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伦敦 (2019年2月22-27日)

绿萝(Wendy Xu)

<h3>走马观花看伦敦 (2019年2月23-27日)</h3><h3><br></h3><h3>摄影 / HL Zhang, 绿萝</h3><h3>文字 / 绿萝 </h3> 伦敦街拍 <h3>2月22日从奥斯陆转机抵达伦敦。</h3><h3>23日一早先坐城市观光车走马观花了解伦敦,以决定接下来几日的行程。</h3><h3>这部分照片为Ipad所拍。</h3> <h3>这种体型苗条的双层巴士是伦敦最著名的交通工具。伦敦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都很近。街道狭窄,大多数仅双向两车道。最宽阔的一条为双向六车道。这不禁令我们想起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宽达十八车道的“七月九日大道”。老牌帝国就城市颜值而言,显然已经落后于很多新兴国家。不过宽阔的道路容易对过马路的行人造成压迫感也是事实。相比较,作为老人家还是喜欢窄街多一些。</h3><h3>与纽约狭窄的街道大都规定为单向行驶不同,伦敦的街道大都是双向行驶的。几天的逗留期间,没见到严重塞车现象。</h3> <h3>白金汉宫及门前游人。</h3> <h3>泰晤士河边被称作“伦敦眼”的摩天轮。</h3> <h3>位于海德公园对面的演讲角。马克思当年曾经在此做过演讲,并吸引了不少追随者。</h3> <h3>海德公园周围的骑警。</h3> <h3>英国国会大厦</h3> <h3>当天下午国会大厦里面将会举办关于“脱欧”议题的辩论。上午国会大厦前面的大街上就已经聚集起双方的支持者。“脱”还是“不脱”,这是个问题!</h3> <h3>街头垃圾。总体来看,伦敦算不得是一个清洁的城市。</h3> <h3>街头亲吻者</h3> <h3>街头露宿者</h3> <h3>街头化妆者</h3> <h3>街头拍照者</h3> <h3>街头骑行者</h3> 伦敦风光 <h3>拍摄伦敦塔桥的日出日落和泰晤士河岸风光是行前先生给自己预定的功课。这部分的照片是他连续几天赶在日出日落时分拍摄的结果。遗憾的是,我因膝盖损伤未能与之同行。</h3> <h3>伦敦塔桥日出。挡在左前方的庞然大物是一艘上世纪70年代退役,现供游人参观的巡洋舰。</h3> <h3>伦敦塔桥夜景</h3> <h3>站在塔桥看风景</h3> <h3>每天早上,许多白领模样的伦敦人从这条路上匆匆赶往附近的写字楼群上班。伦敦塔桥就在前方。</h3> <h3>伦敦最高建筑。共78层,从上面可以俯瞰整个伦敦。这是收费旅游项目。</h3> <h3>进高楼不允许带脚架拍摄。感觉这是一次性价比很低的游览项目。从大楼俯瞰伦敦远不如从远处观望大楼令人赏心悦目。</h3> <h3>最高楼于蓝光时段鹤立鸡群的英姿。</h3> <h3>费了不少劲,才得以让这座旁边平台上站立的向最高楼行注目礼的人像与高楼一同入框。</h3> <h3>伦敦因其位于格林威治特殊时间区段,东西方国家的交易员们得以同一天在此进行交易,从而成就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龙头地位。上图为蓝色时段中的伦敦金融区高楼外观。</h3> <h3>外型犹如对讲机的空中花园在金融区建筑群中颇为显眼。空中花园属免费游览项目,但日落的高峰时段需提前预约才得以进入顶楼参观。</h3> <h3>空中花园的开门时间为7点。此处同样禁止带入脚架。</h3> <h3>清晨的大厅空无一人。</h3> <h3>从空中花园向外眺望,刚刚升起的太阳穿过楼群夹缝,光芒将周围的玻璃楼面照得五彩缤纷。</h3> <h3>日落时分的空中花园。</h3> <h3>从顶层透过玻璃可以俯瞰泰晤士河两岸的景观。</h3> 伦敦的教堂和博物馆 <p style="text-align: left;">接下来几日,参观大教堂和博物馆成为我们的首选。<br></h3><h3>参观的两个大教堂内部都严禁照相。只好借用几张网路上的照片帮助留存记忆。</h3><p style="text-align: left;">博物馆对拍摄则相对没那么严格,但也仅限于手机或小型相机拍摄。所以这部分照片也是Ipad照的。</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圣保罗大教堂 #</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 <h3>圣保罗大教堂建成于17世纪末。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其余四座分别为: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以及意大利弗洛伦萨大教堂。</h3> <h3>教堂建筑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内有很多英国历史上王公、将军、名人的坟墓和纪念碑。</h3> <h3>该教堂曾经见证了查尔斯王储和黛安娜王妃的世纪婚礼。</h3> <h3>内部装修极尽华丽。可惜我们下午三点多进入不到四点,通往教堂核心区域的通道就关闭了。对那个有着高大圆形穹顶和巨大管风琴的区域我们只是远远地瞥上了一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威斯敏斯特教堂 #</b></h3> <h3>威斯敏斯特教堂位于英国国会大厦对面。哥特式风格。与英国王室有着特殊的渊源。是英王室用来举办婚丧仪式和加冕典礼的专属教堂。它不属于大教区管辖,而直接听命于英王室。</h3> <h3>该教堂里面有着专为英联邦各国使者保留的席位。世界上属于英联邦的国家除英国外,还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王室在这些国家和英国一样享有尊崇地位。</h3> <h3>这里有着英王室历史上二十几位国王的墓葬。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著名科学家牛顿、达尔文等名人也安葬于此。只是与国王们各自享有单独的棺廓或墓室相比,很多名人的墓碑就安放在与地面平行的教堂通道上,任由人们在其上方踩踏。该教堂还有着一个“诗人角”。里面安放着乔叟、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著名诗人作家的墓葬或纪念碑。</h3><h3><br></h3><h3>教堂位于主殿正前方的显著位置,有着照片中这唯一一块平置并禁止踩踏的墓碑。那是为一位一战时期阵亡的“无名战士”安放的。它作为一种象征存在于这座王室教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大英博物馆 #</b></h3> <h3>大英博物馆建成于175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博物馆,也是全球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三大博物馆之一。另外两座分别为巴黎的罗浮宫和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h3><h3>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受空间限制,并非所有藏品都有公开展出。</h3><h3></h3> <h3>位于博物馆中心的大中庭。其屋顶由1656块玻璃钢制成,设计独特,采光极好。广场中央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阅览室。</h3> <h3>这块位于进门处显眼位置的古埃及罗塞塔石碑,是博物馆十大精品中很重要的一件。刻于其上的内容为古埃及国王Ptolemy V颁发的诏书。它由古希腊、古埃及以及当时流行的通俗体等三种文字刻写而成。它使得近代考古学家得以对照不同文本,解读出失传千余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和结构。因此,它的发现对于古埃及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史的研究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h3> <h3>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很有名。其实古埃及人还制作了其它人面兽身雕像。这两座嵌入墙壁的雕像,人形面部栩栩如生,身体据说是带翅膀的公牛。雕像正面看为两条腿,侧面看为四条腿,总计五条腿。</h3> <h3>古埃及人对死后世界的坚定信仰,令他们在丧葬方面付出极其卓绝的努力,从而留下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古文物,使今人得以一窥其当时的生活样貌。</h3> <h3>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全身坐像。样貌俊美,神态安详。</h3> <h3>古埃及人的石棺型式多样。这类石棺制作精良,应属于贵族死后安身之处。</h3> <h3>这些被雕成浴缸和橱柜形状的石棺看起来比较粗糙,应该是普通人使用的了。</h3> <h3>这是按原比例复制的埃及国王的大门。</h3> <h3>已经毁坏的大门原件上刻满了各种记录战事的画面。场面宏大。</h3> <h3>这块石碑以图文形式记录了死者生前的各项功德。</h3> <h3>馆内有大量这样的浮雕。它们生动再现了古埃及人狩猎、建造等大场面,同时反映了当时古埃及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h3> <h3>木乃伊堪称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最受观众欢迎的藏品。</h3> <h3>用石膏覆模技术制成的面罩,用来盖住死者的面部。面罩下方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h3> <h3>身体蜷曲的干尸及其陪葬品</h3> <h3>这些用芦苇在湿土上按压而成的楔形文字记载了一段类似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不过它的记载时间可是早了许多。</h3> <h3>大英博物馆藏有十大精品。这款被称为圣甲壳虫的石雕为其中之一。</h3> <h3>一座古罗马风格的陵墓</h3> <h3>这件苏维埃时期制作并不精美的磁盘能在大英博物馆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不像过去各种器皿上的故事,它宣扬的不是一个人、一个家族,而是一个士兵,他是民众的化身。对于我们,这样的意识形态并不陌生。</h3> <h3>博物馆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古文物藏品。据介绍,这里的中国瓷器几乎都是由一个叫大卫的中国瓷器收藏家捐献的。</h3> <h3>青花瓷、龙影壁等都是国人所熟知的物件。<br></h3><h3><br></h3><h3></h3> <h3>清明上河图。根据说明,它只是众多摹本中的一件。</h3> <h3>人民日报创刊号</h3> <h3>末代皇帝溥仪和婉容的合影。</h3> <h3>我们小时候熟悉的宣传海报。</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国家美术馆 #</b></h3> <h3>伦敦国家美术馆的馆藏涵盖了从十三至二十世纪众多著名大师在内的共2300多幅作品。进口处的这块导引牌列出了这些大师的名字。</h3> <h3>美术馆陈列的最早期也是最大量的作品,为十三至十六世纪以宗教为主要题材的作品,以及少量以希腊神话故事为题材的画作。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黑暗期。但政教合一体制下对各式大教堂的兴建需求客观上促成了以壁画为主的绘画和雕塑等艺术的蓬勃,涌现了达芬奇、提香、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大批至今听来依然如雷贯耳的大艺术家。</h3> <h3>一幅未完成的达芬奇的草图。为防止光侵害,它被陈列于一间相对幽暗的展室里。</h3> <h3>提香的作品:从年轻、中年到老年的三张面孔,对应着下方狼、狮和狗三种不同的动物。画作很有现代感,十分像电影广告。它能令你联想到什么呢?</h3> <h3>除了宗教神话以外,历史故事也是宫廷绘画的重要题材。</h3> <h3>中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教权的衰落,艺术家们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了普通人(当然主要也是贵族或富贾)的日常生活。忘记了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其生动的画面吸引了我们的目光。</h3> <h3>随着现代医学中解剖学的兴起,艺术家们对人体骨骼结构的认识令他们可以画出极其逼真的肖像画。</h3> <h3>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令火车、轮船、城市等成了艺术创作的新内容。现代科学的发展也使人类不再将眼光仅仅只关注自身。自然界的各种风景开始进入作品,而人在其中可能只是陪衬。动、植物不再是宗教题材作品中作为某种象征意义的存在,而可以堂而皇之地作为主角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并登堂入室。</h3><h3>图中这匹骏马是曾经获得赛马冠军的种马。这是画家应其主人要求特地为它画的肖像画。</h3> <h3>梵高的向日葵色彩艳丽,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它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很多人在这里留下了与它的合影。作为印象派的领军人物,梵高生前被人冷落,死后声誉隆崇的人生际遇令人唏嘘。</h3> <h3>立体派大师毕加索的作品:母亲。该作品创作于1901年,尚未显示其个人标签似的立体主义风格。</h3> <h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卢梭的作品: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老虎。</h3> <h3>坦白地说,我们对于绘画严重缺乏鉴赏能力,说不出一幅作品在技能上的好坏优劣。但这不妨碍我们滋滋有味地在这个美术馆逗留了四五个小时,并产生了些许感想:</h3><h3>如果说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以实物形态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那么美术馆的这些作品则展现了各阶段人类自身对所处世界的观照和审思。从浪漫的古希腊神话,到中世纪时期对神权的膜拜,再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复苏,然后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城市的出现,再到后来个人主义的兴起,各个不同时期的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也许除了他们天赋的绘画技能以外,还因为他们的画作应和了他们所处的时代。</h3><h3>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照相器材,应该是现代绘画中各种流派,诸如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等等形成的重要原因。这些流派的共同特点是摈弃了过去那种以客观物体为描绘对象,而强调表现自己对物体的主观感受。唯有这样,才能将绘画艺术与摄影区别开来(其实,追求独特性以及鲜明的个人风格也已成为现代摄影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人物立体画像,都是这样一种创作思潮的代表作。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会感觉现代绘画越来越难懂的原因所在。</h3><h3>其实,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于现代诗歌的创作中。很多意像在投注了作者大量的主观色彩之后,能令观众/读者产生的共鸣性肯定会随之降低。不过这同样不妨碍我们对其中某些作品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爱。</h3> <h3>参观完两个博物馆后,我们的另一感触是:维护这些藏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英国看起来并不算富裕,国家却能在这样很容易“开源”的地方坚持免费向全世界游客开放参观这些藏品,此举实在值得赞赏!</h3><h3>想象一下里面的藏品来自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如果它们不是藏身在此处,那么各种天灾人祸很可能早已摧毁了它们。如果有幸保存至今,我们要看到这么多的珍贵藏品恐怕是要付出不菲代价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Belfast巡洋舰 #</b></h3> <h3>Belfast于1938年3月建成下水,于1971年10月退役。它曾在二战时期作为旗舰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也许是因为它曾经的光辉历史,伦敦人慷慨地让这个其貌不扬的庞然大物占据了伦敦塔桥西面的大片水域,严重影响了游人观看伦敦塔桥日出的视线。</h3> <h3>Belfast 的平面图</h3> <h3>当年舰上使用的鱼雷模型</h3> <h3>舰上满员时可载人员近千人。提供这么多人每天的餐食是一项重要事情。<br></h3><h3><br></h3><h3></h3> <h3>食物储藏室养猫以防鼠患。</h3> <h3>手术急救室</h3> <h3>缝纫室</h3> <h3>居然还有一间牙医诊室。这在不太注重牙齿保健的国人眼里可能有点不可思议。</h3> <h3>考虑到战争期间军人们的精神需要,舰上还有一间面积不算小的祷告室。</h3> <h3>负责舰只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收发室。挺怀念那个有收发室的年代!</h3> <h3>电讯室看着较为舒适,但在里面工作的是时刻精神紧绷不敢松懈的一群人,任何一条信息的疏忽都可能贻误战机,甚至给舰只带来灭顶之灾。</h3> <h3>发射室。战时这个小小空间居然可容纳27人协同操作完成填弹发炮的任务。</h3> <h3>作为旗舰,Belfast号上有着舰队司令专用的舰桥。司令在此指挥观察整个舰队的行动。</h3> <h3>舰长和导航员共同使用的舰桥。当时还没有卫星导航技术, 导航员只能靠罗盘定位。</h3> <h3>舰队司令、舰长等高级长官共同享用的唯一一个带淋浴的卫生间。</h3> <h3>高级军官的舱室</h3> <h3>中级军士的舱室</h3> <h3>普通士兵就只能睡在船上各种空间上方悬挂着的吊床上了。</h3> 到此一游纪念照 <h3>坐着轮椅欣赏国家美术馆的画作</h3> <h3>摄于空中花园日落时分</h3> <h3>于空中花园眺望伦敦最高楼</h3> <h3>摄于大英博物馆中的古埃及馆</h3> <h3>摄于伦敦塔桥希尔顿酒店门前</h3> <h3>摄于大英博物馆门前</h3> <h3>摄于大英博物馆中的古埃及馆</h3> <h3>摄于大英博物馆中的古埃及馆</h3> <h3>摄于大英博物馆中的古埃及馆</h3> <h3>后记:</h3><h3>我们事先花费每人169英镑买了5天的London Pass。原以为可以用它在5天内任意乘坐各种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结果发现交通工具只限于一天的观光车和泰晤士河上的游览船。5天的有效期仅限于其它某些收费游览项目,包括参观最高楼、教堂和Belfast巡洋舰等。总体感觉不太值得。最高楼和游览船项目甚至观光巴士都是可以省略的。市内地铁老旧,对不熟悉线路的游客来说远不如出租车便利。市内Uber叫车很方便。短途的话两人共乘的车资低于地铁票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