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情牵乌本桥一一2019春缅甸行之四

连生

<h3>在缅甸曼德勒城南11公里处是阿马拉布拉古城,这里不仅有佛学院,还有现如今网红世界的纯柚木打造的一座桥一一乌本桥。</h3><h3>乌本桥有1200米长,横垮抵洼之处的东塔曼湖,据称是世界上最长的纯柚木桥。桥建于贡楞王朝敏东王时期的公元1851年,至今已近168年历史了。</h3><h3><br></h3> <h3>笔者在桥上遇见一群当地学生在拍集体照,看上去像初中生模样,他们在夕阳斜射的光线中显得有些拘谨,腼腆,他们胸前的标志牌显然证明是来自同一所学校。来乌本桥留影将是他们人生之中一件十分有意义之事。</h3> <h3>乌本桥,有各相距3米的桥桩1000余根,桥面上的许多处都没有护栏,显得十分简陋与原生态。</h3><h3>桥上建有六座亭子,据介绍这六座亭子代表了佛教文化中的《六和》之精髓,亦称《六和精神》:</h3><h3>1,戒和冋修(戒律面前平等)</h3><h3>2,身和冋住(行为上互不侵犯)</h3><h3>3,曰和无诤(言语上和谐)</h3><h3>4,意和同悦(精神上志同道合)</h3><h3>5,见和同解(思想上有共识)</h3><h3>6,利和同均(经济上均衡分配)</h3><h3>据介绍,在缅甸,当地男女相爱时都会来此乌本桥上立下誓言,以六和精神共渡人生,故乌本桥又称《爱情桥》。</h3> <h3>湖中旱季沒被水淹的小岛上,湖边有不少简易草棚,笔者猜想是否是供人去休息或发呆之处?……</h3> <h3>这群头包玖红格子头巾的孩子不知归属约缅甸哪一个民族,他们那熟麦色皮肤的脸在夕阳中更显健康,笔者不知他们在等待着什么,从他们统一的着装着饰来看不知是否来自附近同一个村庄?灬…</h3> <h3>爱好摄影的人们在桥下湖边租了小船(100元人民币一条,可允搭4~5人),在湖面上选了逆阳的角度,等待着夕阳落山时刻的到来…灬。</h3> <h3>桥头上挤滿了小商贩,卖工艺小商品、卖当地小零食水果的等等,卖石头和地毯货手饰的也不少,他们几乎都会用生硬的中文回答你的寻价:5千!1万!(缅币),一阵阵与游客的讨价还价声,人声鼎沸,仿佛将要把已落山的夕阳重新点燃……。</h3> <h3>来乌本桥的,特别是夕阳时分,笔者见在桥上桥下都是以外国游客为主的人群,真是名不虚传的网红乌本桥!</h3> <h3>在旅行社安排下,游览的最后一天晚上,在曼德勒一家演出场所观看了称之为缅甸国粹的缅戏。</h3><h3>掂资料,缅戏应称缅甸戏剧,其应分为三类,阿迎,木偶戏,缅甸剧。该文化形式在16世纪时,当时缅王率军入侵泰国清迈时,将不少艺人带入了宫庭,为王室助兴,19世纪缅王朝覆灭,该文艺形式散于民间,至20世纪才形成缅戏的表演团体,并得到发辰。缅戏又主要分为平民阶层与宫庭阶层二大流派。</h3><h3>笔者在曼德勤所观看的缅戏应属阿迎类的平民刷种。剧团主要由女角担任,所表演的舞蹈、丑角、简单剧情或古典剧片断,以及配乐配唱,艳丽的服饰将阿迎一一缅戏这种异国文化风情在小小的舞台上充分地展示与众。</h3><h3>舞台与剧场都较小,也许在中国只能算一个普通酒店的大堂,但在当地曼德勒或许已是很高档场所了,看的观众仅三十多人,但演员们却十分认真,积极,最后还与台下的观众进行了集体舞互动,推升了热烈气氛。</h3> <h3>这段舞蹈明显带有泰国文化的元素,舞姿与手势以及服饰加上配乐都融入了泰国宫庭舞特征。</h3> <h3>‘</h3> <h3>这个由丑角担当的戏剧片断,气氛相当活跃,演员边跳边唱,动作挎张,幅度大,典型的缅族平民服饰,使人相当轻松喜悦。</h3> <h3>缅戏毕,演员谢幕,与观众互动跳集体舞,与观众合影。</h3> <h3>2019春缅甸行2月17~2月23日的行程结束,短暂的旅途中,这个东南亚的佛国之景之情给笔系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真诚祝愿美好古老的国家能有朝一日发展与兴旺,人民能安康与幸福,美好的瞳景一定会实现!</h3><h3>"追珠吧”(缅语:意:谢谢!)缅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