毛毛细雨的洗礼下,参战部队将浩浩荡荡地迈进水口关大门,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祖国、向人民汇报打胜仗的喜讯!听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还前往水口关拍电影。至此,全体参战部队于今日全部撤回。</p><p class="ql-block"> 我们驻地离水口关有20华里,大家都很想赶过去看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庄严时刻,但领导上还是不批准我们的请求,我们只好两次跑到丁字路口,怀着激动的心情,欢迎坚持到最后的杀敌英雄们!</p><p class="ql-block"> 看着一个个风尘仆仆、面带喜悦的指战员们迎面走过来时,大家特别高兴,情不自禁地向英雄队伍挥舞双手,振臂高呼: 回来了!欢迎你们!回家了!同志们还发出噢、噢…的呼喊声,那一刻,我们热泪盈眶,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激动万分!</p><p class="ql-block"> 当我还沉浸在欢迎的热潮中时,忽然看到远远的两个当兵的身影向医院走来,再定神一看,顿时猜出其中一个身影就是发小同学于泽,他和战友黄沙沙听说我们医院在此,专门过来找我了解情况。</p><p class="ql-block"> 我非常高兴地上前迎接。真没想到,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我们能平安荣幸的在边境上相见。</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饭堂整整谈了一个中午,我几乎都是在听老同学讲述艰苦环境下的激烈战斗经过,这仗打的残酷,他们是如何与敌人展开激烈交战,他和战友们如何攀爬上陡峭的岩壁侦察到敌人火力点,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等等…</p><p class="ql-block"> 我就像听一位大英雄在讲战斗故事,很生动、很震撼,听的我如临其境一般。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为大部队提供准确敌情信息、扫除障碍、取得胜利,真是了不起,不愧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还讲到杨海水军长的女婿王恒岳,关键时刻挺身担当,带领部队冲上前与敌人迎战,最后牺牲在战场上。战斗英雄杨海水军长的无私奉献,后辈的勇敢、顽强,不怕流血牺牲,这一件件太让我感动!想必这次对越战争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军中典型,军人后代,真值得骄傲,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我的发小同学,不辞辛苦地告诉我战争中发生的一切,让我深受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月十七日 星期六 小雨</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虽然天气不太好,但却充满着盛大节日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我们二所自从三月三日撤回国内北跃农场学校,一直住到今天才正式回到龙州县城。</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浩浩荡荡的车队缓缓驶入龙州城时,欢迎的队伍夹道站立在公路两旁,人民群众手中挥舞着各种花束,学生们跳着舞,敲锣打鼓地迎接我们。并有不少群众纷纷往我们车上扔糖果、梨、甘蔗、煮熟的鸡蛋、香烟和火柴等等,场面十分热烈动人。虽然我们已经回到国内,但也被眼前这种情景感动的热泪盈眶,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激动,齐声高呼:祖国、母亲,我爱你!</p><p class="ql-block"> 战车在缓缓地行进中、满载着祖国人民的关怀和祝福,将我们送到中山公园这个风景如画的环境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经历硝烟战火的军人,凯旋归来,如沐春风,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人民群众的爱戴,无尚光荣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部队已全部撤回,战地生活暂告一段落。我们将在这里掀开新的一页,迎接新的工作任务。</p> <p class="ql-block">图片: 二所医护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调养治疗。</p> <p class="ql-block">图片: 中央慰问团副团长黄镇同志到二所慰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语:</p><p class="ql-block"> 回到龙州中山公园,我们收治的病人少去了硝烟战火的创伤重伤员,但增加了战争后遗症的“心“伤员。他们在战场上是勇敢的战士,杀敌英雄,但在胜利后的和平环境下,脑海里始终沉浸在牺牲的战友、惨烈的战斗和残酷的战争阴影中,久久挥之不去,表现出抑郁少言,悲伤落泪,多梦难眠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全院的治疗重心转移到对这些病人的心理疏导,精神安慰,环境减压,情感交流,生活关心等方法,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照顾,使他们能尽早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项治疗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全所同志都积极努力投入到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前线慰问团的代表来医院慰问伤病员,并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下午政委传来好消息,说上级机关和首长准备给我们二所申报集体二等功。好消息鼓舞我们要戒骄戒躁,更好的去完成各项任务,坚持到最后。</p><p class="ql-block"> 3月22日全所进入总结评比阶段。</p><p class="ql-block"> 3月25日中央慰问团上海沪剧组来慰问伤病员。我们跑到军后勤指定位置夹道欢迎,4个小时后慰问团才到达。</p><p class="ql-block"> 3月29日,中央慰问团副团长黄镇同志及随行人员,到我们驻地小公园的烈士纪念碑前瞻仰、拍照,听说我们33野战医院二所驻在这里,首长高兴的走进我们正在写材料的房间,简单聊过之后,我们抓起笔和纸让首长留言,黄镇首长为我们写下: “出国最早,工作最好,照顾周到,治愈率高"。这题词,代表着中央首长、全军将士及伤病员同志,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p><p class="ql-block"> 4月2日中央慰问团第三分团来院慰问伤病员。广州军区吴忠副司令陪同黄镇副团长一起,深入病房与伤病员问寒问暖。尔后与我们一起开座谈会,听取了我所的工作汇报,参观女兵宿舍,表扬我们女兵内务整洁,房子条件不错。这时张凌护士长回答说,房子是给20大庆的中央首长住的,现在让我们住上了。当即吴忠副司令笑着说:“33医院会说话的人很多呀!"话音一落,我们大家和首长们笑声一片,气氛十分活跃。</p><p class="ql-block"> 4月10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医疗队的战友们,在队长吕士才同志带领下奔赴南宁。我们在雨中与这些生死患难的战友们依依不舍,挥泪告别。</p><p class="ql-block"> 4月17日传来好消息,军里给我们二所上报集体一等功,大家又是一阵激动。</p><p class="ql-block"> 4月18日李副主任找我们几个商议编写战地故事,军后勤要出版一集战地刊物,典型素材: 一个是军后勤运输队,一个是我们33医院二所。以写故事的笔法,我还是头一次。</p><p class="ql-block"> 4月19日所里定典型故事素材:二所集体和炊事班。个人典型: 田利和赵东红。分配我写田利,题目是《战士的眼睛保住了》。</p><p class="ql-block"> 4月21日我编写故事的任务完成,经林德轩医生简单修改上交。</p><p class="ql-block"> 战后休整的生活一直延续到五月末我们班师回营。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片: 模范军医吕士才,荣立二等功。</p><p class="ql-block">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医疗队长吕士才同志,隐瞒病情,带病上战场,不顾身体多次出现腹痛、便血、低烧等情况,带领全队同志,圆满完成对越自卫反击战救护任务。因参战延误了治疗,致结肠腺癌晚期,医治无效,于1979年10月30日在上海病逝。</p><p class="ql-block"> 1980年2月13日,中央军委追授吕士才同志“模范军医“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越语战场喊话册</p> <p class="ql-block">野战二所参战人员名单</p> <p class="ql-block">33野战医院二所荣立集体一等功;</p><p class="ql-block">二所手术组荣立集体三等功;</p><p class="ql-block">全院5名同志荣立个人二等功;</p><p class="ql-block">全院95名同志荣立个人三等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