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古镇

清雅

<h3>心心念的余东古镇牌坊矗立于眼前的那一刻,恍惚来到江南的感觉。古镇隐藏得很深,寻着低调的路牌不见古镇真面目,似在故意躲避我们。停车,问询一位老者,老者一脸不以为然,说:诺,就那边小弄堂往里走便是。有点愕然………</h3> <h3>古代的街巷肌理基本保存完整,最突出的是石板铺成的南北长街,听说这是以前的下水道兼藏兵洞!</h3> <h3>欢喜这个青石板路,有青石板路的老街才是古镇的风情体现!</h3> <h3>石板街两旁原为商铺,现仍零星存有商店,如我们小时候的代销店。原有的衙署及仓储等功能场所的遗址基本保留;核心区内以居住为主,仍存几处大门堂,民居虽为各个时期所建,但80%以上的建筑都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古城的原有功能格局。古今结合、典雅大气的风格体现了古镇居民的良好家底。淳朴中透着浓浓的现代气息,又不失白砖青瓦的古镇风情。</h3> <h3>城墙。是不是有种错在江南的感觉?古镇很古镇,因为它有古镇特有的青石板,古镇很独特,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商业气息,让人很是宠爱珍惜!就像一个质朴的乡村姑娘不被世俗侵浊,依然保持着清澈的眼眸,洁净的心灵!</h3> <h3>穿了3cm小粗跟白色休闲鞋,很是舒适。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叮咚叮咚的声响,打破了古镇的宁静,己亥年的古镇以它最地道的朴实风貌欢迎我们的到来!</h3><h3>突发奇想,天暖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穿一袭白衣一双青布鞋撑一把油纸伞细漫老街,和古镇再一次温存?</h3> <h3>&quot;南北长街东西道,檐牙相接一线天&quot;!余东石板街始建于明代,距今有650多年的历史。整条石板街由2146块石板铺成,全长近千米是南通境内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石板街。</h3> <h3>大红五角星映照下的余东剧场,朴素简单大方。估计是老街唯一的娱乐场所。</h3> <h3>余东曾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一块小牌匾留下了遗址,盐仓、盐店、盐栈………估计当年的余东盐系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乐观!</h3> <h3>老街上为数不多的依然住着,并且敞开着大门的住户。</h3> <h3>灯笼、门联布置在这些本无人居住的老屋的屋檐下,房门上,是当地政府营造节日气氛所为。为古镇增添了不少新年的色彩,这是古镇最亮的颜色。就像乡姑娘戴上了红头绳。</h3> <h3>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石板。</h3> <h3>所谓的大门堂,一般是大户和有文化的人家才能有的。"大门堂是进门之后,有单独的一间房,专门为存放轿子使用的。"</h3> <h3>我们是唯一的游客,晒太阳老妪两枚,看护宅院的耄耋老人零星出现,仅此!</h3><h3>图为老式剃头店,小时候这样的剃头店应该算规模宏大了。</h3> <h3>狗狗也被惊醒了,仿佛在疑惑古镇的不速之客造访。</h3> <h3>江南的古镇,每次踏及,总会挑一两处特色小吃满足一下自己贪婪的味蕾。余东古镇,地道到没有一处小商贩,让我这个喜欢美食的人多少有点惊愕,这样的一处洁净圣地,是政府忽略了它的存在,还是为了保存其质朴自然故意冷清之。冷清到我们成了唯一的游客。</h3><h3>但不可否认,这样的一枚老街,是可以让人聆听内心感受喧嚣外宁静的好去处。</h3><h3>聆听内心,让心灵走进阳光,余东,可以!</h3> <h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古镇,</h3><h3>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一处安放梦想的精神乡土,</h3><h3>古镇并不只是个单纯的地理名词,</h3><h3>更是一个指向灵魂的文化符号,</h3><h3>如果你不能阻止时间从鬓角的流逝,</h3><h3>那请你放慢匆忙的脚步吧。</h3><h3>如果你不能诗意的栖居在古镇,</h3><h3>那就请你有情调地路过古镇吧。</h3><h3>其实对于古镇,</h3><h3>我们每个人都不是过客,</h3><h3>是归人</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