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的声音——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黄育军

<h3> 一段时间以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渐渐在一线教师的脑海中扎根发芽,他们多数在尝试将自己的课堂转变为理想中的课堂:开放、个性、有趣、多彩。但面对同学漠然的表情、同事异样的态度、课堂沉闷的气氛,他们,多有茫然,而我,多有唏嘘!<h3>  打开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看到了,原来存在诸多的困顿的,并不只是我,以及那些想要有所改变的良知教师。从上世纪末开始,日本的教师也在一汪泥潭中苦闷、挣扎。只是,他们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目前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何等的相似!</h3><h3> 面对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们不能不被他“务实、坚持、平易、深刻”研究态度所折服,为他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真知灼见所触动。</h3><h3><br></h3></h3> <h3><font color="#b04fbb">篇中金句:</font><h3> •学校内外的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h3><h3> •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h3><h3>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h3><h3>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h3><h3> •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h3><h3><br></h3></h3> <h3><font color="#ed2308">零星触动:</font><h3>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在第一章节,就向我们客观而生动的展示了诸多“热闹”课堂的尴尬。作者以平静的心态、入木的眼光向我们勾勒了该类课堂的种种不堪。</h3><h3> 在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立足于学生未来以及成长的前提下,毋庸置疑,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h3><h3> 我们要允许教学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我们要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不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心心相印,产生共感共鸣。</h3><h3><br></h3></h3> <h3><font color="#ed2308">零星触动:</font><h3> 创新性是平时学习达成效果的灵魂,创造力也并非艺术天才独有,它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获得并利用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唯有立足生活、立足学科,充分捕捉与当前学习知识相关联的信息,予以理解、予以归类、予以分享,才能尽可能的丰富所学的知识容量,富有创意地去做主动学习、参与学习。</h3><h3><br></h3></h3> <h3><font color="#ed2308">零星触动:</font><h3> 在信息还不发达的年代,公开课几乎就是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的最有效方法,而现在,网络发达、资讯便捷,公开式教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h3><h3> 从学校角度,开放教学活动是一个发现优秀教师,成就优秀教师的活动,是学校的常规活动之一;从教师个人角度看,这是一个展示自己教学水平,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从听课、观摩者的角度看,这是一个观摩学习,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机会。</h3><h3><br></h3></h3> <h3><font color="#39b54a">些许期待:</font><h3> 无论是教学中的形式主义陋习,还是课堂中倾听方式的硬植,抑或是开放教学的保守,以及“综合学习”的枯燥,佐藤学在上世纪80年代所发现的日本教育普遍的乱象,又何尚不是中国教育的今天!</h3><h3> 敢问路在何方?其实,《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的副标题以及文章的主体内容已经为我们给出了答案——课堂改革,学校就会变化。改变教学当从学校开始改变,学校改变当从打开教室的门开始。只有当教室的大门为所有人敞开,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并且,弯下腰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一切是不是就会逐渐安好起来?</h3><h3> 借用教育智者的一句话:尊重和信任是一切学校改革的核心概念。我想,如果我们把“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人为本”不纯粹只是当成一个口号,而是踏踏实实的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那么,哪里还会存在什么“逃离学习的儿童”呢?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革命。</h3><h3></h3><h3><br></h3></h3> <h3> <font color="#010101">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别急,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font><font color="#167ef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