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国鲁锦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鄄城县开发区潍坊路中段路西,是一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题性博物馆,于1995年成立。鲁锦系鲁西南地区民间的棉织花布(粗布),因织工精细、绚丽多彩极似织锦而于1985年被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定名为"鲁西南织锦",简称"鲁锦",它采用传统的纺织工具和天然颜料与娴熟的技艺所组成图样花色品种繁多逾越千种,而布局设计、纹路构图严密,绚丽多彩,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名扬中外的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适销世界许多国家。 据馆长路维民介绍,早在商周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就已出现了一种木制纺织工具--腰机。它在使用时席地而坐,结构极为简单。而汉代斜梁机的出现,则标志着纺织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石像上的"曾母投杼"图中,曾母使用的斜织机即是今日遍及鲁西南家家户户立式织机的先祖。汉代斜梁织机上卷经轴经木、综、蹑等关键部件均已具备,使用时可以手脚并用,大大加快了纺织速度。在今天看来这种织机结构过于简单原始,但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欧洲直到6世纪才出现,13世纪才被广泛运用。</h3><h3> 锦在纺织物中代表着最高的纺织技术。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齐鲁大地已是中国产锦的中心。"齐纨鲁缟"号称"冠带衣履天下"。元明之际,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大面积种植,鲁西南人民将传统的葛麻丝织绣工艺糅进棉纺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鲁西南织锦。经过明清两代织具的改进和织造工艺的发展,鲁锦艺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清代,鄄城织锦曾作为贡品晋献朝廷,成为大内御用之物。至今中央美院研究所还收藏着清代鄄城鲁锦数百个品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