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只唐时期琉璃瓶,颜色浅孔雀蓝色。瓶为长颈,颈部螺旋状缠贴一道由粗渐细的绳弦纹,腹部球状,底足喇叭形,可能是中西亚产品。整体造型优美隽秀,依旧是小件大器的唐风,依稀可感唐代万方来朝的盛世气象。</p> <h3>“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这是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用来赞美琉璃器的诗句。相对而言,烧制琉璃器的技术在古代中国发展比较滞后,所以当丝绸之路开通,出自西方的琉璃器便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成为备受中国人喜爱的“奢侈品”。</h3> <p class="ql-block">唐代是一个强大而开放的朝代,唐代对于异族文化是接受和包容的,这种政治态度也反映在了琉璃上。唐代由于文化包容,因此佛教与伊斯兰教十分兴盛。</p><p class="ql-block">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许多唐代琉璃器具,其图案都是强烈的伊斯兰风格,而许多琉璃器具也被用于佛教,作为存放佛教舍利子的容器。由于茶文化在唐代逐渐兴起,因此在唐代出现了最早的以琉璃为材质的茶盏。</p> <h3>唐代玻璃器继承了隋代的传统,有高铅玻璃和碱玻璃两种类型。宋代玻璃器数量、品种增多,但质量并没有超过隋唐产品,以高铅玻璃和钾玻璃为主。西方玻璃器仍然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尤其在晚唐和宋辽时期,精美的伊斯兰玻璃器皿曾大量输入中国。</h3> <p class="ql-block">以下是琉璃器图片对照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