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贾庄村》

张璐

<h3>说起“贾庄”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因为婆家就在长梁沟这一带,常听家里人说起,但问我是否了解贾庄,我还真是模棱两可,一问三不知。位于阳武村的“朱氏牌楼” 既是武家的荣耀,也是历代妇女学习的标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位朱氏,竟是贾庄村朱家后代。决定去实地走访一下。</h3> <h3>贾庄村</h3> <h3>二零一九年正月二十六,前往贾庄,一路堵车一路拥挤,颠簸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到了“贾庄”村。由于春节刚过,刚进村口就看到了花红柳绿的场景。家家户户门楣上的“吊挂”随风飘动,和春联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副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辞旧迎新的画面,还真是别有风味的一道风景线。</h3><h3>走进村中的桥头,可能是村里人每天聚集拉家常的集合点,人还不少,没等我们开口询问,已经有人反问我们干啥的?找谁?当我说想找朱家后人,看看朱家老宅时,一位热心的大哥站起来说:我带你们去找朱福荣。这就是农村人的纯朴厚道。</h3> <h3>贾庄村口</h3> <h3>跟着这位大哥穿过两道巷子,来到一处很整洁的院子前,一位大哥迎出来,热情的招呼我们快进家。他就是朱家的二十二代后人——朱福荣,曾担任过村干部,现在自己开了醋坊,参与“朱氏族谱”的编辑。当老朱听到我们的来意后,热心的给我们带路,并讲起了贾庄村以及朱氏家族的历史。</h3> <h3>吊挂和春联交相辉映</h3> <h3>曾经的朱家巷</h3> <h3>贾庄村地处黄土高原,云中山右翼,位于原平市西山地区,与宁武县接壤,距原平市区50公里处。由于红沙河由西从东而过,分为河南河北,现居人口2800多人。自然资源以林木和煤炭为主。据说村中先有“池吕”二户,后有“尹穆”两家元末明初逐渐入住,赵、张、栗、王苏朱氏大约在1700年迁往本村。朱氏的祖籍本是山东迁移过来的,而贾庄村的朱氏是第七代从原平朱东社迁往宁武,然后到贾庄的。旧社会贾庄村一直是一个交通便利过往人多的交通枢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富庶之地,清末时财大气粗的算是朱家大院了。</h3> <h3>洪福寺</h3> <h3>曾经的朱家油坊</h3> <h3>曾经的朱家酒坊</h3> <h3>村内曾经有明成华五年修的一座寺庙,村中建有东西北老庙各一处,南建阁楼一座,西坡有五百年古松一颗,和村北寺庙对峙遥相呼应,形成了自然和谐,高低均衡的地形。村中的酒坊、油坊、醋坊,医药等店铺繁多,是一个百业兴旺的繁华村子。特别是清末民国期间,富户财主不断涌现,各门旺族,正值盛世。1937年日寇侵略,日军实行三光横扫乡村,在村南,村北建炮台两座,使贾庄村大受戳伤。直到解放后,逐步摆脱了战争造成的困难和贫穷。改革开放后,贾庄村在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不断改善。随后老朱带我们参观了几处代表性的朱家老宅,其中的一处三进院,是进士“朱重庆”老宅,基本没修过。民国时期担任过省参议院的“朱翱”老宅,上阳武牌楼“朱氏牌楼”的娘家朱凤山宅院,还有朱家曾经的油坊,酒坊、东园(当时的花园)等,从这些老宅可以想象到当时社会朱氏家族的名望和声誉了。直到今天,贾庄村算得上是长梁沟镇数一数二的大村了。</h3> <h3>进士朱重庆宅院</h3> <h3>朱凤山宅院(也是朱氏牌楼娘家)</h3> <h3>省参议员朱翱宅院</h3> <h3>其实我这次来贾庄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探访洪福寺,因为忻州和定襄的洪福寺都去过,很想看看这座大山里的洪福寺,也许由于自己近几年拍古建比较多一些吧。贾庄村的洪福寺在村北的半山腰上。站在洪福寺,贾庄村的全景尽收眼底。老朱告诉我们,这座寺庙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全庙,传说洪福寺是某日某夜由村中李家沟寺屹塔庙(现已无存)一夜之间飞回这个地方,第二天寺庙已盖成,但传说归传说,没有确切记载。洪福寺坐北朝南,东西长46米,南北宽46米,占地面积2116平方米。寺庙始建年代不详。走进洪福寺,门口守护着一对石狮子,从焚化程度看,年代久远。从过殿进入,东南角悬挂着一口明代大钟,没有鼓楼,正殿是三间大佛殿,建筑风格古老,房顶已修缮。东边三间是罗汉殿,西边三间是阎王殿,都是仿原来的风格才盖起来的。通往后院时,一块很不起眼的木板上面写着“贾庄洪福寺”引起我的注意。后院的禅房不少,最抢眼的是几间破漏不堪的建筑,老朱说这些禅房在解放初期曾是学校的教室,他还在这里念了完小。曾经庙宇里面的悬塑,木刻等都在文化大革命时被破坏烧毁。走近可看到遗留的黑板上面写着“学雷锋”等字迹,对面是新盖的一座戏台。旁边是关公庙和玉皇庙;西边是水陆殿,东边奶奶庙,再旁边是风神、财神、马神等庙宇。站在这座神山古剎的庙宇里,是否可以联想到曾经的香火旺盛。也应了古人的传言“口子门以里贾庄第一村,土地宽广人勤谨,村里富裕人不穷,专扶外来的买卖人”。</h3> <h3>贾庄洪福寺</h3> <h3>正殿大佛殿</h3> <h3>西边的阎王殿</h3> <h3>东边的罗汉殿</h3> <h3>新盖的戏台</h3> <h3>水陆殿、玉皇庙、关公殿、奶奶庙</h3> <h3>风神、财神、马神殿</h3> <h3>菩萨楼</h3> <h3>钟楼</h3> <h3>走出洪福寺,老朱我带们参观了他的醋坊。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钟,热情好客的两口子拉拉拽拽的一直挽留我们吃饭,但我们真的是不好意思,冒昧的打扰老朱一上午心里已经过意不去,一再推托和老朱道别,驶出村口,回首再望这座大山深处的村庄,谁都想不到竟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背景史。</h3> <h3>老朱的醋坊</h3> <h3>盛出的大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