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者的游戏---叼羊

刘音波

<h3>  我在进入“耳顺之年”才第一次现场观看叼羊比赛。</h3><h3> 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叼羊项目起源于新疆 ,那里辽阔的草原上居住着维吾尔、塔吉克、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牧民,为保护羊群,常常和恶劣天气、凶猛禽兽搏斗,遇上暴风雨或野兽来袭,他们一边策骑应对,一边俯身把失散的上百斤重的羊提上马背,驮回羊群。久而久之,这种叼羊技艺演变为精彩绝伦的叼羊大赛。<br><br>  另一种说法是,叼羊活动在哈萨克族中源于古代 的叼狼活动,哈萨克语叼羊 (kokpar),就是 “灰狼 ”之意。相传,突厥各部落主要以游牧为生,狼成了牲畜的最大天敌,牧民们一旦猎获了狼,便将狼驮在马背上奔跑,大家争相抢夺,以此娱乐、庆祝 ,后来逐渐演变为叼山羊或叼山羊羔。</h3><h3> 昨天(2019.02.27)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摄影协会组织近二十名摄影爱好者前往魏家泉方向进行叼羊摄影活动。</h3><h3> 昨天是哈萨克族的“诺鲁孜节(春天的节日)”,来自三个村(阿合阿德尔村、独山子村、玉希布早村)五六十匹马参加这次节日庆典比赛,哪个村的人把羊抢回去就算比赛胜利的一方,为本村赢得荣誉。</h3> <h3> 主持人开始宰羊。</h3> <h3>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h3> <h3>穿紫红色兜帽衫的“巴郎”是个老道“巴郎”。</h3> <h3>抢啊。</h3> <h3>往魏家泉方向狂奔(这个方向不知道规则规定是哪个村的胜利方向)。</h3> <h3>被堵截。</h3> <h3>被其他村民拦截并夺回大肥羊(往阿合阿德尔村方向奔去)。</h3> <h3>肥羊太大,太重了,“要抓不住了~”!</h3> <h3>跑丢了。</h3> <h3>再抢。</h3> <h3>又被村民抢回大肥羊(还是往魏家泉方向奔跑)。</h3> <h3>又被抢了回来。</h3> <h3>不停地在阿合阿德尔村方向、独山子村方向和魏家泉方向拉锯式反复争夺中。</h3> <h3>马的眼睛都红了。</h3> <h3>叼羊是团队合作的运动,讲究配合,要有战术,抢到羊的人往往是双手抓住羊(这只羊百十斤呢),他的马缰绳是队友帮着牵引的,他的马鞭在嘴里咬着,另外两名队友挥鞭驱赶他的马向前奔跑(还没比赛时董军老师给我讲过,我还想象不出来,这次让我拍到了)。</h3> <h3>又是这个红兜帽衫“巴郎子”。</h3> <h3>右手握住羊蹄子,右腿把羊腿别在马肚子上。</h3> <h3>不停地奔跑,马也像人一样浑身湿透了,马身上蒸腾着热气。</h3> <h3>只见马群时而奔跑时而围成一团,马的嘶鸣声人的吼叫声、吆喝声响彻山谷。</h3> <h3>我们随着马群不停地跑,一会就跟不上了,只好等着马群再回来,要是有辆雪地摩托车就好了😁</h3> <h3>我和董军老师在一个小山包上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马群回了,就朝着阿合阿德尔村方向走去,走到三四百米时听到王海燕老师在前面一百米外另一个山梁子上喊我们(她一直是用无人机在拍摄),她说马群在独山子村方向离我们直线距离有一公里多,有很多道山谷,我们是追不上了,今天听吾拉里老师说是阿合阿德尔村赢了比赛👍️。(写于2019年2月2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