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无花香__春节期间信阳观鸟小计

林疏虹影

<h3>冬季的北方万木凋敝,枝头鸟儿一目了然,也不失为观鸟的好时机。看图感受一下吧!</h3> <h3>信阳是江淮两大流域分水岭,西部是桐柏山,南部是大别山,自然生态好,加之在冬鸟南迁的通道上,鸟类资源丰富,有鸟类300余种,占到河南省鸟类总种类的90%左右,而且种系复杂,表现出南北鸟类分布的过渡性特点。<br></h3><h3>春节前后在居住的小区附近,拍摄到鸟类二十五种。</h3><h3><br></h3><h3><br></h3> <h3>灰喜鹊。鸦科灰喜鹊属,国家三有保护鸟类。</h3><h3>在信阳的每一天好像都是从附近的一对灰喜鹊开始。它们每天早上都在窗外唧唧咋咋,在附近的树上享用过早餐后就飞走,直到傍晚回来,再聒噪一番,偶尔也会飞到窗台向房内窥视。</h3><h3>灰喜鹊的叫声不仅叫醒了我,也唤来许多其它鸟儿。它的叫声就像是一个安全信号,如果听不到灰喜鹊的叫声,这一整天窗外都会显得寂静,其它鸟儿也不来了。这真是个有趣的现象,尽管灰喜鹊好斗,经常欺负斑鸠和其它小山雀,但它们彼此相互依存。</h3> <h3>乌鸫。长江流域留鸟,单独或成群活动。雄性有着漂亮的黄眼圈,雌性毛色偏棕黑。</h3><h3>此刻一只肥嘟嘟的雄性乌鸫坐正在枝头赏雪,懒洋洋瞟一眼我的镜头。</h3> <h3>珠颈斑鸠。常见留鸟,典型的陆生鸟类,一般在草地和农田中觅食。</h3><h3>在贤隐寺门口的一棵大树上,斑鸠正在午休,披散的羽毛似皮草,点状的斑纹似珠链,一副雍容华丽的富贵样。</h3> <h3>伴着雪花起舞,舞姿也曼妙多了。</h3> <h3>黑尾蜡嘴雀。外表敦实的家伙,典型的嘴大吃四方,每次拍到它嘴里都含着干果,不怕人,在疏林或草地成群觅食,经常看到和黑脸噪睸一起。夏侯鸟或留鸟,繁殖地在东北。</h3> <h3>黑脸噪鹛。这是中国特有的鸟类,成群或结对觅食,不喜欢长距离飞行,多数时候在地面或灌丛间跳跃前行。</h3><h3>沿河小路上人来人往,但随处可以看到它们,怡然自得过着自己的生活。</h3> <h3>享用美食</h3> <h3>看看风景</h3> <h3>梳洗打扮</h3> <h3>秀秀恩爱</h3> <h3>丝光椋鸟。灰蓝色泛着金属光泽的羽毛如丝般光滑,因为好看遭到人类捕捉,数量已大幅减少。冬季,它们喜欢结大群活动,然后没完没了的吵架。抢食物抢地盘只是吵架的借口,根本不是吵架的目的。我早已拍到手酸,它们的争吵还在继续,一方看起来凶恶,一方看起来委屈,好玩极了。</h3> <h3>黑水鸡。雏鸟黑色,幼鸟和亚成鸟转为灰白色,至成鸟又转为黑色,当地水塘经常可以看到,领地意识比较强,虽然不一定是一夫一妻,但家庭稳定。</h3> <h3>北红尾鸲。俗称红尾溜,台湾称作黄尾鸲,中等体型(约15厘米)。与它的偶遇让我有点惊艳,脑海里不觉闪出那首歌 -“冬天里的一把火”!在一片枯树林子里,它的色彩是耀眼的。与其他红尾鸲的区别是北红尾鸲雌雄均有显著的白色翼斑。华中地区常见的夏候鸟。</h3> <h3>白头鹎。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鸟类,越老头部越白,所以又叫白头翁、白头婆,又称中国鹎。南方常见留鸟,北方鸟冬季会南迁。大多时候它们喜欢在枝头招摇,因为太常见了所以根本不想拍它们。不过这次无意中看到它们在地面饮水,刚化的一摊雪水里浸泡了许多树上落下的浆果,这是天然的冰镇果汁啊!这个好消息显然在鸟群里传开了,它们一批批飞过来享用,场面热闹又有序,没有拥挤,也没有鸟儿“贪杯”,仰脖喝水的样子看起来享受无比,鸟生完美!<br></h3> <h3>白腰草鹬。是鸻形目丘鹬科鹬属的鸟类。模式产地在瑞典。旅鸟或冬候鸟,南迁可远至非洲等地,迁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可见,很少至沿海,喜欢淡水。在灵龙湖风景区见到一只,迷路了?</h3> <h3>黄腰柳莺。我目前拍到的最小的鸟,体长只有九厘米,俗名槐树串。别看它小,可也是季候鸟呢,迁徙时除西北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它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h3><h3>注:模式产地即模式标本产地。在确定及发表某一群生物的学名时,这些用于命名的模式标本采集地点称为模式产地。</h3> <h3>长尾山雀全球共有11种,中国有6种。是一类体型娇小的美丽小精灵。</h3><h3><br></h3><h3>红头长尾山雀。俗名小老虎、红宝宝儿,听名字是不是就觉得可爱?英文直译名黑喉长尾山雀。体长约10厘米,是一种山林留鸟。刚住下时发现窗外竟有一树的红宝宝,太惊喜了!可能是我欢喜的心跳声太大,吓到了它们,这群宝宝逃也似的飞走。之后的许多天我都在同一时间段静候它们,但它们再也没有成群飞来过。我这个入侵者,一定让它们感到了不安,这个坏消息估计也在社群里广播了。</h3> <h3>银喉长尾山雀。一种呆萌可爱的小鸟,全长13厘米,但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所以身体看起来就像一团小毛球。它灵动又有点慵懒,就算有机会把镜头对着它,由于它的毛色和枯树比较接近,想找准焦点也不是那么容易。</h3> <h3>黄腹山雀。好漂亮的小鸟!全长约10厘米,俗名黄豆崽、黄点儿。中国特有的稀有鸟类。腹部黄色,没有黑色纵纹,这是它与大山雀及绿背山雀的明显区别。黄腹山雀在山雀家族中还是少有的“夫妻”双栖双飞鸟,是山雀中实至名归的爱情鸟。</h3> <h3>我漂亮吗?</h3> <h3>远东山雀。从大山雀的亚种分化出来。</h3> <h3>树麻雀。麻雀也是鸟,一样可爱。冬天的麻雀和其它鸟儿一样胖乎乎懒洋洋。它们喜欢在窗外的小树上休息,对着我的镜头睁只眼闭只眼。</h3> <h3>辟鹈。它的显著特点应该是毛茸茸的小屁屁吧。</h3> <h3>乌鸦。小嘴?大嘴?我发现它的时候,它正打算向下俯冲。下面是浉河,河水被截流现在完全干涸,河面上正在进行不明所以的施工,河岸上竖起了高高的防护墙,我没办法再拍到它了。反正我不喜欢通体黑色的乌鸦,更不喜欢它的声音,拍不拍无所谓。</h3> <h3>鹰?隼?雕?鵟?同样的原因我也没办法近距离拍到它(真实的原因是我根本无法辩识😹)。如果你问当地人这是什么鸟?他们一般会给你一个肯定的标准答案:老鹰!😹😹想想我小时候也会冲着天空高喊“老鹰叼小鸡哦!”那时心里充满了恐惧,其实害怕的不是老鹰叼小鸡,是怕老鹰把自己叼走了!现在看到空中的猛禽我还会头皮发麻,可见童年的阴影一辈子都是难消除的了。</h3> <h3>这次因天气原因没去鸟类保护区,没拍到珍惜鸟类有点遗憾,不过每天在家门口与小鸟躲猫猫一般的观测拍摄,实在也是乐趣多多!</h3> <h3>春雪刚化,年轻的喜鹊就忙着收集建材准备建婚房了。</h3> <h3>不过它没有象父辈那样把房子建在高高的枝头,而是选择了人类居住的房子。</h3><h3>或许它的选择是明智的。</h3><h3>人类在不断侵入野生物种的领地,它们也要学着适应城市生活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