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01瞎大爷又来了</p><p><br></p><p>瞎大爷肯定是有名字的,但自从他瞎了一只眼,他的名字就被人忘记了。每次他到我家来,他都会骑着一辆破二八自行车,在刚拐上我家门口那条土路上时,老远就嘎嘎地大笑,一路喊着我父亲的名字:“凤笙啊,我又来啦!”</p><p><br></p><p>我们无论是在院里过家家,还是在墙边逗蛐蛐,听到他的声音,立刻就像听到了集合的号角,全部跑到他跟前把他围起来,热切地嚷嚷着:“瞎大爷来啦!瞎大爷来啦!”</p><p><br></p><p>他就会晃晃当当地翻身下车(我每次都担心他能摔一跤),像鹅那样伸长脖子,弯下腰,低下头,把脸凑到我们面前,一个个地和我们打招呼:“老三!”,“小四儿!”,“小五儿!”我们一边答应着,一边急不可耐地望着他自行车把上挂着的那个勉强能看出来是军绿色的包。</p><p><br></p><p>他总是还要逗我们着急:“猜猜,大爷这回包里是啥好东西?”“花生!”“麻花!”“糖葫芦!”他用腿倚着自行车,慢慢腾腾解开系了好几道的挂包,往三姐怀里一塞,“拿去和妹妹们分吧!”然后嘎嘎笑着,看着我们一哄而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02瞎大爷眼睛是怎么瞎的</p><p><br></p><p>瞎大爷是我爸的本家兄弟,据说年轻时候长的非常帅。他十九岁当兵,后来是某海军排长(那在村里也是个挺大的官)。瞎大爷本来是我四爷爷的孩子,但是我“罗锅”三爷爷是个驼子,一辈子没娶上老婆,四爷爷就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我三爷爷,也就是我瞎大爷。你想,瞎大爷都能让海军挑走,他以前眼睛当然不瞎。那他是什么时候瞎的呢?</p><p><br></p><p>我爸爸说,1972年,瞎大爷给我三爷爷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就是因为这封信,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那时候,瞎大爷在上海崇明岛当兵,他看上了首长的女儿,首长女儿对他印象也不错,她想让我大爷留在崇明岛当上门女婿。我三爷爷不识字,他每次拿到信,都是找我四爷爷帮着读信,顺便也能让我四爷爷知道一下他亲生儿子的近况。</p><p><br></p><p>这两个父亲一看到信的内容脸色就变了,马上就急了,特别是我三爷爷,当时就开骂:“妈了个巴子!这个瘪犊玩意!”他不是没娶老婆吗,还指着我大爷给他这一枝人户留个后,给他养老送终呢,这怎么当了两天兵还不回来了呢?去给别人家当上门女婿,生的孩子还不都是人家的姓?那他还有啥指望?</p><p><br></p><p>那是1972年的冬天,马上就快过年了。那年东北的雪下得很大很大,遭灾的地方不少。老家的牲畜和人都被冻死了很多。部队本来没有假,但是我四爷爷拍了个加急电报,说我三爷爷病危,让他赶快回来。我大爷收到电报就信了。本来首长的女儿也想跟着来,我大爷没让。</p><p><br></p><p>大爷急三火四就回来了,人刚进家门立刻就被扣下了,三爷爷以死相逼,再也不准他回部队了。后来的事情简直就像说书先生编的一样:我爷爷是村里的医生,在我三爷爷和四爷爷苦口婆心地说教下,亲手开了一份死亡证明,盖上村里的章,给大爷的部队发了封电报,说我大爷在回家途中遇到雪崩,不幸身亡!</p><p><br></p><p>但是我爷爷活着的时候不承认这回事,他说我瞎大爷那年冬天本来就到了该退伍的时候了,并不是他编个死亡证明给追回来的。我妈妈更倾向于后面这个版本。这段历史至今我也没弄清楚真相是什么,不过我个人猜测,给部队领导的电报上可能真说他死了,这样才能绝了上海那痴情姑娘的念头。</p><p><br></p><p>后来大爷部队来没来人核实,我爸爸也记不清了。他只记得,我大爷被一把大锁锁在屋里,天天发出野兽般地嚎叫,连嚎了几天,嗓子叫哑了,就要酒喝。大人们说,给他拿酒喝吧,醉上几天事儿就忘了。</p><p><br></p><p>大爷喝醉了,人事不省。两天以后,屯里人像看唱戏一样挤破了三爷爷家的门。大爷被抬出来了,满脸是血。听说他当时脸朝下趴在一堆碎酒瓶子上,身下一滩的血。</p> <p>大爷瞎的是右眼,眼珠子被玻璃碴子扎爆了。我爷爷简单给他包扎一下,第二天就带着他和我四爷爷坐着火车去了沈阳。</p><p><br></p><p>沈阳有个部队医院挺有名的,我大爷在那里治了一段时间,再回来时,右眼安了一只假眼,人也不嚷嚷了,一下变得老老实实的,沉默寡言的,坐在哪儿,一坐就是小半天,叫吃饭就吃饭,叫睡觉就睡觉,三爷爷说:“让他遭点罪也好!这下不张狂了,乖的很。”</p><p><br></p><p>只是大爷恋上了酒,动不动就抱着酒瓶子喝个够,喝醉了还能唱上两句:“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到今天我还记得他的歌声,拖着长音,久久不绝,到最后就是京腔京韵一声吼“喝~酒~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03那些年</p><p><br></p><p>瞎大爷喜欢我爸爸,虽然他比我爸大四岁,但他更像敬一位兄长那样尊敬我爸爸。他常说:“你们都是些文盲!只有凤笙念过大学,能听懂我说的话!”所以他隔三差五就会到城里来一趟,每次来都会给我们这群“饿狼托生的孩子们”(他骂我们的话)带一些好东西吃。</p><p><br></p><p>他逢酒必喝,喝酒必醉,醉了不是把右边的假眼挖出来吓吓我们,就是翘着二郎腿,躺在炕头上唱他那段经典曲目“我好比南来雁”。</p><p><br></p><p>有时候他不唱也不动,用迷蒙的无神的左眼瞪着天花板,一遍遍地问:“我是谁?”“我是谁啊?”</p><p><br></p><p>我们就会嘻嘻地笑着帮他回答:“你是瞎大爷”!</p><p><br></p><p>他半天才回:“我不是瞎大爷,我有名字啊……我叫什么来着?”</p><p><br></p><p>我们竖起耳朵好奇地等着他说下去,却传来山响地动的呼噜声……</p><p><br></p><p>他酒喝多了会在我家住一晚,和我爸整夜的侃大山。有时候都后半夜了,鸡都开始叫了,我爸劝他说:“哥,咱俩睡吧!”他总是说,“你听我把话说完,说完这段就睡。”他一遍遍讲的都是以前他当海军时候的事,当然还有那个差点成为我“大妈”的姑娘。</p><p><br></p><p>大爷后来娶的是邻村的姑娘。我三爷爷喜欢她屁股大,说肯定能生养。果不然,我大妈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妈后来身体不好,长年累月喝中药,干不了什么重活,家里、山上、地里的活都是我大爷干,他好多年都没再进城了。</p><p><br></p><p>后来我“笛子”大姐来我家倒很频,她十二三岁就能骑着自行车载一百多斤大米进城送给我妈妈。那时候每到秋天,我们会在院门口望眼欲穿,盼着笛子大姐来送菜送粮。我们知道,只要笛子大姐一来,晚上我们就有大米粥喝了!说不定不年不节的,还能吃上一顿饺子呢!</p><p><br></p><p>我家虽然住在城里,但是八口人只有我爸吃商品粮,我们其他人还都是农村户口。我妈常念叨,“唉,那些年,要不是你大爷经常接济我们,你们这帮孩子还不得饿死几个?“</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04家族分歧</p><p><br></p><p>改革开放以后,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两边的孩子出去念书的念书,工作的工作,大爷也老了,两家人渐渐就不怎么联系了。听说大爷有回到村里去喝喜酒,一喝就喝到天黑,回来时掉到了河里,一条腿摔断了。幸亏有路过的人发现,要不他就淹死了。</p><p><br></p><p>我爸为这事专门回老家一趟,在我大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中,很严肃地劝他以后不准再喝酒了。他呢,嬉皮笑脸地犟嘴,“我这辈子就好喝一口,除非我死了才能不喝了。”弄得我爸很是无语。</p><p><br></p><p>而那天大爷说到“除非我死了”,这可不是一句什么吉利的话,因为过了不久,大爷就真的死了。其实谁都没想到大爷气性这么大。他生了一口气,就喝了百草枯了。</p><p><br></p><p>事情是我老幺叔引起的。老幺叔是个阴阳先生,那年清明节前,他拿着罗盘到老家茔地好顿盘算,说某个祖坟需要挪动一下,要不影响整个家族后辈的气运。当时跟着他上山去看风水的都是本家的人,大家一看,都默不作声了,因为他用手指着的那座祖坟,竟然是我三爷爷的坟。也就是说,老幺叔作为阴阳先生,特别有权威的发布了一个消息:我三爷爷的坟必须挖出来,换个地方另埋,否则会影响整个家族的气运。</p><p><br></p><p>我们那里有一句话,当一个人升官发财或走大运时,都愿意相信是自己家“祖坟冒青烟了”,是祖上保佑的。所以老幺叔用手这么一指,就把“祖坟没能冒青烟”的祸根赖到三爷爷头上了。</p><p><br></p><p>家族里几个妇女当时一听就信了,像一群麻雀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可不是嘛!他三大爷一辈子老光棍,爬人家王寡妇窗户让人把罗锅都差点给打直溜了!后来不就瘫在炕上那么死了?!过继个儿子本来叫凤全,没想到他也是腿瘸眼瞎的,这也不全乎啊!”然后传来压抑地几声讥笑。我大爷当时一听,嗷地一声就跳起来了,他气得瞪圆了眼珠子,顺手操起一根枯树干就要打老幺叔。</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05瞎大爷的碑文</p><p><br></p><p>我爸后来说,都是迷信害的,愚昧无知真能害死人啊!那天大家伙在山上闹哄哄地,孩子哭老婆叫的,让村里人笑话死了,都知道清明节还没到呢,老张家一帮人在山上老祖宗的坟头前唱开大戏了,打的不可开交。瞎大爷捋起棒子扫了老幺叔腿一下,老幺叔倒在地上起不来了,老幺婶冲上去就给了我大爷个耳刮子,还把我大爷的脸挠了。</p><p><br></p><p>那天中午我大妈在家杀了两只大公鸡,做了红豆干饭,炒了好多菜,准备了两桌人的饭,想好好招待招待大家,却突然有人跑进院里说:“凤全喝药了!”我大妈立在锅灶前,当时腿一软,眼一黑,就啥都不知道了。</p><p><br></p><p>百草枯,喝一口都没有救,何况是喝了一整瓶。瞎大爷走了,离清明节就剩三天。</p><p><br></p><p>幺叔幺婶悔不该当初!两人跪在我大爷的灵柩前不停地磕着头,哭得死去活来。我大妈幽幽地说:“起来吧!我不怨你们!是凤全不懂事!”老幺叔爬起来好顿解释风水的事,大妈特别理解特别信,她说,不能因为我们而影响家族的气运,你该怎么调理就怎么调理!</p><p><br></p><p>三爷爷的坟在大妈的同意下顺利地挪了个地方。据说老幺叔拿着罗盘山上山下好不容易给选的这块风水宝地。新坟修整完毕,一挂鞭炮响起,家族里的人脸上都带着如释重负的喜气。这在别人家挖祖坟是缺大德的事,而全村的人都冲大妈竖大拇指,觉得大妈深明大义,这个女人可真不简单!</p><p><br></p><p>瞎大爷第二天也入土为安了,喝药死的算外鬼,不能进祖坟,但在老幺叔的主持下,就在祖坟的外边,给瞎大爷也选了一块地方安葬了。村里有几个老人说:“凤全啊,你咋就那么倔!这不,祖坟该挖还是挖了,该挪还是挪了,你看看到底你的话是“科学”,还是大家的话是“科学”?你是不是白死了?”</p><p><br></p><p>三年后的清明节,我爸和我老幺叔一起给瞎大爷的坟立碑,正面是我大爷身穿海军服的照片,那年他才十九岁。照片下面是我大爷的大名——张凤全。</p><p><br></p><p>碑的背面,是我大爷最爱唱的几句戏词,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他从来都没有瞎唱,真有这段戏,戏名叫《坐宫》。</p><p><br></p><p>我爸爸说,这段戏讲的是杨四郎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凄惨——</p><p>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p><p>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p><p>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p><p>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p><p><br></p><p>想当年双龙会一场血战,</p><p>只杀得血成河尸骨堆山。</p><p>只杀得杨家将东逃西散,</p><p>只杀得众儿郎滚下马鞍。</p><p>我被擒改名姓方脱此难,</p><p>将杨字拆木易匹配良缘……</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