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次可以说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周二才决定下来要去哪,周六就出发了。</h3> <h3><b><font color="#167efb">一波三折的旅行计划</font></b></h3><h3>起因是我和朋友都剩了一周左右的假,想出去旅游用掉,但始终都没有计划,也就一拖再拖。差不多出发前一个月聊天时随口说了一句,既然是冬天的话那可以去东北呀。东北其实也是早就被我列入旅行计划之中的,但因为印象中那里的冬天非常冷,家里人和一直和我渲染,所以一直对去东北有一种恐惧。</h3><h3>眼看着年底快到了,我又提出了去重庆和成都的想法,也是非常想去的两个城市,待在那会比较舒适,冬天去也不会太冷,关键还有很多美食。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这个计划,再加上那边年底一直都下雨,东北的计划又被重新搬了出来,并最终敲定,这时距年底只剩最后两周时间了。又由于另外一些原因,旅行时间定在了2018年12月16日到22日这一周,这个时间就比较尴尬了,冰雪大世界能不能开要看运气,估计就卡在这几天,这也是当时一直纠结的一个事。</h3><h3>好不容易容易决定下来,离出发只有不到四天了,赶紧订机票。因为考虑到冰雪大世界开园肯定是在20号之后,所以打算先去吉林,最后从哈尔滨返回,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能赶上。去程的机票买的是16号15:40的,回程在纠结了几天之后买了22号14:20点,起码回来得留一个星期天休息休息,如果冰雪大世界正好星期六开园也就认了。航班都是春秋航空的,而且得吭哧吭哧跑去浦东机场。第一次买廉航的机票,因为知道托运行李的价格很贵,所以买机票时就买了可以免费托运行李的,比不含行李托运的机票贵几十块,这样除了没饭吃,就和一般的航班没区别了。</h3><h3>至于行程怎么走,也是纠结了好几天,到最后一刻才定下来。本来我们是打算自由行的,但是长白山这些地方实在是交通不便,后来又想报两三天的那种当地游,到了哈尔滨再自己玩,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合适的结果说肯定成不了团。最后没有办法,为了省事就报了一个吉林和黑龙江的当地6日游,价格倒是便宜,一个人才1580元。跟团游到周五结束,周五下午和晚上还能在哈尔滨逛一逛,周六慢悠悠地回来,不赶时间。</h3> <h3><b><font color="#167efb">准备了些什么</font></b></h3><h3>因为离出发只有几天了,服装什么的就得赶紧买了,第二天就是双十二,怕快递太慢没等第二天就赶紧买了,结果到走的时候还是有东西没收到。其实要买的也不是很多,帽子、围巾本来就有;上衣基本上和我们这里穿的一样,羊绒衫加羽绒服就可以了;裤子因为我平常不穿秋裤,所以买了两斤重的超厚打底裤,其实最好是穿防水放风的冲锋裤;手套本来没准备买,后来觉得毛线手套太薄就临时在店里买了双防水的;鞋子准备穿平时冬天穿的雪地靴,到那发现还不太行;暖宝宝、暖足贴买了好多,最后基本上原封不动地带回来了;另外就是要带好口罩、保温杯、充电宝之类的。</h3><h3>因为时间太仓促,所以没办法准备得很充分,就是本着不被冻死的想法,能不买的就不买了,实在不行多套几件衣服多贴几个暖宝宝,再不行到那儿总归还能买。</h3><h3>第一次去这么冷的地方,好在东北这个冬天是暖冬,我们去的这个星期最低温度只有零下十几度,看上去不至于那么可怕。对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充满期待的。</h3> <h1><b><font color="#167efb">D1:(12.16)出发 上海—长春—吉林市</font></b></h1><h3>第一天基本就在路上了。去浦东机场实在是太麻烦了,为了省事我们准备直接坐大巴去,虽然是下午3:40的飞机,仍然买了上午10:10的车票,于是一早就要从家里出发了。因为厚衣服带着太麻烦,所以走的时候就把羽绒服、厚打底裤、雪地靴都穿在了身上,本来我们这里天气并不冷,穿这么多走在路上感觉自己像个怪物,还没到火车站就热出了一身汗,还好没穿高领毛衣。结果我朋友一来,发现她穿得比我还要多。</h3><h3>在火车站匆匆吃了个早中饭,就上车往浦东赶了。上次从浦东回来车程三个小时,所以这次留了充足的时间,结果只花了两个半小时(我也不知道去的时候虹桥不停啊),到那儿离飞机起飞超过两个小时,连值机都还没开始办理。于是我们两个蹲在墙角吃了会儿零食,等时间到了就取票进去候机了。机场里真是相当地热,热到可以穿短袖的那种,可是身上穿的裤子和鞋实在是没法脱,感觉整个人都在冒火。于是热得去星爸爸喝了星冰乐,后来也不能再吃下一顿饭了,干脆给晚上的火锅留点肚子。</h3> <h3>飞机飞行约两个半小时,也没有点心吃,空中无聊的时间就看看视频打发。飞机从白天飞到晚上,上去的时候还阳光灿烂,偶然一打开遮光板,发现外面的天已经全黑,只能看见一道蓝紫色的光,就像遥远的地平线一样。</h3> <h3>飞机大约晚上6:30降落<b><font color="#167efb">长春龙嘉机场</font></b>,事先并不知道去往吉林市的交通方式是什么,出来找到接站的人之后发现一起的只有我们两个和另一个小姐姐,和我们一班飞机,然后走了好远的路去火车站坐动车。当时的室外温度是-6℃,中间有一小段在外面走,体感温度和南方差不多。去吉林市的动车只有一班了,8:20的,又在火车站饿着肚子等了一个小时,不过坐大巴时间比较久,总的来说也差不多了。龙嘉到吉林坐动车只要半个小时,车上还是很空的。</h3> <h3>晚上旅行社赠送了乌拉火锅,是当地的满族特色火锅,火锅店叫<b><font color="#167efb">千亿来乌拉火锅</font></b>,离吉林站不远,我们三个出站以后就直接步行过去了。拖着大箱子在外面走,走着走着反而觉得有点热了。到火锅店已经九点多了,饿了半天也该用热腾腾的火锅填饱肚子。火锅的样子和北京老火锅差不多,锅底是海鲜锅,比较清淡,给我们配的套餐分量太少,后来只好又自己点了一些,不过一人也就多花了20几块。这边吃火锅有一个特色菜是酸菜,要在最后下锅,避免串味,不过我们都不太喜欢吃酸菜,就稍微尝了两口。</h3> <h3>吃完估计都十点多了,平常这个时候火锅店早该打烊了。好在这里离酒店也不远,我们直接打车过去,一路上和司机唠嗑,学东北话,什么“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之类的。晚上住的酒店叫<b><font color="#167efb">雾凇宾馆</font></b>,就在松花江边,档次还是挺高的,不过房间里暖气实在是太足了,恨不得开窗通通风。</h3> <h3>一天从早到晚都在路上,总算是安顿了下来,时间也不早了,第二天可是要起个大早去看雾凇的。不过这时候的东北实在是不冷,对雾凇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了。</h3> <h1><b><font color="#167efb">D2:(12.17)吉林市—雾凇长廊—万科度假区—红旗村—二道白河镇</font></b></h1><h3>一晚上估计也就睡了五个小时,天不亮就起来了,6:40打着瞌睡上车出发。我们一个团有30多人。第一站我们要去的<b><font color="#167efb">雾凇长廊</font></b>其实就在松花江沿岸,一出酒店就能看到。早上一出门就知道今天看雾凇肯定是没希望了,毕竟雾凇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气温低,今年的东北比往年暖和了太多,连雪都没下一场,看不到雾凇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了。只能先把这个小小的遗憾留在心里,希望在下一站能够弥补。既然看不了雾凇,汽车就载着我们车览松花江,吉林的松花江还没有结冰,不过导游和我们等后面到了黑龙江,看到的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h3> <h3>出市区之前导游先去店里给我们领御寒三件套:耳罩、雷锋帽、暖宝宝。路上导游一直在和我们说来东北穿着上最重要的就是鞋,一定要防水防滑,平常我们穿的皮毛一体的雪地靴肯定不行,踩到雪里会沾雪,一到室内马上就化水湿了。这边当地卖雪地靴的很多,买双100多便宜的,穿个一星期回去之前扔了也不可惜。后来我经不住忽悠就去店里飞快地买了一双,后来才感觉到这138块花得实在是太值了。</h3> <h3>接下来我们就直奔<b><font color="#167efb">万科松花湖滑雪场</font></b>去了。来东北肯定要体验一次滑雪,身边有不少人都是滑雪的忠实爱好者,我哥哥嫂子他们每年都要出去度假几次,大老远的飞过去找一个滑雪度假村住下来,别的哪也不去,就天天滑雪,所以我也想体验体验这项运动到底有多大魅力。</h3> <h3>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到达滑雪场了。进滑雪场说是必须要租头盔,在里面租40元,导游带我们在外面租的30元。因为是滑雪小白,一开始就打算只去摆摆造型,所以就没租雪服、雪镜之类的其他装备了。</h3> <h3>度假区分为雪场和小镇,小镇是租滑雪装备和餐饮的地方。领完滑雪卡之后,我们有三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因为其中包含索道,我们就先绕了一大圈去坐索道。其实人家坐索道都是去山上的雪道滑雪的,我们自然不可能上去滑,就权当看看风景了。越往高处雪道上的人越少,不时看见一些高手从坡顶冲下来,速度之快,真是相当佩服。</h3> <h3>下山之后我们就去领雪鞋和雪板,准备自己去尝试一下滑雪了。来滑雪的人太多,大厅里被挤得满满当当,有不少是来参加训练的团队。正如导游之前说的,穿雪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自己的脚塞进去。我报鞋码时报得是平时穿的鞋码,给了我大两个号的,一开始不知道小腿处的两个金属扣要扣上,尚能正常行走,出来之后有一个教练看见了,使劲帮我扣上了,这一扣上,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连步子也迈不动了。</h3> <h3>扛着重重的雪板,拖着沉重的步伐,好不容易爬上台阶来到了几米外的雪场。大部分第一次来滑雪的游客,都集中在坡底的平地上,所以四周都是人。一装上雪板,就感觉自己不自觉地向后退,怎么前进、怎么控制方向,完全搞不定。后来才渐渐地能滑出去几米远,不过在平地上滑雪实在是太累了,费力好大的力才能挪出去,可是看旁边也有其他人滑得挺好的,我们完全不得要领。其实想要学会滑雪肯定要请教练,不过我们只是过来旅游花几个小时体验一下,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就用来凹凹造型,拍点照片和视频了。</h3> <h3>大概滑了一个小时,感觉腿已经酸得不行了,出了一身汗,我俩都决定不滑了,早点还了东西吃饭休息。下台阶比上台阶更难,腿像灌了铅一样,迈出去的脚都不知道是怎么落地的,手上拿着的雪板也沉重无比。好不容易脱下装备,穿上自己的鞋,感觉几个小时前还觉得很沉重的雪地靴实在是太舒服了。感觉对滑雪这项运动,我是喜欢不起来了,特别是那个雪鞋实在是太难受了,也不知道是鞋码太小还是我腿太粗的缘故。</h3> <h3>中午不含餐,就在度假区里吃了饺子。毕竟是景区,吃的实在是有点贵,一盘饺子要将近40元,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虾仁馅的饺子里大部分都是韭菜,吃了一嘴味儿。</h3> <h3>下午的时间基本都在坐车,晚上赶到<b><font color="#167efb">二道白河镇</font></b>——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镇子。这几天东北的行程里基本上都是住在景区附近,早上去景点,下午坐车,其实这样安排也是因为东北冬天天黑得早,基本上三四点太阳就渐渐落山了,五点天就黑得像我们这里的七八点一样了。</h3> <h3>路上导游已经在给我们算之后自费项目的钱了,包括长白山交通费(不含天池交通费,需到时候视情况而定),镜泊湖交通费,雪乡的四个自费项目:梦幻家园、十里画廊、雪地摩托和马拉爬犁,再赠送雪地越野车和雪圈,一共加起来给了个折扣价1000元。听上去似乎很诱人,但是我们来之前大概看了那些雪乡的项目,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且每项的价格都很贵,据说玩的时间也就那么一会儿,所以一开始打算不参加或者选择几个项目。但是后来发现如果不参加的话,去一趟雪乡只能在大街上逛逛,第二天哪儿也去不了,单独报几个项目价格也不低了,所以还是那句话,既然来都来了,就不省那个钱了,既然来了东北,就去好好玩一次雪吧。不过好在这1000元一次性交完,后面就没有任何要交钱的地方了。</h3> <h3>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美的云和晚霞,渐渐地天色就暗了下去,很快就全黑了,走了很长时间的夜路,其实这时候连吃晚饭的时间都没到。</h3> <h3>途中我们还要去往<b><font color="#167efb">红旗村</font></b>参观,去老乡家做客。这附近的山中物产丰富,很多人家里都有人参。这里的人参大多是临下参,其实好的人参是个头小根须多的,并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白白胖胖的人参。不过我对这些并不太感兴趣,就当了解了解长长见识了。</h3> <h3>晚饭是在红旗村吃的朝鲜族特色餐,边吃边看表演。菜确实有一些是别的地方没吃过的,不过口味很一般,而且座位实在是太挤了,几乎缩着吃完全程。至于表演的话,就是一些朝鲜族的歌舞,不过我是背对舞台的,也就没法总回头去看了。</h3> <h3>差不多吃完了导游和我们说那就早点上车走吧,还有挺远的路,早点到早点去泡温泉。于是我们接着上车赶路。</h3><h3>大概又走了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二道白河镇了。二道白河虽然是个小镇子,但是条件还是挺不错的。我们晚上住的是一家温泉酒店,名字忘记了。本来行程里说的是可以在酒店里自由泡温泉,可是这个酒店是新建的,温泉还没好,于是就变成了集中带我们去另一个酒店泡温泉,集中返回,还是挺不满的,因为这样时间就完全不自由了。不过这家酒店条件确实很好,应该是这么几天里住的档次最高的一家酒店了。</h3> <h3>回去飞快地卸了妆拿了泳衣,就上车去泡温泉。温泉在另一家酒店的负一层,大厅里挤满了人。温泉池子虽然不少,但是都不太热,而且感觉油乎乎的,泡了一会儿就去汗蒸了。其实也没在里面待多久,就要出来洗澡、吹头、穿衣服了,至于导游说的那些温泉的神奇功效那是完全没发现。和之前在日本泡的温泉对比起来,国内很多温泉大概更像是下饺子吧。</h3> <h3>晚上回去得也挺晚了,一天累下来,感觉第二天很可能会浑身酸痛,不过第二天仍然要继续早起,留一点点能看见雾凇的希望。</h3> <h1><b><font color="#167efb">D3:(12.18)二道白河镇—魔界风景区—长白山北坡—大关东文化园—镜泊湖</font></b></h1><h3>早上的出发时间仍然和前一天差不多,先去往赠送的<b><font color="#167efb">魔界风景区</font></b>,然后返回酒店吃早餐。魔界风景区位于长白山北坡附近的山脚下,这里的水系是长白山天池流泻而下的温泉水,常年不结冰,每到冬季,当气温达零下20摄氏度时,雾气蒸腾,出现雾凇和树挂。</h3> <h3>景区的游览路线是一个木栈道环线,不走回头路。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并不是很冷,景区里地面上的积雪都已经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白色,更别提雾凇了。途中看见了一个小型的瀑布,水流已经完全结冰了,呈现出半透明的白色冰挂。</h3> <h3>走到开阔的湖边,湖水确实完全没有结冰,只可惜没有雾凇的装点,连枯草上也没有了积雪的覆盖,这满眼的枯树看上去有些单调,不过这些笔直的枯树和水中的倒影一起,也构成了一幅寒冬的图画。</h3> <h3>游览的过程中,我们还不时看到一些在风力作用下倒塌的树木,虽然树已枯死,但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h3> <h3>简单游览完魔界景区后,就要返回酒店去填饱肚子了。这次来东北,起了两个大早,最终还是没有看到雾凇,不免有些遗憾,那就只能把更多的期待留给之后的行程了。</h3> <h3>这一天最主要的景点就是<b><font color="#167efb">长白山</font></b>了。长白山脉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白山市东南部,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我们要去的<b><font color="#167efb">长白山北坡景区</font></b>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我们前一晚就这在这个镇子里,所以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抵达了。</h3> <h3>路上导游再一次和我们强调了在山上的注意事项,最重要的就是防寒、防风、防摔。长白山由于海拔高,和山下的气候差异巨大,而且气候变化多端,天气预报无法预测,所以完全不能根据山下的情况来推断。而且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骨骼更加脆弱,一不小心摔倒很容易骨折,之前的团里就有游客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在导游的劝说下我还是去租了一副皮毛的护膝,虽然50元的租金确实很贵,但护膝是真的暖和,以至于后来还的时候都舍不得脱下。</h3> <h3>另外一点大家都非常关注的就是<b><font color="#167efb">天池</font></b>,毕竟是长白山最有名的一个景点了,不过能不能去得了天池,那就真的要看运气了。天池由于海拔高,气候多变,冬天风雪大和夏天下大雨的时候都会关闭,全年只有100多天能开放,之前有国家领导人去了三次长白山,都没能看到天池。</h3> <h3>我们去的时候长白山正好是免票的,不过要付85元的交通费(已经包含在之前的1000元中),如果天池开放的话还要再付80元,是专门去天池的交通费。到那儿的时候山下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早晨的寒冷已逐渐被驱散了,想着这样的天气天池应该不会不开放了吧。结果到了山下的服务大厅,看见屏幕上“天气关闭”四个大字时,心情顿时失落了许多,不过听工作人员说前一天就是中午才开放的,所以心里还抱着那么一丝丝希望。</h3> <h3>很快我们就坐上景区的游览车准备上山了。游览路线中停靠的站点有这么4个:天池、温泉和瀑布、小天池、绿渊潭,由于天池没有开放,我们第一站就先去看温泉和瀑布。汽车沿着山路逐渐向上爬升,海拔越高,积雪也就越来越多,行驶了20多分钟,汽车终于到站了。</h3> <h3>一下车,眼前的景象令我们大吃一惊。刚才在山下还温暖如春,山上却飘起了雪,雪花还不小呢,而且风又特别的大,吹得人睁不开眼。向四周望去,我们俨然已置身于一个白茫茫的世界中,周围已看不到其他色彩,厚厚的积雪覆盖着路面和两侧的山,让人分不清哪儿是山,哪儿是水,哪儿是路,眼中只有一幅灰白的水墨画图景。到处都似乎被一层雾气笼罩着,抬头望去,山上的树好像离我们很近,又好像浮在空中一样。我们这些没怎么见过雪的南方人,早已顾不得寒冷,兴奋地冲进雪地里玩起雪来。</h3> <h3>沿着木栈道向前走,由于积雪的缘故,一路上要非常小心。这时长白山的温度有-17℃,和往常相比可能不算太低,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寒冷。全副武装加上暖宝宝,再加上一直不停地走路,才不至于感觉那么寒冷。而帽子、耳捂、口罩这三层全部覆盖在耳朵上,给耳朵增加了太多的负担,实在是没法再戴上墨镜了,好早并没有什么刺眼的阳光反射,但是雪一落在睫毛上,就瞬间冻成了冰,看东西都看不清,也总算体验了一次在电视上看到的睫毛结冰的感觉。昨天还在抱怨天气不冷,今天可算是有真正大东北的感觉了。</h3> <h3>两边的雪地上,不时有人骑着雪地摩托飞驰而过,雾气大的时候,只能远远地看见一个橙黄色的灯。因为雪乡也有雪地摩托项目,所以我们就没在这玩了。走出去没多久,就可以远远看见温泉上的那座桥了。山上的天气真是瞬息万变,刚举起相机准备拍张照,雾气就突然大了起来,转眼间远处的风景都被隐藏起来了。</h3> <h3>再沿着山侧的木栈道走一小段,就可以看见<b><font color="#167efb">聚龙泉</font></b>了。虽然四周和池中的石块都已被冰雪覆盖,但泉水仍然缓缓流淌着,咕噜咕噜冒着热气。这次东北之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温泉,给冰天雪地里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岸边的树枝上结了薄薄的一层雪,看上去倒有一些雾凇的感觉了。在这里还可以品尝长白山的温泉蛋,煮好了之后蛋黄熟了而蛋清依然呈粘稠状,吮吸起来有一股浓郁的硫化味,价格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贵,10元3个。</h3> <h3>接着下坡近距离观看温泉,走过之前看到的那座桥,向山的深处走去。山上的积雪还是非常深的,从温泉和山坡交接处断裂的雪层就可以看出。在稍微平缓的地方,我们可以拍一些只有在东北才能拍的照片,可以整条腿都踩在雪里,可以在雪地上躺成大字型,不过由于我们害怕,所以就踩在别人已经踩过的坑里了。</h3> <h3>温泉和瀑布建议游览60分钟,眼看时间也不早了,而且实在是太冷了,就往回走了。雪越下越大,路面也比来的时候更滑,要格外小心。东北的冷和南方不一样,不是那种透进去的冷,但是只要露在外面的部分就会冻得吃不消,这一圈走下来,脸已经被冻麻木了。</h3> <h3>这时候天池还没有开放,也就意味着这次去天池是没希望了。接着旅行车停靠<b><font color="#167efb">小天池</font></b>,小天池因为形状与天池相似而得名,是电视剧《雪山飞狐》《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地,我们就没走过去看了,直接去往最后一站<b><font color="#167efb">绿渊潭</font></b>。</h3> <h3>绿渊潭因岳桦阴翳、潭水碧绿深窘而得名。绿渊潭瀑布飞流直下,最高落差达26米。再次下车,感觉更加寒冷,北风呼啸,让人一刻都不想在外面待。绿渊潭的最佳观赏季节是春夏,这个时候过来,除了被白雪覆盖的湖面,什么碧水、瀑布全都看不见,冬天并不是个看湖的好时候。刚要打开相机拍一张照片,却发现下车前电量还很多的相机突然就电量不足无法开机了,只好打开手机拍照,刚拍了两张,手机也冻关机了,我朋友的相机和手机也在刚拿出来没一会儿就关机了。于是绿渊潭总共就留下了仅有的一两张照片。</h3> <h3>因为没有了任何拍照工具,再加上实在是太冷了,离集合时间也差不多只剩一个小时,我们便去旁边的蓝景快餐区解决午餐。山上吃的真的是很贵,一盒泡面要15元,饭更是四五十起步的,我们只好随便吃了点泡面和关东煮。终于来到暖和的地方,用充电宝稍微给手机充一会儿电,很快就能重新开机了,而且能恢复到之前的电量。我早上下车前看手机电量还多,就把充电宝留在了车上,看来在东北真的要随身携带充电宝啊。</h3> <h3>再也不想去外面寒冷的地方了,吃完饭休息休息时间也差不多了,留半个小时坐车下山,重新回到“温暖”的天气里。</h3> <h3>长白山半天的行程就这样在遗憾中结束了,不过遗憾也是为了留一个下次再来的动力。听嫂子说冬天的天池特别冷,风特别大,上去待一分钟就吹得不行想下来了,下次我倒是可以考虑秋天再来一次长白山。</h3> <h3>下午的时间仍然是坐车,我们将离开吉林省,去往黑龙江。途中我们去了一个<b><font color="#167efb">大关东文化园</font></b>,位于安图县永庆乡东清村。这里汇集着大量的长白山动植物资源,可以看到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东北三宝人参、乌拉草、梅花鹿以及紫貂,还有被誉为东北第四宝的雪蛤。不过除了一些东北特色建筑和梅花鹿以外,购物的气息过于浓重了,有一大片地方都是卖鹿茸、雪蛤油之类的。</h3> <h3>之后又走了很久的夜路,晚上住的是<b><font color="#167efb">镜泊湖七号公馆</font></b>,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就在镜泊湖景区旁边。这几天住的地方一天比一天荒凉,条件也一天不如一天,这个七号公馆据说是这里比较好的酒店了,大门稍显破旧,不过好在里面宽敞整洁。晚饭吃的是东北铁锅炖鱼,也是一个东北特色菜,我们到的时候鱼已经炖好了,桌子中间嵌着一口大锅,不过现在都是烧电灶而不是火灶了。这一大锅里除了草鱼,还有豆腐、白菜、土豆、火腿等各种菜,七七八八一锅乱炖,很有东北菜的特色,只不过吃上去实在是没什么味道。</h3> <h3>饭后我们想出去找个超市买点东西,才知道这附近到底有多荒凉,只找到一家很小的超市,东西比别的地方贵不少,其他的除了这些农家旅馆,就再没有别的了。</h3> <h3>酒店没有电梯,房间乍一看很宽敞,以为条件不错,后来发现硬件设施实在是不行,房间暖气不足有点冷,洗澡水很小,地漏下水也慢,不过想着第二天去雪乡条件更差,只好硬着头皮把头给洗了,可是电吹风还要大晚上的去前台借,还得付押金。酒店的水一直有一股异味,不知道是铁锈味还是臭味,不过也没管太多就凑活用了,第二天发现每个房间都是这样的,据说是这边用地下水的原因,好在晚上没有烧这个水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