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在家真好

<h3>  已有好几年没回家乡过年了,年前一直想着今年要回家乡过年,陪陪老人家,感受家乡的年味,见见亲朋好友。</h3> <h3>  我的父母及岳父都已过世多年,我的岳母今年已八十六岁,所以这次回来我们更多的时间是想陪陪她。年前一个多月,我和老伴就回到了屯溪。老人家很高兴,当我随老伴和小舅子从医院接回她的第二天,她就想着办年货的事,不时地要我们去买这,买那,第三天就要和我老伴一起去菜场,似乎她腰骨痛的老毛病突然间已痊愈了。</h3> <h3>  上次我老伴回来时,给她买的这盆蟹爪兰,她的精心护养,换来了春节前的花朵盛开。</h3> <h3>  就这么走走,也很开心。</h3> <h3>一起吃年夜饭就更开心了。</h3> <h3>  春节期间老岳母一如既往,总会按排我们,今天拜望舅舅,明天看望姨妈,一切如她所意,她就会很高兴。</h3><h3> </h3><h3> </h3> <h3>  舅舅的家在离屯溪半小时车程的歙县</h3> <h3> 舅舅:身体魁梧,为人忠厚,智商很高,象棋棋艺精湛,在本地很有名气,堪称打遍一方天下无敌手。我们也有很多年没见了,最近的那次还是那年他去芜湖那次了。</h3> <h3>  记得那年春节在我岳父家中,我还为他与孩子们拍了张合影。那时他还正值壮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他已八十多了,我也已进入老年人行列。</h3> <h3>  小姨家所在的村庄,也是我老伴当年"上山下乡"插隊落户的地方,所以每次回到屯溪我们都会前去走走看看……</h3> <h3>  那年夏末我们那次去时,正碰到小姨父从田间劳作而归。</h3> <h3> 这次,我们表兄弟表姐妹们不期而遇一同前往,弃车而步,只想被山林清风吹去尘(城)埃,让田野气息净化心灵。</h3> <h3>  把酒颜欢,共祝平安幸福。</h3><h3> 锦世泽莫如为善</h3><h3> 振家声还是读书</h3><h3> 一幅中堂</h3><h3> 彰显徽州人的理念与追求</h3> <h3>  青山环抱中的农家宅院,空气清新精神爽,阳光明媚情意浓……。</h3> <h3> 一张合影,</h3><h3> 一种仪式,</h3><h3> 一份期盼,</h3><h3> 一声再见!</h3> <h3>拜年第三站:看望大姨</h3> <h3>  大姨今年八十有九,两年多没见了,一见面,她就认出我是"小陆",记忆还是那么的好,身体还是那么的硬朗,年前她曾不慎摔倒,左腿胯部骨折而住院,七天后出院,回家几天后又不慎摔倒,右腿胯部又摔伤,在家躺了几天竟能下地活动,现在也能生活自理了。</h3><h3> 我和我的老岳母,时常谈起身体保重的事,希望老岳母饮食要注意营养,每天要保证吃一个鸡蛋,隔夜的剩菜剩饭不要吃,等等,什么的,她的回答很简单,你们大姨在农村她哪有那么多讲究,她九十岁了,身体不也是很好吗?我的回答只能是:他们那里空气好,水好,粮食、蔬菜自种自吃很新鲜,心情也好,不太操心其它的事。</h3><h3> 或许我的回答是正确的,心态很重要,生活简单,没有过多的需求,也就没有过多的烦恼。</h3> <h3>  在大姨家中的老旧相框里,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两张老照片,这在我们自家早已难寻踪影,甚是惊喜,如获至宝。</h3> <h3>  近三十年前,我们的三口之家与岳父、岳母的合影。</h3> <h3>  我的老伴,二十多年前在香港时所拍的照片。</h3> <h3>  过年,也是亲朋好友相聚的好机会。</h3> <h3>  与老同学相约,在他府上欢度三小时的二人时光。</h3><h3> 徽州老宅内的一方菜地旁,立起特制柴伙灶,随手取来菜地里的青菜、萝卜,再熬上一碗,来自大山深处溪河山涧里冷水魚的魚汤, 边劳边叙,边吃边聊 ,时光如流星般,转眼即逝……</h3><h3> 不求名利富贵,只求简单、清静,来年平安(青菜、萝卜不断),有点余(鱼)。</h3> <h3>  </h3><h3> </h3> <h3>  有亲友自远方来,忆往事谈趣事,</h3><h3> "学讲屯溪话,品尝徽州菜",</h3><h3> 不亦乐乎!</h3> <h3>  屯溪,是我的第二个故乡,近四十年来,从坐近十个小时的长途客车,到乘绿皮火车,再到如今的高速列车,车票叠叠,行程悠长,无数次的相见与别离,说不尽的欣喜与惆帐。</h3> <h3>  每次来屯溪都会到此打卡。</h3> <h3>  眼望这座老街上的沿街老楼……</h3><h3> 仿佛又回到那年……</h3><h3> 轻轻推开木门,忐忑不安地踏上木楼梯……</h3> <h3> 转眼近四十年过去,往事如云,往事如影,时而飘过,时而影映……</h3><h3> 如今,我已做了外公,此时身在屯溪,心中不免牵挂远方的孩子。</h3> <h3>  又到返程离别时,</h3><h3> 一边是召唤和喜悦,</h3><h3> 一边是不舍与牵挂……</h3> <h3> 二零一九年二月十六日</h3><h3> 作于香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