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回忆。———春节随想。(1)

高新竹

<h3>今年春节。差不多天天下雨。初一这天难得放晴。我又来到了熟悉的老村中,沿着熟悉的村路散心。在路上偶遇从嘉兴慕名而来旅游的康师傅。几句寒暄之后,我非常愿意为他作导游。介绍我生于此长于此的朱村老村。</h3> <h3> 我首先介绍了晒谷廊。我向客人说,因为山区地不平,地皮紧张。这样就是收下来的玉米,要趁天晴把玉米晒干。因此就用木头搭成架子加上竹片搭成竹木架子来晒谷。同时,住房紧张,平时吃饭,聊天也在这个地方。既解决了晒谷的问题又提供了公共空间。</h3> <h3> 我们这个村绝大部分都是姓高的。是一个祖宗繁衍而来的。原来的兄弟成家后,就分家。把原来的猪圈,菜园作为房子的基地,建造各自的房子。依山而建。这样就形成了同心半圆的村落。</h3><h3> 由于原来交通不方便,都是走的山路,造房子所用的材料,当地也缺少,特别是砖块。这种青砖,也是请烧砖窟的匠人烧制的。<br></h3><h3> 造房子的材料,如木料石料,一家的劳力运造房材料不够,往往两家人合造房子。现在一栋房子里面往往住着两家人。 盖房子一般用当地的石板。房子大多以青石块围墙脚。正面往往用用木板装格。既节省砖块又可用来透风采光。堂前用皮门分隔,有照壁,楼梯一般放在照壁后面。二层阁楼。用圆木条加工铺成,房间也有木板隔成卧室。</h3><h3> 从前没有通电,晚上照明烧松明的。有的厨房在房间里改造的,加上冬天烧火炉,把整个房子熏得黝黑。</h3> <h3>我们沿着小路来到我小时候长大的外婆家。(我外婆家也在朱川村)。带着客人参观了泥墙筑做的厨房。在家门口,介绍了不到十平来的房子中,曾经住了我外公外婆,还有三个阿姨及我和妈妈。隔壁的房子住了我大舅家7位亲人。</h3> <h3>我们又沿着青石铺成的村道,小心翼翼地侧身穿过弄堂。当我们看到剥落了粉灰,颓败荒芜的残垣,被熏的黝黑、边角被磨圆的存墙时。为她这种朴素、深沉的美,深深的吸引住了。客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h3><h3>后来我们又来到了自己的房间,开门让客人参观了我们的堂屋。及贴着喜字结婚时的“新房”。</h3><h3>离开的时候,康师傅还让她靓丽的女儿为我们合了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