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二月赏梅去那儿?在南京赏梅最好的地方首推梅花山。南京梅花山是中国四大梅园之首,山上山下遍植四万余株梅花,有许多珍贵品种,其中最珍贵的是叫“别角晚水”,全国独此一株。我今天说的不是去梅花山赏梅,而是去城中的古林公园。</h3><h3> 古林公园在南京城內清凉山北,秦淮河东侧,距秦淮河入江口一一三汊河两公里左右,古林公园是在原古林寺后园上建成的。</h3> <h3> 农历已亥正月十九,久雨的天气刚刚放晴,我就匆匆忙忙的去古林公园。 古林公园是免费对游客开放的,一进入公园看到一块太湖石,上书“梅岭”两个大字。太湖石周围花团锦簇,游人多会在此留影。</h3><h3> 梅岭也叫梅花岭,梅岭南北走向长度约三百米,海拔三十米左右。梅岭很自然的把古林公园一分为二,岭的阳面遍植梅花,是古林公园主要赏梅点。</h3><h3> 沿着梅岭漫步,各种梅花争奇斗艳:深黄色的腊梅已近尾期,密密麻麻的黄色小花挤满枝头,透出阵阵余香;红色的梅花正怒放,惹得游人注目细瞧,正象红“红梅赞”中唱的那样,“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而那透着淡淡清香含苞待放的白色梅花,还有点害羞,低声细语向游人道歉……</h3><h3> </h3> <h3> 腊梅傲骨经冰雪</h3> <h3> 红梅闹春意阑栅</h3> <h3> 疏影横斜透暗香</h3> <h3> 看着梅岭上千姿百态的梅花,游人有的拿出长枪短炮,对着梅花不停的拍照;有的则在梅花丛中翩翩起舞,让同伴用手机留下俏影。</h3><h3> 沿着梅岭前行,梅花渐稀后的坡面上遍植松、竹,与岭上的梅花组成一幅自然的松竹梅岁寒三友的画面。顺着山坡前行,路两边不时可见一株、数株梅花。进入一个大院转一个小门,就从办公区进入了古林公园盆景园。</h3> <h3> (二)盆景园</h3><h3> 盆景园也是古林公园赏梅处之一。盆景园内有各种梅花四百多盆,每年春天古林公园都要举行一次“梅展”。古林公园的盆景园也是南京盆景的生产基地。</h3><h3> 在园艺大师的巧手中,盆景中的梅花有的疏影横斜、骨干清秀;有的苍劲古朴、典雅多姿。观赏梅花盆景让人有不一样的韵味。</h3><h3> 古林公园盆景园内还植有一九七八年日本友人赠送邓颖超的一百五十株樱花。据传南朝医学家、文学家“山中丞相”陶弘景还曾在此隐居过。</h3><h3> </h3> <h3> (三)四方八景阁</h3><h3> 出了盆景园沿着高低不平的山路走到最高点,就看见一栋三层建筑一一四方八景阁。四方八景阁有十六米高,是古林公园的最高点。登上四方八景阁远可以眺望紫金山、明城墙、玄武湖,近可以鸟瞰古林公园美景。四方八景阁和阁西边的南京电视塔相互辉映,构成一幅美图。</h3> <h3> (四)拜梅亭</h3><h3> 离开四方八景阁向东步行约二百米就看到拜梅亭,拜梅亭是因一段传说而建。齐梁时有一安徽歙县人鲍元在海南为官,回家探母路过南京住古林寺后花园。见一古梅苍劲古朴,因其母小名为梅,疑为其母化身,遂向古梅跪拜,泪流满面口颂母德,口感母恩。这一跪拜引得寺内千株梅花均回拜,万片竹叶皆下垂。郑板桥有诗赞云:虚心竹有低头时,傲骨梅无仰面花。</h3><h3> 后人为鲍元孝母的精神感动,便在古林寺后院中建拜梅庵。拜梅庵后来毁于兵火,现在的拜梅亭是二00一年南京市政府所建。</h3><h3> </h3> <h3> 拜梅亭东面被密密的竹林包围,南、西两面散落数株不同品种的梅花,北面越过山路透过松、竹可以看到梅岭的梅花错落有致的散布在梅岭坡上。拜梅亭是古林公园绝佳的赏梅处。</h3> <h3> 从拜梅亭向东一路下坡就走到古林公园的出口了。古林公园的梅花大约有三千株,除集中在梅岭千余株外,其余分佈在公园各处。古林公园赏梅也就在梅岭、盆景园和拜梅亭这三个地方。</h3><h3> 如果把南京梅花山的梅花比作大家闺秀,古林公园的梅花就是小家碧玉。各有千秋各有特色,看各位的兴趣和爱好吧!</h3><h3> 出了古林公园的大门,赏梅心情言犹未尽,故凑了几句附后:己亥初春雨绵绵,古林寻梅人比肩。红白黄梅争烂漫,孝心一片迎鲍元。</h3><h3> 2019年2月27日 于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