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驾游感悟(图片手机随拍)

游子的视觉

<h1><b>  西藏,藏北羌塘草原。连绵起伏的群山,一朵朵祥云缭绕在蓝色的天空,遍地的羊群散散漫步在广茂的羌塘草原令人神往。</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九七年去西藏后,一直有个愿望,自驾游去一次,总算成行了。二零一八年六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开起了二十四天的西藏自驾游之旅。现在去西藏自驾游成了热门话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风光,奇、净、空旷、有独一无二的美!去过西藏自驾游的驴友都有同样的感受,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灵魂归故乡。果然如此,风光无限好,很是令人神往。没有好的体魄,就别去西藏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高原反应:出发时我和菜菜身体状态都不是最好,感冒还没有彻底好利索,(我们一行八个人,二台车,定好的出发日期)就进藏了。一路颠簸,刚进藏二天,高反就来了,高反五天后消失,牙痛又开始了。同行的伙伴多多少少都有高反,菜菜反应很强烈,除了头痛外脸都肿了,菜菜也坚持下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年龄不饶人,一九九七年五、六、七月我去西藏,那时三十七岁。在西藏拉萨市、那曲等地,拍摄电视剧巜向望拉萨》。每天工作量很大,同行都知道,摄影工作脑力加体力身体消耗很大,从早到晚拍摄不停,有时白天拍完晚上再拍一夜的夜戏。拉萨海拔3650、那曲平均海拔4450,一点高反也没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就不同了,按说旅游也没有太多体力付出,车也很少开,大部分路程,都是同车的大漠哥开车,(大漠哥六四岁,中长跑教练,运动员出身,身体很好。)光坐车都很累,路上看到好的风景下车走几步,有时爬几十米山,找角度,拍拍风光。多走几步、快走气都喘。西藏自驾游特点就是天天行驶在路上,在高海拔4000米以上,人不舒服,头痛、像重感冒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对人和车辆都是一种考验。要想减轻高原反应尽快恢复正常,因从川藏线进藏。大部分自驾游都是318川藏南线进藏走,海拔从1000多米开始到拉萨海拔3650米,走五天左右时间,人也适应了。再走大北环线4000米以上海拔,一般人不会有太大的高原反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走青藏线,头一天到了青海茶卡县,海抜从兰州的1500米,一下上升到海拔3000多米。第二天到了格尔木海拔4000多米,翻过唐古拉山脉进入可可西里、到沱沱河,进入西藏大北线一直到日喀则,一路海拔4000多米以上海拔高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也就是说,从兰州出发第二天开始,十五天时间一直在海拔4000多米以上高海拔,所以高原反应都很强烈。第十六天,从日喀则到了拉萨市海拨下降到3650米,人就感觉很舒服了,也是进藏时间长了人也适应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观景:进藏前十五天,在藏北阿里地区天气很好,蓝天白云。从日喀则到拉萨路上就开始阴天、下雨。在拉萨四天休整、游览拉萨景点,也是阴天多云。拉萨返回兰州四天路程,一路还是天天阴天下雨。自驾游没有好天气,看不到也拍不上好的风景,心情可想而知。西藏回来一直没有心情整理照片,放到一年后才动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藏北转湖泊,看水。藏南转山,看寺。藏族佛教,有转山、转水、转佛塔的宗教信仰习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湖泊,我国最多的湖泊省谁也想不到竟然在海拔最高的西藏。湖泊大部分在藏北高原,大部分都是盐水湖。色林错湖最大,面积达2391平方公里,水最深处达30米。藏族称湖泊为措,在藏族心目中湖泊都是圣湖有神灵的。藏族宗教信仰信教群众心中有三大圣湖,玛旁雍错,纳木错、羊卓雍错。一措再措,形容藏北湖泊一个接着一个的意思。真是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湖水清澈透明,水天一色。清晰见底的湖水、蓝蓝的天空、雪白雪的云朵,景色令人惊叹而难忘。西藏空气缺氧,可是一点点 污染 也没有,能看得到很远的地方,所以有望山跑死马的说法。&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寺庙,有人说到西藏不去寺庙等于没来西藏。西藏的寺庙,数目众多,处处可见。最著名的寺庙建筑当属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桑耶寺、楚布寺、萨迦寺等等也非常有名。据统计,西藏现有寺庙1700余座。大的寺院都集中在藏南,前藏,拉萨就有五大寺院,后藏日喀则的扎什布轮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山,西藏神山在藏族信教群众心目中也是有神灵的,有名的神山也都在藏南。神山岗仁波齐山,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等……,到岗仁波齐山 你会看到藏族信教群众男女老少,有三五成群的也有一个二个的转山藏族同胞,有的都是从几百上千公里一路走来,在此转山求佛祖保佑,能到岗仁波齐神山是藏族信教群众信仰习俗也是一种精神寄托。&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行:车辆要求,2.0排量以上的什么类型的车辆都可以。当然,高海拔排量越大越好,最好是越野车,碰上修路走便道通行能力强。青藏线109国道经常堵车,大货车很多。进藏格尔木检查站,大货车能排五六公里长,自驾游的车辆一路上随处可见。我们下路基走便道,绕过排队的大货车通过,耽误的时间不算太长。现在西藏公路要比七八年前好多了,县县都通上了柏油马路,各别高山垭口有几公里沙石路。但是青藏线109国道,由于大货车辆太多,路况毁损严重,近百公里路面坑坑洼洼。现在开始从羊八井住格尔木修高速了。西藏限速一站一站开路条,写明公里数,几小时到,超10分钟罚1小时等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住:高海拔晚上要睡眠好,第二天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西藏大北线各县,酒店、宾馆少,卫生各方面条件差、价格很贵,小县城200元的标准间不如内地几十元的标准,每到一个小县城,不抓紧时间找可能就没有房源了。在定日县岗嗄镇,找了二个小时宾馆,最后找了一个镇上最好的宾馆,宾馆设施卫生都挺好,就是四楼无电梯(4000多高海拔,无电梯要命)一晚400元,房间标准也就是内地100多元的标准。大北线一路上基本房价都在200元以上。好多就像大车店也要200元,不住没地住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吃:民以食为天,高海拔不能吃的太饱,免的给大脑血液循环增加负担。也不能不吃。四川人川菜馆到处都有,临夏、青海回族,清真饭馆很多,牛肉面、羊肉面片、手抓羊肉、烤羊肉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安全:去西藏不管跑到哪都很安全。进藏从格尔木检查站开始,经过每一个县市都要安检。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边防证。各别加油站要登记身份证、驾驶证。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八角街、大小寺院,进出都要安检,刷身份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自驾游路线:具体从出发到返回的日期、时间、经过的地点、公里数如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兰州出发,第一天,6月29日,多云,兰州一茶卡一乌兰,行程615公里。第二天,6月30日,多云,乌兰一格尔木,行程450公里。第三天,7月1日,小雨转多云,格尔木一沱沱河,行程420公里。第四天,7月2日,小雨转多云,沱沱河一班戈,行程565公里。第五天,7月3日,晴,班戈一尼玛,行程365公里。第七天,7月4日,晴,尼玛一文布南村,行程125公里。第七天,7月5日,晴,文布南村一尼玛一改则,行程约460公里。第八天,7月6日,晴,改则一狮泉河,行程476公里。第九天,7月7日,晴,狮泉河一班公错一狮泉河,行程约270公里。第十天,7月8日,晴,噶尔一札达,行程285公里。第十一天,7月9日,晴,札达一普兰,行程约390公里。第十二天,7月10日,晴转小雨,普兰一仲巴,行程约400公里。第十三,7月11日,阴转多云,仲巴一定日县岗嗄镇,行程395公里。第十四天,小雨转多云,岗嗄镇一喀则,行程约295公里。第十五天,7月13日,多云转阴有小雨,日喀则一拉萨,行程360公里。第十六天,7月14日,阴有小雨,拉萨市。第十九,7月17日,阴,拉萨一比如县夏曲镇,行程约430公里。第二十天,7月18日,阴有小雨,夏曲镇一丁青,行程390公里。第二十一天,7月19日,晴转小雨,丁青一囊谦,行程约360公里。第二十二天,7月20日,晴,裹谦一玉树,行程170公里。第二十三天,7月21日,晴,玉树一乌兰县,行程450公里。第二十三天,7月21日,下午8点,晴转小雨,乌兰一兰州,第二十四天零晨二点,到兰州市,行程604公里。总行程8000多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美篇片幅有限, 西藏行,部分风光照片,请观赏。</b></p><p class="ql-block"><br></p> <h5><b>  </b></h5><h5><b> </b></h5><p class="ql-block"><br></p><h1><b>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b></h1><h1><b> 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h1><b>  茶卡盐湖景区,我们进入景区游玩了一个小时左右。转也转了、看也看了,阴天后又下起了小雨。没有拍到好的景色。</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h1><b>  格尔木茶察尔汗盐湖。“察尔汗”是蒙古语的音意,意为“盐的世界”。察尔汗盐湖总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湖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钾、钠、镁、硼、锂、溴等自然资源,总储量为600多亿吨,其中仅氯化钾表内储量为5.4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氯化镁储量为16.5亿吨,氯化锂储量800万吨,氯化钠储量426.2亿吨,均占全国首位。整个盐湖潜在的开发价值超过12万亿元,是发展我国盐化工业的战略宝地。盐湖开发和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h1><b> </b></h1><h1><b> 菜菜这张照片的背景看着像是石头或假山,其实是用盐矿堆积起来的。</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h1><b> 盐湖股份有限公司厂区自收门票,一个车辆50元。进厂一个公里左右,就到了盐湖,一望无际的盐湖。盐湖为采盐放便,离厂区近的都分成两公里左右的长方形盐田。开车进去转了一大圈,最少跑了有十公里路,拍摄游玩。</b></h1> <h1><b>  出格尔木市十公里,通过进藏车辆人员检查站后 。二个小时到达仑轮山口,海拔4760米。</b></h1> <h1><b> </b></h1><h1><b> 古代典籍中的昆仑山又号昆仑丘,因山体呈碗状又称宛丘;因傲立于群山,像一个柱子通向天空又称天柱;因对应北斗星,又称璇玑玉衡;因传为天帝下都,并盛产玉石又称玉京山。</b></h1><h1><b> </b><b> 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为万山之租,亦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義的王都。</b></h1> <h1><b>  青藏线公路109国道,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后,公路两侧不远处,常能看到三五成群最多十多只藏羚羊。停了几次车,拍藏羚羊,离的都太远,效果都不理想。</b></h1> <h1><b> 青藏公路109国道,进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福地。</b></h1> <h1><b>  在当地藏族群众的心目中,山、湖等等都是有神灵的,都是神圣的。而藏传佛教又有转山、转湖的特点,属于民族特色、宗教习俗。因此,围绕湖水徒步的行走就被称为转湖,以此来向湖中的神灵祈祷、表达虔诚的敬意,意在祈求好运、吉祥、健康等等美好的事物。</b></h1> <h1><b> 去文布南村沿途风景,远景是当穹错湖。</b></h1> <h1><b>  当穹错也作当雄错、当穷错,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南部,当惹雍错北部。湖面海拔4475米,面积54.5平方公里。</b></h1><h1><b>湖泊西部有一座高出湖面约48米、面积0.4平方公里的小岛。第四纪时期与当惹雍错为一个湖泊。湖水主要依靠地表径流补给。205省道经过湖东北岸。</b></h1> <h1><b> 当穹错湖公路边</b></h1> <h1><b> 当穹错湖边风景</b></h1> <h1><b> 当穹错湖边风光</b></h1> <h1><b> 当穹错湖边的雪山</b></h1> <h1><b>  去文部南村来回路过</b><b> , 当穹错湖边村镇,</b></h1> <h1><b>  文部南你属于你属于那曲尼玛县,村落里,依山而建的藏居,家家户户面向湖水。背靠山,面对水,从我们汉族风俗来说是吉位,看来在藏族风水来说亦是如此。近年来,随着游客逐渐增多,村里有几户人家开起了家庭旅馆。</b></h1><h1><b> 住了一晚,感受了一下古村落生活。村委会自己发电,白天不发电,晚上8点来电十点停电。晚上村子漆黑一片,五个人的大房间,除了一个个的单人木板床,其它设施一样也没有。没有卫生间,晚上,上厕所摸黑出房门下三层高台级,上外面的土厕所。</b></h1> <h1><b> 文部南村村口</b></h1> <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文布南村藏族牧民</b></h1> <h1><h1><b>  文部南村,当惹雍措是西藏第四大湖,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日出日落光影明暗交错间,湖水色彩会随光影不断变化,幻化万千。</b></h1></h1> <h1><b>  文部南村,民房大部分还是土坯房。</b></h1> <h1><b> 藏北阿里地区,羌塘草原,这里是无人区。新修的公路,车辆很少,自驾游的也少,一天也见不到几辆车。进藏旅游的大部分都去拉萨和藏南景点了。</b></h1><h1><b> 照片,公路上方蓝色天空,白云朵朵。有一片白云,宛如白色的和平鸽在飞翔!</b></h1> <h1><b>  藏北羌塘草原,利用停车休息时间,男人忙着拍照,女人忙着摆姿势臭美。</b></h1> <h1><b>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湖泊最密集的地方,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4%。据统计,在西藏辽阔的土地上,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其中湖泊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纳木错、色林错、扎日南木错3个,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47个,超过1平方公里的有612个。西藏高原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湖泊密集地区,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西藏湖泊湖面海拔超过5000米的有17个,它们的面积都在50平方公里以上。</b></h1> <h1><b>  错鄂湖边休息,中午到错鄂湖进入阿里地区县与县相邻很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可以说这里是无人区。中午在湖边烧水煮面条一人一大碗。</b></h1> <h1><b>  色林错,位于那曲市的申扎、班戈和尼玛3县交界处,湖面海拔4530米,长77.7公里,最宽处为45.5公里,形状不规则,总面积2391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我国第二大咸水湖。近40年,青藏高原湖泊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就是色林错,其面积增长超40%,现已成为西藏第一大湖泊。色林错风光绝美,湖水、草甸、沙石滩、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幸运的话还可见藏羚羊在湖畔草场上觅食奔跑。</b></h1> <h1><b>&nbsp; &nbsp; &nbsp;色林错后再遇恰归错、吴如错、达则错——真是“一错再错”。西藏湖泊星罗棋布,蓝蓝的天白白胖胖的的云、和天一样蓝蓝的湖水。这在内地跟本是无法想象的景色。</b></h1> <h1><b>西藏藏北阿里地区改则县,藏北公路。</b></h1> <h1><b>西藏藏北阿里地区改则县,羌塘草原风光。</b></h1> <h1>  西藏藏北羌塘草原,抓拍的野毛驴</h1> <h1> 西藏藏北羌塘草原、抓拍羊群。</h1> <h1><b>  西藏阿里羌塘草原,海拨最高都在4000以上。属于干旱地区,7月初草场草就开始发黄了,含氧量很低。可喜的是也见到了成群的牛羊。野生动物见最多的是野毛驴,还有马鹿,单只的狼见到过一次。三五成群,最多十来个一群的藏羚羊,</b><b>在可可西里、羌塘草原常见。</b></h1> <h1><br></h1> <h1><h1><b> 西藏班公湖湿地,班公湖位于33°30′N,79°53′E; 又称错木昂拉红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b></h1></h1> <h1><b>  班公湖湿地保护区,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是中国日土县与克什米尔交界的国际性湖泊,面积65,000公顷,其中三分之一在印度, 海拔 4,212米。</b></h1> <h1><b>  西藏札达土林。</b></h1><h1><b> 札达土林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是札达县最著名的地貌风光区。札达土林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是以托林镇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分布高度是海拔3750―4450米,其面积约888平方公里,札达土林分布的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b></h1> <h1><b>  西藏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b></h1><h1><b>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b></h1> <h1><b> 扎达县古格王朝遗址</b></h1> <h1><b>  我们同行的几男士经过努力,爬上古格王朝遗址最高建筑顶部,海拨4000米以上,两位女士没有上。遇到了两位游客进行交流。</b></h1> <h1><b> 扎达县古格王朝遗址</b></h1> <h1><b> 扎达县古格王朝遗址</b></h1> <h1><b> 扎达县土林风光</b></h1> <h1><b>在扎达县古格王朝遗址望远处土林地貌风光</b></h1> <h1><b>离开扎达县路边,摇望远处雪山、土林地貌景观。</b></h1> <h1><b>  龙嘎拉达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b></h1> <h1><b>  西藏冈仁波齐山神山。</b></h1><h1><b>冈仁波齐山位于东经81.3°,北纬31°海拔6638米(另说海拔6714米),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山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称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对称。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佛陀曾在此转法轮,现在仍有五百罗汉常住于此,是最殊胜的佛山道场,也是佛经中所说的德斯雪山。</b></h1> <h1><b>  在公路上远望神山岗仁波齐主峄(距离岗仁波齐神山大约20公里)。</b></h1> <h1><b>冈仁波齐山下,仰望神山冈仁波齐山主峰!</b></h1> <h1><b>  马攸木拉山口位于阿里地区霍尔巴乡西侧,是日喀则市和阿里地区的地理分界,过了这个山口,就进入阿里的普兰县。 山口视野较好,广阔的高山草甸荒无人烟。</b></h1> <h1><b>  去普兰县路上,远景山边就是普兰县娍、远景连绵起山脉后面是尼泊尔。离普兰县70公里处有中国对尼泊尔口岸,次口岸出入境只对尼泊尔人,不对国内人员。</b></h1> <h1><b>&nbsp; &nbsp; 普兰县,隶属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b></h1> <h1><b>  西藏神山圣湖。西藏湖泊星罗棋布,西藏大北线,一路上所见到的湖泊一个接一个湖泊,大部分湖泊都是咸水湖。(藏族把湖泊称为“错”,一错再错。就是一个湖又一个湖意思)</b></h1> <h1><b> 神山圣湖玛旁雍错玛尼石堆。</b></h1> <h1><b>  国家自然保护区神山圣湖,玛旁雍错。</b></h1> <h1><b>&nbsp; &nbsp; 玛旁雍措、纳木措和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b></h1><h1><b>玛旁雍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是世界上多个宗教认定的圣湖,也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负盛名的湖泊之一。</b></h1><h1><b>纳木措,藏语意为“天湖”,是我国的第三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b></h1><h1><b>羊卓雍措藏语意为“天鹅湖”,是低浓度咸水湖,是天鹅、鱼鹰、班头鹊等鸟类的重要栖息地。</b></h1> <h1><b>  国家自然保护区神山圣湖,玛旁雍错。</b></h1> <h1><b>国家自然保护区神山圣湖,玛旁雍错。</b></h1> <h1><b>  国家自然保护区神山圣湖,玛旁雍错。</b></h1> <h1><b>  国家自然保护区神山圣湖,玛旁雍错,湖面。</b></h1> <h1><b>  羊八井有地热温泉,温泉水质温度适宜,九七年进藏时,天上下着大雨,温泉对面是雪山,我们泡了一次,非常爽。羊八井三叉路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石碑。向东左109青藏线、右317国道通往昌都和玉树。向西北方向去纳木错湖景区。</b></h1> <h1><b> 西藏大北线羌塘草原公路边</b></h1> <h1><b> 珠穆朗玛峰景区</b></h1> <h1><b>  珠穆朗玛峰国家地质公园门前,一行八人合影留念。天气原因,大阴天没买了门票进景区,开车进去100多公里山路,到了珠穆朗玛锋山下也看不见主峰,照张合离开。</b></h1> <h1><b>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公路大门景观。</b></h1> <h1><b>  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b></h1><h1><b>明朝正统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b></h1> <h1><b>  日喀则扎什布轮寺,建筑面积宏大,每天信教群众、游人如织。 </b></h1> <h1><b>  游人信教群众人山人海,涌入寺内。</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h1><b> 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藏王。他建立了吐蕃王朝,执政期间,推广,创制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度,并分别与和联姻。公元641年,为迎接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在拉萨的红山上修建了布达拉宫。</b></h1> <h5><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西藏标志性建筑,位于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土木建筑。集中西藏宗教、政治、历史和艺术诸方面于一身,是藏族古建筑艺术中精华的精华。 布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b></h1></h5> <h1><b>  拉萨街景公园望布达拉宫</b></h1> <h1><b> 布达拉宫广场夜色</b></h1><h3><br></h3> <h1><b><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nbsp;</span></font> 丁青217国道路边休息</b></h1> <h1></h1><h1><b>  文成公主庙,别名“加萨公主庙”,相传系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它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三江之源”,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b></h1><h1><b>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b><b>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b></h1><h1><b> 我们从拉萨返回走317国道,再走214国道。这条路线就是唐蕃古道。</b></h1> <h1><b>  春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转佛教寺院最大最多的玛尼石堆。</b></h1> <h1><b>  信教群众,每天都会按照自己的时间,顺时针方向围着玛尼石堆转圈(做功)。一圈大约有2公里,我们参观也按照顺时针方向游览转了一圈。</b></h1> <h1><b>  春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转佛教寺院,有最大最多的玛尼石堆。</b></h1> <h1><b> 玛尼石堆寺大金堂。</b></h1> <h1><b>&nbsp; &nbsp;青海玉树世界最大的玛尼石堆。</b></h1><h1><b>玛尼堆藏语称“多崩”,意为“10万经石”。玉树县新寨玛尼堆的经石据说已达20亿之多,这些经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如同桌面,小的仅如鸡蛋。上面均镌刻着佛像或经文,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箴言。</b></h1> <h1><b>  春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转佛教寺院,有最大最多的玛尼石堆。玛尼石堆成的墙。</b></h1> <h1><b>  走317国道,离开西藏境内类鸟齐进入青海囊谦。</b></h1> <h1><b>  站在玉树县城中心,山上观景平台,看县城北。</b></h1> <h1><b>  站在玉树县城中心,山上观景平台,看县城西。</b></h1> <h1><b>  站在玉树县城中心,山上观景平台,看县城西。</b></h1> <h1><b>&nbsp; &nbsp;站在玉树县城中心,山上观景平台,看县城全景。</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二零一九年七月六日,兰州</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