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实在没有想到,我在美篇上发的《我爱你锦州华光电子管厂》一文,连同文中的老照片,居然在我的华光老同事中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h3><h3><br></h3><h3>有的非常激动的抄起话筒,有的在微信上大段留言,还有的告诉我,他(她)正在一遍遍地回放当年的老照片……</h3> <h3>那几天,我们华光好友团的群沸腾了,大家在群里,又是说又是写,又是回忆又是憧憬,又是感伤又是惊喜,手中珍藏的老照片,也不时飞到群里……</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谁还记得这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b></h1> <h1><b> 王玉川师傅首先打开了大家记忆的闸门……</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是当年的华光集体宿舍楼</b></h1> <h1><b>在大家的记忆里,锦州的最低温度曾达到过零下30多度,可在我的记忆里,就楞是没有搜索到。</b></h1> <h3>1969年的1月23一一24日,一夜之间,师傅们就由北京人变成了锦州人,关里人变成了关外人。</h3><h3><br></h3><h3>虽然我们很多人先后离开了华光,但华光依然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我们的青春岁月是从这里扬帆起航!</h3> <h1><b>这是北无师傅分配到锦州华光电子管第一年的合影留念。</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还能找到师傅们当年的影子吗?</b></h1> <h1><b> 王玉川师傅又回忆起了我们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刚进厂时的情景……</b></h1> <h3>我们车间的人员构成极其单纯,一部分 是北京无线电校六八、六九届中专毕业生,一部分是我们这些六九届没有上山下乡直接分配到工厂的所谓初中毕业生,一部分是六八、 六九年复员转业军人,一部分是六八、六九、七O届大学毕业生,戏称“四种人”。</h3><h3><br></h3><h3>我们这“四种人”组成了一个单纯且上进、真诚且善良的车间。就是现在,我也十分怀念我的那个车间,那是我生命中的一处桃花园。</h3><h3><br></h3><h3>我们可以为了完成一项紧急任务,完成一种新产品的试制而二十四小时吃住在车间,谁也没有计较过加多少班、加多少点,当然,没有奖金也没有加班费,可我们心甘情愿。车间真的被当成了我们的家,在那个温暖的家中,兄弟姐妹融融乐乐,充满手足之情。</h3> <h1><b>这张老照片里面还有后来的国务委员李贵鲜同志(第一排右二),当时他是我们车间的技术副主任。</b></h1> <h1><b>自行车是我们当年重要的交通工具,记得这张照片儿是相约去踏青,摄影是谁呢?</b></h1> <h1><b>大家在网上,开始争先恐后的打开了自己的记忆……</b></h1> <h1><b>唐功文师傅真是好记忆!竟然说出来我们车间的所有工序,以及车间创建初期的48位组成人员。</b></h1> <h1><b>这种回忆的热情和激情,带给我们的是:今夜无眠!</b></h1> <h1><b>我只能再一次拿起笔,带着这些美好的回忆,走进美篇。</b></h1><h1><b>这里有我们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里有我们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这里有我们共同期待的明天。</b></h1><h1><b>天南地北的华光人,让我们共同珍惜、珍存这些单纯又美丽的回忆吧!</b></h1><h3></h3>