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依然,香港一一2019春节游(二)

金佛山人

<h3>香港,在中国大陆人的心目中,曾是个很神秘,很响望的地方。那个年代,到国外去看看,要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才能做到,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就是近在咫尺的香港,这一步普通人也踏不过去的。当时普通人如果去过香港,带回一点泊来品,引来人们羡慕的目光,可供人眩耀谈论好久。</h3> <h3>在九十年中,我本来也是有个机会去香港的,运气不好,这一步始终没能踏出去。当时在厦门出差,领导照顾,把我列入去港名单中。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属于港英当局管,去要申请护照,外交部批准,港英当局签证。当时让每人交两张照片,代办签证时,我的签证的照片贴成其他人的像片。签证自然不可用,失落的心情,一直伴随我好久。</h3> <h3>现在祖国强盛了,个人护照放开,别说近在咫尺的香港,远在天涯的欧洲美洲,只要有钱,还不是随时可去。到香港,再也没有神秘感,卖菜的大娘,也分分秒秒能去了,不值一谈。后来到香港,我也去过好几次,但主要都是在香港机场转机。真正逛过香港,只有一次,还只有大半天。</h3> <h3>老婆去香港,也是如此,除了转机,去的那一次,参加的购物团。虽然标志性景点都去过,但来去匆匆,景色都没有看清楚。退休后时间比较自由,这次就去住一晚,自由行两天,看景应该差不多了。我们年龄大了,前次在成都欢乐谷,很多娱乐项目都不让我们坐,这次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就勉了,就逛逛市容,看看香港面貌。</h3> <h3>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262个岛屿,管辖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48.69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h3> <h3>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被人们称为“香港”。另一种说法是,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尽管有不同的说法,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h3> <h3>到深圳后,到宾馆安顿下来,赶紧去罗湖口岸买香港的公交卡。香港公交地铁通用八达通,这点是知道的。罗湖口岸周边商店很多都在卖香港交通卡,商家推荐我们买二日游卡,在规定时间内,可无限次使用,且不用退卡。问了一下,除可以乘地铁外,还可以乘座港铁巴士。八达通卡,有押金,而且只能在香港境内退,觉得还是二日卡不错,就购买了。</h3> <h3>第二天,将行李存放在宾馆,带上日常必须品,奔向罗湖海关。头天问了,海关六点开闸放行,时间比较早。老婆说,不用去那么早,我们没必要到了香港,他们还在梦中,去叫他们起床。市场经济就这点好,只要有客人,有生意,海关外面的餐馆早就营业。</h3> <h3>看来与我想法差不多的人,还是很多的。香港虽然也是祖国的一部分,但毕竟是资本主义,离开社会主义国土之前,先把肚子喂饱。罗湖海关闸口很多,有自助和人工过关两种。第一次用通行证卡过关,必须走人工过关,将卡激活。与机场安检相比,这里效率很高,建议机场安检人员到这里学习一下,如何提高效率。</h3> <h3>过了大陆海关,还要过香港海关,香港海关基本上都是自助过关,不存在卡激活不激活。在过关路途上,有很多商店,香港交通卡,到处都有售卖,完全不用头天去买,说不定这里还要便宜点。人虽多,但秩序还算好,随着人流,到火车站刷卡乘车。</h3> <h3>很多年前接触香港人,他们邀请我们去香港,我们说香港秩序好乱啊,他们听后一脸茫然,问从何说起。我们看的香港影视,经常有古惑仔,拿起斧头菜刀,在闹市区砍人。两对黑帮,掏出手枪,在大街进行枪战,汽车横冲直撞,好不吓人。他们笑道,都是影视惹的祸,那有这样的事。宣传不讲主旋律,不将阴暗面藏起来,还无限度的宣传,香港艺人也太不讲政治了。</h3> <h3>上了火车,一路上的站名,也很有特色和地域历史文化。上水粉岭,多少有点小资,火炭油麻地,就土气了,充分暴露了香港原来是个大乡村。小孩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过,老婆一直想去校园看看,这还不方便,火车在那里有一站,站名就叫大学,到时下车就可。</h3> <h3>香港中文大学面临吐露港,依山傍海,树木鸟类繁多。学校位于沙田西北隅,不但兼拥海山胜景,交通也极为便捷。校园占地一百三十七点三公顷,是香港最大最秀逸者。中大依山而建,从山顶到山脚,由高至低可分成三层,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处处花木扶疏,中西风格的建筑掩映于其间。中大也是许多鸟兽虫鱼的栖息地,校方也竭力保护校园生态。</h3> <h3>出了火车站,就进入了校园,它占了半匹山,从下望上看,可看见整个校园外貌。火车站出口处停有校车,投币后可坐校车上山。我们本来就要逛逛校园,当然是走上去。说实话,山太陡了,放在我们国家,是不宜选择作为建设用地的。但树木保护得好,很多地方还有野趣,作为校园,还真有公园的味道。</h3> <h3>说起香港中文大学,一听就认为是个文科院校,而且只有中文系。其实它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只是与香港大学只用英语教学不同,中文也与英文一样,是教学时使用的主要语言。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大学相比,办学历史要短,最早是几所私立学校组合在一起,当然现在已经是香港的公立大学了。</h3> <h3>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等为重点研究领域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它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组成。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近五百年来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铁律,中大的出现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了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h3> <h3>作为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杨汝梅、林语堂、胡秀英、高锟、饶宗颐、刘殿爵、莫里斯、杨振宁、蒙代尔、姚期智、白先勇等一大批学术巨匠,培养了以史学家余英时、数学家丘成桐、银行家郑海泉等为代表的各界杰出人才。有这些大师在,再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可能有点打脸。</h3><h3></h3><h3><br></h3> <h3>最早组成中文大学的是三个书院,崇基学院在山下邻近火车站。它由前广州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前上海圣约翰大学校董会主席欧伟国及香港圣公会领袖何明华会督于1951年创办,代表基督教在华发展高等教育传统的延续。它是所有书院中最富裕,进入书院学生中,基督教徒最多,毕业的校友捐款也多。</h3> <h3>新亚书院成立于1949年,为国学大师钱穆、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等人创办,其教学宗旨在于“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东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书院以中文教学,并教授官立学校所缺乏的中国文化课程,被视为中国儒学的复兴基地及宋代书院文化的延续。书院位于山顶。 </h3> <h3>联合书院就在新亚书院旁边,也在山顶。它当年由广侨、光夏、华侨、文化及平正会计专科学校五所私立书院合并组成 。这五所书院是从广州或邻近地区南移的私立大学,与香港有密切渊源。1956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柯克教授访港,建议把各院校力量集合起来,于是共同组成了联合书院。</h3> <h3>随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晨兴书院、善衡书院于2006年创立,继有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与和声书院于2007年创立,到了2012年,中大校园共有九所书院。中大是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各有宿舍、饭堂及其他设施,并举办各种活动,以及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h3> <h3>我们上下各走一条路,整个校园就算参观完了。校园建筑,没有什么装饰,也没有历史建筑,以简洁实用的国际式建筑造型为主。说到特色,应该没什么特色,与国内校园相比,也算不上很突出。校园经常会出现小小的滑坡,上山的路,可以看见封闭废弃的,重新沿新挡墙另辟道路。</h3> <h3>下山来,正好碰见一群学生,在参观校园。十多个学生一组,分别由各自老师带着,进行游览。大学不设围墙,是国际上的通行作法。中小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一般认为香港学生比我们更具有国际视野,也不一定,因人而易。小孩就曾说,有的香港同学,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从港岛到中文大学。建议他们可以去深圳,回答好远哦。</h3> <h3>再上火车,红磡站是广九铁路的终点站,更早前被称为九龙车站。红磡站是港铁东铁线及西铁线的终点站,同时亦是香港来往中国大陆的城际客运铁路终点站。红磡站大堂外设有一个公共运输交汇处,内有多条巴士、小巴路线或的士往返香港主要各区。同时,乘客可在此转乘的士或机场巴士往返香港国际机场,交通非常便捷。红磡站旁设有两条行人天桥连接车站大堂及香港海底隧道红磡收费广场的巴士站,方便乘客转乘过海隧道巴士往返香港岛或香港各区。</h3> <h3>1884年,香港政府开始于红磡湾的位置填海——当时红磡湾并未叫红磡湾。工程很漫长,直到25年后,即1909年的一天,有个建筑工人如常在工地打一口井,突然井里涌出来的井水竟然是朱红色的。信奉风水的承包商大为紧张,立即请来风水专家“诊断”。风水师勘察后,将朱红的井水归咎于动土伤了香港的龙脉,流出的井水实质是龙血。另一方面,井水被送去化验,科学的诊断结果显示,导致井水变红的原因是由于含有硫化铁及汞化物。无论听信哪个原因,就因为红色的井水,这个区自此以后便被称作红磡。</h3> <h3>香港体育馆,也称为红磡体育馆,是中国香港地区的综合室内多用途比赛、演艺场馆。香港体育馆外形上阔下窄像一颗钻石或倒转的金字塔,内里设有12,500个座位,场内并无任何支柱。从开放时期开始至今,已有上百位明星来红馆举办演唱会。最早知道红磡体育馆,是当时内地一歌手唱《我的1997》,歌中唱到希望到红磡演出(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只是证明我也曾经年轻过)。</h3> <h3><h3>到了上世纪60年代,香港市政局计划在香港兴建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室内体育馆,属意在香港岛觅地兴建。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能在香港岛上找到合适的选址。之后市政局看中九龙红磡湾的这块填海地,它位于当时正在兴建的红磡火车站侧,在贯穿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香港海底隧道旁。邻近大型铁路运输系统及海底隧道,交通方便,是理想的选址。香港体育馆俗称为红馆,就是因为她位于香港红磡区。</h3></h3> <h3>香港理工大学就在红磡车站对面,到了这里,我都会进校园看看。第一次看见校园,是在幻灯上。那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还在建筑系学习。当时中国建研院的一个总工,到我们系上公干,让他给我们讲座。当时国内建设的工程少,能看见的东西自然就很少。</h3> <h3>他当时讲了他们设计的斯里兰卡班达拉奈纪念馆,非洲的几个工程,顺便放了参观香港的照片,其中就有理工大学。当时刚刚建好,砖红色的色彩,所有建筑通过连廊连在一起,一次修那么大的规模,很是震憾。留下的印象太深,每次路过,都不由自主的想进去看看。</h3> <h3>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到处是工地,香港现在好像也差不多。这片区域道路拦了起来,正在施工。原来出车话就可照了学校建筑外观,现在要走好久才能进到校园。时间到了午餐时间,就在校园餐厅进餐,人不是太多,这也是我们到香港唯一一次在餐厅顺利进餐的。</h3> <h3>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它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历史可追溯至成立于1937年的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1972年,成立香港理工学院,1994年正式更名为香港理工大学,并获政府颁售自我评审资格。</h3> <h3>香港理工大主校园占地约94600平方米,共有全职教职员工5429名(2017年10月数据),其中教学职员1352人,研究职员1409人。2017/18年度注册学生27088人,其中本科生15474人,研究生10044人。它在香港高校中排名,应该只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之后,可以排在第四位。</h3> <h3>有幢新建筑造型,与其它建筑反差很大,就是扎哈•哈迪德设计的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大厦,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及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的总部。该大楼高十五层,面积15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1800位学生和教职员。像被无数钢铁丝带捆绑的“赛马会创新楼”,内外均充满未来气息,透过不同角度展现其独特的个性。</h3> <h3>创新楼其新颖独特的造型是个很大的挑战,占地面积小且形状不规则,因此创新楼楼体呈现‘船’形设计,是为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增大创新楼使用空间,发挥其更大功能。大楼内有设计博物馆、展览空间及公用观景厅。同时,创新楼提供了一个富创意及跨学科的学习环境,其设计重点是要鼓励校园师生与社区人士在这栋处处都有流动曲线的创新楼中聚集交流。</h3> <h3>那些露天的门廊、四通八达的过道,还有亲切舒适的公用空间,从不同方位横跨创新楼的里里外外,并同时连接校园的各座大楼的原因就是希望每个进创新楼的人,尤其是希望找到设计灵感的学生等等感受到创新楼是一个充满灵感的地方——这正是创新楼中无处不在的曲线流动的意义。至于创新楼的中空位置则引入了天然光纤和新鲜空气,并且予人一种延续感。此外,创新楼既设有小组学习空间,也有宽敞的场地,方便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h3> <h3>在里面一直听见有喧嚣的叫喊声,校园怎能容忍如此不安静,怎样有效进行教学活动。仔细一回想,现在临近春节,早就放假了。转过来,看见一群年轻人,正在讲演,底下爆发出一片喝彩声。讲演间歇,一群年轻人跳起热舞。原来是学生社团换届,正在自我推销拉票。</h3> <h3>尖沙咀是个标志性景点,也是不得不去的。尖沙咀,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昔日东莞一带遍植香木,香木树根所榨得的汁能作香料,名为莞香。由于香港水路交通便利,故香料会先集中贩运至尖沙咀,再用船运至港岛黄竹坑的石排湾,然后从水路运往内地。</h3> <h3>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尖沙咀是九龙半岛南端的一个海角,毗邻红磡湾。在移山填海之前,由于该处附近的海水被官涌山所阻,其南端形成一个长及尖的沙滩,地形上十分显著。尖沙咀的原海岸线约在梳士巴利道、漆咸道一带。该处原有两个平行的海角:九龙角和黑头角。两个海角之间还有一个小海湾。经过多次填海工程后,今天的尖沙咀已增加不少土地面积,却依然是一个高度发展区域,一直是香港的心脏的地带。</h3> <h3>19世纪初,随着广州成为清朝的海路交易中心,有大量外国商船(当中不少为鸦片船)在尖沙咀对开海面停泊。1839年7月7日,有英国水手在尖沙咀醉酒闹事,殴打村民林维喜致死,史称林维喜事件,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之一。1860年,根据《北京条约》,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被割让给英国,包括整个尖沙咀。英国占领尖沙咀后,在该处兴建军营及水警总部,又开始填出尖沙咀西部海傍作海运用地。</h3> <h3>自1888年开办了天星小轮后,尖沙咀藉以逐渐繁荣起来,也成为了外国人的新兴住宅区。尖沙咀曾经是九广铁路的终点站。自从,九广铁路香港段于1910年10月1日通车后,尖沙咀的火车站于1913年动工,尖沙咀钟楼作为火车站的一部分,于1915年完工。尖沙咀遂成为当时香港交通的枢纽。而1928年开业的半岛酒店,是当时全亚洲最豪华的酒店之一,也成为当时九龙半岛的地标建筑。</h3> <h3>而随着尖沙咀的发展,尖沙咀火车站主楼于1978年拆除,迁往红磡后扩大地盘,原址建起香港太空馆和香港文化中心,钟楼在市民的要求下保留下来,仍然屹立在九广铁路尖沙咀火车总站的位置上。现在,钟楼被香港文化中心门前的广场环抱,并且成为香港的地标建筑。</h3> <h3>在尖沙咀可以找到不少异国文化:南亚裔及非裔人士聚居的重庆大厦尤其著名,进入大厦就如走进印度国内一般。尖沙咀也有一座回教清真寺,是全港最大的清真寺,位于九龙公园旁。高贵的五星级酒店半岛酒店充满英国风情,坐落于太空馆对面,酒店房间可以饱覧维多利亚港景观。在诺士佛台及亚士厘道可以找到土耳其、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等地美食佳肴;尖沙咀是游客区,因此街上有很多外国游客,也令人有身处异国之感。</h3> <h3>尖沙咀是九龙的明珠。白天,弥敦道两旁的美食餐厅、国际精品店里游客如织;夜里,坐拥维多利亚港的星光大道开启七彩灯火,成为香江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尖沙咀区内设有不少购物商场,包括新港中心、太阳广场、美丽华商场、新世界中心等,其中海港城是一超级大型商场,邻近尖沙咀天星码头,由海洋中心﹑港威﹑海港城新域﹑海运大厦四个部份组成,内含超过400间餐厅和商店。</h3> <h3>香港星光大道是外地游客必游之地,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东部的尖沙咀海滨花园,沿新世界中心对出的维多利亚港。2003年兴建,为表扬香港电影界的杰出人士的特色景点,仿效好莱坞星光大道,杰出电影工作者的芳名与手掌印镶嵌在特制的纪念牌匾,以年代依次排列在星光大道上。</h3> <h3>这次来与上次完全不一样了,2015年,星光大道正式关闭长达三年,实施优化尖沙咀海滨计划。2019年1月举行重开典礼,并正式对公众开放。为方便公众观赏明星掌印,原本印在地上的掌印被移至星光大道木制扶手栏杆上。扩建后的星光大道不仅优化了园景设计,还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h3> <h3>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由于港阔水深,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东方之珠”、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誉。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一年四季皆可自由进出。早年已被英国人看中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后来从清政府手上强占香港,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维多利亚港一直影响香港的历史和文化,主导香港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是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一。</h3> <h3>维多利亚港的海岸线很长,南北两岸的景点多不胜数。香港岛一岸既有充满现代感的高楼大厦和已成地标的香港会展新翼,也曾有怀旧的天星小轮码头;九龙则有香港艺术馆和香港太空馆。维多利亚港日间蓝天白云碧水,小船和万吨巨轮进出海港,互不干扰,到了夜晚便更加灯火璀璨,缔造“东方之珠”的壮丽夜景。</h3><h3><br></h3> <h3>一百多年来,维多利亚港的角色远远超越了一个普通的港口。维多利亚港一带,在位置及地貌上来说都是香港的中心,它是香港重要的天然资源,也是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数百万人次跨越南北两岸;经济上,它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见证着香港的商贸、经济和旅游业的变迁;文化上,维多利亚港以及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建设、发展、花絮、新闻、是是非非和喜庆盛事影响着香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不断增添华彩和魅力。</h3><h3><br></h3> <h3>游得差不多了,是该到宾馆了。宾馆是早就在网订的,在铜锣湾区域。那是第一次利用携程,选的是特价房,第一次订又有优惠,才七百元。宾馆房间小,但设施齐全,还可以看到大海,早上有免费早餐,质量还不错,觉得性价比应该比较高。</h3> <h3>入住店,马上去铜锣湾购物,这时人不是太多,很顺利。铜锣湾位于香港岛的中心北岸之西,是香港的主要商业及娱乐场所集中地。区内有多家大型百货公司及大型商场,包括:崇光百货、时代广场、利舞台广场以及世贸中心。铜锣湾购物区亦是全世界租金最贵的地段。铜锣湾原指今为维多利亚公园的海湾及其东岸。因为该处的海岸线像一个铜锣,因而得名。</h3> <h3>19世纪中期,铜锣湾乃英资企业怡和洋行总部。19世纪末,由于来往香港岛东西需绕路或坐船经过铜锣湾甚为不便,故此兴建了一条连接海湾的海堤。至1950年代,铜锣湾进行大型填海工程将海湾填平,得到的土地一部分用以兴建交通干道,一部分则成为了现今的维多利亚公园。铜锣湾是香港最繁忙的购物和饮食区,也是香港不夜市区之一。</h3> <h3>维多利亚公园就在宾馆附近,到铜锣湾要从这里路过。它是香港最大的公园,建于1955年,以体育运动场地为主,有游泳池、网球场、足球场及其它球类场地。公园入口处有维多利亚女皇的铜像。每天早上可以看到很多香港人在此晨练。公园内绿草如茵,每天早上,有不少晨运人士在此散步练习太极拳。现在人声鼎沸,扶老携幼,正在举办花市。</h3> <h3>临近春节, 香港人都喜欢按照习俗购买年花。 每年的新春前夕,香港14个年宵花市相继开张, 年宵花市刚开门即显出供销两旺之势。 年宵市场内最扎眼的依然是成片气质高雅的蝴蝶兰、暗香袭人的水仙和象征大吉大利的金桔, 这些都是主打年花。举行日期为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至正月初一日清晨六时结束,全部均为户外举行,全港总共有14个户外年宵市场,其中维园年宵市场面积最大、人数最多。<h3><br></h3></h3> <h3>本想找个餐馆晚餐,发现每个餐馆都有不少人在排队,干脆晚点吃饭。那就又到尖沙咀,去看看维多利亚港湾的夜景后回来再说。没想到一两小时过后,餐馆前排队的人,没见减少,反而更多。只好在一家甜品店买点蛋糕甜品,回宾馆再吃。第二天中午,其它区域也是如此,好像餐馆无时无刻不在排队。</h3> <h3>到尖沙咀要通过海底隧道,要从金钟地缺站转车。金钟位于香港的中西区的东部,于中环及湾仔之间。历史金钟的位置原为1878年落成的英国海军船坞,因船坞之内有一个金色的钟,金钟的地名因而得来。地铁挤,成都一号线也挤,但与金钟站相比,小巫见大巫,我从来没见过排这样长的队。但秩序和调度组织好,马上调来一辆空车,将大部分人载走。</h3> <h3>维多利亚的夜景,确实名不虚传,在世界夜景观赏,是数一数二的。海面上游轮,穿梭不停。游船穿扮很漂亮,有海盗船,也有龙旗船。岸边建筑泛光照明也很漂亮,还有一些灯会彩灯。搭有午台,以为这里也是央视春晚分会场,后来才知道是香港自已的春晚舞台,还有人在排练。</h3> <h3>今天的香港和维多利亚港,早已不是昔日贩运鸦片的贸易港。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的一面镜子。回顾百年历史,英国人给香港带来了西方的文化、科学、技术、管理制度、经济腾飞和都市繁荣,这些都反映在维多利亚港百多年的面貌变迁上,塑造出一个今天风光美丽的维多利亚港。</h3> <h3>维多利亚港是香港举行烟花汇演的主要场地。1982年起每年农历年初二、以及1997年起回归纪念日及国庆日,维多利亚港都会成为大型烟花汇演的舞台,每年吸引不少市民及旅客在维港两岸欣赏。另一方面,在部分日子的幻彩咏香江表演中,将在维港海上加插烟火表演,使汇演更添吸引力。</h3> <h3>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港的景色。坐拥维多利亚港海景的住宅、酒店或办公室,在香港被视为富裕的象征。因此,"无敌海景"往往成为物业的卖点之一,有海景的物业售价或租金和没有海景的可以相差很大。维多利亚港的存在,让香港无数的建筑物增添了景观价值和金钱价值。</h3><h3><br></h3> <h3>夜晚维多利港湾气温有点低,看夜景的,听口音,都是大陆人。看了一下,返回尖沙咀地铁站,准备回宾馆。都说世界是个地球村,成都元素在尖沙咀地铁站也有表达。里面有个成都小吃餐馆,装修套用宽窄巷子,但好像还没有装修完,还没开始营业。如果营业了,真好可以凑凑热闹,看看地道不。</h3> <h3>第二天,首先去的是香港大学,它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通常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为香港西医书院首届毕业生。</h3> <h3>建校初期,香港大学规模极小,自1912年3月11日正式开学,到1916年12月举行首次毕业典礼,仅有23名毕业生。1948年4月9日后,学校秩序重建与结构转型并举,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17年12月,香港大学有十所学院,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它在经济、金融、会计、生物医学、牙医、教育学、人文学科、法学、语言学、政治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h3> <h3>当时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成立大学,时任港督卢押认为英国同样需要在香港设立一所大学,一为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抗衡其他列强文化理念,便于英国向华南拓展势力、巩固其在整个香港的统辖管治。而清政府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遂默许并予以支持。</h3> <h3>恰又逢当时太古集团辖下的一艘货船发生工业意外事故,导致多名中国船员伤亡,管理层急欲修补公司形象,便一同捐款资助成立港大。在英国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资(如汇丰银行)支持下,卢押最终筹得足够资金筹建大学,于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学的奠基仪式。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举行了正式的创校典礼。因卢押认为当时中国社会不适宜接触西方的人文价值观(如共产主义理念),大学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学的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故只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当中没有开设社会学和哲学等人文课程。</h3> <h3>香港大学校园本部坐落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道以东、般咸道以南、罗便臣道以西、龙虎山以北;牙医学院及教育学院言语及听觉科学部位于西营盘的菲腊牙科医院内。另有位于新界的嘉道理农业研究所及香港石澳鹤咀的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香港大学校园内设有4个文娱中心给同学使用, 各文娱中心外分别设有剧场、食肆、排舞室、礼堂等设施供同学使用。其中某部分亦开放给公众使用。</h3> <h3>另外于薄扶林道设有两个体育馆,分别为何世光夫人体育馆及赖蒙廉夫人体育馆,馆内有排球场、篮球场、手球场、壁球场、健身室及一个25米游泳池等设施。此外于沙湾径设有何鸿燊运动场,场内设有一个天然草及两个人做草场,可用作11人足球、曲棍球、垒球等活动. 此外亦设有6个胶地网球场及一个50米的标准游泳池。<h3><br></h3></h3> <h3>香港大学百年校园内的主楼,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就是本部大楼。大楼用文艺复兴期建筑模式的花岗石柱廊所支撑,顶部则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本部大楼不仅是文学院的大本营,同时也是港大学生拍摄毕业照的首选地,其中陆佑堂是电影《色戒》学生们演戏的剧场取景地。位于薄扶林道山顶,揉合了都铎及歌德式建筑特色,引人注目。</h3> <h3><h3>大学堂于1861年由苏格兰商人杜格拉斯兴建,作为公司总部及寓所,因此取名为“杜格拉斯堡”。1894年,一个法国传道团买下了这幢建筑物,并大举修葺及增建,后于1953年迁出。香港大学在1954年收购了这幢建筑物,并自1956年辟作男生宿舍,改称大学堂。大学堂之外有设计优雅的梯级,而于内部则有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及螺旋式楼梯,都是该建筑物的特色。多套香港电影曾于该建筑物取景,包括《流氓侠医》、《玻璃之城》等。</h3></h3> <h3>由中环沿上山的路径步行,走到兰桂坊,气氛马上和中环截然不同,这条用石卵铺设的小路,洋溢欧陆情调,两旁酒吧、餐厅林立。大多数酒吧从中午营业到凌晨一时或更晚。英式及澳式酒吧,日式卡拉OK酒廊都全日供应小吃。每当夜幕低垂时,许多香港的年青时髦新一代喜爱到这里的迪斯可舞厅畅聚,也为小街增添了另一种独特而刺激的气氛。</h3> <h3><h3>至今,兰桂坊己由一条小巷发展成一个富西方文化的地区。两条平行的步行街,外加一小段连接两条步行街的大道,实在不能和我想象中的浪漫情调相比。步行街不长,每条街步行不过七八分钟路程。街道两旁的酒吧门面狭小,灯光黯淡,布置也没什么特别。与它的名气相比,的确太令人失望。成都也有新打造的兰桂坊一条街,比它时髦多了。</h3></h3> <h3>往上走就是荷李活道,我以为荷李活道得名自美国加州电影生产地荷里活,其实道路名称源自早年荷李活道两旁种植的冬青树,因此被命名为Hollywood Road,中文则音译为荷李活道。这名称出现时,美国的好莱坞尚未出现。自开埠早期起荷李活道已经是华人聚居地,主要都是以低下阶层为主。</h3> <h3>中区警署古迹能在寸土寸金的中环保护下来,的确不容易。建筑群范围甚广,其中以前中区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三组建筑物为代表,这三组建筑物已被列为法定古迹。此外,古迹群还包括庭院、围墙及古树。整体而言,中区警署古迹群是香港殖民地政府最早的建筑群,也是市区罕有的古迹群地标,见证着香港执法,司法和惩教制度的确立和历史。</h3> <h3>前中区警署内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是建于一八六四年之大楼,大楼原高三层,与域多利监狱毗邻,一九○五年加建一层。其后,警署逐渐扩建。面对荷李活道的四层高大楼则于一九一九年加建。一九二五年,在广场的西北端又增建另一所两层高楼房,作为军械仓库。<h3><br></h3></h3> <h3>前中央裁判司署于一九一三年动工兴建,翌年落成。原址为另一所可能建于一八四七年的裁判司署,后来被拆卸,以便兴建现时之中央裁判司署。因为要建造大型的地下室,裁判司署之建筑工程因而受到拖延。整座建筑物十分雄伟,正面采用希腊古典式建筑,建有宏伟的石柱,护土墙则以花岗岩砌筑而成。裁判司署于一九七九年迁出,建筑物曾为警察附属之组织所使用。</h3> <h3>域多利监狱于一八四一年落成,是香港开埠初期最先以耐久物料建造的建筑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监狱内大部分建筑物因受轰炸而严重损毁。当局进行修复后,于一九四六年重开,仍作监狱之用。旧中区警署旧称中央警署,又称大馆,曾是香港警察总部及中区警区的警署。</h3> <h3>中区警署现已迁至金钟军器厂街新址,原址则成为香港法定古迹,属于中区警署建筑群之一。旧中区警署建于1864年,是一座三层高的古典式建筑。1905年,建筑物被加建一层。1919年,另一座四层高的大楼落成,而于1925年,则增建另一所两层高的军械仓库于西北端。2005年10月,中区警署正式迁至金钟军器厂街新址,原址则联同毗邻而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前香港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发展为一个历史文化旅游区。</h3> <h3>香港礼宾府是香港特区政府接待来宾的场所,特区政府的一些重要典礼亦于这里举行。礼宾府位于香港岛中环半山上亚厘毕道,前身是港英时期的香港总督府,现已成为香港特首的官邸。建于1851年,1941年至1945年日占期间,依然以礼宾府作为港日政府的总督府,于英治期间的28位港督有25位均在里面居住。</h3> <h3>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后,将现时花园道、上亚厘毕道至己连拿利的山坡划为政府山,在此建立殖民地的行政中心。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前方远眺维多利亚港,俯瞰中区景致;下达政府总署、圣约翰座堂,旁为金钟域多利军营,后有动植物公园,布局反映英国人的管治与生活模式。总督府由第二任测量总署署长卡拉弗利设计,耗资14,940英镑。</h3> <h3>香港礼宾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举行开放日,但我们去时不能入内,只能周边看看,但也没有人来阻止不让看。地震过后,当时成都小鸟巢是准备作为政府机构办公楼,被批评。我们去附近照相,保安来阻止。我们说国务院办公的新华门都允许照相,成都市政府比国务院还牛皮?绝对的权力,就是这样任性。</h3> <h3>此外,礼宾府是香港常见的游行示威地点,尤其是过去作为港督府时,很多游行示威活动都会以港督府为终点站。一般来说游行队伍由天星码头或皇后像广场开步,至港督府的下亚厘毕道的侧门止,并于港督府门前发表声明,而警方则派人于此接收示威人士的请愿信。然而在首任特首董建华执政期间,由于他并非住在礼宾府内,因此游行队伍多改以中环政府总部为终点站。</h3> <h3>一个著名的传说指於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过渡期间,中英两国曾进行一次风水斗法,中方於中环兴建呈尖角状的香港中银大厦,其中一个角尖即正对著港督府。港督府就此请风水专家看风水,最後决定在港督府花园面向中国银行大厦的方向种上柳树挡刹。此外亦有传说指当年要兴建港督府时曾有风水高人指点,选择於背靠山脉面向海港的现址兴建。<br></h3><h3><br></h3> <h3>沿路而下,就到了圣约翰座堂 ,是香港圣公会香港岛教区的主教座堂。1847年奠基,1849年落成及祝圣,为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会建筑物。座堂主要由3幢主楼构成。座堂本身于1847年建成,乃香港较古旧的维多利亚时期歌德式建筑物之一。</h3> <h3>至于副堂则于1920年代落成,而办公楼则是1950年间加建的座堂是教区中之首堂,因该堂内,置有主教座位。香港日治时期曾经为日本军队总部。现时教堂已列为香港古物古迹,是受保护的历史文物,亦是一别具特色的游客景点。座堂除了有主教专用的座椅、法政牧师及座堂牧师专有的座椅亦有英国殖民年代遗留下来铸上英国皇室徽号的会众座椅,是留给当日港督或英国皇室家族成员途经香港崇拜时预留给他们坐的。</h3> <h3>中环是香港的政治及商业中心,很多银行,跨国金融机构及外国领事馆都设在中环。香港的政府总部、立法会大楼、终审法院、以及前港督府(现称礼宾府)也是位于中环。中环及上环区可说是港岛区的中心地带。上环是住宅区,中环区则为香港的商业、金融及银行中心,也是特区政府决策及权力中心。</h3> <h3>中环是香港其中一个最著名的购物中心,中外多间名牌旗舰店林立在德辅道中及皇后大道中,还有大型商场如置地广场及太子大厦等。近年云咸街及安兰街一带开设了一些新兴而又富有特色的时装商店。而区内售卖古董的荷李活道更刚被选为世界十大购物街之一。各类型的店铺包罗万像。</h3> <h3>皇后广场,是连接汇丰银行与渣打道的开阔地区。这里有许多喷泉与坐椅。广场的雕塑在二战时被日军所毁,如今只有Thomas Jackson爵士的雕塑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他曾是汇丰银行的经理。广场中心圆顶殖民地风格的建筑原为最高法院,现在是立法会总部。它跻身于高楼林立之地,别有情趣。</h3> <h3>皇后广场原名中央广场,随着1880年代的填海而产生,原本是一块空地。1897年,为纪念英国女皇维多利亚60周年的庆典,香港政府铸造了一座女皇的铜像,并安置于中央广场,而广场亦改名为皇后像广场。称为皇后像而不是女皇像,是因为早年香港一律将女皇误以为是皇后,例如皇后大道。<h3><br></h3></h3> <h3></h3><h3>早期广场为草地,中央有一条获利街贯穿。1906年,为表扬身为汇丰银行总经理的银行家昃臣对香港经济的贡献,亦把他的铜像安放至皇后像广场。1923年,广场旁竖立了一座抗战胜利纪念碑,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军。由于皇后像广场的英文名称是Statue Square,直译为“铜像广场”,因此很多外地人士误以为皇后像广场是因昃臣的铜像而得名。</h3> <h3>香港立法会大楼的前身是最高法院大楼,由立法局于1898年2月28日决议兴建。当时的首席按察司皮葛曾表示,“即使他日维多利亚城不复存在,海港被淤泥壅塞,香港会所坍塌湮没,这座大楼仍将巍然矗立,如金字塔,为远东的睿智留下见证。”。香港日治时期,大楼被改为香港宪兵部本部。</h3> <h3>大楼外部并于1984年被列为法定古迹,立法局大楼于1985年召开首次会议。2015年,香港终审法院再次迁入原香港立法会大楼,现为香港终审法院办公楼。大楼采用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仿效古罗马及希腊的建筑设计,四周筑有约17米高的爱奥尼亚式圆柱,中央为圆顶。</h3><h3><br></h3> <h3>中银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89年竣工。原址为美利楼。大厦为香港第4高的建筑物,仅次于环球贸易广场、国际金融中心及中环广场。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中银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h3> <h3>大厦揉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和现代科技,以玻璃帷幕及铝合金所建成。它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整个大厦的三角柱身在阳光下呈现不同的空间感,体现着贝聿铭“让光线来作设计”的设计理念,大厦也因此成为了世界最美的银行之一。欣赏中银大厦最佳位置就是在尖沙咀沿岸的星光大道,在皇后广扬照相尸吖不容易照全。</h3><h3><br></h3> <h3>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当今的规模、地理、名称。当今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是汇丰大厦的第四代建筑。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由构思到落成历时6年。整座建筑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总高180米,用钢30,000吨及铝4,500吨建成。这座第四代的总行大厦耗资52亿港元重建,是当时全球最昂贵的建筑物及首幢耗资10亿美元的大楼。</h3> <h3>大楼外形上显著暴露出钢柱和钢桁架,底部完全开敞,自动扶梯从二楼伸下来,人员即由扶梯往上进入大楼,楼内空间也尽量开通。这座大楼处处显示现代技术的成就,属于“重技派”建筑风格。这些著名的高技术派建筑的共同特点。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但又没让人有突兀的感觉。</h3> <h3>香港人迷信风水,汇丰银行在选址时确定了对着尖沙咀的那个尖角对射过来的位置。前面建了遮打公园,尖角冲来,有了缓冲区,还有一对很出名的狮子,再建几个梯级才能走上银行大门。里面还有个照壁,煞气进来两边走传入很大的大堂,所以它收尽尖沙咀的煞。采取下面穿底,煞气在下面流动,无法对其造成冲击的格局。也太复杂,说法太多了。</h3> <h3>长江集团中心于1995年12月兴建,1999年落成,属智慧型办公室大厦,办公室采用活动式地台,空调系统亦装设于地下。大厦外墙设有光纤灯光系统,可因应时间与节日显示出不同图案。长江集团中心的南面附建有“长江公园”,它的东面出口也是连接金钟行人天桥系统。而它的西面出口,游人可以通过炮台里,再向北走进连接中区行人天桥系统的渣打银行大厦入口,不必走过任何繁忙的行车街道。</h3> <h3>长江集团中心以美国著名建筑师LeoADaly为主建筑师。长江集团中心采用四方型之建筑物平面,使办公室空间更见实用。”该厦不设4、14、24等层数,每层面积由20000至22000平方尺。此外,该厦的玻璃幕墙更是由每幅面积达2.4mx2.1m的巨型玻璃组成,由此可为大厦租户提供360度壮观景观,饱览维港两岸及山顶景色。四方造型,也可化解中银大厦利人到和汇丰银行大炮之煞。</h3> <h3>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地方,见缝插针,建有多块城市绿地。这些绿地,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非常考究。特别是长江公园及连着太平山这个区域,还有几分野趣。身居闹市,能享受片刻的安宁。不知道我们的地产商遇到这样赚钱的地块,是会不会充分发挥经济效益,还是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也如此处理。</h3> <h3>湾仔广场是另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它位于香港岛北岸中央位置,是一个新旧并存的独特社区,揉合旧传统与新发展的精粹,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和最富传统文化特色的地区之一。湾仔在一九二一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填海工程,主要是为舒缓长期的住屋需求。湾仔拥有多座世界级的著名商业大厦与摩天大楼,其中具代表性的有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环广场及时代广场。</h3> <h3>湾仔这名字是小港湾的意思,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不停的移山填海,昔日小港湾早已不复见。金紫荆广场是香港回归中国的重要地标,为纪念香港主权移交而建,极具历史意义。金紫荆广场有一座由中央政府送赠香港的金紫荆铜雕,命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广场每日都会举行升降旗仪式,由警务人员执行,届时现场将播放国歌,燃起爱国之心。</h3> <h3>金紫荆广场位于香港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人工岛上,三面被维港包围,在维港的中心位置,与对岸的尖沙咀对峙,是观景的好地方。金紫荆广场是为纪念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而设,已成为香港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广场看尖沙咀,高楼林立,同样美仑美奂。</h3> <h3>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香港区海边最新建筑群中的代表者之一。除了作大型会议及展览用途之外,这里还有两间五星级酒店、办公大楼和豪华公寓各一幢。而它独特的飞鸟展翅式形态,也给美丽的维多利亚港增添了不少色彩。</h3><h3></h3><h3><br></h3> <h3>会展可供租用总面积为63,580平方米,每天访客流量可达140,000人。会展有架空行人道连邻近的湾仔商业区,附近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有巴士、渡轮、地下铁路等。香港会展中心是亚洲第二大的会议及展览场馆,规模仅次于日本。在香港,有都市传说及风水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外形酷像一头龟,当“龟”“游向”维多利亚港时,即代表香港的地运会从此衰落。 </h3> <h3>香港回归袓国,作法也同大陆一样,大肆进行基本建设,拉动GDP。红磡附近把道路拦了在进行建设,湾仔区域拦得更远,工程摊子铺得更大。我们下了地铁,走了很远,才去到广场。广场周边也拦了起来,留给游人的空间不多。</h3> <h3>头天晚上在金钟地铁站,排队上车的人实在太多,我再想,如果天天让我这样的生活,不太愿意。干脆避开高峰,回宾馆取上寄存的东西,早点乘火车回深圳。导航显示,可在半途转车,省点时间。被昨天的人多吓怕了,还是回到红磡,从起点站出发。</h3> <h3>顺便一说,网络时代,现在外出,不做攻略,找不到路,没关系,只要开通流量,一切都可以搞定。现在流量漫游,先开通流量包干,真的不是很贵,我们一人开通流量,再开个热点共享,一样方便。在香港,高德百度导航,比谷歌导航还好用。如果不是只购物,主要是为游览,一日游二日游交通卡,不好用。包日交通卡,有很多限制,公交只能坐港铁巴士,这两天,还没发现那个地方有。就是地铁,东涌线、机场线不能坐,还是八达通方便,优惠力度也比较大。</h3> <h3>短短两天时间,要看完香港是不可能的。看过后,觉得也不过如此,是香港发展慢了,还是祖国一日千里,快速发展的缘故。香港,你还风彩依然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