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女儿家温馨的大年,缱绻着那遥远且浓浓的年味~2019新年联想之二

愚叟补拙

<h1><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今年这个年确实特别,女儿接我们到她家过年,因为是外孙媳妇第一次离开娘家来这里团聚,和我们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外孙媳妇的爸爸妈妈是知书达理的人,要求自己的女儿结婚后必须到女婿家过第一个年,这是何等的通情豁达,难怪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呀,外孙媳也是独生女啊!)</span></h1><p><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迎着女儿家客厅摆放的水仙绽放的花朵,满屋飘香沁人心扉,我的第七十个春节就这样悄悄的走来了。春节的轮回宛如一首美妙的歌曲,流淌在我的心里,带给我大多美好且难忘的记忆。这是一种情结的凝聚,一种情感的熔铸交汇,一种精神的认同,一种血脉的延续。在这已苍老的岁月里,虽然我的牙齿几乎落光,但对已经苍老而渐行渐远的“旧大年”,瞬间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与怀念。此时此刻缠绕着往事的回忆,希望能找回那已逝的感觉。袅袅炊烟,汇聚一堂的亲们,热热闹闹的场面,此起彼伏的声声炮竹,以及带着数千年历史痕迹的种种习俗,简单却是那么真实快乐⋯⋯</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在女儿家看到女婿和外孙媳用现代配方和现代工具,很熟练的制作蛋年糕。看着这一块块金黄色的年糕,又勾起记忆深处我和老伴回家乡(庙前)过春节的回忆, 那藏在心灵深处且遥远的年味一直是我心中最美的味道,虽已过去很久很久,记忆已渐渐模糊,但那年那月,那藏在心中的年味,却在心中永存,此时的记忆仿佛把我带回到七十年代过大年⋯⋯</span></h1><p><br></p> <h1><font color="#1564fa">  我和老伴长期工作在深山老林中,交通很不方便,几乎与外界隔绝,我们的孩子就生活在这茫茫的山林中,虽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她们活蹦乱跳,生活的却无忧无虑。我们一家子在庙前接连过了九个年。每年单位放春节假,我们也似乎盼着能早点回家,作好了一切准备,起个大早,带着孩子们就往回家的路上赶⋯⋯</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我挑着一对箩筐,把女儿和儿子放筐里,迈着轻快的步伐,小跑在这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上,两旁的树木,路边的野草还在吐着绿色的气息,叶面上爬满晶莹的露珠,打湿了我的解放鞋面。太阳从山峰中探出红红的脸蛋,温柔地舔着绿叶上的露珠,鸟儿在枝头蹦跳,在我们面前铺展着美丽的翅膀,和我们一样享受着早晨的阳光,婉转悠扬的唱着歌谣。</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山溪水轻轻地敲打着水中的石块,跌跌宕宕、左拐右曲,像一曲荡气回肠的音乐,像一个情节起伏的故事,流淌在这青山深谷之中。</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山路颠簸崎岖而寂静,只有我和老伴的脚步声,而女儿和儿子在箩筐中稚声童气地唱起了妈妈教的儿歌声,打破这山谷中的寂静,歌声暖暖的、甜甜的,沁入我的心房,使我的步伐更加稳健地爬上了最后一道山坳。</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站在山坳上,看到山下炊烟袅袅,左摇右摆,越升越高,汇入悠悠白云,让我像想中,炊烟袅袅的地方那上演的朴实农家情调。</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太阳散发出金色的光芒,镀亮了绿叶和小草,镀亮了广大的农田山岗,镀亮了流淌的溪流,发出了潺潺大笑。耳边的风带来了树林里特有的香味,田野里油菜花香和着我身上流淌的汗香,徜徉在这曲曲弯弯的小路上,我似乎醉得走不动了。</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我深深浅浅的脚印拓印在这山路上,脚印收藏着满满的年味,而山风携带着这悠悠的年味,沿着长长的山路,把我和老伴及箩筐中姐姐弟弟带回了家乡,家乡的炊烟已漂浮着浓浓的年味,我家的老屋更是满满的年味啊……</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回到家才真正体会年味是那么浓烈、那么美好,一大家子人热闹的忙碌起来了:杀年猪、打麻糍、大家高高兴兴操执着年夜饭,这种和睦家庭的氛围至今还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在农村杀猪过年是一件平常却很热闹的事情,我们家过年杀猪却是第一次。今年咱家杀年猪的操刀手是二弟,姐夫为他当下手。二弟为人聪明,无师自通,既会摆弄拖拉机又会杀猪卖肉,而姐夫是大跃进年代的老大学生,学兽医的。有这两个能人对付这头猪确似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操作自如。当这头猪“哇哇”的叫声“震耳欲聋”时,我想起了年老的奶奶和瘦小的三妹。三妹当时还在学校读书,每次我们休假回家,总看见三妹用单瘦的矮矮身体,担着两个装满稍水的稍水桶,(水桶和她的身材是“三姐妹一样高”)摇摇晃晃地往猪栏那头走去,奶奶挪动那“三寸金莲”的小脚,手里拿了把木勺在后面蹒跚的跟着。这头猪虽然可能不到百斤重,可那也是奶奶和三妹花了一年多时间辛苦饲养出來的啊。</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打麻糍是年味里最浓稠的味道之一,在女儿家看到女婿打蛋年糕的时候,使我想起了七十年代在家乡过大年打麻糍的热闹情形:在老屋昏暗的厨房里,奶奶早已淘上了几十斤糯米,洗净谅干水倒入大甑中,架上烈火,蒸上足够的时间,糯米饭的醇香开始四溢,整个老屋芬香氤氲,云雾缭绕,催人熏熏欲醉。蒸好的糯米饭快速倒入石𦥑中,我和大弟手中握着麻糍棍,(那木棍跟我们差不多高,两头粗中间细,细的刚够上两只手握住。)围着石𦥑,用力搥打着𦥑里的糯米。洁白的糯米很快被捣得粉碎,粘成一个团,糍性越来越强,棍子每次捣入都很费力,拨起时扯出长长的白色米带。不一会,我们浑身都湿透了,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来。我们一边发力,一边异口同声地哼着号子,这古老、浑厚、虔诚的声音,充满生命的阳光和美好的祝福。</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麻糍打好后,我们的木棍搅在一起,转起了圈,整𦥑的粉碎糯米被卷了起来,卷成一个白色面团放入铺有米粉的团箕中,用力碾成一块大饼,做麻糍的坯子就成了。</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做麻糍是一个技术活的手艺,我家奶奶交待三妹,去请本家的五奶奶来做麻糍,奶奶说:五奶奶做麻糍的手艺在家乡数一数二,做得特别好。</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五奶奶制作的麻糍造型美观,大小一至,个个晶莹剔透,任在旁围观的玉花、素平、燕燕、琦峰、素华、素松几个小孩子垂涎欲滴。白白溜溜的麻糍吃到嘴里,滑嫩爽口,绵绵软软,裹上豆粉白糖,又香又甜。四弟也像小孩子一样带着这几个小朋友将麻糍放在灶里面烘烤,就像烤红薯一样,把麻糍烤成金黄色,筋道浓香,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那种浓浓的过年气氛总在不经意的瞬间,慢慢爬上心头……温温暖暖的年味在老屋中弥漫开来了⋯⋯⋯</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今天在女儿家,看到女婿做的蛋年糕,耳边仿佛又响起此起彼伏的打麻糍的吆喝声,如同弹起一首岁月悠悠的思乡曲,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炊烟袅袅,流水潺潺、阡陌相连、鸡犬相闻的家乡。</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啊,麻糍是家的温暖,是奶奶老爸老妈的爱恋,这种情,这种爱,在后辈们心中悠悠绵绵,永不磨灭!</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女儿家的年夜饭特别丰盛且浓稠,女婿卯足了劲,准备了几天,这大年三十的大圆桌上,摆满了二十几个大菜。一个大团聚的宴席隆重地推出了,除了女婿的爸爸妈妈(我的亲家、亲家母),还有女婿家姐姐弟弟五个小家庭,二十几个人把大圆桌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举杯畅饮。欢声笑语里为过去的一年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为新的一年给老人吉祥的祝福,也给晚辈们出外打拼万事顺意的鼓劲,这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家庭的团圆饭哦!</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年夜饭这简单的四个字,仿佛瞬间就将我的思绪带进那喜庆祥和的年俗印象中,这其中掺糅了民间美食,传统人文诸多元素,那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生动描绘出一幅隆重、温馨、欢庆、吉祥的过大年的盛况。而那一年的家乡年夜饭,虽然并不丰盛却很温馨,使我记忆深处对这独特的年夜饭怎么也难以抹去。</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家乡那年的年夜饭也不例外,奶奶、爸爸妈妈早就开始张罗着采购所需物品,加上自家出产的猪鸡鸭鱼,还有菜园里的新鲜蔬菜,基本物质已准备齐全,出门在外的亲人们也都回来了,还特别请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彭家林场的农民王阿山。他是五十年代上海的移民,一个孤独的老人家,年夜饭上奶奶还一定要他坐上席以示对老人的尊重,我们家的优良家风在这件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年夜饭的道道菜陆续端上了桌面:一大碗红烧肉是是必不可少的,肉块块厚实红亮,味道焦嫩肥美,像征着日子红红火火,大盘的红烧整草鱼,油炸焖煮,肉质外焦里嫩,寓意年年有余。那盘糯米肉圆子,用肉馅滾上糯米蒸制而成,颗颗清爽饱满,撤上葱花,浓香四溢,入口粘软酥滑,隐含一团和气,团团圆圆之意。那道家乡特色菜格外抢眼一一一米蒸菜,米蒸粉下面是嫩绿的茼蒿菜,犹如冰雪复盖的翠绿,予示着生命的萌动,予示着春天的来临,旁边围摆着鸡鸭、香肠、裹着辣椒粉的炸鱼块、油豆腐等等为陪衬,再配上几碗时令蔬菜,加上腐竹、粉丝、炒菠菜,满满当当不下二十多个菜,最使我难忘的一道菜,就是那盘“白斩鸡”,我是第一次吃到,香脆可口,微微带甜的这道“白斩鸡”就是王阿山老师傅精心制作的。</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客厅上摆放着两个桌子,大人一桌,小朋友和女人一桌。客厅上热气缭绕,和乐融融,小辈挨个向长辈敬酒,长辈忙着给小辈夹菜,大家你来我往,边吃边唠,一圈下来,就觉的酣畅淋漓,面红耳赤。三弟连脖子根都是红红的,好像满桌的酒是他一个人吃了,满厅的笑声,满厅的热闹。</font></h1><h1><font color="#1564fa"> 当年夜饭结束时,已是暮色阑珊,那时没电灯,家家户户却是灯火通明,爆竹连连。又是一年辞旧夜,它封存一段老时光,又翻开崭新的一页,它似嘹亮的号角,引领离家的游子飞越万水千山回归家乡,用一份温情的等待,为我们抚平一身沧桑,所有的温馨和感动,在这一刻融合,使亲人间的情感地久天荒。</font></h1><h3><br></h3> <h1><font color="#1564fa">  年夜饭是炮竹欢腾升起的时节,是亲人们尽情大笑的时节,是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凸显,犹如优美的和弦,撞响了涌动幸福的春韵,是一道醇香美味的大餐。此时此刻,亲情乡情渗透神经,浸润全身,年年岁岁、欢聚酣饮,恭贺新年,其乐融融⋯⋯⋯</font></h1><h3><br></h3> <h1><font color="#1564fa">  丰盛的年夜饭,一桌和睦的团圆饭,洋溢着岁岁平安兴旺的吉祥祝福,一家老小,齐齐一堂,给年老的奶奶以亨天伦之乐,把所有的亲人一年来的烦恼和愁绪卸下了心头。一桌芬香的年味,弥漫在五脏六腑,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血缘在一代一代奔腾流淌,生生不息⋯⋯⋯</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 外孙和孙媳离开了爸爸妈妈,离开姥爷姥姥,回到了他俩在远方的温馨新房 这别具一格的年也就这样走了,我那惆怅的心却茫然不安。一年又一年,年味从指尖悄然流走,从幼年到现在古稀之年,年龄慢慢变成了很尴尬的数字,不知从何时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渴望和喜悦,却沦落成一种负担和劳累。年年春晚的最后一个节目,依然是“难忘今宵”,却再也找不回儿时的那种心情,不变的是日出日落的一年四季,变了的是苍老的容颜,岁月是一把无情的刀,在我们心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而身边的亲人们的血溶于水的情感是亘古不变的,亲人们哦,且行且珍惜吧!</font></h1> <h1><font color="#1564fa">2019年3月3日下午5时20分完成第一稿。</font></h1><h1><font color="#1564fa">后记:这几天老伴身体不舒服,使心情变得烦燥,思路紊乱,无法动笔,就停止了写作。昨天晚上听到一个激动我心的好消息,(好消息暂不奉告)加之今早看到老伴的病情大有好转,心情舒畅,思路就清晰了,所以将此文写完,以给亲们和朋友分享。</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