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使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享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机会,2019年3月2日,我和竹库小学吉比石迁副校长以及阿牛曲博等老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开展新学期对竹库乡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和慰问活动。</h3> <h3> 竹库乡各类残疾学生共14人,分布在乃嘎、地洛瓦依和阿毕乃拖三个村,这些残疾学生最小的7岁,最大的14岁,已有部分学生在牛牛坝小学和竹库乡小学随班就读,有3人未读书。</h3> <h3>到马海曲布家送教和慰问</h3> <h3> 给第一个送教的是阿毕乃拖村6组的马海曲布,该生属听生残疾,在牛牛坝小学五年级随班就读,学习上没问题,他能工整写出自己的名字,并对老师出的小数乘法计算题迅速正确解答,因此学校对该生进行了慰问,为他送上了书包、文具盒、本子等学习用品,鞋和牛奶、火腿肠等零食,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用知识回报社会。接着为同组残疾学生马海古格开展送教,也是听力残疾,学习能力较弱,教他写名字很困难,简单的加减法不会做,但能跟老师数数,教会了他写1至5,对学校送给他的学习用品、鞋和零食,他特别开心,特别高兴,手舞足蹈、又蹦又跳表达了他的喜悦和渴望。</h3> <h3>给马海古格送教</h3> <h3>收到礼物后异常开心</h3> <h3>教马海古格写数字</h3> <h3> 或许是没照过相,也许是很少用手机拍照,与我合影开心得不得了。</h3> <h3>沿途风景</h3> <h3> 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h3><h3><br></h3><h3> 愉快的送教,舒畅的心情。</h3><h3><br></h3><h3> 为残疾孩子的开心感到欣慰,为我们的付出得到家长的认可感到满足。</h3><h3><br></h3><h3> 祈福孩子们以后的生活就像这片美丽的天空。</h3> <h3> 下午2点过返校吃了午饭后,又到乃嘎村为曲比牛布、地莫约子和地日克古三位残疾学生送教上门,为这三个学生送上了相同的学习用品、鞋子和吃的东西。曲比牛布因左臂截肢和左脚残疾从三年级上期辍学在家,简单的加法会做,不会做减法和乘除法,教他用倒着数的方法算减法,教他笔算加法,他学会了用接着数的方法来计算,老师们鼓励他平时在家多向姐姐学习,争取多掌握一些知识。同时针对地莫约子和地日克古不同情况进行了送教,鼓励他们好好学习。</h3> <h3>乃嘎村3组</h3> <h3> 残疾孩子曲比牛布的家,也是我们班曲比石洗的家。想顺便进行家访,却到山上种土豆去了。</h3> <h3>石校查看曲比牛布截肢的手。</h3> <h3>辅导曲比牛布笔算加减法</h3> <h3>孩子挺不错,一教就会。</h3> <h3>教他用接着数的方法计算加减法</h3> <h3> 合影时没注意,翻看照片时,孩子脸上表情令我费解,茫然、期待、渴望?</h3><h3><br></h3><h3> 我猜不透孩子的心思</h3> <h3>慰问地莫约子</h3> <h3>教地日克古写名字时注意笔顺</h3> <h3> 此次送教上门和慰问,体现了竹库小学学校和老师对残疾学生的关心、关爱,也体现了支教老师对彝族残疾孩子的关注,体现了夹江一小对口帮扶的倾情付出。送教上门活动得到了孩子家长和周围邻居的一致认可,对老师们的送教和慰问非常感谢,表示会配合学校和老师,让孩子多学习,以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和老师承诺将持续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这些特殊学生提供更多、更方便、更有效、更人性化的上门送教服务。</h3> <h3> 沿途风景依然美丽,心情却有些沉重。</h3><h3><br></h3><h3> 为他们的遭遇惋惜,为他们今后的命运担忧。<br></h3> <h3> 愿孩子们走出大山,翱翔天空!</h3> <h3> 这片贫瘠的土地等待孩子们的成长</h3><h3><br></h3><h3> 这片荒凉的大山期盼更多志愿者的光临</h3><h3><br></h3><h3> 这儿的人们更需要援彝干部的指导和帮扶</h3> <h3> 关注残疾学生,帮扶送教上门,支教周末充实有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