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正月二十三燎疳

静言观语

<h3>  燎疳是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春节节庆习俗,民间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的民谚。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燎疳”是春节的一个结尾,也是社火的闭幕时间,这一天表演社火的人要到全庄人祭祀的庙里烧香,磕拜,卸装,将所有的社火道具交回社火头儿封存,自此可以各自做自己的私事了。</h3> <h3>  这一天,人们除了割柴火、堆柴火准备“燎疳”之外,还要将除夕时贴上的对联、门神扯下,并用黄纸剪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的纸人悬挂于门楣之下,这种纸人叫做“燎疳娃娃”,夜幕降临,家家门前都堆放了一堆柴火和当日院内清扫的杂物,然后插上“燎疳娃娃”,再把扯下的对联、门神也投入其中,随后再投入香表、鞭炮、盐粒等,点燃柴火,用火将它们连同“燎疳娃娃”一起烧掉。</h3> <h3>  这时候家家门前都是火焰闪动,一堆堆的火把院落乃至村落照得红彤彤的,火光和鞭炮声相互交织。人们都在火堆上跳来跳去“燎疳”,希冀消灾避祸,燎去以往的陈厄和晦气,让年在火火红红中过完。</h3> <h3>  最后柴火烧尽,主人请出有经验的老农,用扫帚把燃剩的带火星的灰烬拍打,人们根据火星的形状类似于哪种农作物的花,来判断今年种植什么农作物会丰收,例如火星多小而圆的,麦子丰收;火星小而不规则的,荞麦丰收;火星大而圆的,豆子丰收;大而不规则的,玉米丰收等等,这带有占卜性质的活动,寄托了农人希冀秋天丰收的愿望。燎过疳,也意味着过年的一切禁忌都解除了,同时也闲散不得,又要开始繁忙的春耕了。</h3><h3><br></h3> <h3>  说到“燎疳”的习俗起源,就要知道“疳”是什么。“疳”即疳疾,是一种多发于小儿的疾病,过去在医疗条件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农人们便把此病神话了,以为有“疳魔”作祟,就有“疳娃娃”之说,疳娃娃类似瘟神一样,娃娃得疳疾都是由其所掌控,人们用纸剪一连串的娃娃,谓之“疳娃娃”,象征病魔,将其燃烧视为“送疳”,从而达到祛除疳疾或者防止娃娃患疳疾的目的。</h3> <h3>  今天的“燎疳”寄寓着人们希望日子红红火火的美好期盼,以及祈望一年更比一年旺、生命旺气冲天和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