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2月24日,某女士在襄城县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成功进行了首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从此开始为期六个多月的术后化疗。“很快,没怎么感觉到疼就扎好了。”某女士乐观而自信,晃了晃置管的左胳膊说:“这条渠道就是我的战壕了!”这既是我院首例彩超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也是全县首例。同时也标志着我院护理技术水平实现了新的突破。截止今日我科已完成7例病人的PICC超声引导植入。</h3> <h3>PICC置管——</h3><h3> PICC置管技术在襄城县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2009年建科以来就已顺利开展,自开展以来,已为几百位肿瘤患者成功建立起了中长期安全静脉通道,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痛苦,并可保护需长期输液患者的外周静脉,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性损伤。 九年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更专业,更精准的护理病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3> <h3>PICC植入路径</h3> <h3>PICC适应症:</h3><h3>1、需要长期反复静脉输液的患者;</h3><h3>2、给予高渗液或起疱剂,如高渗葡萄糖或脂肪乳等静脉营养液;</h3><h3>3、输注刺激性溶液,如化疗药物等的患者;</h3><h3>4、有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插管禁忌症的患者;</h3><h3>5、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的患者;</h3> <h3>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h3><h3> 近几年来,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开始在临床实施,我院先后派出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是通过超声引导的帮助确定位置、深度以及穿刺部位,可直观显示血管解剖结构,全程可见、损伤小、定位准,大大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并且减少对其他血管及组织的伤害,让患者免于疼痛和伤害。尤其对于肥胖、水肿、反复化疗、静脉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解决了传统的PICC置管盲穿的技术难度大、大多选择在肘窝处血管穿刺等问题,使患者日常活动方便,提高了患者舒适度。</h3> PICC导管<h3><br></h3> <h3>消毒穿刺部位</h3> <h3>超声引导过程</h3> <h3>植入后导管末端</h3> <h3>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提高,需要PICC置管的病人也会逐渐增多,我院专业的PICC团队愿竭诚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规范的置管和护理。</h3> <h3>携带PICC患者出院的日常护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