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乡之味]舌尖上的玉脂凝膏

秋风客

<h3>如果有人问起,家乡味是什么?</h3><h3><br></h3><h3>也许有人会说,家乡味是父母临行前无尽的叮嘱;</h3><h3><br></h3><h3>也许有人会说,家乡味是儿时漫山遍野搜寻到的清甜;</h3><h3><br></h3><h3>也许有人会说,家乡味儿是妈妈神奇的双手创造出的各色人间美味……</h3><h3><br></h3><h3>在我的家乡公安有一道美食叫鱼冻子,此道美味既是一种传统,又是一份牵挂,还是一种萦绕在外游子心头浓浓的家乡味儿。</h3> <h3>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是生在水乡,自然少不了吃鱼,鱼的吃法花样繁多,煎炖煮炸样样皆宜,可有一种做法非常特别,味好,却不登大雅之堂,这道菜在我们当地叫做鱼冻子,俗称鱼冻。</h3><h3><br></h3><h3>幼时家住乡下,村旁有一片叫桂湖的湖泊,湖里多杂鱼。每到冬季,湖泊会被村上把水抽干把大鱼捕捞上来为每家村民分上一点,以备年节食用,而那些小杂鱼就会弃之湖泥里,于是我们兄妹会去湖里把这些小杂鱼给捞上来一些带回家交给母亲做鱼冻。</h3><h3><br></h3><h3>那个年代虽然物资匮乏,但对于水乡而言,鱼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什么乌龟甲鱼随处可见,谁家想吃鱼了就去湖泊河汊撒上一网,捞上几条鱼亦可应付几餐,至于那些小杂鱼更是无人问津,集市上也很便宜,一元钱买一大堆,要吃上好几天。</h3> <h3>在没有冰厢,没到冬季的日子里,母亲多把小杂鱼用榨椒做成糊糊,这种鱼糊味道也十分鲜美,一勺糊糊可以吃上二三口饭,做鱼糊糊的主料就是鲊胡椒,而鲊粉是在江汉平原的乡村很普通的一道食物。鲊,是用米粉、盐等调料加上各种食材,经过密封、发酵制成的食品,如鲊鱼、鲊肉等。</h3><h3><br></h3><h3>在我的家乡最常见的就是鲊胡椒,它的主料也是用米粉和老好的红辣椒剁成细丁而成,可油炒、可与青菜叶做成糊糊,味道鲜辣,十分开胃下饭,适合乡村农人的味口。鲊胡椒糊小鱼,就是把小鱼两面煎好,加水煮开,舀几勺鲊胡椒进去慢慢熬煮,把鱼汤熬成一锅糊糊。吃的时候可以用勺子舀到碗里拌饭。热乎乎的米饭把糊糊充分吸收,吃一口饭,嚼一条煎至骨头都酥脆的小鱼,就是一个字:鲜!</h3> <h3>小杂鱼少刺老少皆宜。等到了气温寒冷的冬季,母亲会把小杂鱼清洗干净,用两指一揪就取出了五脏六腑,再洗净,把锅烧至七成热,放上菜籽油烧热放入姜蒜等佐料煸出香味,然后将杂鱼放入锅底,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熬煮,当鱼香的味道从锅盖的缝隙里飘出来的时候,改用余火慢慢煮着,直到熬煮出一锅浓稠的白色汤汁即可,用大碗盛起,隔夜以后,碗里的鱼就成鱼冻了,吃时把碗倒扣在盘里,一盘晶莹剔透的鱼冻呈现在眼前,让人食欲大增。</h3><h3><br></h3><h3>所谓鱼冻,它呈胶状半透明,鲜润软温,若是不喜鱼腥味,可在调制的味汁里放点辣椒,拈一小块如软膏玉脂的鱼冻进嘴,有一种清凉、一种滑腻、配着姜、蒜、葱、醋、辣椒的滋味,既清爽可口,又鲜甜醇美。</h3><h3><br></h3><h3>现在,有了冰箱,有了像样的大块鱼肉,随时可做漂亮的鱼冻,却没有了童年吃的小杂鱼熬制的,且是自然冷冻的鱼冻那种滋味了,因为现在的鱼多为人工饲养鱼,真正的野生鱼已经很少见了,即使偶尔遇见亦是价格不菲,过去,农家也并没有现在市场上卖的那些五花八门的调味料,基本上就是五香粉、花椒、桂皮、味精等调料,总觉得吃到嘴里的食物是那样的醇香,且让人想念、回味无穷。</h3> <h3>我已经有很多年没吃过小杂鱼做的鱼冻了,一是因为年轻时在外打拼奔波,吃不上这水乡的美味;二是这些年随着生活的改变,这道不起眼的菜根本不值一提,也就想不起来了。但是大鱼大肉吃的多了,肠胃里又反而牵挂起那熟悉又久远的味道。它曾经陪伴我走过儿时的成长岁月,它见证了那些年的困难艰苦生活,同时也让我在艰难的岁月中品尝到了与众不同的美味,感悟到了亲情的温暖。所以时至今日,当我年岁渐渐老去才这般去思念、去回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