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程模式的定义与要素

镜子

<h3>  课程模式的定义部分,以扎伊斯和埃文斯的说法做了两个概念的阐述。一个人说,课程模式,包括目的,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师生关系,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另一个人说课程模式,它包括内部一致性的理论前提,行政政策和教学秩序,以及要达到的所预期的教育成果。在这两种概念下,这本书里把课程模式分成两类,一类呢,就是影响力在课程本身的,还有一类呢,除了课程本身,还有支持性的系统。</h3> <h3>  在第二小节当中,课程模式的要素,分为理论基础和课程要素两个部分。理论基础呢,比如说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和知识论的观点,怪不得以往有专家说,一个课程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h3><h3> 而课程的要素分这样四个方面,一是教育目的,二是课程内容,三是教学方法,四是评价。</h3><h3> 教育目的,一种是倾向与社会化的目的,一种是倾向于学业性的目的。换一种方法的话,一种是为未来学习和生活做准备的,一种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经验的。</h3><h3> 课程内容谈的是要教学生什么和如何安排要教给学生的东西。也就是范围和组织原则。按照弹性程度分,通常分三种类型,一种是事先设计好,而且不能改变的固定的内容,比如说直接教学的课程模式。一种是由学生决定学习的内容,没有固定式的学习内容。比如说河滨街课程,卡蜜迪梵思课程,金字塔课程,华德福课程,瑞吉欧课程,安吉游戏,IB课程。第三种是,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面,学生有选择与决定的机会。比如说蒙台梭利课程,高瞻课程。</h3><h3> 换一种维度来分的话,课程内容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具有认知倾向与社会倾向的内容,还有一种是倾向于读写算技巧能力,或者认知技巧培养的内容。</h3><h3> 组织原则主要是继续性,程序性,和同整性。也就是哪些学习内容在前,哪些在后,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体安排。</h3><h3> 而教学方法一般有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法和角色扮演法。评价,通常是通过测验,量表,谈话,观察等方法和技术,搜集量化或质化的材料,采取观察的观点,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价值的判断,当然前提是依据教学目标来做的。</h3><h3> 下面三张表是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他从历史层面,系统层面,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评估几个方面罗列,非常清楚。</h3><h3><br></h3><h3> </h3><h3> </h3> <h3>  直接把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背景的课程,搬到国内来搞噱头,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在第三章里面,作者以美国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简史为例。让我们看到每个幼教课程模式的产生,都有其文化背景,社会脉络和历史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各种课程模式是否可以延续性的生存,或是移植到他国去,应该视课程模式本身的理论基础的合时性和可调整的弹性空间的大小而定。</h3><h3><br></h3> <h3>  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有关幼教方案效果的研究还指出,幼教效果到了小学后就逐渐的消失了,大家开始探讨幼教课程是否真的有助于文化不利孩子未来的发展。我又想起多年前一位博士问我的问题,他说我小时候就在山上放牛,我没有上过幼儿园,这并没有影响我成为博士。又想起前两天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不停的问他的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除了让大家上班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场所可以专门管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幼儿园的存在到底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发展带来了什么?竟然也曾经是一个课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家就开始去研究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形成的不同的文化特质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历史的车轮滚滚,一切都在发展变化,我们应该去寻找当下设计怎样的幼教课程才能够协助不同特质的孩子,发挥最大的学习潜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