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九曲

马艳

<h3>转九曲</h3><h3>转九曲又称转灯,是在黄河流域流传着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是正月里人人参与的一项活动,是从陕北流传过来的古老的习俗。到正月十五下午,人们敲锣打鼓,喜开九曲门,浑厚的锣鼓,敲击着千百年来人们的希望,敲出了黄土地的气势,人们用高粱秆栽成一个四方形的图阵,最早是"四曲"后来发展成九曲的,上面再放上用泥做的油灯。“九曲”像个城廓又似一个迷宫,其回廓没有重复路径。有人把九曲称为“九曲黄河阵”。夜幕降临,360盏油灯同时点亮,锣鼓唢呐齐奏,秧歌队打头进入九曲连环阵。俗话说:“转九曲,消灾驱病,人活九十九”。因此,转九曲男女老少,人人不误。</h3><h3><br></h3> <h3><br></h3><h3>逐步演化</h3><h3>转九曲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当地人把九曲叫“走九曲”、“闹老教”,是一种祭礼老子的活动。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地方已经演变成一种大众化娱乐活动,和秧歌舞、社火一起演出。</h3><h3><br></h3><h3></h3> <h3><br></h3><h3>灯场设置</h3><h3>灯场一般设在平整、宽敞、避风、路平离村子较近的地方。栽灯场时一般用高粱杆剪成长一米左右,横、竖各倒栽十九行,共三百六十一把,象征全年的天数。杆间相距一米,在把顶上坐上泥,然后按上用面捏成或者用洋芋、萝卜挖成的“灯碗”,倒上清油,放上棉花捻子(有时也用蜡烛),罩上五色纸灯罩。栽好以后,也正好形成一个四方城城图,城内设有九个小城,九个小城以金、木、水、火、土、日、月、罗喉、计都九个星宿,也象征九道门。</h3><h3>灯场的进、出门挽松柏枝、插红旗、粘吊子、贴对联、挂红灯。东、西、南、北、中贴五方贴。真是大城套小城,小城连大城。灯场栽好未点燃,便有一对对刚结婚或者结婚多年至今还没有小子(男孩)的夫妇们提前来转此灯(也叫转黑灯),据传说转了此灯能生小子。</h3><h3><br></h3> <h3>历史</h3><h3>有关记载最早见于明《帝京景物略·春场》“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清地方志《米脂县志》“十五日元宵、灯市遍张灯火花炮……四、五、六三日,阖邑僧众于十字街作斋蘸,关城外,以高粱秆圈作灯市,娓曲回环,游者如云,俗名转九曲。”《延庆县志》“上元张灯三夜,或作九曲黄河灯,共灯三百六十盏。”《宣化府志.延庆州》“上元张灯,设放花炬,村庄城市多立竹木,制黄河九曲灯,男女竞赛夜游,名为走百病。”由以上文献可了解当时灯阵造设及其活动的概貌。河九曲一词最早见于《河图》对黄河的记述“黄河出昆仑山……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卢纶《边思》一诗中也有“黄河九曲流,缭绕古边州”等古诗名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