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老洛阳城第一关

过客

<h3>图片大部来自网络</h3><h3>文字原创: 过客</h3><h3><br></h3><h3>洛阳4000年的建城史,一直在毁与建间重复轮回,位置也几经变迁,到明洪武六年,明将陆龄在金元两代原土墙基础上,督众重筑洛阳城,大致形成了目前老城的格局,并在清代沿袭。如今,在复建的安喜门外,有陆龄戎装塑像,聊寄缅怀。 </h3><h3>其时,洛阳城开有4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同时,在城外挖沟,沟深五丈宽三丈,引瀍水覆之,设关卡御敌。建春门号称洛阳第一门,门外所在称东关。</h3> <h3>老洛阳城建春门</h3><h3><br></h3><h3>人们习惯称东关为老城东关,口语原本也没什么错,但其行政管辖已划归瀍河区60余年了。瀍河区,全称为瀍河回族区,因袭瀍河而名。关于瀍字,传说过去字典上没有,连郭沫若也不认,后来自是有了,标注专指地名。此说已未可考了,但一代身份证上的瀍字是特意专刻的字模,与其他字明显格格不入,却是不争的事实。</h3><h3>东关大石桥横跨于瀍河之上,是古代东进建春门的必经之路,又名“黄公广济桥”,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成为瀍河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桥梁,是老洛阳的重要元素。</h3> <p class="ql-block">大石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年,内廷大司礼太监黄锦回乡省亲,得知家乡父老深受瀍河阻苦,当即决定捐资建桥,并嘱其弟锦衣千户黄子铠督办相关事宜。</p><p class="ql-block">黄子铠受命后,亲自沿河勘查,后在城门外东关选定桥址,率领工匠,开工建桥,仅用6个多月时间就在瀍河上建成了一座5孔石拱桥,两岸顿成通途,士农工商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该桥桥面用较规整的长方体青石横列平铺,两侧设有护栏,东西两岸加砌石块,以固堤岸,俗称大石桥。修桥的同时,根据“以火克水”的理念,在桥侧建火神庙一座。</p><p class="ql-block">尽管耗资巨大,但黄子铠依照黄锦的嘱托,采用“募役寓赈”的方法,并未加重百姓的负担。百姓感其济涉便民的义举,特在桥头为黄氏兄弟竖碑立撰,将此桥命名为“黄公广济桥”。</p><p class="ql-block">大石桥下解放前是杀人刑场,阴森恐怖,但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有庙会,却煞是热闹。庙会上,戏剧演出,商品交易,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并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后七十年代,后又演变为菜市场。今大石桥已重新整修,东岸的仿古建筑群也初具规模。</p> <h3>从东门到城河渐有人居,分别冠以南北城河街,再东为东门口街,该街原国营理发店、菜店为悬空棚架,考证为过去的吊桥所在。小时候到理发店理发,走在店里脚下咚咚作响,偶有踏空之感。东门口街以北原为鸭子嘴街,是鸭子等禽类批发、零售市场,1927年冯玉祥入主洛阳,兴改街名,该街因历史上有隋唐大运河的漕渠水闸,遂改作闸口街;东门口街南为新市街,全长480米,原宽6.5米。</h3><h3>新市街形成于明代中后期,因为比城内街道形成晚,故称新街,是洛阳的商业枢纽。清朝和民国时期,新街多皮革和皮毛商行,还有许多骡马行,烟草市场也规模化。那时的新街,居住着不同籍贯多个民族的各行各业人士,非常繁华。清乾隆九年,晋商干脆专门在新街南端东侧,捐资兴建潞泽会馆供同仁休息聚会、敬神。该馆采取对称建筑形式,总面积3600余平方米,现已辟为民俗馆,供人参观游览。</h3><h3>过大石桥为东关大街,中州路打通前,为东南方向进入洛阳的主干道,车水马龙、喧嚣热闹;从大石桥东行至原新华书店位置正北为西通巷,下园西街北向为东通巷,二者相连的为中通巷,当地人分别以大小中土巷称之。虽说是小巷,来历却不凡。</h3> <h3>中通巷,现已为市一医院完全覆盖,魏晋时叫铜驼大街,唐宋叫铜驼陌,明清称铜驼街,民国初改称铜驼巷,其西傍瀍河,桃柳成行,高楼瓦屋,景色之美,别有洞天。相传历史上,阿拉伯和波斯的商队用骆驼把伊斯兰的经典和西亚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至此处,与华夏各族人民互惠互利,其乐融融。这种民族交流,是洛阳定位丝绸之路东起点的历史渊源。</h3><h3>隋唐时,这里人烟稠密,每当暮色茫茫,家家炊烟袅袅上升,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铜驼暮雨”的由来。后“铜驼暮雨”与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平泉朝游、邙山晚眺并称洛阳最美的八大景。</h3><h3>东通巷东与团结街接壤,其北头、现在的市24中家属院,即是传说中的老子故宅。以前规模宏大,目前遗存的正殿、厢房为青瓦青砖土本结构,也多系翻修。西通巷北与民族路连接,3号为24中,门内有老子骑青牛塑像,背墙刻道德经,左侧为太上老君生平简介碑。这里曾是儒道两位先驱,即孔子老子对话交流的地方。</h3> <h3>印象中,老子骑青牛塑像原在西通巷河边,为1990年代初原瀍河两岸开发工程遗留。该项目原负责人韩震,郑大中文系毕业,曾供职区经协办,于招商引资中触发豪情,立志开发瀍河两岸。大旗一竖,响应者众,还皆是脑筋灵活能说会道之辈,韩震似为当代孟尝。许是用人不淑,兼或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把握不够,导致该项目最终流产。其实后来在招商活动中,有知情者就爆出,不签合同少损失,签了合同损失大,溃败已成必然。韩震或许不知,或许知了也势如骑虎无可奈何,导致最终名节受损,令人吁嘘。</h3><h3>如今瀍河两岸改造亮化已初见成效,河东南北两侧也建成仿古建筑群,伫立有铜驼,似在继续演绎着丝绸之路的故事。在此惟愿善始善终,好事办好。</h3><h3>据称,孔子很早就想到洛阳“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终于公元前518年,千里迢迢赶到洛阳,找到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长”老聃询问礼乐。同时,孔子还游览了周天子召见诸侯和举行国家大典的明堂、祭祀祖先的太庙,祭天地的社坛等,从而对制定了西周礼乐制度的周公更是崇拜。洛阳之行,孔子拓展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声名远播,弟子越来越多。</h3> <h3>孔子入周碑,记叙了这段典故,位置在今东关大街东段北侧,有一结构严谨的牌坊式碑楼拥护,刻立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碑高3.056米,宽0.92米,碑面阴文刻着“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9个大字。此碑是时任河南府尹张汉与洛阳县令郭朝鼎重修文庙时所立。府文庙今在老城文明街有遗存、正整修,县文庙已不复存在。</h3><h3>孔碑正南方是孔家院,传说是孔子入周没进城之前3年就住这里,学习礼乐。现在该地住户是孔门后裔。</h3><h3>孔碑西侧是原8077部队大门,修中州路时,部队将大门后让,门前坡与南边路贯通,统称下园路。该碑对面高台民居原为舞台,演戏用过,开群众会也用过。舞台东侧为瀍河电影院,文革时叫红光电影院,是瀍河区及附近郊区群众看电影的首选,当时也是门庭若市,热闹异常。印象最深的当属看样板戏和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了。瀍河电影院对面是著名的魁星楼,楼高45米,为过街式民族建筑,民谚有西安有座大雁塔,离天丈七八,洛阳有座魁星楼,半截入到天里头,状其高耸入云。魁星楼抗战期间被毁后拆除。</h3><h3>东关大街东头与洛川街接壤,结合部南侧下煤渣坡与下园东街相连,北侧到北窑跃进门,以熙春西路、民族路为界,南叫爽明街,北叫夹马营,均与宋太祖有关。爽明街,过去曾名“双龙街”,又名“火烧街”,简称“火街”。街北头,原有宋太祖庙,庙旁大路边,立有一碑,书“夹马营”三字,据传就是现在的商业学校位置。</h3><h3>夹马营,前人亦作“甲马营”,为拱卫首都洛阳的军事重镇,常年有军队驻扎,故名。赵弘殷本乃今河北涿县人,少骁勇善战,为后唐庄宗喜爱,留洛掌管禁军。</h3> <h3>史传公元927年某日,在洛阳夹马营旁、赵弘殷家,其妻杜氏生赵匡胤时,异香经久不散,夜半有红光冲天,远远望去,好像火烧一般,人们惊叹之余,便把那条街命名为“火烧街”。之后,其弟赵光义又继兄为帝,是为宋太宗,故改名双龙街。当然,有朋友四毛考证,爽明街与春场街包夹的八孔窑,才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真正出生地。因八孔窑靠近军营夹马营,赵弘殷安家于此,也属正常。</h3><h3>后来,后唐为后晋取代,赵弘殷因故主亡而去官,一条扁担两箩筐挑着两个儿子和妇人离开军营,走到洛川街张家门儿附近的一座土桥上休息,此桥遂被称为“卧龙桥”了。也许为了纪念一条扁担挑两条龙的这段经历,赵弘殷两个儿子分别就取名匡胤和匡义。当然,白马寺镇有个扁担赵村,传说就更为直白了。洛川街原有“洛神庙”,今也不存。</h3><h3>夹马营东边,依林校的小路,谓林北巷,不远处即原洛一高、现洛阳一中一带,便是明福王朱常洵创建的护国迎恩寺故址。公元1641年元月,洛阳被李自成攻克。福王趁天黑化装逃到此寺,被农民军抓获,后在周公庙处决。</h3> <h3>也因双龙之故,正月十三到十六耍龙灯,是东关一带的传统。东关龙灯鼎盛于清朝,场面排场,久负盛名。</h3><h3>东关龙起驾时,声势浩大,观者里三层外三层。伊始,先行起驾仪程,燃放长鞭一掛,由社首引道到火街北宋太祖庙前祭龙,演绎精彩套路,然后朝城内进发表演。往后每年出社火,先祭龙是必须的程序。巧的是1985年,市政府要求到西工体育场集中表演,由于时间仓促没祭龙,结果走到西关,碰到南关的龙,负责“放熀”(就是在龙灯前不时燃放火药和锯末的混合物,增加气氛效果)的何森可能有些激动,“放熀”时用力过猛,不小心把白胡子龙烧了,你说奇也不奇。但最后南关龙也没抓住机会,反是大关庙龙勇夺大赛第一名。</h3><h3>龙灯前有大红宫灯一对,其后是门旗、对旗、帥旗、尖子旗、彩旗等,再后是挠阁。挠阁之后是捎子棍和火弹子开道,还有鞭炮和铁铳助威,随后是四十八面大锣,四面牛皮大排鼓,二十四面巨铙,十二面大铙,惊天动地、威风凛凛。火弹子是一根长麻绳两端各绑一铁丝笼,里面装上燃烧的木炭,表演者一边走,一边借助技巧夸张地舞动火弹子,但见火球当空飞舞,呼呼生风,燃烧的木炭借助风势,越烧越旺,红红火火,颇为好看。火弹子一来,人群自动后撤,场子大开。靠近龙灯的一名彪形大汉,手持巨形彩球,逗引龙灯作出各种精彩动作。负责“放熀”的人,一手拿谷糠和松香,一手拿用来引火的黄表纸做的捻儿,彩火一扔两米多高,龙头就随着火烟起舞,十分夺目。最精彩的是在老城十字街由数十人搭成人梯,然后传递龙头,层层升高。此时,龙身盘绕于高梯上,浑身抖动,龙尾在下来回盘旋,龙头左右摇摆,顺人梯步步高升至顶端,口喷烟火,一时金鼓齐鸣,掌声喝彩声响彻,蔚为壮观。</h3><h3>龙灯只到十字街,还真有印象,最后一次看龙灯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近些年随着禁放,龙灯也只在记忆中出现过。传说东关龙是火龙,象征赵匡胤,乃真龙天子,胡须必须是白的,说明根正苗红、来历正。而南关龙是青龙,象征的王世充,充其量勉强算作洛阳王,照例只能挂青胡子,俗称苍胡子。此说流行于东关,南关照例是不服气的,常常给自己的龙也挂上白胡子,认为自己的为黄龙,系纪念治水大王黄守才,是清朝康熙皇帝封的,民比天大,为何不能挂白胡子。东关人认为,南关人是犯上作乱。双方一般是不来往的,若偶遇,往往会争执不下,加之耍龙的大抵是青壮,血气方刚,一言不合,拳脚相向也是常事。史载1941年正月十五,东关和南关的龙灯在十字街打了起来,东关人多砸毁了南关的龙灯,南关火弹子伤了东关的人,惊动了警察局,出动百名警力弹压。后县政府出面,召集东关社首高德功和南关社首吕景尧(吕老八)调解了数月,不了了之。西关、北关也是有龙的,分别为白龙、赤龙,均承认东关龙的地位,关系到十分融洽。</h3><h3>东关龙灯有一特点,兴拦住耍耍。对,你没有听错,生熟无论,只要你在龙灯必经之地预先放一条凳,然后目视龙灯将到,再燃一掛鞭,那社首自然领会,必定引导龙灯就地舞起,以为致意,众人皆大欢喜。</h3><h3>有些大户为烘热闹、图吉庆,特制的鞭炮长约几丈,响个没完,舞龙者为了尊重亦不好停歇,但毕竟体力有限,看似渐渐不支,这时社首会上门拱手道吉利以便通过。鼓楼东北角的乔家当年做戏衣、米酒营生,生意红火遍及数省,每当正月社火,舞龙队伍过乔家门前,社首会提前道吉祥,以免鞭炮声不绝,这也成为东大街茶余饭后的传说。</h3><h3>该古典后被引入酒场儿,也是美谈。送圈儿者闻听有人说东关龙灯,也会却之不恭,额外多来是免不了了。</h3> <h3>史载东关还有一著名人物,那就是反清义士南大定。南大定, 1871年生,东关下园人,出身菜农,家贫寒,以染布为副业,与河南府中学堂为邻。该学堂中教员和学生有不少同盟会会员,南大定因此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后在辛亥革命志士杨勉斋的影响下,成为洛阳民间反清组织“在园”的领袖。“在园”成员说话时,均用江湖暗语,最初活动范围仅限东关一带,后发展到洛阳四关,再到后来,波及伊川、新安、孟津,会员达数万人。</h3><h3>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刘粹轩、杨勉斋欲发动洛阳起义,南大定领导的“在园”组织,当然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年11月15日晚,南大定密约会众在染坊院集中,但听号令。</h3><h3>由于接到了洛阳绅士韩庐云的密报,河南府知府文悌事先已请求把开封清军调往了洛阳,封锁各个城门,并按图索骥锁拿了南大定等人,起义遂失败。</h3><h3>面对审讯,南大定视死如归,说人活着,不自由,何如死了!起义,是我拿的主意,要杀要剐,随便!文悌听了,恼羞成怒,立命将南大定砍头于现青年宫、河南府衙前的石狮子旁,把其首级悬竿示众。</h3><h3>所幸南大定是有后人的,下园路东关大街口西卖凉菜的南家即是。说起乃祖的英勇事迹,南文照脸色凝重,但不乏自豪。现在的南家人丁兴旺,日子小康,过得滋腻。南文照善饮,又有凉菜之方便,一天不知用掉多少酒,用其话说每次不多,但要一会儿一喝,豪爽有其乃祖之风乎?</h3> <h3>东关是回族较集中之地,起源可追溯到隋唐,主要由商人和军士构成。那时,中西亚的商人通过海上“香料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来洛做生意,久之有人就居住此地了;另有作为平息“安史之乱”的雇佣军,完成任务后被唐王赏赐留居,并准其修建清真寺。相传这些人即为今日回族的先民。</h3><h3>据考证,新街清真寺是洛阳最早的清真寺。1940年,1942年,时任国防部长、回人白崇禧两次在寺内召开回民大会,号召回民消除派别,加强团结,参加抗战。</h3><h3>元代,蒙古征服了中亚、西亚诸国,征调大量“西域亲军”南下洛阳,留下大批军士镇戍,其中有不少“回回军士”。1367年,明军在征虏副将军常遇春的统领之下,在洛阳塔儿湾一带破元军,史称“塔儿湾大捷”。后来参战双方均有回回兵士留居此地。</h3><h3>明代对回族采取了怀柔政策,使回族族体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人口迅速繁衍。到明朝中后期,史书中已有对回族族体的正式记载。现在回族集中分布于东关、北窑、塔儿湾、马坡等地,以马、孙、金、海、李、买、沈、米、洪、梁等姓居多,信仰伊斯兰教。尽管有“五马不一家”之说,但通过婚姻关系,回族还是呈现亲戚摞亲戚的特点,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称呼还真不一样,即某人对另一人在甲方或为长辈,在乙方或为晚辈,咋办呢?“各叫各”,约定俗成,兀现回民的聪明才智。</h3><h3>坊间有流行语,上半句基本无异议,曰“东关人啊好吃嘴、北窑人啊好拾煤”,至于塔儿湾、马坡,谁蹦锤谁做贼一直争论未果。做贼不说了,蹦锤的典范清时即有名震武林的“心意六合拳”拳师马学礼、马兴、马梅虎三代,近代拳师代表为金黑彦。金伯体廋但精神矍铄,面对崇拜者一再邀约,偶尔会气沉丹田、小试身手,掌如刀、声铿锵,似雷霆万钧。</h3><h3>东关人得地利之优,有吃嘴之便,说食在东关似也不过,君不见东关大街一直到东门口街,还有共和胡同,一街两行生鲜牛羊肉、白条鸡、光兔比比皆是,各种丸子假海参等水席半成品一应俱全。论名气,东关下园萝卜首屈一指,因受了则天女皇的亲睐,成了洛阳水席的头菜。传说历久弥新,随便一大水席店,都会有人讲解“洛阳燕菜”的来历渊源。其实,白萝卜能适应多种配料,经高汤煨制,味道酸辣鲜香、汤清口爽、营养丰富,不失为洛阳传统名菜。</h3><h3>现在,下园几无地了,下园萝卜早已不见踪影,所幸本人还真吃过此物。89年,一杨姓菜贩子为感谢帮忙,专门送来七八个下园萝卜,生吃即清脆甘冽,水分充盈赛水果,未及被单位同事一抢而空。当地资深菜农说,真正的下园萝卜,产量很少,也就两行(xing)儿,还要与韭菜套种才成,看来确十分珍贵。</h3><h3>过去,洛阳人早上多食杂面馍和汤,故汤种类繁多,有黄面汤、疙瘩汤、小米汤、面条汤、面叶汤、甜汤,菜咸汤。当时,城里穷人城外农民一早出门做买卖、谋营生,大多都带些杂面干馍,随便找个饭铺寻碗热白汤泡泡吃,打发肚子,这即是泡馍的来历。至于用肉汤泡馍,即使1970年代也是很奢侈的事了。</h3> <h3>解放前,饮食业多集结于车站一带和东关大街,洛阳牛肉汤应肇始于东关回回,所谓“吃泡馍,去瀍河”也不为虚言。那时,东关大街先后开业回民饭店26家,其中马子顺、马长发、张重、马成和4家甜牛肉馆,颇享盛誉。他们熬汤用全骨下锅,佐料即有大茴、花椒、陈皮、肉桂、草果、良姜等十六七种之多,汤肥肉瘦,原汁原味,不腻不柴,每天食客盈门。</h3><h3>一般人是不敢卖甜汤的,光佐料的配伍就非常难以把握,稍有不慎,一味突出,整锅汤就坏了。当然,敢卖甜汤的肯定不一般,现今东关康乐巷马武周铁菊花的甜牛肉汤,汤清味正,传承最好。就这,挑剔的老喝家还坚守“七点喝汤八点喝油九点喝水”的习惯,仍以“喝头锅汤”为傲。</h3><h3>所谓甜汤,其实是原汤,也是可以加盐的,现在好多人头碗甜,添汤再加盐,还说甜汤舒服、咸汤过瘾,端的是会享受。</h3><h3>后来,慢慢又有了驴肉汤、羊肉汤、豆腐汤等其他汤品。驴肉汤,洛阳即有高、陈、匡、司马四大名家,其中高、陈两家在东关,匡、司马两家在老城,各有绝招,且都善做“白血”。有好事者爆料,把新鲜驴血不停地搅拌,除去红细胞只剩白细胞,血即成白的,谓“白血”。因系商业秘密,外人是难见的,亦不好证实。传说高家入道早些,但后继乏力。陈家为后来居上,所开大石桥驴肉汤,食客如云,上了香港凤凰卫视,誉满海内外。现在高家汤好像已难觅踪,陈家汤一分为二,一在华林新村原“白桦林”歌厅位置,一在爽明街原“粮店”位置,味道仍在。</h3><h3>羊肉汤,当推东关旭升王家弟兄,还有爽明街口汝州杨楼人张家,汤厚、量足、无膻味。豆腐汤,东关大街金家,姜大椒油好,三角馍颇具特色。西通巷24中北侧的张保林豆腐汤,绝对清水熬来,素得纯正。其隔壁马小道牛肉汤,系铁菊花的引路人,密切合作过,当然也卖甜汤。东关白家丸子汤,制作过程与牛肉汤无异,核心在料水,即在盛好的一碗汤内,再添加少许此物。内幕是秘而不宣的,味道自是独特,其空心肉丸也是卖点。</h3><h3>东关街马信的全汤,亦汤亦菜亦饭,非常实惠。其实,回民的全汤与汉民的烩菜虽都是高汤热烩、食材多样、酸辣可口,民族禁忌外,前者突出汤,后者突出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h3><h3>孙洛娃儿在右安街开“清雅斋”发事后,回东关街开起了“东来顺”,仍主打北京涮羊肉和清真炒菜、水席,生意越做越大,后办起了“颐寿园”、玩起了票友,一次在京城居然唱起了“打虎上山”,引来掌声一片。</h3><h3>因为烟酒是禁忌,正宗的回民席是没有凉菜的。菜要论碗上,吃到最后才上几碗所谓的“凉菜”,大抵诸如莲菜、芹菜、假海参、牛肉之类,其实叫干菜更合理,再搭配些薄饼馍,让人卷了捎带回去用,端的是厚到。</h3><h3>制作薄饼,做工精细,要求颇高,非巧媳妇不能为之。地锅文火俗称麦秸火,鏊子架起预热,小擀杖擀好饼,挑起摊到鏊子上,须臾即成。成品色白均匀,绝无火斑,张张通透,麦香劲道。因为太薄,泡馍不行,卷菜绝配,名肴有孜然羊肉卷饼等。据说,好擀家儿一斤面能烙十几张呢。</h3> <h3>闸口街上的东华酒楼,本为李楼乡农民所办,与对面义马矿办的豫美宾馆,一个以酒菜为主住宿为辅,一个以住宿为主酒菜为辅,倒也相映成趣。可能经营方式理念有别,豫美宾馆一直惨淡经营,东华酒楼能从86年经营至今亦属奇迹,还陆续在兼并豫美宾馆,令人惊异。其实,从东华公章即能看出端倪,初始为“洛阳市郊区李楼乡…”,后来定语仅剩洛阳市了。东华的饭菜倒也味美实惠,场面又大,是婚宴包桌的不错选择。</h3><h3>东华酒楼前的周记烧鸡和孙记兔肉,市一医院对面的骨里香烧鸡都是名优特产,往往需要排队购买。下园路的羊蹄和兔头最下酒。羊蹄软烂多筋,富含胶原蛋白,不嫌膻的话,尽可大口朵颐;兔头吃法讲究,不懂的人,表面肉一啃了之,属于爆殄天物。吃家双手拿起,从兔牙处一掰两半,先拿下半部,把腮帮子人吃净,中间口条吃了,就是两个上好的工具。然后拿上半部,先啃天梯,再啃脸肉,后拿起工具,用兔牙挖脑子、剔眼睛,一一入口。整个过程,既干净还有味,几欲与吃大闸蟹媲美了。其实过去的肚子肉也是下酒好菜,制作方法主要为:将新鲜牛羊肉煮后剁成小块,包进一张完整的牛羊肚子里,加少许盐料,深井凉水滋润。之后,排气封口重压而成,吃时直接切片即可,美味无比。现在,肚子不见了,配肉也为多为边角料,有冰箱冰柜利用,工序也简单了,只能叫包子肉,味道口感差了很多。新街的马记炒鸡名噪一时,涮牛肚也不错,是小青年的最爱。另外,过去大石桥回民饭店有俗称“鞋底麻烫”的油炸面食,中间酥边柔软,厚实顶饥,也很有特色,一直是老食客念念不忘的。<br></h3><h3>其实,人都是喜欢美食的,特别对于有文化内涵的美食尤其喜欢。记得1980年代初,偶从洛阳报看到原洛一高南,爽明街社办企业有米线卖,立即函告朋友。大家抑制不住对云南过桥米线的向往,相约周日先吃为快。不料,在现场只见了粉条状的尤物,与过桥米线反差太大,还没人知道烹饪方法。一再问询,店家终于有人告之,如吃捞面条一样。后来到同学斯丁家,炒好卤料,如法炮制,结果你懂得,呵呵。</h3><h3>东关的沙家元宵,得风气之先,用料精细、做工考究、口味也多,一时门庭若市,供不应求。那时的长队排起,成东关街一景,买元宵还要开后门呢。</h3><h3>孙维亮腊牛肉,肉烘软烂不失本真,也是知名品牌,对牙口不好、又爱吃牛肉的人确属福音。其实一般人也是喜欢的,特别是区外人来东关吃浆面条、烩面,必会买些下酒下饭,几成标配。从西安回来的老马也在东关经营腊牛肉,现已经传给了孩子马源,让人又多了些选择。</h3> <h3>青年宫文中提到的方老文,本名方文斌,出自西华街回民食堂、厨艺了得,原在共和胡同经营的三眼灶单锅烩面汤鲜面筋,肉丁特制,味道超赞。老文经常自得地对熟客强调,最后一口一定要吃净。架不住一试,胡椒是大了些,一口下去果然够味,瞬间浑身舒泰。如果你热衷于西安的“口汤”,那自然遗憾了。一次在东关街献州家吃泡馍,遇见老文,提起自己烩面的汤,不禁眉飞色舞,说原汤劲太大,能给人喝晕,必须调制。见有疑,当即邀往其店,言明不能多,少盛了一口。尝后,还真是醇厚的很呐。该烩面有一特点,任你再有钱,肉是绝不加的,只配面。现在老文兄已故,其大徒弟小强在中州路15号楼门面,其妻、子在下园路均还有经营,形似而神差些。虎记刀削面,生肉炝锅,韭菜海带是必配,味道一流,也是吃面的好地方。</h3><h3>中州路11号楼门面的聚贤阁饭店,开业二十多年了,专营涮羊肉。本地羊肉手工切制,片大肉厚很有嚼劲,吃着过瘾,其料碗也独到,在小肥羊流行时一直坚守,喜煞了好多回头客。因为店小,翻几次台是常态,若去一定记得提前预约哦。</h3> <h3>说到东关名产,下园路化工一厂的“中州”牌肥皂和熙春东路毛纺厂的毛线也是抢手货,特别是在手工织毛衣的年代,毛线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外销已很火爆,内销更加紧俏。业务员寇哥说,那时饭店也少,因为业务关系,吃饭从华山路洛阳饭店东排,一家不毛吃了个遍。东关有沈家祖传膏药专治烧伤,愈后不留疤,扬名四方。下园路还有一家铁编社,专门生产铁丝网,说是用于边境,防范苏修,在深挖洞的年代应属合理解释了。那时,一把“老虎钳”,粗细铁丝搭配,全凭人工操作,制刺、旋拧,工艺虽简单,但工人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生怕出纰漏。</h3><h3>这就是东关,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精妙的美食和神奇传说,之于瀍河乃至洛阳都举足轻重,称洛阳第一关,当实至名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